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医国高手-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士兵冲到城下。
    若是不能把全部负土兵民杀死,早晚能让清兵图谋得逞。
    “众位爱卿,都想一想,可有良策破敌?”朱由榔一时无计,只好把难题扔给大伙。
    众人面面相觑,都没有想出好法子。
    “预则立,不预则废。不管清兵用不用这个法子,一定要想出应对之策,以免到时手忙脚乱。”朱由榔道。

第三十九章 攻守大战(四)
    “皇上,臣有本奏。”待众人冥思苦想之际,陈子壮奏道。
    “呈上来。”
    这种奏对格局,朱由榔一时还不适应。现在是战时,没必要搞这么正式好不好?有事直接说不行吗?写什么题本?不过,既然陈子壮这样做了,他也得拿拿架子,总不能说:“别这样正式,随便一点”。
    他要是开一个小口子,臣子们肯定会想法让这个小口子变大,久而久之,君臣之礼就算不废,也必然不会那么肃穆有加。
    前些日子,因为行事保密的缘故,君臣之间没有那么多礼法,言谈举止确实随意了些。现如今,朱由榔的身份到了明面上,自然不能再像以前那样。
    陈子壮显然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即使皇上皇位还不固,君臣之礼他也不肯有缺,当得一个“慎”字。
    “臣陈子壮启:昨日接前朝督师陈际泰书,言其愿效忠圣君,但有一事恳请陛下允准,其欲以原督师身份提调朝中兵马。臣意可暂允之,战后再徐徐图之。
    当如何之,伏惟圣裁。”
    朱由榔看完,眼里一丝冷意一闪而过。随即恍然,怪不得陈子壮用题本的方式说这事,原来是不好说出口啊。
    陈际泰寸功未立,竟以手中有一万五千兵马相要挟,想当天下兵马大元帅?拿朕当什么人了?
    朱由榔很想断然拒绝,但一想到眼前的局势,觉得还是不能凭感情用事——小不忍则乱大谋啊。
    陈子壮的建议很稳妥,是老成谋国之言。只要此战获胜,再慢慢收拾他不迟。
    法子还不有的是?
    “嗯,集生之言甚是。拟旨,陈际泰弃暗投明,保全抗清实力,有功于社稷,着加封忠勇伯,平奴督师。令其接旨后立即带兵东进南海,对清兵形成夹击之势。”朱由榔随口吩咐道。
    原来是打算让他进广州协助守城的,既然他这么不识趣,就得防止他坐大。
    “臣遵旨。”陈子壮应道。
    “另拟旨,着林察立即按原计划行事,林觉所部入广州协防,丁魁楚、吕大器、李永茂守肇庆,瞿式耜即刻来广州。”
    “遵旨。”陈子壮再次应道。
    闻听皇上如此加封陈际泰,张家玉、陈邦彦心里一动:“陈集生上的什么题本呀?陈际泰这是降了?不过,他寸功未立,就赏了爵位,还什么平奴督师?这些浴血奋战的将士还没赏,怎么就先赏了一名降将?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朱由榔也不解释,把陈子壮的题本放进袖子里,然后说道:“事有千件,总有轻重缓急。当前急务,自是眼前这些清兵。诸位爱卿,若清兵使用负土垫城之计,当如何破之?”
    其实,他已经有了想法,不过,还没考虑成熟。再说了,一个成熟的领导者,不能上来就表明自己的态度,应该先听听手下的意见,然后结合自己的想法,最后拍板。这样做一来要保持神秘感,二来也给人以兼听则明的明君形象,三来嘛,拿出意见来更显高明。
    “皇上,清兵若垫土,那我们就用水,怎么样?”焦琏说道。
    朱由榔想的也是此计,他是从“水土流失”一词启发的灵感。
    “焦将军,你的意思是不是我们在城头上往下倒水?意图用水将土冲走?”张家玉问道。
    “是,正是此意。”
    “若是土堆自然用水最好,不过,我料他们一定是用袋子装土,用水冲是冲不走的,顶多是把袋子里的土变成泥,如果把土袋冲走,除非把沙河水引过来。”张家玉提出质疑。
    “对,清兵还可以把百姓家里的木柜弄来装土,这都不是难事。”陈邦彦也想到了此节。
    焦琏的提议到这里就算是被否决了。朱由榔暗道:“亏得我一开始没说出来,要是让人驳得体无完肤,那多没面子?!”
