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正悠闲地加着柴火说道:“曾经有个家伙说过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还在回味着李正这首诗,用词简单但是细细念一遍却有些逍遥世外的味道。
    李泰暗暗记下这首诗问道:“难怪你不想做官,这就是你的心境吗?”
    “不是。”
    “那你还说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李正拍着李泰的肩膀说道:“从前有只鸡,它以为它是一只老鹰,然后来到悬崖刚扑腾了两下就摔死了。”
    思量了一番李正的话。
    看似一个简单又有些荒诞的故事确实是反映着比较深的道理。
    再看看李正神情,李泰问道:“你觉得你做官的话你会成为那只摔死的鸡。”
    李正摇头道:“不,因为我根本不是一只老鹰。”
    “不想做那只摔死的鸡,就是你不想做官的理由。”
    李正稍稍做辑又有些虔诚地说道:“万事稳一手,我就是一只随时会被剁了的鸡,在这个世道苟一点总是好的。”
    李泰苦恼地指着李正,“你呀你,从小到大我见到的人都是为了功名利禄奔波。”
    李正听着锅里传来的玉米爆裂声说道:“我要是在朝堂整天要面对朝臣之间的尔虞我诈,我怕我有朝一日会心理变态。”
    锅里传来了爆米花不断炸开的声音,李泰凑近问道:“这锅里面是怎么回事。”
    说着,李正就拦住了李泰要去揭开锅盖的手,“还没可以吃呢,别着急,还没好呢。”
    “那这里面的动静是怎么回事?”
    “那时玉米受热膨胀爆裂的声音,等消停下来了,这里面的爆米花也就可以吃了。”
    “是吗?”李泰还是狐疑地瞧着锅,“我怎么听着声音像是锅要裂开了一般。”
    等着锅里的爆米花爆裂声渐渐停止,这才揭开锅盖,铺面而来的一股热气。
    等热气散去,李泰也看到锅中黄白相间的爆米花。
    用外衣裹着手,李正捞起一把递给李泰说道:“你尝尝。”
    李泰接过爆米花,即使隔着衣服也有些烫手,晾了好一会儿才能拿起一颗。、
    就要放入嘴里,李泰问道:“你自己怎么不先吃。”
    “我哪知道自己做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吃,万一吃出人命来怎么办?”
    李泰想骂又想笑,还是吃下了一粒爆米花,吃在嘴里还有些温热,“吃起来倒是挺新奇的,就是吃起来没什么味道。”
    “是吗?”
    李正也拿起一颗尝了尝,口感差了很多吃起来确实没啥味道,“加点蜂蜜就好了。”
    李泰一颗接着一颗地吃着,“不过用来当做零嘴还是挺不错的。”
    李正点头,“可不咋滴,一吃就停不下来。”
    “我再多做一些分给村子里的孩子们吃。”
    “我让人也送一些去宫里。”
    李义府匆忙跑来说道:“县子,外面在收粮。”
    “收粮?收什么粮?”
    李泰解释道:“这件事我知道,吐谷浑和大唐开战了现在就在凉州打着呢,也不知道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那和收粮有什么关系?”李正又问道。
    李泰无奈说道:“还不是粮食不够。”
    “下官听说的也是这样,一斗米二十文呢,和市价一样。”
    “是这样吗?有人去卖粮食吗?”
    “倒是挺冷清的没见人去卖。”
    李义府解释道:“现在粮食多金贵啊,谁舍得去卖,就算多一口吃的也要留着怕下一顿会饿着。”
    前两年的一场蝗灾让大唐几近绝收,去年一场霜灾又让粮食收成大规模减产。
    让本就雪上加霜的大唐蒙上了一层阴影。
    更是在李世民的伤口上撒盐。
    今年的收成至关重要,若是今年再来一场大旱大灾李唐江山还能不能行了都不好说。
    所幸如今就快有收成了,各地的情况都有所好转。
    指望今年,现如今朝中粮食库存就很少,阴山一仗从去年打到今年。
    说不定各地官仓的粮食都快被用干净了。
    朝中现在很缺粮,至少他李二手里一定没有太多多余的粮食了。
    想到这些,李正转头看向李泰。
    李泰后知后觉地回过神,“你看我做什么,我又没有粮食。”
    李正思量着说道:“你说我用土豆和你父皇换土地可以换多少土地?”
    “你要用土豆换土地。”
    “我再考虑一下。”李正又一本正经的说道。
    李泰终于欣慰地笑了笑,“父皇如今正缺粮,你要是肯在这个时候献粮食说不定父皇会给更大的封赏,你还考虑什么?说不定我父皇一高兴就直接给你封县候。”
    李正淡然说道:“不着急。”
    “什么不着急?”
    李正闭眼盘腿坐着,平心静气说道:“万事稳一手。”
    甘露殿的李世民正在大发雷霆,怒斥道:“到现在才收到五石粮食?!”
    李君羡带着人跪倒在李世民的面前低着头一言不发。
    长安各地确实收不到粮食,别说长安远一点的郊外也是一样。
    都指着今年有个收成,在还没有收成之前谁会卖粮食。
    李君羡低声说道:“陛下,是末将无能。”
    也不是没有想过强征,如今各地的粮食都紧张。
    自己若是再去征粮这个皇帝还做不做了。
    李世民急地跺脚,莫非真要向世家让步不成!
    “陛下!翼国公求见。”
    “李世民点头示意让人进来。”
    翼国公秦琼走上前说道:“陛下,臣愿意拿出五十石粮食来驰援凉州战事。”
    随秦琼而来的程咬金也说道:“陛下!臣愿意拿出八十石!”


