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医国高手-第3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拍到陈圆圆的手里,顺势捏了捏那双柔若无骨的小手,然后大踏步转身离去。 陈圆圆展开那张纸一看,正是明军的宣传单。 “成了!男人啊,真是及脆弱了。”陈圆圆叹道。 当夜,王辅臣发动兵变,杀了吴三桂,打开城门,迎接明军进城。 至此,西安,这座被明军围困一年之久的西南重镇,就像一颗熟透的桃子,悄然而落。 让陈圆圆色诱王辅臣,是朱由榔的主意。 因为他知道,王辅臣在真实的历史上,就是一个首鼠两端之人,对吴三桂是先服后叛,归降大清之后,也是不久即叛。 这样一个人,他骨子里的不安分永远不会改变。朱由榔断定他在重压之下,必会反叛吴三桂,只不过,缺乏一个诱发的时机而已。 “全面飘红,牛市!” 接到艾能奇的战报,朱由榔大喜,一拍龙书案,大声叫道。 “牛市?陛下,是卖牛的集市吗?”杨爱不解地问道。 “啊?啊,牛市啊,原意是卖牛的集市。你想啊,牛,健壮有力,踏实肯干,用来形容全国各个战场上的胜利,不是很恰当吗?”朱由榔牵强附会地解释道。 “噢,臣明白了。”杨爱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陈圆圆现在如何了,不会真给王辅臣当妾了吧?”朱由榔问道。 “回陛下,陈圆圆不过是利用一下王辅臣,哪会真与他苟且?她给臣的信上说了,前半生醉生梦死,造孽甚多,余生不愿再入红尘,愿遁入空门,吃斋念佛,以赎前愆。”杨爱回道。 朱由榔闻言一阵怅然,有些失落地问道:“出家了?在哪出的家?” 杨爱看了看,旁边除了李洪以外,并无他人在侧,陈贞慧去了内阁,还没有回来。忙眼蕴笑意,道:“臣知晓皇上舍不得她,所以,回信让她来南京。出不出家的,来南京再作商议。” “胡说什么呢?朕只是对这位艳名满天下之人有些好奇,想看看她到底长什么样,可没有别的心思。”朱由榔瞪了她一眼。 确实,对于陈圆圆朱由榔真是没有其他心思,只是单纯想看看这人长啥样,以满足自已长达三百年的历史追想。 “知道知道,等她来京,臣把她接进我府住上一段时间。若她真心想出家,再给她找家寺院不迟。” “她要是出家,估计所有和尚都得还俗。还是别祸害佛家净地去了。”朱由榔道。 “皇上不让她出家,她自是出不了家。”杨爱别有所指地回道。 朱由榔并没有理会杨爱话中之意,沉思着说道:“王辅臣见不到陈圆圆,一定不会善罢甘休,毕竟他是为陈圆圆起的兵。此人脑后有反骨,决不可重用,这样吧,命他去工程兵部队任参将。” “是,臣遵旨。”杨爱答应了。 “吴三桂罪大恶极,虽死不足以赎其罪,命艾能奇将他尸身随便埋了,命杨乔然着人去西安,依他本人面貌铸佞像跪在杨将军铸像前,让万世唾骂。”朱由榔眼里闪着阴冷的目光吩咐道。 “是。陛下。”杨爱答道。 不过,她还是被朱由榔冰冷的眼神和阴寒的语气给吓到了:“皇上看似平和,其实极狠。吴三桂、孔有德、三顺王,杀其身还要毁其身后之名,真是狠到了极点。不过,此举对反臣贼子确实是极大的震慑。后世再有想当反臣的,再有想置民族大义于不顾的,总得好好想一想后果了。臭名千古是难以承受之重啊。” 永历六年十月初六晚,北京城,皇宫大内,承乾宫。 这是皇贵妃董鄂妃的寝宫。 顺汉帝福临废后没有成功,但却是非常强硬地将董鄂妃封为皇贵妃。 承乾宫是东六宫之一,之所以将此宫封给董小宛,是因为此宫距乾清宫近且离慈宁宫远。 此时,一脸疲惫的福临,正坐在承乾宫里,边享受着董小宛的轻柔按摩,边跟董小宛倒着苦水。 “爱妃啊,如今施琅大军已经打到山海关,李定国打下了娘子关,李成栋到了天津,张家玉马上就打到涿县。才半年啊,北京城就已经四面楚歌了,难道我大清气数真的已尽?”福临道。 “皇上,按说臣妾不敢妄议国事,但值此生死存亡之际,臣妾想进一言,不知皇上怪不怪罪?”