    那怎么办?如果清兵真用此计,一万多人络绎不绝地运土,怕是半日不到,就能垫起一条马道。
    众人都陷入沉思。
    “皇上,清兵动了。”正在这时,张虎过来报告。
    大家闻言抬头看去,果然清兵在动。不幸的是,清兵果然在掘土,而且还真是用米袋子装土。
    大家面面相觑,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
    “准备迎敌!张虎,多调弓手,多备箭矢。苏雄何在?”张家玉连忙吩咐。
    “来了,来了!”苏雄一直在远处候命,一听张家玉唤,连忙跑过来。
    苏雄脸也没洗,胡子也没刮,一脸疲惫的样子。
    “苏雄,想办法护住炮手,今日一定不要让火炮停歇,照准桥头给我轰!”张家玉命令道。
    “遵命!”苏雄领命转身去了。
    “令斌,马上组织人手担水上城,能用的法子都用一用。”朱由榔补充道。
    “遵旨!”陈邦彦一拱手,转身安排去了。
    ……
    “咚”“咚”“咚”……
    战鼓声响起,一队清兵率先冲过九眼桥,张弓搭箭朝城头明军射击,紧接着一队清兵背着装满土的袋子迅速往城下冲来。
    “没用百姓冲锋,看来朕对李承胤说的话有效了,既然如此,李成栋还算没有彻底坏透。”朱由榔对陈子壮道。
    “是,还是皇上有先见之明,放回一个李承胤,免得百姓涂炭,值了。”陈子壮道。
    “且拭目以待吧,李承胤的作用不会只有这么一点。”朱由榔道。
    君臣说着话,就见城头上明军开始与清兵对射,同时,苏雄的大炮也响了。
    三声炮响,三颗炮弹收割了数十名清兵的生命,清兵早就有备,后续部队立即补上,继续保持弓手的数量。
    在清兵弓手的保护下,抗着土袋子的清兵冒着箭雨冲了上来,尽管不时有人中箭倒下,但还是有大约一半的清兵冲到城下,把土袋子一扔,往回就跑,有的刚跑出几步,就被明军射死。
    “轰”“轰”“轰”……
    又是三声炮响,火炮又响了。
    嚯,这么快?
    大炮再次打响,不但清兵愣了,朱由榔也是一愣。仔细一看,暗赞苏雄聪明。
    原来他招呼士兵弄来三张桌子,打完炮以后,几名士兵用桌面将负责清膛、放弹药的炮手护住,挡住了清兵的弓箭。

第四十章 攻守大战(五)
    九眼桥到东城门这块方寸之地,如今已成人间地狱。
    李成栋发了狠,上去的人死了,立即命人接着上,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而城头上的明军,一方面要跟清兵弓手对射,一方面还要射杀负土清兵,而射杀负土的清兵才是最为紧要的。
    一个时辰下来,清兵丢下近千具尸体,而明军也有三百人伤亡。
    一比三的伤亡比例,这还是沾了地利和三门佛朗机火炮的便宜,无论如何算不得令人骄傲的战绩。
    而用水冲土之法也停了,根本不起大作用,只是让东城门外变成了泥泞之地。
    “不行,必须得另想法子。”朱由榔看着城外不断增高的土道,心急如焚。
    清兵这么不要命地攻城,成效也是很明显,靠近城墙最高处,大约已经有一丈高了,按这个速度,他们再填进去两千条人命,大概就能垫出一条马道。
    而到那时,张虎的一千人应该也打光了,这些兵经过昨日和今日的战争洗礼,已经褪去了当初的青涩、稚嫩,逐渐变得成熟老练,这样一支队伍保留下来,可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朱由榔万万舍不得让这些人送命。
    “怎么办呢?给清兵造成巨大伤害的火炮,炮管子都红了,眼见得自然冷却后才能重新使用,如此以来,我军的火力大打折扣,清兵垫城的进程将会大大加快,情势危急啊。”朱由榔望着那三门已经哑了的火炮,脑子急速地转着。
    “火炮?火器?对,火器!”忽然脑中灵光一闪,心头大喜:“别的火器造不出来,造几颗土地雷还办不到吗?”
