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医国高手-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臣以为,商人子弟可以择一人参加科考入仕一事,还是太过急切,是否可以改成‘当代不能入仕,三代以后可择一人参加科考入仕’?”张家玉道。
    “嗯,元子之言甚是,既提高了工商的积极性,也不至于引起士子军民的巨大反弹,是老成谋国之言。”朱由榔赞道。
    他知道,但凡改革,必然会遭到既得利益者反对,如何既要改,又要平稳过渡,不出大乱子,这是门学问。
    张家玉的提法很符合循序渐进的道理。
    尽管觉得张家玉的说法有道理,朱由榔还是有些不大甘心,想了想,又道:“是否再加一条,如纳税超十万两者,可许其一子参加科考?”
    后世有学者研究过,明万历中期,以银兑米的比例为标准,大概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660元左右。不过,那是盛世,银贵粮贱,一两银可买两石米,如今正逢乱世,广州市面上米价算低的,一石米也要卖到二两银子。如此算起来,一两银子也就是相当于后世的160元。
    十万两银子相当于1600万人民币,很可以了,只是一个参加科考的资格,又不是直接给功名。
    朱由榔觉得很划算,可陈子壮、张家玉和陈邦彦却不以为然。在他们眼里,士子的身份那是尊贵无比的,哪里能以银钱的多少衡量?
    “皇上,科考乃国之抡才大典,怎可论价?臣不敢奉旨。”陈子壮反对道。
    朱由榔心里那个气啊,1600万换一个科考资格,多划算啊,你陈子壮怎么这么不开窍呢?
    可是,总得想个法子说服他,牛不喝水强按头并不好。
    “集生,你养一千乡兵,至今多长时间?花费多少了?”朱由榔想了想,觉得要是跟他掰扯大道理,自己不是个,不如从实际出发,用事实说服他。
    “回皇上,臣的乡兵自招募至今,已经三个多月,花费大约五万两白银。”陈子壮答道:“不过,皇上,开始花费大一些,因为兵器、粮草、马匹等军需这些都是新置办的。以后应该就少了,每月大约二千两就够了。”
    “好,十万两银子大约可以支付一千军队五年的军需,你觉得不划算吗?再说了,朝廷要收复失地,你看最低需要多少军队?”
    “臣以为精兵二十万足矣。”
    “二十万少了点,大概不足以打败清兵。好,就按二十万算,光养军每年就需二百四十万两,如果算上置办军需这个大头,每年没有五百万两大概是裹不住的,更别说,还有赏金、伤亡官兵抚恤。而国库银只有六百五十万两,内库也只有二十万两,肇庆那里国库、内库加起来也不足一百万两。这些光募兵、养军都不宽裕,更何况还没算民政上的开销呢。所以,要强国强军必须开源。而给商人一个子弟入仕的资格,鼓励了他们纳税的积极性,这是很划算的一笔买卖啊。”朱由榔道。
    陈子壮还是不服:“皇上,臣以为开源的法子很多,未必非要以科考资格做交易。实在不行,还有乐输嘛。”
    “乐输?乐输名为乐输,实则是强捐,朕不愿强人所难。集生,物质决定意识,把清兵消灭了,国家强大了,坐而论道才有资格嘛。”朱由榔说道。
    “物质决定意识?恕臣愚钝,此语出自何典?请皇上示下。”陈子壮问道。
    他博览群书,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么个说法呢。
    “哦,这个,物质决定意识嘛,是朕之独创,源自于朕对管子所言‘仓禀实而知荣辱,衣食足而知礼节’的思考。”
    朱由榔经陈子壮一问,才知道自己说吐噜嘴了。
    既说吐噜了,就解释一句吧,只是这样一来,自己可就成了唯物主义的创始人,窃据后世先哲的成果,有点不大要脸罢了。
    “皇上,臣对管子此人有看法,对这句话也不敢苟同。”陈子壮道。
    “这家伙怎么这么死心眼呢?不这么拧行不行?”朱由榔深感无奈。
    “皇上,臣赞成这个变通之法,当前急务是军务,没有钱就办不成军务,朝商人伸手要钱,总得让人家掏腰包掏得心甘情愿,既让他掏了腰包,又要让他感恩戴德,此法甚妙。不过,臣觉得是不是把这个门坎提得再高一些?三十万两怎么样?”张家玉见陈子壮让皇上下不来台,连忙递了个梯子。
    “三十万?太高了,二十万吧。”
    “不高,就三十万吧。皇上,您可别小瞧了商人们对科考资格的垂涎之心,他们不缺钱,缺的就是名分地位。”陈子壮怕皇上反悔,连忙说道。
    “好吧,就三十万。”朱由榔无奈地答应了。
    “皇上,商税是入国库还是入内库?”
    这边刚撂下挑,陈邦彦突兀地问道。
    嗯?啥意思?
