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人只有侍卫三百人,随从仆人两百人而已。”
    李正敲着石桌思量片刻,“你完全可以做得更大一些,我不拦着你,你在他们两方之间混得越风生水起我的生意也会越加畅通无阻。”


第三百四十一章 幕后推手
    “喏。”默呕再次行礼。
    李正又拿起了西突厥的羊皮卷。
    看这上面的目录数量比上次多了许多,
    “做得不错价格反而比上次更高了。”李正看着羊皮卷上的清单,大陌刀三百把,弓弩一千,箭矢六千,黍米五千石。
    李正细细算了一下,一共二十三万贯。
    “西突厥拿得出这么多钱吗?”李正疑惑问道。
    默呕点头,“他们有不少的金子。”
    李正咧嘴笑着,“那可是大客户啊,我再多送一千石头的黍米,让他们打个痛快。”
    默呕苦笑着说道:“其实是吐蕃加紧了攻势,西突厥失去了几块领地,他们想要夺回来。”
    摇着手中的鹅毛扇,李正对大虎说道:“把我屋子里的地图拿来。”
    大虎拿来地图铺开在李正的面前。
    “你给我说说现如今吐蕃和西突厥的战事如何了?”
    默呕小心翼翼上前指了三个地方说道:“如今松赞干布兵分三路打算一路拿下西洲。”
    李正看着地图上的形势,松赞干部的三路大军一部分在祁连山以西,距离河西走廊比较近,一路聚集在西突厥的边界线上,还有一路就在后方。
    李正指着后方说道:“松赞干布就在这个大军中。”
    默呕躬身说道:“没错松赞干布亲自带兵,前头军是禄东赞在领军。”
    “松赞干布的眼光很毒辣。”李正瞧着地图上的上形势,“这松赞干布看似在打西突厥他的心思依旧在中原。”
    默呕不解地看了一眼李正。
    大虎小声说道:“将军,现在吐蕃在打中原,应该对我们没有威胁吧。”
    李正深吸一口气,大虎不知道西洲的重要性,自然也就不知道丝绸之路的重要性。
    前隋倒台之后,丝绸之路就断了,李世民刚刚登基不久,大唐更是在修生养息的阶段。
    李世民不会不知道丝绸之路的重要。
    一旦松赞干布拿下了西洲就等于截断了丝绸之路,一旦被他拿下以后大唐要重新恢复丝绸之路,就不得不看松赞干布眼色了。
    李正盯着地图上的西洲位置,“松赞干布一旦拿下了西洲,他一定会派重兵死守。”
    默呕有些听不懂李正的话,“小人倒是听说松赞干布的大军在西突厥到处劫掠。”
    李正对默呕说道:“你们突厥人就是脑子简单,打仗就只知道掠夺丝毫不知道地理位置的重要,这一点你们要多和松赞干布学学。”
    默呕连忙说道:“县侯教训的是。”
    李正对默呕说道:“这一次西突厥一定赢而且要大胜,把松赞干布打疼了最好。”
    默呕听着李正的话语。
    “老默等你回到西突厥之后告诉他们,让他们不用顾及松赞干布安排在祁连山戈壁的大军,再者对禄东赞的正面大军进行佯攻,让西突厥人派出大军快攻,占领松赞干布和禄东赞之间的中间路段,让他们彻底失去联系。”
    “并且放出话语告诉松赞干布西突厥大军已经拿下了禄东赞。”
    默呕听着李正还为西突厥人出谋划策有些意外。
    李正接着说道:“这些话你用笔墨记下。”
    “喏!”默呕连忙拿过大虎递来的笔墨记下这些话。
    等他写完之后,李正放低声音说道:“你要记住了,一旦打赢了你要让西突厥继续进攻吐蕃,最好杀进吐蕃的地界,我不管你是如何从中作梗也好,还是杀了几个人也好,这场仗不能就这么停下。”
    “告诉西突厥的人,要吐蕃十倍奉还,把火给我拱起来。”
    默呕连连点头,“小人记住了,西突厥的人比较笨,听好说话的。”
    一来让西突厥和吐蕃相互消耗国力,二来李正是为了逼得送松赞干布来向中原买粮食买兵器。
    李正的这招非常狠毒,默呕躬身站着若是将来可以离开李正的控制,一定要逃得远远的。
    默呕不敢想李正的目的,或许在不久远的将来,吐蕃和西突厥都会是大唐的领地。
    去过西突厥的默呕知道现如今的西突厥都已经穷成什么样子,相比来说大唐实在是太富裕了。
    李正接着说道:“这笔生意我做了,咱们还是老规矩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明日一早会有人拉着货物经过长安,你跟着走就好。”
    “喏!”默呕行礼之后告退。
    等到他离开,大虎看这地图说道:“将军,为什么不用顾忌祁连山的大军。”
    李正回神看这地图说道:“你觉得松赞干布的兵分三路的打法如何?”
    大虎左右看着,“很扎实,相互呼应,可西突厥的大军一旦去截禄东赞的后方,必定会陷入三方反攻,祁连山的大军可以迎头痛击西突厥,西突厥必败。”
    李正点头,“没错,只要祁连山的吐蕃大军还在,这个反包围就是一个昏招,可若是这支大军突然之间消失了呢?”
