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直到后世的考古学家开掘了汉代了一个陵墓这才知道鲁班锁的真实面貌与来历的考证。
    李正说道:“其实我手上还有很多的技术,不知道阎大匠有没有兴趣了解一下。”
    “老夫还想知道你说的水压是什么?”
    “除了水压,还有气压呢。”李正对阎立本又说道:“不知道阎大匠有没有兴趣留在泾阳,帮我造作事物?我手里还有更多的技术。”
    “这个……”阎立本有些犯难。
    “无妨,朝中的事情你也可以顺带着。”


第二百八十七章 做个仙人?
    阎立本很快就适应了村子里的生活,张齐本来就是他的老手下带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村子里的很多事物对阎立本来说都很新鲜,就比如说跷跷板这个东西。
    一个很简单的东西,在阎立本看来就像是一种化繁为简的巅峰。
    “阎大匠,这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跷跷板。”李正挠着头解释着,就怕阎立本走火入魔了。
    前有一个李淳风,再有一个袁天罡,现在有还有一个阎立本,李正怀疑自己是不是毒害太深了。
    阎立本笑道:“距离的远近可以控制另外一边的重量,道理谁都懂。可能够像县侯这般潜移默化的使用没有一定境界是办不到的。”
    “其实就是杠杆原理。”李正解释着,
    阎立本听不懂什么是杠杆原理,他又对村子里的水车很感兴趣。
    李正解释道:“这个东西,我记得你看过。”
    “当初没细看。”阎立本依旧专研着水车。
    “其实这也是一个很简单的东西,你们现在用的水车是半自动的,我这个是全自动的罢了。”
    阎立本又想去看看活字印刷术,刚想要走入印书坊,就差点被李江山给杀了。
    除了原本印书的工人,和村子里的人。
    陌生人是不能轻易靠近这里。
    李正拿出一份图纸交给阎立本,总要给这个家伙一点事情做。
    阎立本一眼就看懂了这份图纸,“县侯这个是算珠?”
    “我管这个东西叫做算盘,你们现在的算珠不好用,计算起来麻烦,我就稍稍改良了一下。”
    “好东西啊。”阎立本感叹道。
    这家伙或许连算盘这个东西怎么用都不知道,这年头的算珠也就能算百位数,算千位数还是要用完整的算盘才行。
    阎立本有些盲目了,李正怀疑自己就算随便画一幅图纸,这家伙都说那是旷世大作。
    算盘确实是个好东西。
    事情让阎立本独自去忙活。
    李正继续来到泾阳的河边钓鱼,有时候只有钓鱼才能安抚自己心灵。
    在知识绝对凌驾所有人的年代,李正觉得自己可以颠覆很多事情。
    包括李世民的那些认知,那些他的治国之道。
    李正很想大骂一声傻子。
    包括五姓,拿着天下大同的幌子来垄断读书人。
    还扩大印书坊?
    他李世民就是在钓鱼,若自己真扩大了印书坊才是上了他李世民的恶当。
    自己狗命就此不保,他还自以为是的装高明。
    只要对印书坊掌控再多一些的欲望。
    李世民就会把自己剁了吃了,连骨头渣子都不剩。
    永远不要把皇帝当作正常人。
    他们就是一群病入膏肓的病人,满脑子都是被迫害妄想症。
    有系统图书馆里的上万本书,李正有把握颠覆这个世间的认知。
    可不能这么做,在这个全天下都有些傻里傻气的年代,突然冒出一个看透世间真理的人。
    而且还是一个只有十三岁孩子,那就不是大圣人,那是异类。
    你要是聪明一点倒也没事,就算是再聪明一点倒也可以糊弄过去。
    你要是想要打破这个世间的秩序,打破这个世间的阶级。
    全天下人都会挥舞着愚昧的铁棒,打碎你的脑袋看看你脑子里装着的是脑浆还是豆浆。
    在这个时代你想要做个圣人很难,可你要做个仙人似乎不是太难。
    毕竟前有徐福这个大忽悠,现在有袁天罡这个大忽悠。
    要说忽悠,李正有把握可以制造一些所谓的神迹,让全天下人都以为自己仙人。
    李正看着平静的湖面长叹一口气。
    算了,要是自己真的成了仙人,收万千子弟。
    满嘴都是仙家话语,真怕有朝一日自己都心理变态了。
    就这么活着挺好,至少数钱数到手抽筋,这个两辈子的毕生理想距离自己已经很近了。
    长安,今日的早朝有些特别,多了一道步骤。
    十二个朝集使向李世民汇报着各个州府目前的情况。
    说得全天下国泰民安,形势一片大好之后,李世民欣慰地点头。
    下朝之后李世民召见了武士彟。
    武士彟和其他的朝臣不太一样,当年李家太原起兵的时候武士彟资助过李渊。
    从一定道理上来说,武士彟更像是李渊的人。
    李泰兴致阑珊地来到泾阳,对李正说着朝中的事情。
    李正漫不经心地点头,心里正在思考着养鸡场的事情。
    等到小鸡孵化出来之后,泾阳就有两百只鸡了。
    需要扩大养鸡场的规模,眼下还有一个头疼的问题,养鸡养猪都需要粮食。
    “李正,你到底有没有在听我说话。”
    “听着呢,听着呢。”李正有气无力地点头。
    “我父皇召见了武士彟本想着封赏他,你知道武士彟对我父皇说什么了吗?”
    “涨工资?”李正吃着花生米。
    李泰抓起一把花生米一边吃着说道:“武士彟竟然让我父皇泰山封禅。”
    一口花生米呛在喉咙口,李正咳嗽了好一会儿,灌下一口水才平息。
    李泰接着说道:“不得不说这个武士彟的胆子实在是太大了。”
    “你父皇答应了吗?”
