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医国高手-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吧,钱谦益海内文望,才情独步天下,虽有降清污点,但如能幡然悔悟,做一些有益于大明天下的事情,重新宣立自己的人生价值,朕想,大明百姓是可以原谅他的。”朱由榔道。
瞿式耜听皇上如此表态,感到很高兴,他最怕皇上抓住老师降清的污点不放:“陛下,老师常叹一失足成千古恨,对未尽忠于朝廷深感痛悔。他这次冒死逃出清兵魔掌,就是想弥补以前的过失,洗刷过去的污点。”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对于失足者,朕一直是秉承这个原则的。钱谦益到广州之后,起田你带他来见朕,朕见见他再说。”
“遵旨。”瞿式耜答应一声,美滋滋地退下去了。
“见不见钱谦益的无所谓,但一定要见见名满天下的名妓柳如是。听说她美艳过人,能诗能画,不知道真人是不是名符其实。”朱由榔想道。
“不好!见钱谦益可以,见柳如是怎么见?总不能下旨让他携夫人觐见吧?更不能以皇帝之尊去他家吧?就算去他家,女眷都是要回避的,也不能见啊。柳如是若还是妓女,还可以乔妆微服去见一见,这一从良,看来还真不好见。自己穿越一回,若是连秦淮八艳一个也没见到,后世子孙一定会笑话的。”朱由榔继而想到。
“哼,不管如何,只要柳如是来到广州,怎么也得想办法见上一见。”朱由榔暗下决心。
……
黎明会开完,众内阁大臣退去,朱由榔问顾炎武:“雪松,朕知道你跟钱谦益有过过节,到底怎么回事?”
“回陛下,想当年臣杀死恶仆陆恩惹了官司,被捕问罪,归庄为救臣,求到了时任清朝礼部侍郎的钱谦益府上。因为钱谦益降清之后,臣写过文章骂他,他记恨在心,此番求到他头上,他就提出一个条件,让臣给他递个门生帖子。归庄知道臣的脾气,是决不肯接受这样的条件的,于是,归庄就自作主张,模仿臣的语气给钱谦益写了一份门生帖。臣知晓后,痛责归庄一顿之后,将钱谦益趁人之危强收人为门生之事写成自白帖贴满大街小巷,弄得人人皆知,人人不齿,钱谦益被羞得抬不起头来。后来,臣的案子转到松江府,归庄又多方奔走,才总算将臣救出牢狱。不过,自那之后,臣与钱谦益二人的梁子算是越结越深了。”顾炎武苦笑着答道。
朱由榔点了点头,没有置评。
“陛下,您一定心有疑问,刚才臣一听说钱某人要来,为何还脸现喜色?”
“是。”朱由榔嘴里吐出一个字,点了点头。
“陛下,臣确实不齿钱某人的行为,他是东林党领袖,平时常以忠介之臣自居,然魏阉横行之时,他却暗中投靠;南京陷落,他与其妻柳儒士约定投水自尽,却嫌水太凉;清兵勒令割发留辫,他口口声声坚决不从,却背着柳儒士偷偷上街剃了头。各种丑态令人作呕,气节之差还不如柳儒士一介女流。为此,臣没少写了文章骂他。不过,据臣所知,他在清廷任职,其实过得并不愉快,时常遭受内心的遣责,可见他已经有所悔悟。而且,钱某人虽然气节有亏,但其诗文确实独步海内,无人能与其匹敌。若他来广州,对天下文人的影响那是非常巨大的。臣与钱某人是私怨,如他能在古稀之年为我大明复兴出把子力,臣岂敢以私废公?”顾炎武躬身说道。
他话中所说的“柳儒士”,是士人对柳如是的敬称。从这个称呼中可以看出,柳如是虽是出身行院,但其才学与节操还是得到了士林的认可的。
“雪松真乃朕之股肱之臣也。”朱由榔闻言褒奖一句。
“臣不胜荣幸。”顾炎武谦逊地答道。
