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医国高手-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想到爱女,陈际泰立即精神起来,就算不为皇上,为了爱女,也得拼命了!
“擂鼓聚将!”陈际泰令道。
“咚咚咚……”聚将鼓急促的声音传来,“四大阎罗”、陈仲武、阮有文面面相觑,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变故,督帅怎么也不把密旨的事给大家说一声?这就要安排进兵了么?
李德泗心急如焚,他刚才已经看到钦差走了,由于陈仲武、阮有文在侧,他一直没有得到跟钦差近距离说话的机会,眼看这就要起兵了,怎么才能通知皇上?如何才能把自己摘清呢?
眼看大小将官都匆匆往帅帐赶来,李德泗打定主意,就算立时进兵,也得找机会派亲兵回广州城一趟。
……
“众将官,清兵李成栋部一万余人,已经占据南海,朝三水进犯而来。皇上有旨,令我部死守三水,不可退后一步。本爵与清兵不共戴天,决意按皇上旨意,死守三水,与三水共存亡!”
说完这些,陈际泰接着开始安排守城事宜……。
“四大阎罗”、陈仲武、阮有文六人如堕雾里,迷迷糊糊地听着陈际泰分派事务。
怎么回事?听着像是真的守城,不回师广州了?连“本爵”都用上了,不说“本帅”了?好歹说个明白呀,要闷死人吗这是?
待分配任务完毕,大大小小将官都领了任务走了,六个人都没走,眼巴巴地看着陈际泰。
陈际泰也不言语,招手把陈仲武叫到后帐,爷俩谈了没多长时间,陈仲武把阮有文也叫进后帐。
“四大阎罗”正在抓耳挠腮,就见陈仲武出来了,怀里抱着一只盒子,手里还提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
是阮有文!
众人惊得瞪大了眼睛!
“诸位叔叔,刚才皇上派人送来了这个,请看。”陈仲武把盒子打开,同样是一颗人头!
是前吏部侍郎潘多寿的人头!
“父亲说,潘多寿勾结阮有文煽动谋反,欲陷我等于不忠不义,幸亏皇上圣目如炬,烛照万里,识破了他们的阴谋,将潘多寿及参与谋反的原禁军将领全数斩首,我父险上逆贼阮有文的当,这才将之擒杀。”陈仲武说道。
呵呵,原来如此!
怪不得督帅,不,伯爷躲进后帐呢,原来如此!
四人恍然大悟。
“噢,原来如此啊。伯爷当即立断铲除反贼,给朝廷除去一害,对皇上当真忠心得很哪。”阎树立冷笑着说道。
“阎叔叔,方才得罪,请恕小侄年幼无知。”陈仲武被阎树立说得老脸一红,躬身赔礼。
“哈哈哈,别这么说,过去的就过去了,阎某人不是小鸡肚肠之人,不会放在心上。”阎树立非常大度地说道。
“姓阮的这回是真绝户了。”罗召成用脚踢了一下阮有文的脑袋,说道。
“啧,怪可惜的。”杨大力一脸沉痛地看着阮有文的人头,说道。
“嗯?”
众人扭头看他。
“不是,我是说,以后气不顺了,我特么再涮谁去?”杨大力连忙解释道。
众人都笑了起来。
“好了,别开玩笑了,快回去准备吧,李成栋可不是阮有文,不好对付,不拼命,就得小心把命搭上。”李德泗道。
“舍一人之命也好于把全家性命都搭上,是么?”阎树立说道。
“哈哈哈……。”四人笑着出帐回营。
啊?原来李德泗那番话是这个意思啊!就算皇上不派人来戳破,看来也没有成功的机会啊。
陈仲武想明白这个,冷汗都下来了。
细思极恐……后怕啊。
第五十八章 赋税第一
朱由榔回到皇宫,来到勤政殿东配殿。
陈子壮、张家玉和陈邦彦暂时在这里集中办公,以备皇上咨询顾问。
事实上,朱由榔也打算把内阁设在此处,不图别的,方便啊。
“皇上驾到!”
守门的士兵一见皇上来了,连忙喊了一声。
“臣等叩见皇上。”陈子壮、张家玉和陈邦彦连忙跪倒迎接。
“平身。”
朱由榔随口吩咐一句,走到东墙边主位的一张椅子上坐下。
环视一周,朱由榔发现屋里安了四张桌案,除了自己身侧这一张,他们三人各据一张,除了他三人,还有几名士兵在打下手。
“卿等在做什么?”朱由榔随口问道。
“回皇上,还有三天,就是永历元年,臣在拟建元文告。皇上来了正好,臣正要禀报皇上呢。”陈子壮说着,把一张文告递过来。
“元子,你呢?”朱由榔把文告接过来,随手放在桌案上,先问张家玉。
“回皇上,臣在汇集各处报来的军情,想着如何尽快把清兵赶出广东。”张家玉禀道。
朱由榔扫了一眼,见他桌案上堆积了一叠公文,旁边还摊了一张地图。
“令斌,你呢?”朱由榔问道。
“回皇上,臣正在草拟战后广州城几项临时法令。”陈邦彦答道。
“好嘛,人家李大将军还在做着当广东王的美梦,你们一点不把人家放到心上,太不给面子了吧?”朱由榔笑道。
他本意是想开个玩笑,活跃下气氛,可除了几名士兵附和着笑了两声,那三位互相看了看,却是谁都没笑。
君上怎能跟臣子狎笑?不是有损君王之威?
朱由榔尴尬了,摸了摸鼻子,拿起手中的文告看起来。
陈子壮起草的文告其实就是个通知,通知军民人等,明年就是永历元年之意,很简单。
“集生,朕觉得有一层意思是不是在文告中加上?”
