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正?莫非是李正在什么地方得罪父皇了?
    再次回想起父皇对自己的说过的话,确实自己这次举动有些莽撞了。
    应该再考虑周全一些才是。
    若是李正在自己身边出谋划策就好了,可惜让李泰得了先手。
    李承乾离开之后,李世民心烦意乱地坐着。
    自己的儿子没一个有出息的!
    做皇帝难,做明君难,做个父亲更难。
    太监来报说道:“陛下房相来了。”
    “让他进来。”李世民闭着眼说道。
    房玄龄走入甘露殿行礼,“陛下!”
    听到房玄龄的声音,李世民开口说道:“你也是来给李正请愿让朕封赏李正的吗?”
    房玄龄躬身说道:“陛下臣以为吃蟹的方法应该流传中原,不只是长安一处可能会出现蟹灾,若是其他地方出现蟹灾也可以如此做。”
    李世民点头说道:“甚善,便如此安排下去吧。”
    房玄龄躬身说道:“陛下臣还有一件事。”
    李世民微微点头。
    房玄龄说道:“陛下,臣以为应该给李正封赏。”
    “连你都这么认为吗?”
    房玄龄想了想又说道:“如今李正还年轻,也不能给太大的封赏。”
    总算是听到不一样的话语,李世民还是点头,示意房玄龄接着说下去。
    房玄龄接着说道:“臣以为李正也应该做出选择,若是李正愿意成为陛下的麾下之士,便可以得到更多的赏赐。”
    听着房玄龄的话,李世民心中明白,可是李正这个小子油盐不进。
    李世民更知道丽质和李正之间有私交,要不用自己的女儿威逼利诱?
    不行!太亏了,太便宜这小子了。


第七十五章 再提婚事
    李世民开口说道:“李正的封赏还是容后再议。”
    房玄龄点头,“臣告退了。”
    这么多朝臣进谏,李世民还是把李正的封赏给押后再议了。
    泾阳
    李正和李泰正在下着五子棋,只是正下着李泰就中途停下。
    抬头看着李泰,李正说道:“你怎么不下了?之前欠了我这么多银钱,你是不是想赖账了。”
    李泰指了指院外。
    李正转头看去,一道熟悉的身影就站在院子外。
    再仔细一看这不是李丽质吗?
    李正看着李丽质低着头在自己门口走来走去的模样说道:“胖子,她是不是丢什么东西了。”
    “什么?”
    “你看她走来走去的,是不是掉钱了。”
    李泰对李正的这番话不屑笑了笑,真不知道这小子是真的不解风情还是装傻。
    站起身,李泰说道:“我去睡一觉,没几个时辰醒不来。”
    说完李泰便走进了自己屋中,关上了房门。
    李正走到门口行礼说道:“公主殿下,是掉什么东西了吗?是不是丢银钱了。”
    李丽质抬着下巴说道:“你眼里还是不是只有钱。”
    李正叹息说道:“公主殿下错看我了,我眼里可不只是只有钱。”
    李丽质的脸颊红了一阵,站着笔直装作若无其事的说道:“是吗?那你眼里还有什么?”
    李正忧愁地说道:“除了钱这种东西,我的眼里还有诗与远方。”
    “我怎么就这么不信呢。”
    “果然不相信……”
    跟着李正在村子里一路走着,李丽质呼吸着这里的空气说道:“一个月不来这里,感觉这里的变化真的好大。”
    李正来到田地边挖出一株土豆说道:“公主殿下知道这是什么吗?”
    李丽质好奇的看着根茎上挂着的一颗颗东西问道:“这是什么?”
    “这个是土豆,是一种粮食。”
    “土豆?”李丽质瞅着说道:“有点像你以前给我吃过的番薯。”
    “今日公主殿下有口福喽。”
    对李正手里的东西李丽质很好奇,以前吃过的番薯也是,吃过一次之后也几番打听过,让宫里的人查阅过典籍。
    没有发现有番薯这种吃食,典籍中也没有记载中原有这样的粮食。
    李正带着几颗土豆到河边洗干净。
    李丽质坐在一旁看着李正忙前忙后,熟练地生火架上一口小锅开始炖猪肉和土豆。
    “真羡慕你,你好像什么都会。”
    看着汤煮沸,一块块猪肉和土豆都浮上了上来。
    李正把锅从火上拿下来,递上筷子说道:“尝尝看。”
    李丽质夹起一块土豆小心翼翼的咬一口回味着说道:“好吃,很软糯。”
    吃下一口又咬下一口一口,小脸被太阳嗮得红彤彤的。
    李丽质吃了一会儿便说道:“李正,我吃饱了。”
    “就吃了这么几口饱了?”
    李丽质咧嘴笑着说道:“我吃几口就饱了,天色很晚了,我要回去了。”
    看着李丽质这个丫头跟着侍卫们离开,李正总感觉这个丫头有心事。
    把剩下的土豆炖猪肉分给村子里的孩子们吃。
    李丽质回到宫里李世民第一时间收到了消息。
    这一次李丽质出宫的时间比以往要长。
    李世民坐在甘露殿里思量着,随着要给丽质安排婚事,她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少。
    很多时候就是看着景色坐着,也不知道她在想着。
    知道她不开心,李世民心中也不好受。
    长孙无忌这些日子一直在家中养病。
    前些日子还去看望过他。
    他是不是真的病了不好说。
    李世民也看得出来随着李正的风光。
    长孙家的名气也开始一落千丈。
    就算是再办书舍也救不了多少的名声。
    李世民心中很明白自从自己登基以来自己与长孙无忌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也不是不知道长孙无忌的心思。
    对长孙无忌这个人,不论是坊间还是朝中都议论纷纷。
    李世民想了许久之后还是起身再次去长孙家看望长孙无忌。
    现在坊间都在关注长乐公主的婚事。
    打听着长乐公主的婚事。
    李世民两次前往长孙无忌的府上。
    有不少人猜测是不是当今陛下有意要让长乐公主嫁给长孙冲。
    要说如今长安的青年除了李正也就长孙冲了。
    “可长孙冲是陛下的五服之内呀。”
    “这种亲事能成吗?”
