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4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又怎么说。”一边吃着瓜,李泰说道。
    “疆域扩大对皇帝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对如今的大唐来说疆域太大又是一个隐患。”
    “隐患?”
    李正又说道:“隐患就在如今的大唐治理能力,不说西域就说如今的吐蕃,吐蕃有多少人吃不饱饭,而且西域和吐蕃盗贼横行,治理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今的中原,才刚刚让大多数人吃饱饭,眼下又多了一个西域,又吃不饱饭,你说这对大唐是不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李泰非常的认同地点了点头。
    说完之后李泰又拿起一块西瓜吃着,“你说倭国怎么样?”
    李正冷笑道:“倭国可以征服的,但别想着倭国人会对中原绝对的忠心,他们骨子里就不是一条忠心的狗。”
    李泰又说大:“果然你对倭国有成见。”
    “我就是对倭国有成见。”
    李正说着也不想和李泰解释太多,又说道:“而且倭国这个地方非常的多灾多难,动不动就是地震,海啸,火山喷发,就连种田也没有足够的土地,就是一个小小的一个岛,也就我们中原一个郡的大小。”
    李泰又说道:“那高句丽呢?”
    “一个见风使舵的小国而已,想要他们绝对忠心不太可能,倒也不是多大的威胁,只要掐住他们的喉咙,高句丽就会乖乖听话了。”
    李泰说道:“确实如你所说,自秦汉开始高句丽就是一直反复,中原强大了高句丽会臣服,但是一旦中原慌乱了,高句丽又是自立一方。”
    李正又说道:“先要掐住高句丽的喉咙才行。”
    “掐住喉咙?”李泰琢磨说道:“要不就控制高句丽的兵权?”
    李正说道:“控制高句丽的兵权也不过是一时之计,最好的就是控制高句丽的权力传承。”
    “怎么控制?”
    李正长叹一口气说道:“很简单,只要让他们的所有子嗣来长安,子孙全部控制,美其名曰让他们来长安学习,他们就会乖乖地把子嗣送来长安,并且派出官员常驻高句丽,再是控制兵权。”
    李泰倒吸一口凉气说道:“这一招真够歹毒的,控制高句丽的后代,将他们的孩子从小开始培养成中原的傀儡。”
    将吃完的瓜皮,随手一扔,李泰又说道:“虽说歹毒了一些,但是确实很好用,控制高句丽的每一代王,这样一来就可以长久控制高句丽,以至于谁来当高句丽的王都由大唐来决定,如此一来每一代王心中都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不能背叛和反抗中原。”
    “说来杨广三征高句丽,都失败了想来高句丽也不好征讨吧。”
    李正看着平静的河面,“其实要征讨高句丽也没这么难,只是杨广选择的时机和方式不对而已。”
    李泰瞧着李正说道:“那你是不是奇招制胜的方法,有可以打败高句丽的办法?”
    李正摇头说道:“没有。”
    李泰笃定地瞧着李正,“你一定有办法。”
    看到绑在鱼线上的浮漂,李正当即拉起鱼竿,钓上来的只是一条拇指大小的小鱼。
    把小鱼从钩子上取下来,重新放回河中,重新挂上鱼饵放入河中。
    李泰看着李正熟练的动作,“小鱼也可以做菜吧。”
    “小鱼要是赶尽杀绝了,以后就没有鱼钓了,等到我们放生的小鱼成了大鱼,大鱼在产小鱼,这样一来鱼就不会被赶尽杀绝,我们就会一直都有鱼吃。”
    郑撅和王盛在洛水休息了一天,便再次前往去长安的路上。
    看了一眼王盛,郑撅说道:“你是不是想不明白,一开始你和我的意见相左,还要你一起同行?”
    王盛疑惑地看着郑撅。
    “我知道这个问题你一定想了很多遍,一直没有开口问而已。”郑撅提着马儿的缰绳说道:“这世上聪明人很多,也不是只有李正一个是聪明人,我欣赏聪明人,至于那些迂腐的老头子,他们早就该放权给年轻人了。”


第七百零一章 见五姓子弟
    王盛往长安方向看去低声说道:“在你眼里,五姓是不是真的已经没救了。”
    郑撅说道:“若说这个世道,五姓的存在就是一个错误,那五姓就必须从这个世道上消失。”
    王盛有又说道:“五姓和科举之间就不能共存?”
    郑撅苦涩一笑,“王公子,你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五姓七望的名声有多大,五姓的名声大过天,那么五姓就一定会亡,这天就是皇帝,一个做皇帝的人却发现自己的天下有一个控制天下士子的势力存在,而这些士子充斥着整个朝堂,你若是皇帝你会不会处心积虑除掉五姓。”
    再看王盛的神情,郑撅说道:“王公子,论语有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人心从来都不全是善良的,你心里认为李世民是一个正直的皇帝,是一个会采纳你建议的皇帝?其实不是这样,这个世上不是所有人都像王公子这般的美好,这世道也有很多的残酷。”
    王盛低头沉默着,“那李正是好人吗?”
    郑撅又说道:“他不是好人。”
    王盛又说道:“如今李正的名声也很大。”
    郑撅笑道:“你是觉得五姓倒了之后李正会成为中原第一门阀?”
    王盛点头,“李正的财富很多,有说人再过几年李正就可以富可敌国,而且如今的李正深得陛下的信任,这样的人将来不会做大吗?”