    大虎看着地图说道:“那禄东赞和松赞干布的这段距离,就是他们致命的弱点。”
    李正点头写了一份书信说道:“你把这份书信交给李绩大将军,让他密奏呈给陛下,想来陛下对西洲这个地方也很感兴趣。”
    “喏。”大虎接过书信点头。
    李正又把手中的羊皮卷交给大虎,“让李绩大将军按照西突厥的要求出货,这单生意价值可不值这二十多万贯,以后会有比这个价值更高的生意出来。”
    “这就去安排。”
    大虎接过这张羊皮卷翻身上马便匆忙离开。
    当天夜里,李世民就见到了李绩。
    看了李绩递来的信件,李世民站在甘露殿顺着如今的大唐版图看向西方。
    目光落在西洲这个地方,西洲算是西域最富裕的一个洲,也是西域最富有的地方,那里也是中原连通西方的重要纽带。
    从汉朝开始那里便是一个西域的重镇,李世民的目光落在西洲不远处的高昌,以前的西洲是高昌的地界。
    李世民背对着李绩看着地图说道:“松赞干布眼光毒辣,李正的眼光也很毒辣啊。”
    李绩沉默不语,等待着李世民的回复要不要派尉迟恭出兵,灭了松赞干布安排祁连山以西的大军。


第三百四十二章 钱财
    这是一场对西域的谋略。
    李正看出来了,李世民更看出来了。
    松赞干布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想要正是西域最富裕的西洲。
    从而截断中原和西方的联系,运用西洲来给吐蕃带去大量的财富。
    “吐蕃从来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君王,松赞干布一统的吐蕃,朕佩服他的本事,现如今看来松赞干布这个人的眼光很长远,将来若是有机会朕一定要和松赞干布共谋一醉。”
    李绩心里奇怪,陛下这番话似乎和松赞干布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李世民低声对王鼎说道:“拟旨,带上虎符,快马不停歇送消息给尉迟恭,让他配合李正的布置,拿下祁连山以西的吐蕃大军,让西突厥从吐蕃人手里夺回他们的领地。”
    “喏!”
    李绩听到这番话意外问道:“陛下,我们要参与这次吐蕃和西突厥的战事吗?”
    李世民摇头,“我们不过是顺手为止而已。”
    李绩重新低下头,“李正这一次给西突厥的东西有些多。”
    “按照李正的吩咐办事,若是李正办差了,自有他自己要赔的。”
    “喏。”
    默呕第二日在长安城门开门的第一时间就走出了城门,如今天还蒙蒙亮,城外的行人很少。
    在城门口买了一辆马车与几匹耐力比较好的马儿,走出长安以西五里之外,那里果然有一支商队带着一车车的货物前行。
    这个商队看起来只是一个简单的商队,实则是一支大唐的军队。
    这些人沉默不语地运送着货物。
    默呕非常自然的加入了这支商队走在前头,随着自己的加入商队的行进速度也快了不少。
    凡是一路上遇到的关卡,这些士兵拿出令牌之后连盘查和盘问都没有,直接放行。
    默呕心中越加肯定,李正的这个生意一定有长安的那位贵人参与其中,不然怎么会如此的顺畅。
    走了半个月,默呕与西突厥的人接头,双方都确认无误之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很快就达成了交易。
    西突厥的人出手也很阔气,给的都是金子和银饼。
    这边的武器也是一样不多一样不少,甚至还有多余的粮食。
    默呕跟着西突厥的人继续前往西突厥的领地,如今的西突厥人对默呕很尊敬。
    他们是第一次见到一个突厥人竟然可以如此神通广大地买到大唐的兵器。
    李绩的人拉着一车车的金子与银饼也走回了雁门关。
    泾阳,李正在刚刚开辟好的荒地上忙活,教着村民们怎么种棉花。
    有棉花的最早记载是在宋朝。
    具体如何传入中原的事情已经不可考,不过到了宋朝之后才有广泛种植的记载。
    大虎跑来说道:“将军,东西送来了。”
    李正把手中的棉花种子交给李治和大牛,让他们接着种棉花。
    回到马圈,李正看到一车车的货物。
    掀开盖在上面的黑布,入眼的一片黄白相间的金子和银饼。
    “有钱了。”李正拿起一块金子试着重量,分量也很不错。
    在李正身边做事,大虎从小没见过多少钱,就算是他现在也麻木了,李正每一次用钱的进出都是一车车运的。
    从来不知道李正有很多钱,只是知道李正尽管这么有钱了,还是一文钱一文钱的精打细算。
    家财万贯还这么计较几文钱的收入,大虎心中不止一次怀疑过莫非长安的有钱人也都是这样的?
    李正分出其中一半,算着分量一共十万贯价值的金子。
    至于剩下的银饼就是自己的。
    西突厥的人似乎算术不太好,按照长安的市价一两金子大概一百贯,这里市值十六万贯的金子,大概有一百六十斤的金子。
    加上剩下的两千斤的银饼,算起来加上银饼一共是二十八万贯才对,给多了。
    李正对大虎说道:“大虎啊,你要记住好好学算术,免得算错了账都不知道。”
    “明白了。”大虎点头。
    李正把所有的金子用一辆马车装起来,对大虎说道:“把李恪叫来。”
    大虎急匆匆离开,半个时辰才叫来了李恪。
    李恪来到马圈,看到放在马圈边上的一大堆金子下巴都要掉在地上。
    “蜀王殿下没有见过这么多金子?”李正问道。
    李恪使劲摇头,“我见过金叶子,长这么大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金子。”
    李正对李恪说道:“这些金子都是陛下那份的,我想着还是你交给陛下最好。”
    李恪看着李正,“为何要我送?”
    李正点头,“帮我跑腿一趟,想必蜀王殿下不会介意吧,这么多钱我让别人去送肯定信不过。”
    李恪退后一步说道:“你可以让青雀送去。”
    “魏王殿下要忙着编撰括地志,晋王殿下还年幼,唯一能帮忙的就只有你了。”
    李恪这才点头,“好,我帮你。”
    “那就交给蜀王殿下了。”
    李恪赶着装着一车金子的马车慢悠悠离开马圈。
    蜀王李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