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医国高手-第3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一个男人殴打他的妻子,原因就是妻子把男人家里的亲戚安排到了厢房居住,男人觉得妻子不重视他的家里人,就开始暴打,从家里一直打到街上。陛下,臣就想,陛下一直在讲妇女解放,可像这两种情况,朝廷没人替妇女出头啊,没人替她们出头,让她们自己去抗争,可真是太难了。因此,臣上殿请旨,请皇上给臣下道旨意,臣情愿来管管这事。”董琼英道。    这番话说完,不但朱由榔,包括陈贞慧、杨爱也都对董琼英刮目相看了。    “真是用心了,为了接近皇上,真是用心了,专门拣皇上爱听的话说,拣皇上喜欢的事做。”杨爱心道。    “见微知著,平虏伯不但善于观察,还善于思索,不简单。”这是陈贞慧的评语。    而朱由榔确实眼前一亮:“是啊,光喊妇女解放的口号,除了表明自己的态度之外,没有任何实质行动,对真正实现妇女解放裨益不大啊。董琼英竟然想到为妇女出头,这个出头机构,不就是后世的妇连吗?对,有必要,还有必要。”    “董爱卿之言颇合朕意,朝廷确实很有必要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管管妇女的事。只不过,此事重大,不是仅仅成立一个机构那么简单。比如,这个机构成立之后,替妇女出头的依据是什么?哪些事可以管,哪些事不可以管,这些都需要慎重考虑。你先下去吧,朕召集内阁再议一议,拿出一个具体的条陈来。”    “陛下,臣自来南京无所事事,正应了那句诗‘烹茶泼墨赋诗篇,读雨听风问自然。阡陌悠行哼小曲,夕阳醉美晚霞间。’臣不想荒废时光,所以,恳请陛下,等条陈拟好之后,让臣参与其中。有个事干,也省得终日烦闷。”董琼英说完,抬起头,给了朱由榔一个暧昧的眼神。    “嘁,就是发情了呗,说的还那么好听!”杨爱非常不屑地想道。

第八十六章 取名之难
    朱由榔明白,妇女解放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非常长的历史时期,或许才能实现男女平等。    其实,后世那么开放,化又那么多元化,传统化的影响已经很微弱了,但根子上仍然没有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社会主要职位和资源,还是由男人牢牢控制着。    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男女生理上的差别,决定了妇女不可能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而当下,男尊女卑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已经根深蒂固,要想撼动这个观念,可不是朱由榔一声令下就能解决的。    这其中,不仅有男人的阻碍因素,更关键的是妇女自己也缺乏觉醒意识。    朱由榔提妇女解放已经很长时间了,但真正能自我觉醒的却是没有几个。    涉及妇女的权益,大体有三项。    一项是受教育的权利,一项是劳动的权利,还有一项是婚姻生活中的地位问题。    第三项现在条件不成熟。因为,一夫多妻制还将在大明朝持续一段时间,现在是男少女多,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若是以后,男女比例达到一定的平衡,可以推出一夫一妻制,那些所谓社会的精英再想多吃多占,将被视为违法。    一夫一妻制推行之后,才能重新制定婚姻法,才能提妇女在婚姻生活中的地位。    现在男人可以休妻,老婆不听话,随便在“不孝、不贤、妒、淫、恶疾、无子、多言”这七项中找一个理由,马上就可以开除,而且还不用负道德和法律上的责任。等实行新婚姻法,那开除就不是男人的特权了,女人同样也可以“蹬”了男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任重道远,现在只能先在受教育和劳动权利方面先行消除女性歧视。    而设立一个专门为女性发声的机构,可以说在妇女解放方面,不但发出一个强大的声音,也表明了朱由榔作为皇帝在体制方面给予女性的巨大支持。    接下来,就看妇女们的自我觉醒意识了。    设立专门机构,朱由榔明白,支持自已这一决定的,怕是人不会太多。内阁当中,大概只有黄宗羲是举双手欢迎的,当然,陈邦彦这个忠实的粉丝不算。    再推及到大臣当中,也就是王夫之、顾炎武、归庄等了了数人罢。    不过,依朱由榔现在的威望以及过往表现出来的不容违逆的性格,估计,也不会有人敢当面反对。    那就办!    打定了主意,朱由榔把董琼英打发回去,让人把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归庄等找来,议议此事。    四位大臣先后到来,朱由榔把董琼英所请说了,并把自己想增设一个专门为妇女发声的衙门的设想也说了。    这四人都是思想非常活跃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是这个时代少有的智者,尤其以顾炎武和归庄二人在女权问题上最为激进。    他们虽然思想先进,想法大胆,对旧礼教和社会秩序重组有着自己的见识,可惜,他们遇到一个比他们更有见识,行事更大胆,甚至可以用疯狂二字来比喻的皇帝。    这就有点小巫见大巫的意思了。    一听皇上要增设这么一个机构,这四人先是惊佩,然后又是担足了心事。    其实作为天子近臣,他们都知道皇上对礼教加之于妇女身上的枷锁充满了痛恨,也知道皇上早晚会有一日采取大动作,只是没想到这么快而已。    “陛下圣明!此举开创万古之未有先河,必彻底解放生产力,于我大明的兴盛大有裨益。只是,陛下,臣以为,此事是否操切了些,会不会在朝中造成动荡?”