    郑撅说道:“或许李正将来的势力会很大,不过我觉得李正看得比任何人都要远,虽说他的名声很大,但是骂李正的人不少,李正的恶名早就传遍了中原,他爱钱,不要权,这样的人往往可以活很久,李正不会成为第二个五姓,他不要权,宁可做一个商人,甚至不在乎他自己臭名远扬,这样的人才是李世民最需要的,他不会进入朝堂,当初多少人觉得李正是一个傻子,现在看来他才是最聪明的一个,这才是他真正高明的地方。”
    王盛不再多说什么,心中泛着悲凉却不知道这股悲凉要从何说起。
    一边朝着长安方向而去,就看到一队车马经过,看到满满当当一马车的书籍。
    王盛心中越加着急,十多辆马车中塞满了一车车的书籍。
    郑撅派人去打听了一下,听运送这些书籍的人说,这些书都要送往太原。
    甚至对方还送了几本书。
    郑撅打开书看着上面的内容,“脑筋急转弯又出新的了,你要不要看看。”
    “脑经急转弯?”王盛说道:“之前看过这种书籍,是李正编撰的吧,不过是一种无聊又无趣的书罢了。”
    郑撅提着这本书说道:“我倒是不这么觉得,相反我觉得这种书籍对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特别有用,有些时候我们墨守成规地想问题,往往想不明白,但若是换一个角度想问题,你就会发现一切都豁然开朗。”
    王盛不屑说道:“我不需要看这种书。”
    “你父亲和你母亲生了个儿子,他既不是你哥哥又不是你弟弟,他是谁?”
    郑撅突然问题。
    王盛骑着马儿一时间有些想不明白。
    郑撅笑着说道:“当然是你自己啊。”
    “……”
    一行人朝着长安走着,其余人都很安静,只有郑撅看着手中的书籍,时不时传来笑声。
    第二日的泾阳。
    刚睡醒的李正打着太极拳,薛仁贵走来禀报道:“有一个叫做郑撅的人要来见长安令,随行还有十多个人。”
    李正依旧慢悠悠太极拳说道:“吃了吗?”
    薛仁贵看了一眼还未完全敞亮的早晨,“还没来得及吃。”
    收起打太极的动作,李正便走入屋子中带着薛仁贵一起吃早饭。
    其实家中的饭食和护卫队里的饭食差不多。
    薛仁贵也吃得习惯。
    等吃完早饭,李正带着薛仁贵走出家门,呼吸着清晨新鲜的空气,“朝中看来要向西域出兵了。”
    薛仁贵也会说道:“什么时候会出兵?”
    李正思量着说道:“应该要等到秋收之后,在秋收之前应该不会动兵,等到粮食都收上来之后,有了粮草的底气,陛下一定会出兵的。”
    薛仁贵也说道:“村子里的老农看过田地都说今年一定会丰收。”
    正走向村口,就遇到了等到不远处的王鼎。
    李正笑着说道:“王公公,这么早就醒了。”
    王鼎笑呵呵说道:“老奴听说今天五姓的郑撅和王盛两个子弟就要到长安了,一早醒来就听说他们等在村口,要见长安令,这才早早等在这里。”
    瞧着王鼎的神色,李正笑道:“王公公这是说的什么话,我又不会背着王公公和陛下,跟五姓谈判。”
    王鼎点头,“长安令这是哪里的话,陛下有旨意,若是有长安令需要帮忙的事情,老奴就算是不要这条性命也要帮长安令,把事情办好。”
    “王公公言重了。”
    李正说着一路走到村口,先来到村口的护卫队营地,李正对薛仁贵说道:“把人都带过来吧。”
    “喏!”
    王鼎小声说道:“长安令昨晚有消息送来,卢家的家主听说整个范阳落在段纶的手中,现在已经一病不起了。”
    薛仁贵带着人已经到了近前。
    来的是两个和自己年纪差不多大的年轻人。
    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说道:“两位远道而来,不去面见当今陛下,怎么来找我了。”
    王盛观察着四周。
    郑撅上前一步说道:“如今长安令名满天下,在下也一定要来见见长安令,早就对长安令瞻仰许久,今日特来一见。”
    李正喝着茶水说道:“我这人不是很喜欢虚伪的人。”
    郑撅诧异了一下,又连忙改口说道:“如今的五姓是树倒猢狲散,在下不愿意就此静观其变,我们都还年轻,想来泾阳向长安令谋一份出路。”
    李正说道:“我还以为你会虚伪地和我墨迹半天,没想到你说话也挺直接的。”
    郑撅躬身说道:“都是为了自己着想。”
    “为了自己?你们不是想要说服我就此收手?”
    郑撅接着说道:“起初确实这么想过,但历朝历代的史册证实只有跟随天下大势,才能所有成就。”


第七百零二章 为自己
    说完郑撅看了一眼李正的神情,再看身边的王盛介绍道:“这位是王公子,他是太原王氏的嫡子。”
    有些时候总有这种投机取巧的人,要说现在范阳出现的情况,也有投机的崔傅正打算大手笔买土地。
    范阳的情况段纶一直都有送消息过来,崔傅的做法很聪明,一块大饼碎了之后,总会有些人抢着吃这些碎块,谁在第一时间吃得最多,谁就可以成为新的势力。
    眼前的这个郑撅也是,崔傅也是,他们的心思都是一样的。
    五姓的亡与不亡和他们没有关系,他们想着的就是从这件事中可以得到多少的好处。
    王鼎安静地站在一旁,听着对话,李正和五姓子弟之间说了什么话,要全部复述给当今陛下。
    瞧着站在一旁的王盛,见对方四处张望着,李正说道:“王公子似乎对我们护卫队的营地很好奇。”
    王盛收回眼神说道:“失礼了。”
    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说道:“这关中的天气不知道两位能否适应,今年的夏天实在是够热的。”
    太阳刚刚冒头,温度就开始炙热起来。
    王盛躬身说道:“长安令,在下斗胆问一句。”
    李正已经摇着扇子,“说。”
    王盛重新站直身体说道:“长安令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