第二百四十四章 对症下药
“爱妃,朕跟你同心,否则,朕也不会给你说这些。有话就说,朕也是心乱如麻,没有了主意,所以跟你商量。放眼朝中,大臣们都在忙着给自己找退路,母后和皇后朕又不想见她们,只有你跟朕心意相通。再说了,你向来是有主意的,朕想听听你的打算。”福临回道。 董小宛一听此言,连忙一使眼色,顾问行带着所有宫女太监退出宫去。 董小宛依偎到福临怀里,搂着福临的腰,说道:“皇上,你最知的臣妾心,臣妾与你生生死死都不会分开的。” “朕知道,朕也是如此。”福临抚着董小宛的头发道。 “皇上,您别怪大臣们为个人打算,也别怪当兵的见了明军就跑。大清就好像一颗大树,这些人都是依附于这颗大树而活,眼看大树就要倒了,他们还不赶紧想法保命。人啊,都是自私的,在这种情况下,谁还会抱着所谓的忠心跟大清同归于尽呢?”董小宛道。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是为臣之道。” “可是,皇上,除了满臣,朝中所有汉臣大都是崇祯朝老臣,这些人当时就没有追随崇祯而去,您还奢望他们死难大清?” “也对。当年也就是一个被夺官的孙承宗,为崇祯朝而死;也只有一个史可法为弘光朝而死,余者皆降。” “皇上,宁完我自南直隶回来,他带来的济尔哈朗和豫郡王的话,您难道不考虑考虑?他二人一个死,一个降,可根子上都是为我大清着想,为满人的未来着想啊。” “朕自然考虑过。别人皆可降,只有朕不可降。十五叔死的壮烈,乃爱新觉罗家族的骄傲,真到了那一天,朕也会效法于他,不给祖宗丢脸。可是,朕放不下你啊。” “皇上,您万不可生此念啊。皇上死社稷,臣妾也不敢惜命,可是,臣妾肚子里已经有了咱们的孩子了,难道,您忍心看着自己的骨肉还没出世,就命赴黄泉?” “啊?你有身孕了?何时的事?” “皇上,臣妾的癸水已经十好几天没来,而且恹恹欲睡,今儿下晌,召太医来诊了诊脉,说是喜脉。” “哎呀,太好了,这可是咱们的孩子啊,朕,朕,唉,朕该怎么办呢?爱妃,朕命你好好活下去,为了咱们的孩子!” 董小宛闻言凄然一笑:“皇上,您就是臣妾的全部,您去了,臣妾那是一定追随于你的,让臣妾一人独活,您觉得可能吗?” 福临听了这话,心中既感动又矛盾,不知应该如何做,只好把董小宛紧紧搂在怀里,用力,再用力。 二人就这样搂抱着。 过了好一会儿,董小宛接着说道:“皇上,大清到了这步田地,跟崇祯的明朝败亡不一样。您勤政爱民、聪明睿智,若不是遇到朱由榔这么个妖孽,您一定是一个好皇帝的。所以,你不是大清的罪人,不必背负那么大的负罪感。” “你的意思,让朕降明?” “皇上,济尔哈朗可为保全族人不惜降明,您为何不能效法于他?上可保全祖宗庙祠坟茔,下可保全族人性命,臣妾与肚里的孩子也可以保命。咱们二人可以远离朝政,到一个无人的地方过神仙般的生活,孩子也可以健康长大。这总比落个虚名绝了后嗣好吧?” 福临没有说话,沉默了许久,长吁一口气道:“朕其实不是一个好皇帝,对那些没完没了的俗务实在是厌烦得紧。而且牵挂太多。牵挂你,现在也牵挂未出世的孩子。” “皇上,您的意思好皇帝除了勤政之外,还要心硬如铁,不讲儿女私情?”董小宛听福临的话有所松动,心中一喜,连忙趁热打铁。 “不是吗?”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啊,爱妃,这首诗是何人所作?