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医国高手-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必须趁自己立足未稳,予以消灭或者赶出广东。
其实,不用消灭,只要自己连打败仗,让天下心中向明之士看不到希望,慢慢地,那股子火也就熄了。
所以,朱由榔判断,博洛这次进攻福建应是先下仙霞关,然后一路南下,占领汀州这个广东、福建、江西三省交界的要地。占领汀州后,又分兵袭取漳州、泉州,然后再西来,占领潮州,从而威胁广东东大门。
既然来了,那就别走了。不把顺治打疼,他是不会让自己消消停停地休养生息的。
现在问题是,李成栋的部队只有四万多人,虽然战斗力很强,但与真正的满八旗兵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如果没有地雷和手榴弹这种火器相助,他根本就不可能抗得住。
除非把地雷和手榴弹大量地造出来,再加上林察的水军,才有可能将博洛这些清兵全部消灭。
那么,把决战地点选在哪里呢?
斟酌良久,朱由榔的手指在漳州这个点上重重一顿,下了决心。
用地盘换时间,用地盘换清兵的骄纵,然后在漳州聚而歼之!
在清兵进攻汀州这段时间,必须尽快让地雷和手榴弹进入批量生产,同时,林察必须尽快整合收降的福建水军,在漳州加入战场。
对于福建的事,朱由榔心中有了定计,目光又转向湖南和江西。
湖南是广西的北大门,江西则是广东的北大门,这两处倘若有失,清兵将直接威胁到两广。
湖南现在是由朱由崧任命的湖广总督何腾蛟镇守,历史上归顺了永历帝,可现在他那里还没有信来。
而江西全境,已被清兵占领。不过,朱由榔短时间内并不担心清兵会从江西进入。因为,江西巡抚章于天,巡按董学成,与江西总兵金声桓、副总兵王得仁不和,早晚内讧,而自己已经将张家玉派去韶关,加强防备。这一路反而是最叫人放心的。
“先让何腾蛟折腾一阵吧,我现在是没有办法顾你。反正只要守住桂林,广西则无忧。孔有德再能打,一个湖南也够他打半年的,有这半年时间足够我腾出手来收拾他。”
“广西取守势,福建取攻势。就这么定了。”……
第九十一章 册封风波(八)
次日,“黎明会”照常。
朱由榔没有提及田应元案,只是照常听各人汇报手中的差事。
“皇上,臣以为作育人才乃当务之急。但目前情形令臣忧急,各县府官学基本已经荒废,私学也只零星存在。故臣请再振官学,鼓励士绅大办私学,只要局势安稳三年五载,朝廷就可以开科取士了。”吴炳率先发言。
“吴爱卿所言甚是,朝廷缺人才呀。如今只是据有三省之地,除了降官还真没有人才来源。日后地盘扩大以后,更需要大量官吏,如今不下力气作育人才,怕是以后会捉襟见肘。”朱由榔非常赞同吴炳的建议。
“吴爱卿,可有何建议条陈?”朱由榔问道。
提出问题不难,难的是如何解决问题。一个臣子如果不能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之道,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臣子。
“回皇上,臣想了两条。一是上过学了,不管是上过官学还是私学,有一定基础的,可入官学读书。入学前先进行县试,取得童生资格的,由县里给一份钱粮,没有取得童生资格的,仍可读书,只是没有钱粮而已。二是未曾进学的适龄童子,进私学读书者免束修,朝廷可以给私学一定的钱粮补偿。”吴炳道。
“这好像有点义务教育的意思哈。吴炳倒是有才。”朱由榔听了吴炳的建议心里道。
“嗯,吴爱卿这两条倒是符合我朝目前状况。朕盼望所有适龄童子都进学,朝廷可以拿钱供他们,资质好的,可以进一步求学谋官,资质差的,即使不能入仕,认几个字也比当睁眼瞎强。不过,目前条件还不成熟。吴爱卿,你根据你的两条建议拟一个详细条陈,也可以把朕刚才说的加进去。”朱由榔道。
“遵旨。”吴炳退下。
朱由榔的话虽少,只寥寥数语,但几位大学士心里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是统治万民的宝典,皇上怎么反其道而行之,要开启民智么?
“皇上,臣以为吴大人所奏之两条,就已有鼓励向学之意,皇上所言虽是孜孜求治之心,但臣不敢苟同。”吕大器一拱手奏道。
“吕爱卿,你是想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么?”
“是,臣之意确是如此。”
“你们几位呢,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吧?”
朱由榔一问,另外几位大学士也都点头应是。笑话,这是圣人之言,难道还会有错?谁又敢质疑?
“诸位爱卿,读书不可死读书。你们都错误地理会了圣人之言。正确的句读应是这样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朱由榔道。
众人愕然,怎么还有这种句读之法?不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吗?这种句读之法和理解都传了二千年了,还能有错?