    “当今陛下一定不会这么做。”
    ……
    又有人说道:“陛下若是想要拉拢长孙无忌或许真的做得出来。”
    “长孙无忌的家世可比李正好太多了。”
    “李正就是平民出身,再往高处说李正就是一个县子而已,哪有公主下嫁给这么一个平民的。”
    “一定会在权贵中选的。”
    “公主嫁给李正去种田吗?”
    “可是陛下对李正的封赏迟迟不下。”
    李世民第二次去探望长孙无忌的身体,刚刚回到宫里魏征就来了。
    疲惫又心烦意乱的李世民说道:“让他进来吧。”
    魏征来到甘露殿行礼道:“陛下,是想要把长乐公主嫁给长孙冲吗?”
    听闻这话,李世民安静地看着魏征,自己心里确实有过这个想法,现在还在犹豫和考虑。
    魏征接着说道:“陛下!何来五服之内结亲!莫非陛下要冒着天下大不违吗?”
    李世民甩手就离开甘露殿不想再搭理魏征。
    坊间的议论越来越大,一时间快要盖过李正封赏的事情。
    对李正的封赏迟迟没有下诏,对长乐公主的婚事迟迟犹豫不决。
    当今陛下是怎么了?
    李义府开始安排着村民收获土豆。
    李正看着收获土豆的盛况,土豆的亩产非常高。
    亩产一千斤到两千斤的产量。
    换算成现在的粮食单位也就是亩产十五石到二十石左右。
    这是一概念呢。
    大唐的黍米亩产也就一百多斤。
    要真按照分量来算这些土豆的产量相比大唐一年一收黍米高了十倍不止。
    而且算算如今的时节,土豆还能种两季。
    土豆的种植不是那么的挑地。
    很多远不是荒地的地方都可以用来种土豆。
    满仓的土豆跟本塞不下。
    李正现在有些意识到自己的土豆似乎种的太多了。


第七十六章 买地
    李正对李义府吩咐道:“再建十个粮仓吧,以备不时之需。”
    “十个?会不会太多了。”
    “还有好多没收呢,到时候玉米南瓜水稻熟了,就会更加麻烦。”
    李义府听着点头,虽然不知道李正说的这些是什么粮食。
    土豆这个东西自己吃过,煮熟之后味道特别好,软糯可口。
    吃个一两颗就能管饱。
    李义府心中思量着到这一仓库的土豆,就算全村人不再种田了,光靠这些土豆都能吃个一年,吃到明年的丰收。
    李正对李义府说道:“你以前是做官县丞对吧。”
    李义府点头,“确实做过一段时间。”
    “那对县丞应该做的那些事情,以及官场的交道很熟悉喽。”
    “那是自然。”
    李义府非常自信地点头,要说其他事情他还真的不擅长。
    “县子要说其他事情,在下可能擅长,但要说官场那一套,不说能够多么高明,如鱼得水还是可以的。”
    李正孤疑地说道:“那你怎么还混成了这幅模样。”
    “这个……”
    李义府一时间语窒。
    如今的朝堂也算是政治清明,像李义府这样的人确实没啥上升空间。
    再说了如今房玄龄,杜如晦坐镇,朝堂中坚力量也都还在。
    朝中缺人但不缺李义府这样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人。
    再说了这家伙太过油滑,现在的朝堂还是讲究实干的。
    像李义府这样的人说不定确实没这么容易上升。
    “县子是有什么吩咐吗?”
    李义府故意岔开话题,确实不想多说自己那些悲惨的遭遇,心想着现在还等着朝堂上的人发现我这颗蒙尘的金子。
    李正对他说道:“我要买地,你觉得这种事情应该怎么办。”
    李义府重复问道:“买地?”
    唐朝不兴买地,而且也很少会有人买地。
    如果你要卖买种田的田地,肯定是不行的,这要是能行朝堂的赋税不就乱套了。
    “县子,这地不好买呀。”
    看着村民们收获土豆,李正又问道:“不好买是什么意思,你的意思是说能买?”
    李义府点头,“按照如今的大唐律法,想要买卖田地必须要县丞上报,各个州府的刺史亲自批复才行,而且这个批复一般来说不会给你过。”
    “那我出更高的价钱呢?”
    李义府长叹一口气,“更高的价钱也不行,这不是买卖的事情,比如说县子就可以拥有这么多的土地,是因为当今陛下赏赐。”
    李正点头,“这个我明白,从国公到王侯,再到县候再往下的佃户,每户都有一个定数。”
    李义府又说道:“下官多问一句,县子要地是用来做什么用?”
    “建房子,我打算把我们住宅区后方的地全部买下来用来建房子,那些地又种不了粮食。”
    用来建房子,按照李正之前的说法一共要建三千幢房子。
    看现在的情况最起码还要一千幢,一千幢房子要多少地,怎么都要好几百亩了吧。
    见李义府面色犯难,李正问道:“不好办吗?”
    李义府郑重的点头,“确实不好办,泾阳不像其他的郡县,泾阳大体上还是要长安来管,就算能买通县官,朝中的官吏也不好摆平呀。”
    “那把朝中的官吏也买通了呗。”
    看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