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孔颖达失落的低头说道:“李正这一次很多人向陛下谏言,你李正为师,却不教儒家典籍此举有违人师之道。”
    李正琢磨着说道:“孔颖达老夫子说得很对,我确实要教儒家的东西,儒家是一个值得举例的范例,让我的学生知道儒家的弊端,儒家的不足之处,儒家之道有多么不适合治国。”
    孔颖达说道:“李正,你的弟子只有少数,你是要与天下读书人为敌。”
    李正冷笑道,“这天下读书人都快成世家的工具了,孔颖达老夫子这就是你们儒家的初心吗?”
    孔颖达感慨地说道:“世家如此收容天下读书人,确实不对,老夫也知道,陛下也知道。”
    “老夫子的意思是要我退一步吗?”
    “李正,退后一步没什么不好的。”
    “我若是不退呢?”
    孔颖达看着悠闲的马儿说道:“史书是那些人写的,李正你觉得以后你在人们的心中会怎么样?你斗得过这些人吗?他们一代传一代。”
    看李正满不在乎的神情,孔颖达问道:“你不在乎?”
    李正把图纸收好,摇着手中的扇子说道:“人世间的世人,能够得到真正历史真相的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很多坚持真理的人或许只有零星几个。”
    孔颖达喝着茶水听着李正接着说下去。
    李正接着说道:“那些名垂青史的人物并非都是大英雄,那些揭示真相,讲述真相的人可能都会惨死在尘埃中。甚至几百年之后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存在,只剩下强有力的污蔑下遗臭万年,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
    “我在史书上很有可能被写成一个伪君子,而且没多少人会知道我做过什么,打个仗,过几个朝代就没人记得了。”
    孔颖达说道:“是非功过正邪谁人能辨呢?”
    李正站起身说道:“孔颖达老夫子,世家控制着读书人,他们的控制不是长久的,总有一天会失败,知识是自由的,它不会永远成为一个笼络人心的工具。”
    孔颖达长叹一口气,“李正,老夫言尽于此,你好自为之。”
    说完孔颖达站起身要走。
    李正送着孔颖达走出了村子,看到他上了马车。
    等人离开了之后,李正看向远处正在和李义府聊天的许敬宗。
    收到李正的目光,许敬宗快步走来说道:“长安令,有什么吩咐吗?”
    “最近长安有什么动静吗?”
    “动静?”
    “世家子弟的动静。”
    许敬宗拿出小册子看了几页说道:“确实有,最近各家的儒家子弟走动比较多,有不少人都在弹劾长安令。”
    “还有呢?”
    “还有?”
    李正看了一眼许敬宗,“许敬宗,你给我做事还藏着掖着吗?”
    许敬宗尴尬一笑说道:“被长安令看穿了,只是长孙无忌是当朝国舅,就连太子殿下都要叫长孙无忌一声舅舅,长安令现在我们势单力薄不是人家的对手啊。”
    “能鼓动这么多人来弹劾我,平日里都不奇怪,我都习惯了,可是这么多人用一个理由来弹劾我,这里面没有猫腻我不信。”
    许敬宗小声说道:“其实这些都是赵国公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冲在走动。”
    “还有呢?”
    许敬宗又说道:“他们说是长安令教授弟子,不教儒家典籍有违为师之道,长安令又师出无名,不能作为人师。”
    “理由还真是挺充足的。”
    “是啊,一时间人神共愤,就差来泾阳把长安令生吞活剥了。”
    “咱们的记者这些日子都在做什么?”
    “还是老样子盯着呢?”
    “这段时间盯得紧一些,弹劾过我的人都记下。”
    “明白了。”
    许敬宗点头又说道:“长安令放心,就算长安令恶名在外,在下也一定追随长安令。”
    “好听的话,就免了。”
    “哎,那在下去办事了。”
    回到马圈,找来张齐的几个木匠用来做烟花的木筒。
    皇后的话倒是提醒了自己,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总有人要来迫害。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哼!你的日子还真是悠闲。”身后传来李丽质的说话声。


第四百二十一章 张公谨意难平
    “公主殿下,你怎么来了?”
    李丽质来到马圈旁坐下说道:“还不是你我要成婚了,宫中一大堆的事情。”
    李正点头说道:“所以公主就偷偷跑出来了?”
    李丽质一手撑着下巴,神情落寞地说道:“我每日都在宫里要应付各种安排,到了泾阳我才知道原来你每日过着这么清闲的日子,”
    “公主殿下,此言差矣,其实我挺忙的。”
    “我知道,你最近都忙着种田呢。”
    “其实种田也是一种事业,等到下一季,采棉花的时候我又可以大挣一笔。”
    李正一脸憧憬,看向远处的棉花地仿佛看到数不清的银饼。
    “果然是个死要钱的。”李丽质小声嘀咕道:“李正,你上辈子你是不是穷死的。”
    李正长叹一口气,“被公主殿下发现了。”
    李丽质站起身说道:“最近朝中有很多人弹劾你。”
    “我知道。”
    “母后说这一次你来长安娶我,肯定不会这么容易。”
    李正还是点头,“几天前你母后带话来,让我提前做准备了。”
    今天的风还是有些冷,李丽质看着远处的风景。
    从厨房的炭火堆里取出两只番薯,李正递给李丽质一只,“冬天就要吃烤地瓜。”
    接过滚烫的番薯,李丽质小心翼翼用一块布包裹着,细心剥着地瓜的皮。
    一口吃下滚烫的番薯肉直烫嘴。
    “好吃!”李丽质眯眼笑着。
    看着还不过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丫头,眼看就要嫁给自己了。
    刚刚认识李丽质的她才十岁。
    转眼快六年了。
    十五六的女孩子应该做什么?