    ……

第六十章 强军思路
    陈邦彦为什么会问出这句话,朱由榔是明白原因的。
    内库银的来源大概分为皇庄所出、外国或者地方进贡、国库拨款、抄家、煤矿、矿税商税等六项。
    万历皇帝最爱攒钱玩,曾经四处派出太监充当矿监税使,搜刮的钱财都充入内库,这也是被人诟病的一大弊政。
    天启年间大太监魏忠贤,也是大肆征收矿税商税,一方面充实了内库,一方面也肥了自己的腰包。
    关于这一点,时人对魏忠贤非常痛恨,不过,后人有观点认为,如果不是魏忠贤征收矿税和商税,有效地弥补了崇祯的军费开支,明朝可能早就乱了。似乎这也成了魏忠贤唯一一个值得肯定的地方。
    如今陈邦彦问出这话,自然是基于以上原因,他怕朱由榔是借此搜刮钱财以为已用。如果是那样的话,这就不是德政,而是恶政了。
    “朕不是守财奴,也不做守财奴。朕富有四海,要那么多钱财干什么?国富民强才是朕之所求。所有商税全部归国库,朕一文不取,令斌,你看如何?”朱由榔问道。
    “皇上胸怀天下,臣拜服!”陈邦彦躬身答道。
    “好了,刚才说的是第一条。第二条是强军。”朱由榔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接着说道。
    “不消说,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与清兵打仗是第一位的。所以,强军是必须的,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不可能打败强大的清兵。朕意走精兵路子,废除军户制,实行募兵制。原所有军户,皆转为民户,享受一切民户待遇。另外,阵亡官兵朝廷除给予其家属一定抚恤外,还要给其家一份钱粮,让其父母有所养,其妻子有所依。伤残者,朝廷也要予以优待。总之,原则是让当兵的打起仗来没有后顾之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战斗力。”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赋予军队神圣使命,让军人知道为谁而战,为什么目的而战。只有正义的战争,才能得到天下人的拥护。故,朕决意将军队命名为‘大明人民解放军’。”
    “人民解放军?”陈子壮、张家玉和陈邦彦一听这个名称,感到非常震惊。
    历史上军队哪里有过这种名称过?大明军制,地方上守备部队叫卫所,性质是“卫”;“边军”是卫戍边境的军队,性质也是“卫”。而“人民解放军”的名称,则完全没有被动防卫之意,主动进攻之意更浓。而且,“人民”一词也颇有深意。
    “对。军队不是为朕而战,甚至不是为大明江山而战,而是为了大明人民而战。当前,更是为了解救千千万万在清廷暴政统治下的人民而战。”朱由榔坚定地说道。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大明人民解放军之名,正合亚圣之道。皇上真乃千古明君,臣愿为大明人民解放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陈子壮听了朱由榔的解释,激动万分,率先表示了赞同。
    “臣愿为大明人民解放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张家玉、陈邦彦也激动地表态道。
    朱由榔没想到自己心血来潮,将后世“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名称稍微一改,竟然得到陈子壮、张家玉、陈邦彦的一致赞同,而且,看那样子,还很激动呢。
    “呵呵,看来,这个名字定得好,你们都能激动万分,士兵们打起仗来,能不拼命?”朱由榔笑道。
    是啊,打得是正义的仗,而且还有饷银可拿,阵亡伤残都有保障,这样的军队怎么能没有战斗力呢?
    “是,臣等拜服。”陈子壮道。
    “除此之外,大力发展水军。水军是清兵之所短,乃我军之所长,有了水军做保障,我军就比清兵机动性强。如今我军战略上处于非常不利地位,只能被动防守。将来进入战略防御阶段,战略反攻阶段,水军都将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
    “自古历朝历代的统一,都是由北而南,从没有过从南而北的。朕要创一回先例,要从海洋向内陆进攻,进而收复江山。”
    从海洋进攻内陆?这确实是一个全新的思路。
    陈子壮等人陷入沉思。
    乍一听觉得有些匪夷所思,细一想,又觉得非常正确。清兵重心在陆地,对水军根本不重视。可以说到现在为止,他们还没有一支水军。
    而我大力发展水军,是以已之长,击敌之短。如果凭借水军优势,占据沿海城市,再以此为立足点,往内陆进攻,确实可取,胜算极大。
    妙!
    三人心里不约而同地赞道。
    “在兵器装备上,朕意大力发展火器。清兵骑射功夫独步天下,解放军不在这方面跟它争锋,也争不过他们,必须另辟蹊径,而发展火器就是必经之路。诸位看到了,经朕改良的地雷,在广州防守之战中发挥了非常重大的威力,令清兵再也不敢强攻。不过,地雷在防守中作用巨大,进攻则有短板。日后,朕还要发展进攻型火器,待这种火器制成,则清兵再也不可怕了,清廷的末日也就不远了。”
    “以上,即是朕强军大体思路,元子,你根据刚才朕讲的,拟一份强军的章程出来。当务之急是拟一份对伤亡残士兵的优抚章程。”
    “臣遵旨。”
    朱由榔一番长篇大论,新词新思路,令三个臣子感觉耳目一新,同时又觉得皇上心思细密,跳跃性强,自己所知所见怎么就跟不上呢?
    “还有第三条,就是治吏。”
    “治国就是治吏,吏治腐败是国之大忌。本朝虽是继承,实同新创,更是要重视吏治。有些祖制要循,有些祖制要改,这是篇大文章,必须从现在开始就要考虑如何落笔。”
    “别的不说,有两条是必须做的。第一,严禁结党。历朝历代亡于党争者不在少数,我朝党争始于神宗,而后愈演愈烈,不断的内耗终使国力日衰,以至于天下大乱,女真人趁机坐大,明祚差点难以为续。故,朕对党争痛恨之极,日后若是出现什么‘广州党’或者什么‘肇庆党’,不管立过多大功劳,朕定严惩不贷!”
    一听此诛心之言,陈子壮、张家玉、陈邦彦连忙跪倒……。

第六十一章 大贤邮差
    一句话就令三个大臣匍匐在地,朱由榔心里很得意,这说明自己的威信已经得到了确立。
    “你们三位皆朕肱股之臣,夙夜操劳,忠心耿耿,朕是看在眼里的,并没有疑你们什么。朕只是就事论事,不过白嘱咐两句罢了。平身吧。”朱由榔淡淡地说道。
    三人起身,都已经汗透衣衫。。
    三人确实有别苗头的现象,虽表面看是为了争宠,但无尝没有想自成一系的想法。皇上的语气虽淡,谁知道他是不是看出来什么了?要是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