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房玄龄说道:“陛下,这份策论可以让商户与劳工之间的约束更好,上下相扣相辅相成。”
    如今的劳工最担心的是什么,就是工钱的不稳定。
    有时候还会被工坊主随意替换。
    今天干了这家,明天又要找另外一家。
    第一天找到活干,第二天可能就会找不到活。
    现在看来劳工们也不会有后顾之忧。
    工钱也不是由工坊随意来定,这也提高了劳工的工钱。
    杜如晦说道:“太子殿下的这份策论,实乃是解了燃眉之急。”
    李世民说道:“中书省制定好章程便下发下去,挑选几家工坊试试。”
    “喏。”
    房玄龄和杜如晦告退。
    李世民又看了一眼李承乾说道:“你也退下吧。”
    李承乾心中窃喜地离开甘露殿,李正的策论果然好用。
    甘露殿里,李世民问一旁的太监,“这份策论当真是太子所想吗?”
    太监小声回话道:“东宫的眼线来报,太子送了李正一万贯钱。”
    一万贯!李世民眉头直跳,“朕的太子这么有钱吗?”
    太监把事情前前后后都说了一遍,“还说是李正五行缺钱,太子这是在给李正治病。”
    李世民听完黑着老脸。


第一百零七章 白吃白喝的贯彻
    真要是李承乾做错了,倒也算不上,至少这个办法确实是个好办法。
    可李世民心中越想越不舒服。
    之前就是李泰和李承乾赶着给李正送钱。
    听完太监的禀报,李世民心中讶异,这里面竟然还有李恪的事。
    李承乾,李泰,李恪这三个小子没一个像样的。
    李恪也就算了,李承乾作为太子竟然还要向李正买主意。
    原本以为李泰在李正的身边,怎么也可以时不时劝导李正入朝为官。
    可以为江山为社稷出力。
    现如今李泰不仅没有劝说李正,竟然还帮着李正一起敲太子的钱!
    好在如今长安的乱象有了解决的办法。
    李世民黑着脸,李正想必是笑开花了吧。
    有道是就怕后院起火。
    朕与朝臣绞尽脑汁想着办法,太子却赶着去给李正送钱。
    莫非下一次朕也要求着李正不成!
    现在李正建设村子的钱都是从哪里来?
    那可都是朕的!
    心里越想越气,李世民看了一眼左右喝道:“朕的剑呢!”
    李丽质刚刚赶到甘露殿外就听到了自己父皇的一声大喝。
    停下脚步又转身离开,回到立政殿,李丽质对自己的母后说道:“母后,最近父皇怎么越来越喜欢练剑了。”
    长孙皇后用针线正在做着一件衣服,听到丽质的话语微笑说道:“可能你父皇也不服老吧。”
    说来李世民也才三十多岁,正是壮年。
    父皇也还没到老的时候吧。
    心里想着,李丽质看着自己母后的孕肚,笑着说道:“母后,我是不是又要有一个妹妹了?”
    长孙皇后笑着说道:“谁知道呢?说不定是弟弟呢。”
    长孙皇后已经快要生产了,太医署的御医说就是这两个月的事情。
    这些日子也一直在立政殿,可不敢有什么差错,现在是最需要照顾的时候
    乖巧地给自己的母后盛了一碗粥,李丽质的目光看向宫门外。
    长孙皇后看着自己女儿的神态说道:“是不是又在想李正了?”
    李丽质的脸一红立刻扭过头,“哪有。”
    尽管嘴上这么说,长孙皇后怎么会不知道李丽质的心思。
    看着李丽质的神色,低声说道:“你父皇没少为李正的事情费心,只是这小子抗拒官场,不像是个想要做大事的人,却是一个喜欢逍遥快活的人。”
    “对他来说他的大事就是建房子。”
    长孙皇后无声地笑笑,“这样的人也好,朝堂是个池子,进这个池子的人有多少人可以完好地出去。”
    李丽质问道:“那母后也不希望李正进入朝堂?”
    长孙皇后叹息道:“可能这就是李正高明的地方吧,只要他不碰权力,你父皇可以保他一辈子高枕无忧。”
    说完长孙皇后看着李丽质的神色,这丫头的神色里竟然还有一些骄傲。
    李正确实是一个本事人,一直在宫中,也不是没有听过李正的事迹。
    这样的一个孩子,能够抗拒人世间这么多的诱惑,确实难得。
    这世间的诱惑很多。
    五姓的招揽,皇子的拉拢,甚至连当今陛下都请他做官。
    可是这些李正都拒绝了,他宁可躲在泾阳县种田。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一个孩子对很多事情都会好奇。
    如果换成一般的孩子说不定李正就入朝为官。
    或者成了五姓的女婿。
    可是李正没有选择这些,他反而隐居起来。
    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总感觉他有些暮气沉沉。
    就像是那些厌倦的凡尘中的世俗一般。
    隐居在青山绿水之间。
    房玄龄来到国子监。
    正在国子监看着学子文章的孔颖达,见到房玄龄来了好奇问道:“房相,你怎么来了。”
    房玄龄微笑说道:“最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孔颖达比房玄龄还要年长,房玄龄说完做辑行礼。
    “据说现在工坊商户的事情已经有了决策,还有什么事情困扰房相。”
    房玄龄惆怅说道:“你说太阳什么时候距离我们最近。”
    太阳?
    孔颖达下意识看了眼窗外的太阳便说道:“自然是早晨和傍晚的时候。”
    房玄龄又说道:“那为什么中午的太阳是最热的呢?”
