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牛急急忙忙找到李正,“老师,昨天的那个太监又来了。”
    “又来做什么?”
    “说是带了宫里御医,来给老师看病。”大牛如实说道。
    “赶出去。”李正想也不想就回话道。
    “就这么赶出去了?”大牛小心翼翼问道:“老师啊,那是宫里的御医啊,说赶就赶,不合适吧。”
    大牛这个孩子很有数学天赋,做事也谦逊有礼,李正思量着问道:“李义府这个家伙在做什么?”
    “忙着招呼人建新房子。”
    “把李义府给我叫来。”
    大牛急急忙忙离开叫来了李义府。
    “县子有什么吩咐。”
    起初李义府来到泾阳的时候说不上嫌弃这里,可至少可以留在这里,这里距离长安很近也算是天子脚下。
    现在想想,李正的升官速度简直就是令人发指,这才多久从一个小小的泾阳令到国子监编撰。
    再到如今的泾阳县子,中书省平章事,这才多久。
    简直是吾辈楷模,当学习之。
    “外面来了几个太医署的医官,你让他们给咱们村子里的人瞧瞧病。”
    “好嘞。”李义府点头答应。
    村子里再次忙活起来,在村口的泾阳医馆,几个太医署的医官落坐在这里。
    到了他们面前的人不是李正,而是村子里的一些乡民。
    “这是什么意思?”医官不解的问李义府。
    李义府悲天悯人地说道:“实不相瞒,其实咱们县子是个好人。”
    医官越加不解。
    李义府再次说道:“县子虽说如今身份尊贵,可也是心系乡民,即便是自己生病了也要给乡民治病,这不是先给村子里的看病,等到这些人看病看完了,你们就可以给县子看病了。”
    “这……”
    李义府再次感叹道:“有道是济世为怀,为医者……”
    “行了,行了。”医官打断他的话说道:“老夫若是不给乡里人看病,还是老夫不讲理了是吗?”
    李义府笑着:“在下绝对没有这个意思。”
    医官瞅着李义府的笑容默不作声。
    “对天发誓,肺腑之言。”
    李义府再次保证。
    医官非常不屑还冷冷一笑。
    见村民都已经排好的队伍,几个医官也只好摆开架势先给村民看病。
    泾阳村民倒是倍儿高兴,太医署的医官亲自来给村子里的人看病,这是什么待遇。
    “太医署的医官那可是给当今陛下看病的。”
    村民们倍感光荣。
    忙活了一天,几个医官灰头土脸回到了太医署。
    太医令急急忙忙向李世民禀报。
    夜里的皇宫很安静,李世民还在批阅奏章,见到太医令来了便问道:“李正的病怎么样了。”
    太医令向李世民禀报道:“陛下,其实今日我们太医署的医官并没有给李正看病。”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奏章,“怎么回事。”
    太医令躬身说道:“这个李正说了,要先给村子里的乡民看病,等乡民们的病看完了,才能给他看病,又不好推脱,所以几个医丞今天给那里的乡民看了一天的病,就连李正的面也没见到。”
    “这个李正!”
    李世民气得呼吸起伏不止。
    “陛下,臣打算明日亲自去一趟,亲自去看看李正的病情,再者说有些事情,臣也想亲自问问李正。”
    “陛下!”有太监拿着一份东西而来说道:“有送泾阳送来的东西。”
    “什么东西?”李世民疑惑。
    打开太监手里的这份布绢,布绢之上赫然写着三个大字,感谢信。
    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村民名字。
    李世民看了倒吸一口凉气。


第四十三章 你才有病
    李世民拿起细细看着上面写满了感谢自己下发太医署医官来给村民看病的事情。
    上面还写了许多赞扬自己的话,看着这些字迹应该就是李正写的。
    千古一帝……
    堪比尧舜……
    前无古人……
    不得不说李正这小子的马屁功力实在是……
    看地李世民也是老脸一红。
    满满一卷写满了泾阳县村民的名字。
    “陛下,据说当时还有不少村民朝着太极宫行礼。”
    李世民想笑又笑不出来。
    帝王的威严固然重要。
    亲民又是自己的想要的。
    李正这只小狐狸还真是狡猾,这样一来倒是让朕下不来台。
    百姓们感恩戴德,不过也只是泾阳一家而已。
    可若是长安周边的所有百姓们呢?
    要是就看泾阳一家,现在来看好像也不合适了。
    做个圣君明君谁又不想做吗?
    李正给了自己一个鸡腿。
    得到这个鸡腿,自己很有可能会因此丧失对李正的控制。
    李世民心中依然很希望李正可以为自己效力,成为自己的麾下之臣。
    看着空洞的黑夜,李世民内心很矛盾。
    李正这个小子自己很想抓在手里,至少不希望他会为别人效力。
    如今看来李正不会跟着五姓走,可是他又不想来效忠自己,给他做官他几次三番推脱。
    这些日子自己暗地里接触李正以来,李正和自己见过的很多人都不一样。
    “太医令。”李世民开口道。
    “臣在。”
    “明日你去见一面李正,只要知道他是不是真的生病就可以,若是他真的生病你必须要治好他,若是没有生病,你就当没有去过泾阳,和谁都不用说。”
    太医令低头说道:“臣明白了。”
    第二日,李世民便颁布了旨意,发动太医署数十名医官去给长安城乃至长安城周边的百姓们看病。
    太医令徐照邻带着太医署的几个医官来到泾阳,和往日一样医官依旧给这里的村民看病。
    徐照邻在泾阳村子里走着,初看之下整个泾阳给自己的感觉非常好。
    这里非常的整洁,路面非常的平整干净。
    让人感觉非常的舒适。
    找到一个村民,徐照邻问道:“敢问你们的泾阳县子李正可在?”