第八十一章 荒地里的粮食
    秦琼和程咬金一起来,他们能够拿出一份粮食虽说自己心里很感激,可就这么东拼西凑也不够凉州的数万兵马吃一顿的。
    粮食是以备不时之需,保守估计现在凉州城的粮食可以吃三天。
    三天的仗不能拖太久,一旦李大亮撑不住了尉迟恭可以顶上算是有个缓冲。
    太监急急忙忙来报:“陛下,房相愿出十石头。”
    “陛下,卫国公李靖愿出十石。”
    “陛下,杜中书省愿意出十石。”
    ……
    听着禀报,零零散散够凑个两百多石。
    但也不长久,李世民心中筹谋着,这些一路跟随自己的老臣能够在这一刻站出来确实很感动。
    李二心里更知道要是收了这些粮食欠下的人情就会更多的。
    这些人都是在当年天下大乱的时候跟着自己闯出来的老部下。
    君臣和兄弟交情是两回事。
    “你们的心意朕都明白了,朕自己再想想办法。”李世民长叹一口气说道,纵然有这两百石也只是稍稍可以解决燃眉之急。
    还是需要更多的粮食,至少要五百石到一千石。
    若是再加上尉迟恭的三万兵马,等驰援的大军到了凉州,那么凉州兵马可能会有十万之多。
    这么一来负担就更大了。
    李世民拍案说道“如果此战能赢,朕必将拿下整个吐谷浑!”
    只要再给朝堂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后粮食有了收成怎么打都行。
    恰恰是这一个月的时间,吐谷浑算得很准。
    这是朝中最困苦的一个月。
    再看看程咬金和秦琼,他们自己的日子不好过,宫里宫外的子嗣也就算了。
    这些当年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也要跟着自己饿肚子。
    李世民撑着自己的额头无力感涌上心头。
    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要臣子的这份人情。
    李世民无力说道:“你们退下吧,叫房玄龄来。”
    中书省门外,房玄龄和魏征以及杜如晦站在一起,为凉州的战事担忧着,议论这次的事情该如何是好。
    眼下粮草是一个燃眉之急。
    魏征说道:“老夫就算一天少吃一口饭,也不愿陛下向世家让步换取一点粮食。”
    杜如晦叹息,“他们就是等着陛下让步,你以为世家有多好心。”
    房玄龄担忧说道:“一旦这一步一退,往后可能就是一退再退了。”
    不过房玄龄想起李正曾经说过的话,五姓世家真的能够风光这么久吗。
    宫里的太监来到中书省对房玄龄说道:“房相,陛下召见。”
    房玄龄站起身说道:“你们放心我会尽力劝说陛下的。”
    离开中书省,房玄龄跟着这个太监一路来到甘露殿。
    面对一脸愁容的李世民,房玄龄开口说道:“陛下。”
    李世民像是才回过神坐正身子示意宫女给房玄龄一把凳子赐坐。
    房玄龄坐下之后问道:“粮食事情陛下可有决策了?”
    李世民想了一会儿说道:“房相以为该怎么做?”
    房玄龄躬身说道:“臣以为,陛下不能向世家退步。”
    甘露殿里很安静,李世民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心里想想是啊,自己不该向五姓退步。
    五姓就是等着一个时候朕向他们低头。
    等着在这个时机趁火打劫。
    为了得到这些可以解决燃眉之急的粮食,对方一定会狮子大开口。
    房玄龄再次说道:“陛下可还记得当初李正对我们说过的话。”
    李世民回想着,自己当初隐瞒身份和李正交谈的一幕幕。
    房玄龄低声说道:“当初李正说会有水灾,就真的发生了,李正说吐谷浑包藏祸心,现在吐谷浑也开始攻打凉州了,当初李正拒绝五姓是因为怕死……”
    李世民的脸色阴沉下来,“你的意思是?”
    房玄龄点头说道:“起初臣对李正不接受五姓的招揽了想了很久也没明白,李正可以因为什么拒绝五姓,若是李正真的可以算到什么,他能算到天有大雨。”
    “能够算到吐谷浑保包藏祸心,他还能算到突厥两个可汗的事情。”
    “陛下当初问李正,五姓邀约他当如何?还记得李正说了什么吗?”
    李世民阴沉着脸似乎明白了房玄龄的意思,未卜先知这种本事一直很玄。
    就连袁天罡这样的人物不一定能有把握。
    李正连续三次都能料到,上一次五姓邀约李正或许也能料到。
    李世民开口对身边的太监说道:“把袁天罡给朕叫来。”
    半个多时辰之后,袁天罡这才来到了甘露殿,他行礼说道:“陛下,有何吩咐。”
    李世民阴沉着脸说道:“朕想知道五姓的命数如何?”
    听到这话,袁天罡闭眼安静了许久之后。
    李世民再次问道:“能算出来了吗?”
    又是安静了好一会儿,袁天罡这才开口说道:“陛下,五姓百年内不可动摇。”
    “袁道长算得准吗?”
    上一次的大雨险些酿成大祸,袁天罡没有算到。
    “陛下,贫道也只能窥探天机一二。”
    李世民收起心神,五姓百年内不可动摇,神情有些黯然地说道:“你退下吧。”
    “贫道告退。”
    等袁天罡离开之后,李世民看向房玄龄,“你说李正真的在荒地里种出粮食了吗?”
    房玄龄说道:“坊间传闻,确实是种出来了,可也有些人说李正种的根本不是粮食。”
    李丽质带着一个食盒来到甘露殿,瞧瞧看了一眼里面的情形,见房玄龄在这里和父皇议事又不好现在进去。
    李世民注意到站在殿外的李丽质开口说道:“进来吧。”
    李丽质这才走入甘露殿提着一个食盒说道:“父皇,皇兄让人带了一些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