    “集生,城里有军器营或者兵仗局吗?”朱由榔急忙叫过陈子壮问道。
    军器营隶属于工部专门负责兵器制造,而兵仗局则隶属于内宫,与银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合称明九局。
    “回皇上,伪朝成立日浅,并无兵仗局,军器营倒是有,也只能打造修复兵器而已。”陈子壮回道。
    “火药呢?哪里存有火药?”朱由榔又问。
    “军器营就有。”
    “好,马上派人去找军器营的匠人,越快越好。”
    “遵旨!”
    陈子壮答应一声,连忙指挥人去找。
    朱由榔又让人找来陈邦彦,让他派人去找些坛坛罐罐。
    ……
    陈子壮很快就找来两个人,陈邦彦也很快就找到一个瓷器店,把人家的存货都拉来了。
    两个军器营匠人一个叫姚德三,一个叫张念宝。
    姚德三四十多岁,头发灰白,脸上的皱纹很深,手上的皮肤很粗糙,一见可知生活不易。
    张念宝则三十多岁,身材矮小壮实,一脸的迷糊相,很可笑的是,脸和手都黑乎乎的,跟火药熏得一样。
    事实上,姚德三是兵器铸造匠人,而张念宝是军器营火药库匠人。
    “小人叩见皇上!”姚德三见了朱由榔连忙跪下磕头,张念宝跟在后面,有样学样。
    姚德三磕了一个头,就趴在地上不动了。而张念宝却是一直在磕,嘴里一直不停小声喊着:“小人给皇上磕头。”
    城头上杀声震天,紧张气氛一时浓于一时。朱由榔无心跟这俩货治气,连忙说道:“别磕头了,快起来,朕有事交给你们去做。”
    一听皇上发话了,姚德三和张念宝连忙站起来。
    “我要你们马上造一些地雷。你们看,”朱由榔拿过一只坛子,对二人说道:“就像这只坛子,里面装满火药,弄瓷实,封上口,接出引线……。”
    “皇上,你说的是炸炮吧?”不等朱由榔说完,张念宝抢着说道。
    “炸炮?你见过这东西?”朱由榔没有怪他失礼。
    “我听我爷爷说过,我爷爷当年在戚继光戚爷爷手下当过兵,听说戚爷爷当时就发明了一种钢轮点火的炸炮。”说起炸炮来,张念宝不迷糊了,两眼炯炯有神。
    “哦?你详细说说。”
    “据我爷爷说,炸炮用生铁铸成,空腹,放药杵实,放进小竹筒,穿火线于内,外用长线穿火槽,择寇必由之路,连连数十埋入坑中,药槽通接钢轮,当敌人踏动机索时,钢轮转动与火石急剧摩擦发火,引爆炸炮,听说铁块横飞,伤敌无数。”张念宝说道。
    “真的假的?戚继光时代就有地雷了?那为什么没有大规模用于战争呢?”朱由榔听得一愣一愣的,不过,听张念宝说的有鼻子有眼,不由他不信。
    “你们可以造出来吗?”朱由榔急忙问道。
    “皇上,有人可以造出生铁壳子来,火药是现成的,不过,小人听着,引线好像很是紧要,如何点火倒是很难办到。”姚德三回道。
    他跟张念宝关系不错,生怕他再胡言乱语,连忙把话先垫到头里。
    “好!姚德三,你马上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