朕怎么没见过?” “这,这是上古无名氏所作,臣妾在南直隶时听一位高人吟诵过。皇上,先别说这诗的出处了,您就说,这诗咋样吧?” 董小宛稍有些慌乱地解释道。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嗯,不错,不错。其实,朱由榔的心意朕也十分明了,他不想死太多的人,无论是满人还是汉人。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既然大清失败的命运难以挽回,那就不支了。爱妃,朕意已决,为了你,为了孩子,为了保全族人,为了祖宗香火不断,朕决意降明。” “皇上,真是太好了。” “慢点,慢点,别动了胎气。” 依偎在福临怀里的董小宛心中暗道:“皇上,您快来吧,否则,我这还真不好瞒下去。” 她默念的“皇上”,是远在南京的朱由榔,而非眼前这位。 其实,她的怀孕是假的。 妓女不是不能怀孕,而是因职业需要,经常服用避孕药物。久而久之,对身体还是极有损害的。 董小宛就受此影响,极难怀孕。 无奈,为了挽回福临的心,董小宛与傅山联手,作了一个假局。 还有那首诗,也是朱由榔写来的,目的自是让多情的福临再多一层牵挂。 对症下药,是朱由榔这位毕业于中医药大学的大学生的本行。 最先抵达北京城下的是鳌拜。 十月初九,鳌拜带领前锋军抵达北京南门。初十,张家玉带领主力赶到,将北京城团团围住。 十一日,左路军赶到。 十二日,右路军赶到。 三十万大军把北京城围了一个水泄不通。 接朱由榔圣旨,明军三路大军由张家玉、李定国、李成栋组成的“前敌指挥部”统一辖制。 张家玉任都指挥,二李皆为指挥同知。 朱由榔还明确指示,先劝降,劝降不成再打。 其实,自张家玉抵达北京城下,城中就有人悄悄派人出城请降。 这些人大多是崇祯朝老臣。 当然,也有满人将领悄悄与鳌拜暗通款曲。 张家玉对这些人统统不感兴趣,虽然对攻打北京有好处,但心里实在是腻歪。 不过,十二日晚,有一个人被带到指挥部。 这个人的到来,到让张家玉提起了兴趣。
第二百四十五章 黄河水清天下太平(大结局)
来人是傅山,陈际泰手下第一情报高手。 傅山带来了京城的最新消息。 “三位侯爷,现在城里非常混乱,汉人百姓自是欢欣鼓舞,满人及汉官惶惶不可终日,有钱人都在藏匿钱财,所有大臣都紧闭府门,顺治的传旨使者都叫不开门,只有范文程、宁完我两个汉官在皇宫陪着顺治。”傅山向张家玉、李定国、李成栋三位指挥禀道。 “顺治的态度如何?”张家玉问道。 “董小宛已经劝动了顺治,他已经决定投降。可是,皇太后与皇后二人却是不愿意就这样降了,想跟咱们谈谈条件。为此事,顺治也是左右为难。” “什么条件?”张家玉问道。 他知道,傅山一定通过董小宛知道了所有秘密。 “皇太后提出降明可以,但必须封顺治为王,而且封地为辽阳,将辽阳以东原女真属地及科尔沁蒙古全部划归辽阳。” “呵呵呵……。”张家玉闻言看了看李定国与李成栋,道:“这个女人,死到临头了,还做春秋大梦呢。” “是啊,这个女人野心极大,权欲极强,若非如此,多尔衮、阿济格、豪格等也不至于死于非命。”李定国点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