“钱谦益前番反复,也能看出其内心的纠葛与痛苦,一直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挣扎。如今年纪大了,大概把生死与富贵看得轻了,把名声看得更重了。好吧,既然来了,就不要纠缠他的过去了,你也把私怨放到一边,希望你们同心协力,能让我朝文事昌盛。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嘛,是不是?”朱由榔道。
“陛下说的是。臣与陛下相处日久,心胸自也宽广了不少,哪能会为些许小事念念不忘?请陛下宽心,等他来了,臣与归庄一定设宴欢迎。”顾炎武答道。
“哈哈哈……,雪松,你心胸是否宽广朕不知道,但你的嘴巴越来越甜,这倒是朕已经感受到了的……。”朱由榔听顾炎武把心胸宽广的功劳按到自己头上,大声笑起来。
第六十二章 渴见名妓柳如是
“陛下,钱谦益桃李满天下,除瞿式耜、归庄外,还有常熟二冯、苏州顾苓等名士皆出自他的门下,相信他的到来,一定能让天下文士看到陛下求才若渴、不咎以往的胸襟气度,也一定能吸引他们前来投效。”顾炎武陪着朱由榔笑毕,接着说道。
“是啊,像钱谦益这样的人朕都能容下,何人不能容?雪松,刚才听你之言,对柳如是非常赞赏,你见过她吗?”
“回陛下,臣曾见过她几面。”
“观感如何?”
“诗画皆不俗。”
“我的意思是问你她长的如何,你这不是答非所问吗?”朱由榔心道。
朱由榔有心再问,又一想,自己作为皇帝,跟臣子讨论一名女子是否美丽,确实不妥。
一念至此,只好把满腹的好奇硬压下去,说道:“只是不知道柳如是跟他一块来没有?柳如是艳名才名均名传天下,朕确实想见一见。”
“陛下,钱谦益与柳儒士伉俪情深,此番来穗,必定也是片刻不离。”顾炎武知道皇上并不是对柳如是有什么觊觎之心,只是单纯好奇而已。
……
“陛下,忠勇伯及兵部陈尚书求见。”朱由榔正跟顾炎武君臣谈论钱谦益与柳如是,侍卫文银进殿禀报。
“哦?宣!”朱由榔一听这两人同时来见,必然是有关军情大事,连忙命二人进殿。
“陛下,臣接到线报,清廷已命摄政王济尔哈朗为靖南大元帅,正红旗旗主礼亲王满达海为副,辅政大臣兼兵部尚书洪承畴为参事,纠集大军二十万,克期进驻南直隶,用兵江西;又命镶红旗旗主禧亲王罗洛浑为定南大元帅,与吴三桂汇合,进军川贵。”陈际泰与陈子壮行完礼,陈际泰迫不及待地奏道。
“哦?”
朱由榔闻言一惊,站起身来,顾炎武赶忙将指挥李洪等太监将地图挂起来。
“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到了哪里?”朱由榔问道。
“回陛下,由于清兵兵力空虚,李定国进军甚速,三月底已经攻克湖南全境,何腾蛟、李过留在湖南靖境安民,李定国则率大军进入湖北,如今已经攻占荆州;艾能奇已下毕节、遵义;刘文秀已进驻贵阳。”陈子壮走到地图前,拿起一根细长木棍,边指点着地图,边介绍情况。
“江西情况如何?”朱由榔又问道。
“谭泰退出江西之后,王得仁进驻九江布防,张元子率大军进入南昌,赣州则留下李德泗、杨大力、阎树立、罗召成防守。”陈子壮回道。
“李成栋那里呢?”朱由榔接着问道。
“李成栋那里情况最好,他占领仙霞关后重新修缮关墙,已经将原来被毁坏的五道关墙全部修缮完毕,而且杜永和已经归建,扼守枫岭关,堵住了清兵自衢州进兵通道。”陈子壮答道。
“清兵这回出动二十万人马,看来是主攻江西,下的血本不小啊。这是要毕其功于一役么?”朱由榔自言自语道。
“陛下,清兵这回除了所谓的上三旗拱卫京师之外,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镶白五旗全部出动,再加上相对应的蒙八旗和汉八旗,可谓是精锐尽出。”陈子壮道。