    村民抬头看了一眼徐照邻,便不再理会他,接着干自己的活。
    不打理自己?
    再走几步,徐照邻又找到了一个孩子便问道:“李正在哪儿?”
    “老师去喂猪了。”这个孩子说完便跑开。
    徐照邻走了好半天才找到了猪圈,如今的泾阳不只是比以前大了,而且变化也很大。
    瞧着在猪圈里打扫的少年,只有十一岁的模样。
    穿着很朴素,也没有多么光鲜,就像是扔到人群里你就会找不到的那种。
    上前打量,他好像在教几个村妇怎么照料猪圈。
    李正也注意到了徐照邻,便走来问道:“你谁呀。”
    徐照邻稍稍一礼,“在下徐照邻是太医署的太医令。”
    李正放下手中的活计,拱手说道:“原来是太医令啊,久仰久仰。”
    “你知道我?”
    “没听说过。”
    徐照邻讶异,“那你还久仰。”
    李正从水缸里舀水出来洗手,“我就客气一下,你也别当真嘛。”
    “陛下,让我来给你看病,说是泾阳县子身体不适。”
    李正坐在水缸边摇着手中的蒲扇说道:“我的病你治不了。”
    听李正说话的语气倒是非常敞亮气色很好,就是瘦弱了一些。
    徐照邻明白的点点头,“泾阳县子怎么看都不像是有病的样子。”
    “莫非泾阳县子得的是心病?老夫年少时也跟随孙思邈学医几年,入了太医署之后便一直留在了长安,不如将病症告知我,老夫可是试试。”
    李正怪笑着,“算了吧。”
    徐照邻心中确认了几分,看着李正额头的汗水,脸色的血色也很好。
    这小子不像是有病。
    徐照坐到李正邻问道:“你是怎么治好杜如晦与当今皇后的病。”
    “碰巧。”李正说完又站起身。
    徐照邻刚刚坐下还没休息片刻,跟上李正的脚步,“老夫不信是碰巧。”
    “爱信不信。”李正来到水稻田边,看看水稻田里的鱼苗如何了。
    徐照邻纠缠着又说道:“老夫明白,有些医术上的事情都是独门独传”
    见李正不搭理自己,徐照邻又说道:“在下也是看过泾阳令给皇后的药,倒是能看明白个大概,只是泾阳令给杜如晦的药,老夫就看不明白了。”
    “其实你也有病你知不知道?”
    突然一句问话。徐照邻愣住了指着自己问:“我?老夫怎么会有病,泾阳令你可真爱说笑。”
    李正上下打量着他说道:“你双脚虚浮无力,双目眼神涣散,呼吸不均。”
    “我真的有病?”徐照邻自问道。
    “你不信你蹲下身,原地转三圈再起来你看看你是不是会头晕。”
    徐照邻按照李正的方法试试,刚站起身脚步就一个踉跄。
    “现在晕不晕?”李正问道。
    “确实有点晕。”徐照邻使劲点头,“我好像真的有病。”
    “巧了,我这里正好有药。”
    “是吗?”徐照邻抬头看向李正。
    李正走远来到一处河边背对着从系统拿出一些西洋参片。
    回来递给徐照邻李正说道:“这个药需要泡水喝,这里一共有十片,便宜点十贯钱吧。”
    “多谢泾阳令。”徐照邻给了李正一块银饼,“有多的就当是在下的谢礼。”
    “你太客气了。”李正的脸上满是笑容,又说道:“赶紧回去歇着吧,免得病入膏肓了。
    “哎,我现在就回去看看医典。”徐照邻点头离开。
    瞧着他离开的背影,李正心里感叹,“这个孙思邈的弟子没学到家,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李义府见徐照邻回去了,走过来问道:“那个家伙真的有病吗?”
    “当然没病了。”李正说道。
    “那他怎么……”
    李正对他说道:“你深蹲下去,再猛地站起来你看看你会不会晕。”
    李义府也试了试,“果然很晕。”
    “你这个呀,就是典型的缺乏运动,不过是个正常现象,平日里多多锻炼身体就不会有这种情况了。”
    “在下明白了。”李义府点头。


第四十四章 李靖回朝
    守在泾阳村外的五姓逐渐散去,李正对这一次的五姓拉拢没有做出任何的表示,这几乎就是拒绝了。
    在长安等候消息的人也不欢而散,这小子还真敢拒绝五姓的邀约。
    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拒绝了五姓的邀约,确实可惜。
    但也有很多人觉得痛快,五姓一直以来自命清高,还是第一次被一个孩子拒绝让他们脸上无光。
    有人说李正做得对,也有人说李正是真傻。
    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的是李世民,愁的人是五姓。
    今日李世民接连派出朝中太医署御医给长安周边的百姓们免费看病。
    朝野上下好评如潮。
    实乃当世明君!
    连魏征老儿这些日子都不骂李世民了。
    一片祥和之下,长孙冲痛定思痛,一定要把李正这个小子给搞下去。
    整个长安的目光都往李正身上汇集,这是第一次感觉自己被人忽视,四周的人看自己的眼光也越来越怪。
    几日过后,长安有一件大事,今年三月从阴山传来的大捷,到现在李靖大将军班师回朝已经有两个月了
    今日是李靖到长安的日子,李世民让群臣众大将去城门口迎接李靖。
    李靖带着兵马来到长安城三里外,从这里可以一眼看到远处的长安城。
    随着李靖拉住缰绳让身下的马儿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