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讲了一个简短的故事,褚遂良倒是觉得这个故事非常地发人深省。
    讲完这个故事,就是褚遂良接着教孩子们写字。
    李淳风看到李正走出课堂上前便问道:“县侯,最近的事情贫道都听闻了。”
    “长安确实闹得挺大的。”李正感慨着说道:“看来这次我是捅了大篓子了。”
    李淳风也说道:“在贫道看来,秃驴没几个是好东西。”
    听李淳风说出这样的话,李正低声说道:“这年头做和尚的挺富裕的,你们做道士的日子就不是很好过。”
    “你说说,这佛门什么事情都要管。”李淳风接着说道:“佛门在于祈福,就连生个孩子都要祈福,他们除了祈福还能做什么?”
    “照你这么说佛门的业务范围比你们要广喽?”
    “业务?”
    “就是生意。”李正解释道。
    “那倒没有。”李淳风再次说道:“其实贫道的道术不精,不过也认识诸多道友,他们一生都在行侠仗义,与那些劳什子的秃驴不一样,那些秃驴都是坐在寺庙里,敲着木鱼而已,我们才是真正帮别人解决麻烦的,顺便还可以除暴安良。”
    李正一边走着,“李淳风道长,在下实在是无意掺和你们佛道两家的恩怨。”
    “若是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贫道可以告知李淳风道长,振臂一呼,天下道士皆会闻风响应。”


第三百一十四章 嗮硝石
    “打住。”李正连忙说道:“李淳风道长,你现在这个想法很危险,要真是振臂一呼,全天下的道士都来长安那就更乱了,指不定陛下心情一个不爽利就要了在下的狗命。”
    “是吗?县侯为何会这么想?”
    李正再次说道:“行了,我和佛门的事情你们做道士的就不要掺和,你们要是掺和了就不是我的事情,那就是佛门和道门之间的事情,就算还世间一个清净,还请李淳风道长高抬贵手。”
    “我李正的名声已经够大了,要是再大一些怕是陛下就容不下我了,我赚钱无所谓,可我要是有了势力,你觉得陛下会放过我吗?”
    李淳风思量着,“倒是贫道失算了。”
    “所以还请李淳风道长高抬贵手,不要害了在下的狗命。”
    李淳风一跺脚又是长叹一口气,“可惜了。”
    “怎么了?”李正的神色紧张起来。
    “只是贫道已经让人把书信已经送去给袁天罡道长了”
    “这……”
    李正吃惊地看着李淳风。
    李淳风有些尴尬,“本想着道门可以助你一臂之力,现在听你这么一说,贫道也觉得有些唐突了。”
    李正看了一眼村口的方向。
    “送出去不到半个时辰,想必还可以追回来,县侯放心。”
    说完李淳风朝着村口飞奔而起。
    看着奔跑的模样像极一匹狂野的野马。
    不到一会儿工夫就已经跑到了村口。
    阎立本走出书院看着一路狂奔的李淳风也感慨道:“县侯,想不到这李淳风道长的轻功如此了得。”
    李正也是点头,“果然是深藏不露啊。”
    “对了。”阎立本也说道:“县侯,我们阎家在关中那些木匠世家之中也有一些名声。”
    “名声?”
    “对!”阎立本郑重地点头说道:“你的魔方和鲁班锁,是失传已久的工艺,对我们工匠世家来说可都是至宝一般的存在。”
    “是吗?”李正心中一紧似乎已经想到阎立本接下来要说什么。
    阎立本说道:“老夫也给家中去了书信,让关中的那些木匠世家前来驰援县侯,总不能让县侯被那些秃驴给欺负。”
    “……”
    阎立本诧异地看着李正,“县侯怎么了?”
    李正:“没什么,只是想哭。”
    阎立本点头,“此事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县侯不用如此感动,这中原可不只是他们佛门和儒家,我们一定为县侯支持公道,说句实话,老夫也看不惯那些秃驴,法海就是混账。”
    “你开心就好。”李正长叹一口气,悲伤的走出书院。
    漫无目的地走在村子里。
    李江山站在印书坊外,看着李正的神情说道:“你现在的处境很不好。”
    李正看了一眼李江山,声声叹息。
    “我知道。”李正点头。
    李江山颔首看着李正,“我不喜欢你这个人,太爱钱了,但是皇后有命,让我保护你,让我保护泾阳。”
    李正苦涩一笑,“杀手姐姐,外面好几万秃驴,你拿什么保护泾阳。”
    李江山抱着怀中的横刀说道:“你真以为皇后会让我一个来看守泾阳。”
    “嗯?”
    李江山接着说道:“你不要小看了我了。”
    李正凑近好奇问道:“等等!莫非杀手姐姐,你来自一个杀手集团?”
    “杀手集团是什么?”李江山有些不明白。
    “就是那种。”李正解释道:“就是那种几百号杀手聚集在一起,收钱办事,想杀谁就杀谁,而且一个个功夫了得。”
    李江山:“……”
    “而且你们还有一个杀手排行榜,所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李江山愣愣地看着李正,“你到底在说些什么?哪来的杀手集团,我不过是可以帮你叫来以前一起打仗的女中豪杰,还可以请李靖大将军的夫人,红拂女帮忙。”
    消化着李江山的话,李正说道:“所以还是就你一个人?”