王夫之在哲学方面极有造诣,对朱由榔的“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思想理解最为深刻,所以能说出“解放生产力”这样的词句。    “起田,你太保守了。如今皇上倡导休养生息,而地广人稀,让妇女从家庭之中走出来,去耕作,去作工,正合大势。而自皇上提出妇女解放以来,大明周报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宣传,可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当此时也,正当大步前行,若如老妪行山路,何年何月才能实现真正的妇女解放?”归庄当即激烈地进行了反驳。    “尔礼兄所言极是,王某极为赞同。只是担心朝中反对者众,怕是对朝局稳定不利。”王夫之道。    “陛下,臣以为矫枉必须过正,设立如此一个衙门极有必要。”顾炎武表达了支持。    “陛下,起田所忧并非无理。守旧臣子明阻不敢,因有抗旨之嫌。但臣敢肯定,他们必然会以各种借口进行刁难。如此衙门成立之后,主事之人太过温和,反而不美。”黄宗羲从另外一个角度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此言有理。平虏伯太过年轻,身为女子温婉有余,霸气不足,若是不能撑起新衙气象,日后恐更难收场。”顾炎武道。    “董爱卿魄力或许差一点,若是秦良玉秦爱卿主理,董爱卿协理,你们以为如何?”朱由榔问道。    “秦侯爷主理,自是十分妥当。”黄宗羲一听这个人选,眼前一亮。    秦良玉能能武,名满天下,人家打的那些胜仗,足以傲视天下群雄。更兼性格开朗,行事颇有男子之风,这样的人主理衙政,谁敢给她亏吃?她要打上门去,满南京城有几个受得了的?    对于这个人选,四位臣子都是连连点头。    “朕决意增设此衙门,不容任何人阻碍,谁敢出头,朕就掐掉谁。你们几个想一想,这个新衙门叫个什么名字妥当呢?”    朱由榔道。    其实,他已经想了好几个名字了,都不是太好。    比如后世“妇连”这个词,想了想是不能用的。    因为,大明朝的衙门除了部就是寺,就没有联合会这样的名称。    “妇寺”呢?    也不行,容易跟阉寺联系起来,带有一定的贬义。    “妇委会”、“女权寺”呢?好像也不妥。    想了想没有好主意,这才征求几位博学臣子的意见。    或者他们能取个好听的名字。

第八十七章 要救李香君一命
    听说要给新衙门取名字,这四位的青病就犯了。    若是自己取的名字被皇上采用,那可极为荣光的事啊,不但现时荣光,以后子子孙孙都荣光,因为这个名字指定会被载入史书的。    “陛下,臣以为应叫女权寺,因此衙门主要职能就是维护妇女权益嘛。”顾炎武是一个典型的女权主义者,自是以为“女权”之名最为妥贴。    “不好,不好,太过直白,听起来也不美。”归庄闻言摇头否定:“不如叫作红袖寺,既美又上口,寓意深刻。”    朱由榔一听差点笑出来,心道:“红袖寺?你小子是那么渴望红袖添香夜读书?乔啦啦平时没少给你吃苦头么?”    “不可,不可。你二人取的名字皆不妥,诗经有云:螓首蛾眉,巧笑倩兮,莫若叫作蛾眉寺。”黄宗羲更是否定了二人的说法。    “蛾眉寺?怎么听着跟蛾眉峰似的?黄宗羲,你确定不是余则成?”朱由榔听到这个名字,不由得想起了后世的一部著名电视剧。    “陛下,新衙门的职能是为妇女发声呼喊,为受到欺侮的妇女出头撑腰。而妇女解放,从根子上要实现经济独立和婚姻自由,目前看,显然这两条都是做不到的,这就有一个向礼教挑战的问题,有一个改变旧习俗、但观念的问题,也有一个妇女自我独立的问题,说到根上,是要移风易俗。故,以臣之见,可叫新风寺。”王夫之道。    朱由榔一听,还是王夫之见得深一些,那三人取的名字都有些浅显,归根结底是对妇女解放认识不深。    “起田之见甚合朕意。新衙门不但要发声、要维权,还要承担改变旧观念的任务,比如可以办女子学堂,提高女子整体素质;还可以办一份专门的报纸,为女子呐喊。朕看就叫崇新寺吧。”朱由榔道。    “陛下圣明!”一听皇上拍了板,四位大臣都心中暗服。    其实,最聪明的还是王夫之。    别看他年纪最小,但人家却是有一颗玲珑心。    在取名“新风寺”的时候,就给皇上留了一个可以显摆自己学问的余地。    虽然一字之改,“崇新寺”显然比“新风寺”高明一些,不但让皇上有了显摆的余地,而且还不妨碍自己的名字随着这个新衙门的诞生流传后世,真可谓高明之极啊。    成立崇新寺,任命秦良玉为寺卿、董琼英为少卿的旨意一下,一时间朝中舆论大哗。    大部分臣子虽然不敢明面上反对,但内心却是极为不屑的,有的甚至回到家就打老婆,叫嚣着:“有本事去崇新寺告,看看崇新寺有没有本事管老子家事?”    新政实施之难,朱由榔早有预料。但这种“家暴”的事,很难管,就算后世,也是民不告官不究。    所以,尽管知晓有些人是对新政发泄不满,他也不好管,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慢慢来吧。    有秦良玉和董琼英这样的母老虎在,倒不怕打不开局面。    就看哪个倒霉鬼先撞到她二人的枪尖上吧。    果不其然,过了不到十日,秦良玉就上了一份折子,弹劾户部侍郎侯恂“不顾子嗣,虐待子妾吴氏”。    朱由榔一看这份折子,乐了,心道:“不错,秦良玉这个突破口选的不错。好吧,既然你挑上了侯恂,那就试试你的火力吧。”    “传旨,明日辰时举行朝会,六部十卿侍郎、少卿以上官员参加。”朱由榔随即下旨。    侯恂是著名的“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的父亲,当过崇祯朝的户部尚书。崇祯帝驾崩后,他回到河南老家居住。    侯方域得陈贞慧荐举,出任永历朝翰林院侍读学士,今年三月奉父母携全家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