    孔颖达放下手中的文章,陷入了思索。
    房玄龄又说道:“这个问题是泾阳县的几个孩子问出来的,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似乎里面埋着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孔颖达苦笑说道:“不瞒房相,其实李正之前也交给我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倒像是一个新方向。”
    “哦,是吗?”房玄龄来了兴致又问道:“是什么问题。”
    “老朽也不好形容这个问题,若是能够想明白说不定要打破千百年来的世俗观念,有些事情老朽不愿意去相信,可真到眼前的时候,却发现有时候李正说的也不是没有依据。”
    就像是大唐的学问圈子里进入了一个异类,这个异类不是那么地嚣张。
    可若是你要去纠结这个异类的对错,你也没有办法去反驳他。
    孔颖达想过很多,或许李正的脑子里装着很多的知识。
    只是他不愿意表现自己。
    更不愿意用他那些不一样的学识来和大唐的这些老顽固分个高低。
    房玄龄对孔颖达说道:“咱们以后就看看李正教出来的那些小子会是什么样。”
    孔颖达也点头说道:“老朽也想看看李正教出来的孩子会是什么样的。”
    到了傍晚时候天空乌云密布。
    李正看着天色急忙收拾家里的衣服,要下雨了。
    天空响起几声雷鸣,大雨倾盆而下。
    收拾着衣服,李正急急忙忙走入屋中,见到正在吃着煎饼果子的李泰。
    “胖子你说你就不能做点活吗?”
    李泰又是咬下一口煎饼果子,“李正,你说太子现在应该高兴坏了吧。”
    “你能不能不要转移话题。”
    ……
    李泰又是一阵叹息,“这么好的事情被太子给拿走了,李正!虽说我是魏王,其实我的日子也很苦,你为什么不来帮帮我。”
    看来这个胖子是要把奉旨白吃白喝给贯彻到底。
    李正对李泰说道:“胖子,你什么时候回长安。”
    李泰也面色愁容地说道:“等到朝中的日子不再这么拮据了吧。”
    果然是要贯彻到底了……


第一百零八章 皇家的托儿所
    贞观四年七月,这是长安入夏以来的第一场雨。
    大雨下了一个时辰就停歇了,等到第二日,朝中发布的新商令,很快就在坊间实施。
    货物的价格以非常快的速度降了下来。
    商户们不敢卖得太贵,立刻恢复到了正常的价格。
    劳工们也慢慢地回来了。
    长安城的商业又恢复了正常。
    新商令从长安传出,立刻发往大唐的各个郡县。
    “我就说当今陛下不会不管我们的。”
    “当世明君怎么会眼看着那些商户作恶。”
    “可不是,当今陛下是一个好陛下。”
    ……
    长安城的百姓们也恢复了笑颜。
    李世民坐在太极殿听着各部的汇报。
    果然李正一出手问题就迎刃而解。
    虽说心里不太乐意。
    但这个新商令是真的管用。
    除了被这个李正这个小子坑了钱以外,心情还是不错的。
    李世民回到甘露殿,看着凉州传来的战报。
    颉利带着三万骑兵从侧翼包抄了吐谷浑兵马,李大亮守住了凉州城,又有玉门关相互呼应。
    吐谷浑见久攻不下已经撤兵,在吐谷浑的后方他们又遇到了吐蕃的兵马拦截。
    现在吐谷浑已经三面受敌,看完了奏报。
    李世民感觉反攻吐谷浑的机会来了。
    太监来禀报说道:“陛下,太子求见。”
    “不见!把李恪叫来。”李世民果断说道。
    太监躬身去回禀了李承乾。
    李承乾狐疑地站在太极殿外,怎么父皇不见自己了。
    在甘露殿外站了好一会儿,还在想父皇怎么不见自己,就看到一个太监领着李恪进入了甘露殿。
    李承乾心情失落地离开这里,心中还是好奇为什么父皇见李恪不见自己?
    李恪走入甘露殿面对李世民,“父皇。”
    李世民收起军报问道:“这些日子你都在做什么?”
    “儿臣……”
    李恪想了想说道:“儿臣今日一直在左武卫与秦琼大将军,整军,调任巡街的兵马。”
    李世民笑了笑问道:“听说你做了李正的护卫?”
    听到这话,李恪当即行礼说道:“当时是儿臣一时冲动。”
    李世民接着问道:“既然做李正的护卫,这些日子你怎么又不去泾阳?”
    “儿臣……其实儿臣很少去给李正做护卫,他只是让儿臣帮他挖蚯蚓,给他递茶,就是这些……”
    这些活倒不像是护卫该做的。
    李恪去给李正护卫,这个李正竟然把李恪当作下人使。
    看了一眼李世民的脸色,李恪连忙行礼说道:“父皇,儿臣知错了。”
    “你没错。”李世民淡然说道:“既然你要做李正的护卫,就好好做。”
    “可是儿臣……”
    看着有些唯唯诺诺的李恪,李世民大声喝道:“大丈夫一言既出,岂能反悔,左武卫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好好在李正身边做护卫。”
    李恪失落地点头,“儿臣明白了。”
    离开甘露殿,和自己的母妃告别。
    一路离开皇宫,李恪心里想着母后说的果然没错。
    真不该和李承乾与李泰他们争。
    刚从中书省回来的李承乾,正走着见到就要出宫的李恪,上前问道:“李恪,孤刚刚看到父皇召见你。”
    “没什么。”李恪摇了摇头说道:“多谢皇兄,这些日子的照顾。”
    说完李恪一路走出承天门,离开了皇宫。
    李恪这句话有些深意,回到东宫的李承乾几番询问,才知道李恪给父皇革了在左武卫的军职。
    李承乾也在思量,莫非孤找李正帮忙解决了父皇的燃眉之急,是孤做错了?
    泾阳
    正准备和李泰打牌,李正见到李恪来了,连忙招手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