    李江山依旧说道:“我可以叫很多人。”
    “算了吧。”李正妥协地说道:“你又不可能平地拉起一支大军,帮我杀了那上万个秃驴。”
    李江山也陷入了沉思。
    “要是不行,杀手姐姐,你还是该吃吃该喝喝。”
    李江山是长孙皇后的人,看着是给自己做保镖,李正心里明白,其实这是皇家在监视自己。
    真要是自己有什么出格的举动,李江山不但不会帮自己,反而会非常干净利落地剁了自己。
    人心就是这么可怕,不要太相信别人。
    尤其是一个整日抱着刀的人。
    回到马圈,李正晾嗮的硝石,再次翻了一遍。
    最近长安多雨,都发潮了。
    火药的配方必须要保持干燥才行,不然只会冒烟不会爆炸,俗称哑火。
    如今的大唐尚武,读书人不多。
    李世民除了要对内文治武功,对外也要开疆拓土,李世民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
    佛家讲究仁慈,讲究慈悲为怀。
    李世民没什么这么讲究,从反击突厥的阴山一战中可以看得出来,李世民更喜欢以牙还牙。
    拿下了阴山对李世民来说可以更好地防御突厥。
    李正把这些硝石与煤炭都翻了一遍,让它们的去潮更加地彻底。
    李正不是很喜欢佛家,至少是这个时代的佛家。
    在如今这个生产力落后的年代,佛家除了宣扬他们信仰以外不干正事,当然了越来越多的人信佛对他们来说香火钱也会越多。
    这对古代社会也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上的正面影响。
    李正坐在椅子上悠闲地喝着茶水嗮着太阳,闹吧!
    不震一震你们这些愚昧的家伙,真以为唯物少年多么好欺负?
    什么狗屁信仰,我信仰我自己,除非你们真能让佛祖来除了我这个祸害,我不把你们的佛门炸个干净,我李正上辈子九年义务白读了!
    从古至今道家虽然有些荒诞,一天天想着炼丹成仙,死了这么多的道士他们还是不死心。
    但至少在李正的认为中,道家比佛家好太多了。
    道家干实事的比较多,历朝历代的名人也比较多。
    道家老子,黄石公,刘伯温,陶弘景,还有现在的李淳风,孙思邈。


第三百一十五章 南朝的后尘
    这些都是干实事的,比那些只会谈虔诚的和尚好得太多了。
    要说道门的贡献从古以来真要说的话,天文学,数学,比如圆周率,甚至还有一定的科学。
    照道理来说火药这个东西,还和道士有着莫名其妙的关系。
    是真是假就不好说了,反正确实有这么一回事。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来的规矩,剃度做和尚就可以不用交赋税,不用服徭役兵役,还可以不用种田。
    全靠香火钱来养活他们,整日都闲着在寺庙里敲木鱼。
    李承乾也很担心李正,匆忙来到泾阳,看到这家伙悠闲地嗮着太阳,现在长安多少人为他李正着急,这小子竟然还有这份闲心。
    “李正。”李承乾上前招呼道。
    “太子殿下,你怎么来了。”
    “孤听说那些僧人要在长安举办佛会。”
    “佛会?”李正喝下一口热茶,“我听许敬宗说了。”
    李承乾狐疑地看着李正,“你怎么一点都不着急?”
    “我有什么好着急了。”李正笑着说道:“一大群和尚聚在一起敲木鱼念佛经,画圈圈来诅咒我吗?”
    李承乾一时语窒,细细一想一大群和尚聚集在一起,画圈圈诅咒?这确实有些好笑。
    “李正,你放心,父皇有意治理寺庙,孤也不信他们的那套。”
    “你嗮这么多硝石做什么?”
    听李承乾问起,李正解释道:“我闲着没事干,嗮石头玩。”
    李承乾笑着,“外面吵得沸沸扬扬,孤还真是羡慕你的这份心性。”
    “其实这次来孤有些话想要问你。”
    李正翘着二郎腿,摇着手中的鹅毛扇,李承乾这人还是挺实在的,就是有些太实诚了,不如李泰机灵。
    李承乾低声问道:“李正,孤想听听你对佛家的看法。”
    “佛家啊。”
    李正思量了好一会儿才开口,“太子殿下要不要和父皇说一下,这年头的和尚近不近女色不知道,反正出家人不能生孩子。”
    “要是越来越多的人做和尚会不会导致生育率下降,人口下降?”
    李承乾:“生育率?”
    “就是造孩子。”李正接着说道:“若是可以让那些和尚都还俗,可以让多少年轻人回到田地里劳作,可以增加多少的壮丁。”
    “自己动手种田可以丰衣足食,何必靠着满嘴忽悠利用香火钱来养活。”
    “让茫然无措的人去信佛,而忘了脚踏实地,信佛不如相信自己,信朝堂,相信你父皇,那些做和尚的不地道,还让别人也不地道。真不是个人。”
    李承乾听完李正的话,有些诧异,这么一说似乎很有道理。
    佛门越加壮大倒是对朝堂很不利。
    人口,赋税,徭役,耕种,哪一样不是朝中的重中之重。
    李承乾一脸担忧的点头,“你说的倒是在理,父皇也知道了佛门要管一管了。”
    李正小声又对李承乾说道:“太子殿下,寺庙有钱,有很多的香火钱,这可是一笔大财,要是你父皇不好下手,交给在下,咱们五五分账。”
    李承乾尴尬一笑。
    “不分钱也没事,太子殿下,切莫让大唐走了南朝的末路,想必太子殿下肯定比我清楚,萧梁的覆没可不远啊。”
    萧梁?李承乾琢磨着李正的话,眼下的形势越发明白。
    晚唐诗人杜牧,有一首诗,诗中有一句话,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说的就是南朝的佛法兴盛,其实并没有夸张,还说少了,最高峰的时候有南朝都城就有六百八十寺,李正觉得这句诗有点讽刺的意思,楼台都拆了,全部变成了寺庙。
    从南朝延续下来,寺院林立,佛门的影响一直很大。
    当然历代帝王中灭佛的人也不少,甚至佛门的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