    哪里能想到十六岁的孩子就要嫁人。
    李丽质看到李正的表情问道:“你在想什么?”
    李正一脸忧愁地说道:“我感觉的良心在谴责我。”
    李丽质捧着热乎乎的番薯,坐在椅子上双腿晃荡着,一边看李正又咬下一口番薯。
    番薯入口滚烫,咽下之后感觉五脏六腑都温暖了。
    “你的良心为什么要谴责你呢?”
    听到李丽质的问话,李正叹息道:“公主殿下才十五岁。”
    李丽质抬起下巴说道:“过了今年我就十六岁了。”
    李正瞅着李丽质,“为何我看你还有些小骄傲呢。”
    李丽质吃着番薯说道:“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难不成要等到人老珠黄了吗?”
    李正痛苦的扶着额头,“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莫非你不愿意娶我?”
    “我也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觉得……”
    “觉得什么。”
    李正又说道:“我们认识多久了?”
    李丽质回想着:“有五六年了吧。”
    “对呀,咱们都这么熟了对不对?”
    李丽质点头。
    李正接着说道:“所以呀,咱们太熟了,我有点下不去手。”
    “……”
    听罢李丽凶狠地咬下一口番薯,站起身就要走。
    走了两步又停下,她回头说道,“李正!我皇爷爷最近身体不好,你来长安娶我的时候,记得给我皇爷爷看病。”
    李正端着茶杯点头,“知道了。”
    “哼!”
    李丽质抱着番薯快步走远坐上了回去的马车。
    收起情绪,李正拿起自己的这只番薯。
    “皇帝的女婿不好做吧。”
    顺着声音看去,李正瞧见了邹国公张公谨。
    把番薯掰开一半,递给张公谨李正说道:“邹国公,你什么时候来的?”
    “来了有一会儿了,只是公主在不好打扰你们。”
    吃着番薯,张公谨又说道:“这个番薯是好东西,每日早上用它做一碗汤,喝完之后非常舒坦。”
    “刚刚说皇帝的女婿不好做?”
    张公谨嘴里咀嚼着番薯点头。
    李正小声问道:“邹国公,能明说吗?”
    张公谨微笑说道:“对陛下来说天下就是一盘棋,没有什么是不能利用的。”
    “陛下利用我?”
    张公谨还是摇头,“错了,陛下利用的是长乐公主,连自己的女儿儿子都可以利用。”
    两人坐在马圈旁吃着番薯。
    张公谨接着说道:“李正,你以后想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说起这个李正眼里又有了精神,“我想做一个数钱数到手抽筋的人。”
    张公谨又是点头,“想法很好。”
    “是吧,我也这么觉得。”
    “你觉得陛下会让你只做一个富家翁吗?”
    “我知道,陛下想要我为江山社稷做贡献。”
    “没错,你现在已经成年了,以前陛下对你还可以放纵,因为那时候你怎么看都还只是一个孩子,现在你既然已经加冠就是一个成人。”
    “只要我娶了长乐公主,我就上了陛下的贼船是不是?”李正说道。
    张公谨点头,“所以最近陛下的心情不是太好。”
    “此话怎讲?”
    “你是一个聪明人,陛下想要收服你做大唐的臣子,甚至不惜用公主的婚事先绑住你,不想你为他人所用,可如今看看你觉得现在陛下收服你了吗?”
    “邹国公的意思是陛下不仅没有收服我,还赔了个女儿。”
    张公谨非常郑重地点头。
    “事情没办成,还赔了一个女儿?”李正倒吸一口凉气,“那陛下还不急眼啊。”
    张公谨又说道:“你这次去长安城娶公主回来,看来凶多吉少。”
    李正一脸紧张地说道:“到时候该不会已经安排了刀斧手一刀剁了我,以解陛下的心头之恨?”
    “很有可能。”
    李正又说道:“我现在是不是应该问邹国公,有什么可解决的办法?”
    张公谨淡定说道:“你现在可以问。”
    李正来脸上原本紧张的神情立刻消失,反而笑着说道:“邹国公,你刚刚那番话像极了一个算命先生。”
    “此话何解?”
    “您先找个话题铺开来讲,再给我引入一个套之中,说的事情很严重,就像我大难临头为得就是让我紧张,让我害怕,然后我便会有求于你对不对。”
    张公谨神情诧异。
    李正又说道:“不得不说,您的道行很老道,可惜啊,忽悠人在下也挺在行的。”
    张公谨一时间语窒。
    “还要多谢邹国公的提醒,在下去长安的时候会带好保镖的。”


第四百二十二章 冬天
    张公谨板着脸站起身,“老夫,言尽于此,你好自为之。”
    “邹国公慢走。”
    离开马圈的路上,张公谨心中意难平,这小子怎么就如此油盐不进。
    正好从长安回来的狄知逊遇到了张公谨,上前说道:“这是刚从马圈回来?”
    张公谨点头。
    看张公谨的脸色不太好,狄知逊又说道:“这是刚见过李正了?”
    张公谨点头,“见过李正了,这小子实在是……”
    “是出什么事情了吗?”
    “一言难尽。”
    两人走入村子里的住宅区,现如今住宅区这一带有些吵闹,因为不远处还在修建新房子。
    村子里秋收之后,大部分的人手都来到了这里修房子。
    狄知逊把张公谨请到自己的家中。
    两人坐下,张公谨把事情前前后后说了一遍。
    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