    李泰一边往嘴里送着花生米一边说道:“父皇没拒绝也没有答应。”
    “这武士彟也太虎了。”
    “就是。”
    李泰使劲点头灌下一口酒水,“就算是要泰山封禅,哪能他一个人说了算,也不是我父皇一个人可以说了算的,这可不是什么小事。”
    历史上泰山封禅的皇帝有几位?
    不说历代皇帝的信仰,三皇五帝那几位。
    正史上真正泰山封禅并且得到世人认可的只有六个皇帝。
    泰山封禅只是一个过程,最重要的是天下人认可。
    当天下人都要造你的反了,你泰山封禅有个屁用。
    想要名正言顺还是要看你能不能让天下人吃饱饭的本事。
    其实皇帝才是那个最不信泰山封禅的人。
    因为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天子就是唬人的。
    李泰又抓起一把花生米说道:“说来这个武士彟我父皇还是挺看重的。”
    “是吗?”
    “说来这件事我也是听我母后说起过,当初我皇爷爷起兵的时候武士彟给了皇爷爷不少钱,也是最早几个跟随皇爷爷起兵的人之一。”


第二百八十八章 阎立本的古怪举动
    “父皇更是应允了武士彟去见皇爷爷。”李泰接着说道:“我知道父皇想要封赏武士彟的,不管怎么说当年他给的钱,算是皇爷爷欠下的人情。”
    人情?和皇帝讲人情?开什么玩笑,想让李二还人情?
    除非他李二吃错药了。
    “你笑什么?”
    李正笑着说道:“我觉得这天底下最不能和皇帝这样的人谈人情,一般这种人的下场都不会太好。”
    武士彟在这个关头和李世民谈泰山封禅显然是不合适的。
    如今李世民刚刚坐稳皇位,也没有实现历代前朝的成就。
    想要泰山封禅就需要足够的功绩。
    不说李世民有没有这份野心。
    至少对现在的李世民来说远远没有达到可以泰山封禅的程度。
    李泰看了一眼身后的村子又问道:“阎立本怎么在你的村子里。”
    “他就是过来帮帮忙。”李正说道。
    “是吗?”李泰有回头看了一眼,“我看他拿了很多行李来,我以为他要来你的村子长住了。”
    李正清了清嗓子又说道:“魏王殿下岭南的事情怎么样了?”
    李泰回神解释道:“父皇已经决定了,先安抚冯盎,不过真如你所说,真腊和南诏有那种一年两熟的稻种?”
    “南海附近位于亚热带,那里一年四季的气候都非常地温暖,尤其是越靠近南海,可以说是四季如春,一年到头没有冬季。”
    “一年到头没有冬季?”
    “气候决定了粮食产量,岭南一带若是经营得好,就是一个巨大的粮仓。”
    李泰思索着李正的话,“典籍中倒是有记载,岭南以南一带粮食丰沛。
    李正接着说道:“始皇帝设南海三郡,汉有交趾,岭南有粮食,但要充分地利用,想要将岭南成为中原的粮仓,平定岭南是一定需要的。”
    岭南的平定一直是一个大问题,至少眼下岭南土家客寨不少,内乱一直不止,还有南诏和真腊的疆域含糊不清,现在的岭南就是一盘乱棋。
    李正对李泰又说道:“过些日子,你父皇会派出官吏去岭南吧。”
    “没错。”李泰点头,“不过派去岭南的官吏要由太子负责。”
    李正稍稍点头,“我知道了。”
    李泰还是不自觉看了一眼在不远处,带着一群工匠忙碌的阎立本。
    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什么地方不对劲。
    第二天,阎立本就把李正要的算盘给做了起来。
    “县侯,这个算盘到底要怎么用?”
    李正拿着算盘把今天的账目,用算盘算了一会儿便得出了账目盈余。
    阎立本看李正熟练地拨着算盘,一时间也看得眼花缭乱。
    “这就算出来了?”
    “嗯,一共盈余三千六百七十五贯一。”李正把账本交给阎立本,“你也算算?”
    这么多的账目,李正不到一刻的功夫就算清楚了。
    阎立本有些错愕,等自己用算珠算了半个多时辰。
    “怎么样没错吧。”李正喝着茶说道。
    阎立本使劲点头,“这个算盘竟然算得这么快?”
    能不快吗?算牌是可以流传最久远的一种算术工具,甚至到了后世还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
    阎立本来了兴趣问道:“县侯,这个算盘要如何使用。”
    李正提起毛笔在从右到左每一行算珠下,都写下字一边说道:“算盘分上下两行,下方的算珠满五上排就拨一颗,满十进一列,从右到左分别个十百千万,十万,看你要算多少。”
    阎立本细细琢磨着这个算盘,“确实比现如今用的算珠好太多了。”
    李正拿出一本书,“这是给村子里孩子们的课本。”
    “泾阳学子读的就是这种书吗?”
    其实这是一本根据中小学物理课本翻译而来的书,李正把上面的内容摘取了一些部分,改成了关中文字。
    阎立本看着这本书说道:“重力是什么?磁力?摩擦力?”
    李正把书重新收回来,“阎大匠喜欢这本书吗?”
    阎立本面色犯难说道:“说不上喜欢,倒是挺想看的。”
    “这本书里面有科学知识,对匠作一道来说有很大的意义。”
    “水压就是来自这本书?”
    “正是。”李正咧嘴笑道,“天色不早了,阎大匠早些去休息吧。”
    阎立本失落地离开马圈,回头看了一眼心中对那本物理书还是有些不舍。
    只是看了一眼目录,虽说不知道那些名目讲了什么。
    但是看一个名字似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