“陛下,我们有手榴弹和地雷相助,就算清兵主力尽出,也没有什么好怕的。”陈际泰道。
“怕?朕说怕了吗?不会说话就别说。”朱由榔白了陈际泰一眼。
“是。”陈际泰闻言把头一低,退后一步。
朱由榔嘴上说不怕,其实心里已经感受到了巨大压力。
清兵这次来势汹汹,看来是要大赌了。他们不肯给自己充足的时间来休养生息,这一点是早就料到的。只是没想到清廷这么下血本,投入的兵力这么多。
兵力多就意味着这次大战将会是非常惨烈的,也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仗。清兵如胜,自己刚刚建立起来的、稍有模样的王朝将会进入底潮,虽然不至于土崩瓦解,但广州大概是呆不住了,弄不好将会进入广西或者云南打游击。
如果自己胜了,江南之地将不复为清廷所有。正如钱谦益所献“楸枰三局”所说,江南财赋重地,只要占据江南,财力大增,北定中原之期则不远矣。
如此强大的兵力是给朱由榔带来压力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则是洪承畴任参事所带来的。
别人不清楚,朱由榔非常清楚,洪承畴可不是一般人,他极具战略眼光,又知兵善谋,若是济尔哈朗完全听从洪承畴的建议,那这一仗可不好打。
手榴弹和地雷虽然厉害,但利守不利攻,同时,清兵现在已经了解了其缺陷,下马步战且常以散兵队形进攻,将手榴弹和地雷的作用给降到了最低。
所以,若还是想像漳州之战、乌石山之战那样全歼敌军一部并不容易。
右路军十一万,中路军七万,左路军十五万,兵力分布上,也是以中路军最为薄弱,以七万对二十万,显然非常危险。而且张家玉文人出身,指挥这么大的场面,他能胜任吗?清兵显然是看准了这一点,才选择了从中路突破。
朱由榔默默坐回御座,心里消化着陈际泰带来的这一惊人消息,一时间没有说话。
“若是将李成栋的军队调进江西一部分如何呢?不行,李成栋的军队不能动,他还要防守漫长的海岸线,若是他那里兵力不敷使用,福建就危险了。是不是可以调施琅的军队协助李成栋防守东海岸,让李成栋腾出部分兵力增援江西?可是,郑成功那里至今没有表明态度,他也不可不防啊。施琅的水师也不能动。”朱由榔思前想后,总是没有想出好的对策。
“来者不善啊,清兵这次进攻,好像一下子缚住了朕的手脚,感觉无有腾挪空间了。这样吧,雪松,将忠勇伯带来的情报通报内阁,大家都好好考虑一下,如何应对这次清兵攻势。三日后黎明会,单议此事。”朱由榔吩咐道。
“遵旨!”
……
第六十三章 何以解忧?唯有麻将
清兵大举进攻的消息,令朱由榔闷闷不乐,愁肠百结。用过午膳之后,朱由榔没有休息,带着顾炎武、白兴去了军器营。
既然兵力上不占优势,又想不出很好的制敌之策,这次战争又不是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无迹可寻,无空子可钻,只能寄希望于武器的进步了。
所以,他想看看钢枪的研制进展。若是钢枪能研制出来,哪怕只有几百支,也够济尔哈朗喝一壶首发
可是,朱由榔乘兴而去,扫兴而归。
钢枪研制倒是有所进展,但进展不大。整体重量减轻了,大约有四五斤重,枪管刻上膛线之后,射程远了,可以达到二十五丈远,但最关键的是精度太差,二十丈的距离,误差还在二尺左右。瞄准标尺也弄上了,却是起不多大作用。
问题出在哪里呢?为什么射不远,射不准?朱由榔的枪械知识也就限于此,再多他也没有,只好叮嘱焦泥等人再细细研究,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