“圣人一向讲究仁民爱物,整部《论语》绝没有什么民愚或者愚民思想,相反,恰恰是提倡德化政治、顺民应天、开启民智。这句话与前面的连起来,应该是这样的句读:兴于诗,立于理,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西,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的存在。”朱由榔进一步解释道。
其实,孔子这番话在后世曾经引起巨大的争议,“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样的句读虽然还是主流思想,但朱由榔却坚定地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才能完全体现孔子的爱民思想,而绝不是愚民思想。
当然,他说出这番话来,一时还不能让几位饱读圣贤书的大学士服气。
所以,他继续说道:“诸位可以查一查圣人之言,可曾有愚民之意?朕以为,自汉重儒以来,历朝历代都是曲解了孔子之意,进而采取了愚民政策,其结果呢,则是民愚,使盲从者众,作奸犯科屡禁不绝,甚至从贼造反,造成朝代更替,循环往返而不绝。孔子提倡德化,而德化的根本则是开启民智,使民明事理,知是非,懂礼仪,则天下何愁不治?”
“诸位爱卿再想想,为何武人谋反的多,而文人谋反的少?在大义面前,为什么文人慷慨赴死的多,而武人却少?其本质还不是德化深浅之故?”
朱由榔一番话说完,众人都陷入了沉思。
是啊,孔子主张爱民,而不是虐民。亚圣孟子甚至说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话,哪一条都没有认为民愚,或者让统治者愚民的意思。
再一想文武之别,及大逆不道之人,哪一个是饱读诗书的?历朝历代农民造反,都是一人高呼,应者云从,如果百姓知事明理,这种事能发生吗?即便是在饥饿、灾荒、人祸等死亡的威胁下,这种事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但知事理之民肯定不会盲从。
越想越是有理,越想越是感觉茅塞顿开!
“皇上学究天人,臣佩服!”吕大器最先明白过来,连忙躬身说道。
“皇上明辨细微,臣等不及。”吴炳也忙说道。
“不但臣等愚笨不及,臣观史上所有儒学大家都有所不及啊。”陈子壮生怕被人把好话说尽了,连忙说道。
“是啊,皇上高论,开创儒家学说之先河,臣看朱夫子九泉之下,也必自愧不如。”这是陈邦彦的话。
“哈哈哈……,你们把朕抬得太高了,朕可担当不起啊。”朱由榔得意地大笑起来。
是人都愿意听好话,朱由榔自也不例外。
“皇上此论,必开创‘以民为本’治国理念,若以此为根本实施下去,实乃国家之福,万民之幸。”瞿式耜道。
以民为本?不错,就是这个意思。
朱由榔不由点头称赞,这才是老成谋国之言,一下子说到了根本上。
眼光不同,看到东西就能分出高下来。
第九十二章 册封风波(九)
李永茂除了汇报自己的差使,自始至终没有发表见解。
各人又说了一些自己的差使,一直至辰末,朱由榔将瞿式耜留下,令其他人各自散去。
朱由榔有心让瞿式耜当首任首辅。
瞿式耜德行俱佳,目光超绝,是首辅的上佳人选。但,自己将要采取的几项主要政策,比如土地问题,比如取消士大夫阶层特权问题,必须试探试探他的态度,若是他不能跟自己一条心,就不能选他当首辅。
站队很重要啊。
不站在自己队里的,再高的才华也不能用。
“起田,你刚才说的以民为本这四个字,深合朕心。朕欲以此四字作为为政之要,你怎么看?”朱由榔问道。
“皇上,恕臣直言,臣是圣人门徒,向来奉行‘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信条,为万民造福,是臣梦寐以求的。”
“为万民造福,开万世基业,也是朕之梦想啊。起田,你熟读史书,在你看来,朝代更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或者说,乱源何在?”
“这,皇上遽然动问,臣不能即答。容臣思之。”
“好。”
瞿式耜还真没有深入地想过这个问题。
如果单从大明衰败的表像看,党争激烈、吏治腐败、财政乏匮、武备不修,甚至天灾不断,都可以说是原因所在。不过,他自己总感觉这些东西好像还是浮于表面,更深层次的东西,却是没有抓住。
至于女真人的崛起,女真人的战斗力强悍而明军战斗力不堪,这些东西他连想都不用想。
女真人起兵时才多少人?满打满算,丁口不过四万,再算上老幼妇孺,顶天四十万人。而汉人在当时达到了二万万,是女真人的五百倍之多。无论从人口,还是地盘上算,大明都应该不是小小的女真人能撼动的。只所以偏偏让女真人占了大部江山,肯定是大明内部出了问题。
那这个问题是什么呢?瞿式耜一时之间还真答不上来。
“臣愚昧,请皇上解惑。”瞿式耜想了一会儿,不好意思地说道。
朱由榔对此并不感到意外,他不认为是瞿式耜愚昧,而是作为这个时代的人,瞿式耜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前世的时候,朱由榔看过一本书,叫《中国北方的那些战争》,这本书系统分析了历史上发生在北方那些战争的根源,分析来分析去,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为了争夺土地。
这一观点,让朱由榔有茅塞顿开之感。在此之前,他一直认为封建社会更替的根源在于吏治。
治国就是治吏嘛。
吏治腐败导致民不聊生,民不聊生就会起来造反,一造反就导致了改朝换代。
其实,根子真不是在这里,根子还真是在于土地,尤其中国的封建历史,就是一部农耕社会历史。民以食为天,农耕社会里农民失去土地,还不跟失了天一样?
前世华夏开国太祖实行的土地改革政策,不正是看透了这一本质问题吧?
所以,瞿式耜看不透不奇怪,看透了才奇怪。
“起田,在朕看来,历朝历代不断更替,你方唱罢我登场,其根本原因在于两个字。”
“两个字?”
“对,土地。”
“土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