“请皇上训示。”
“绍武年号是伪号,朕的年号才是正朔。隆武帝罹难前,曾下诏令朕监国,这层意思应该在文告中晓谕军民人等。”
陈子壮闻言,眼睛一亮,是啊,绍武帝虽在位仅四十天,但难免有人会念其好,如果别有用心的人在皇上皇位来历上做文章,无知百姓不免会上当受骗。
此事虽小,但意义不小,确实应该早早堵住宵小之口。
“皇上圣明,是臣疏忽了。”陈子壮服气地说道。
“另外,朕想下一道诏书,阐明朕之治国理念,使天下臣民皆知,以便凝心聚力,也利于吸引天下有识之士来投。”
朱由榔说道。
他说话旁人无人插话,无人应答,全是一副聆听状。
“大家讨论嘛,都发表发表意见嘛,怎么让我一人唱独角戏?难道这就是为君之道?这就是孤家寡人?”朱由榔见大家都不说话,心里不禁有些气闷。
无奈,只好自己一路说下去。
“朕之治国理念,不想全盘接受祖宗成法,有些弊病必须根除。其一,富民。朝廷仍以劝耕为主,但也要鼓励工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士农兵工商,皆我大明子民,区别对待是可以的,但不可过。过去对工商的打压太厉害,以后要改,要给工商业者更高的地位,比如,军户子弟完全可以参加科考,工商子弟可择一人参加科考等。”
“税赋也要改,农耕者十税一不改了,可循成例,而工商三十税一太低了,也改为十税一。另外,除了朝廷有制定税法的权利,任何地方官府不许另找借口,另设税目,否则,一律严办。”
说到这里,朱由榔觉得还是有必要集思广议,看看这个时代的人怎么看待他的改革。
“诸位爱卿,大明立国二百多年来,国力每况愈下,以至于反贼横行、清兵倔起,为何?原因很多,诸如天灾不断、吏治腐败、党争激烈、苛捐杂税等,朕以为最重要的还是税赋制度出了问题,一方面没有统一税法,税赋名目繁多,除了朝廷不断加赋外,地方官府还巧立名目,对百姓盘剥太甚。另一方面工商业者财富更多,却税率更低,以至于百姓难以生存,而财富又集中到了少数人手里,百姓活不下去,如何不反?所以,朕首要进行税赋改革。诸位爱卿,大明中兴任重道远,还需诸位戮力相助。朕不想搞成一言堂,还望诸卿抬遗补缺,说说各人的想法。如何?”
朱由榔说完第一条,三个臣子陷入了沉思。
很明显,皇上最终的意思还是要钱粮。
确实,当前的急务自然是军务,可军务最终还要落到钱粮二字上。
刚才皇上说了那么多,核心的不过就是提高工商税赋,同时,为了鼓励工商业者,不至于引起他们的反弹,在社会地位上给予一定的提高。
“皇上,臣觉得提高军户的地位很有必要,毕竟接下来战事是最主要的,此举可大大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不过,将工商业者的地位提高到跟原来军户一样的地位,是不是过了?有违圣人之意啊。”陈子壮提出了不同意见。
商人为什么社会地位低?大体有三个原因:
一是经济制度方面:中国主要以农耕文化为主,在经济制度上的表现就是以小农经济为主,这种经济的特征就是自给自足,统治者只需要定期按时的找百姓收取租税农业税和土地税以及人头税,无论是历史上的井田制,青苗法,一条鞭法等等土地所有权改良,本质上都是围绕这一根本特征来进行调整的。
而其他重要的战略物资,比如盐铁等,都是由统治者专卖。所以,古代商业市场经济的发展没什么条件,其次,在统治者眼中,商人这些经济活动并不能产生价值。所以,商人自然没有存在感。
二是政治制度方面:古代中国封建王朝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必然对应的政治制度就是封建专制和家天下,只要将农民和土地这两方面的问题处理好,那么统治就很稳定。而商人的经济活动造成了人员流动和钱财货币流动,同时,圣人认为,商人都是重利轻义,这些对于非常重视以德治国的统治者来说都是影响统治稳定的,所以当然,就要重农抑商了。
三是文化方面的因素: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民以食为天,而占主体地位的汉族群体的性格趋向于内敛保守,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了老百姓自给自足,小富即安的心态,对于商业活动不那么热衷。
第五十九章 关于优商问题的争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是孔夫子提出的君子与小人的评判标准。按照这个标准,商人重利,自然是小人。
对于长期浸淫于儒学的陈子壮来说,朝廷要多培养君子,打压小人。皇上提出给商人提高地位,他是接受不了的。
“圣人之意,只不过是提出了君子与小人的评判标准,也没有完全将小人排除在外。当然,‘多君子少小人’是朝廷追求的终极目标,而绝不是‘全是君子,一个小人都不要’。事实上,别说这个目标达不到,就是达到了,天下也绝不会和谐。试想一下,如果天下全是君子,就禁锢了人的天性,失去了活力。‘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嘛,只有阴阳和谐才能万物葱茏。再回到农商这个题上来,刚才朕说了,无商不活,设若无有商人,大江南北哪有财物交流?岂不是死水一河潭?故,既要看到商人重利的消极一面,也要看到其活跃经济的积极一面。医道讲究辩证,朕以为为政也要讲究辩证地看问题,如此才能看得全面。”
朱由榔这番话用上了“阴阳”之论,也用上了辩证法,驳得陈子壮心服口服:“圣学渊博,臣自愧不如也,受教了。”
“皇上,臣以为,商人子弟可以择一人参加科考入仕一事,还是太过急切,是否可以改成‘当代不能入仕,三代以后可择一人参加科考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