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6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正瞧着武媚走出院门,还是一脸倔强。
    李正叫住她说道:“慢着。”
    武媚停下脚步看向李正,“长安令有何吩咐。”
    李正开口说道:“你觉得长乐公主为什么和你说这些?”
    武媚说道:“是我误解赵国公了。”
    看着她的神情,显然她是口是心非。
    表面承认,其实心里还是不服气。
    李正对她说道:“你觉得现在的我们是赵国公的对手吗?”
    武媚摇头说道:“我不知道。”
    李正又说道:“你知道吗?
    长乐公主经营着整个泾阳的生意,扩大产业也是必要的,可在这个时候和长孙无忌交恶只会让事情更加复杂,事关高阳公主,高阳公主又是长乐公主的亲妹妹,这件事能成则成,长乐公主想得比你更多。”
    武媚抬头说道:“可是那赵国公明明就是在针对我们。”
    李正对她说道:“面对对手,你不能只能一味的强势,当你眼前有一个强劲的对手之时,有时候也要示敌以弱,赵国公想要怎么样,我们可以先由着他,就让他针对我们,当他觉得他的手段对我们毫无用处之时,他就已经输了。”


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打孔颖达的主意
    武媚想着这些神情好了不少。
    李正又说道:“也不要把别人想得太坏,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坏人,在很多时候我们不要觉得事情非黑即白,不要有太多的敌视。”
    武媚说道:“这是长安令的处世之道吗?”
    李正感慨道:“心灵鸡汤喝多了吧。”
    武媚好奇道:“什么是心灵鸡汤。”
    李正又说道:“很多时候当我们气愤地时候,往往事实已经不重要了,你只是把对方当作了敌人,可你清醒过来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问题并不是很大。”
    再看武媚的神情,似乎她看自己地眼神不太对劲,这是不是在崇拜我。
    被武媚这种历史上女狠人崇拜,这感觉有点怪怪的。
    李正清了清嗓子说道:“我去煮开水,你忙你的吧。”
    瞧着李正走入家中,武媚站在原地愣了许久,细细品味着其中的话语。
    这些道理非常简单明了,听完这些道理武媚感觉自己似乎没有这么郁闷了,恍然间感觉心情都好了不少。
    看着李正的背影,武媚很好奇:“明明长安令才比自己大了几岁,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感悟。”
    李正把茶壶放在火架上,倒上水之后便等着水开。
    徐慧拿来一些点心说道:“长安令,这是宫里送来的糕点。”
    接过糕点,李正一口接着一口地吃着。
    不得不说古人的手艺还是很好的。
    唐朝的糕点味道并不比后世差。
    徐慧又说道;“长安令刚刚和武媚说的话奴婢都听到了。”
    李正稍稍点头。
    徐慧说道:“其实武媚这个孩子心性还是不错的,只不过她心里对外人有很大地敌意,但在公主殿下面前她还是很听话的。”
    李正才放下糕点说道:“你觉得她怎么样?”
    徐慧说道:“现在看来武媚的能力还是不错的,能不能堪大用还是要以后再说,不过公主殿下和王家的姑娘走得很近。”
    李正知道徐慧说的是五姓七望中的王家姑娘,现在还住在泾阳。
    说来武媚的心性确实有些不好处理。
    毕竟她狠辣的名声一直历史上就是响当当的。
    眼下武媚年龄还小,而且也没有经历这么多,或许好好开导还是可以让武媚减少那些狠厉。
    武媚的能力是有的,不论是办事的手段,还是手腕都很不错。
    这样的人用好了对泾阳地事业很有用。
    可要是控制不好武媚,武媚很有可能反水。
    李正感慨着说道:“武媚现在年纪还小,你多多照顾着点。”
    徐慧笑着说道:“这是奴婢应该做的。”
    说完徐慧便小步离开了。
    徐慧心中也清楚,其实长乐公主非常看重武媚,武媚的心性确实是一个问题,武媚不够善良。
    长乐公主也想过控制武媚。
    想要真正收复武媚,长乐公主也想过让武媚走进家门。
    但这也只是下策,关于武媚的事情还是要等以后才知道,以观后效,如果武媚真的无可救药,长乐公主也不会再用武媚了。
    茶壶中的水开了,李正给自己倒上一杯茶水。
    品了一口茶水之后,李正继续翻看着手中的书。
    关于西瓜的培育技术有很多的文献。
    早在宋朝时期,就有人开始研究西瓜的培育技术了。
    在吃这方面,为了西瓜自由,从古至今都有人在努力。
    有了前人的铺路,在这方面李正觉得自己还是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
    三天之后,许敬宗再次来到泾阳。
    李正和李泰还有大虎大清早收拾好了马圈。
    见到李泰在这里,许敬宗也不敢多说话,安静地站在一旁。
    忙完之后,李泰一边摸着大狗的狗头一边说道:“李正,书院的夫子招募我想了很久,现在很多学子都是半读半教的状态,本来高年级学习就很累,他们还要分出精力教低年级,一直这样下去也不行,我觉得还是要增加夫子的数量。”
    李正摇着扇子说道:“你有比较好的人选吗?”
    李泰想了会儿说道:“人选倒是有,我想让孔颖达老夫子来书院,只要孔颖达老夫子来书院,以他的名声可以招来更多的夫子,我们可以从中选择。”
    李正低声说道:“孔颖达老夫子?
    他老人家不是管着国子监吗?”
    李泰放下孔颖达的狗头说道:“孔颖达老夫子在国子监只能教授孔家学说,除了这些他想要再提高学识已经很难了。”
    李正了然地点头,“孔颖达老夫子已经是国子监的天花板了,国子监已经没有可以让他进步的空间了。”
    李泰又说道:“再来泾阳之前,我也会经常去拜访孔颖达老夫子,孔颖达老夫子也说过他毕生所学的孔家学说其实有很多方面也暗合你的科学。”
    李正狐疑说道:“是吗?”
    李泰又说道:“古时孔子所言的一些言论和你的科学很相近,以孔颖达老夫子现在的境界,他想要再往前走一步很难,想要找到一个新境界绝不是眼前地学识能够足够的,他需要更多的学识,而你的科学知识很多都是闻所未闻的,如果他老人家能够从你的科学知识中明悟一二,说不定他得境界可以再上一个台阶。”
    摸着自己下巴的胡渣,李正说道:“我的书院在外面的名声很差,他老人家名声不要了?”
    李泰笑道:“其实他并不是多么在乎名声,再说了他本就是孔子世孙,谁能质疑他?”
    李正稍稍点头,“也对,那要怎么请他过来?
    扒你父皇的墙角可没这么容易,我更担心因为这事情你和你父皇刀兵相向可怎么办?”
    李泰说道:“就算真有这事,我知道你一定会帮我的。”
    李正冷冷一笑说道:“你想得美,这事儿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尽管李正这么说,李泰还是满不在乎地站起身,“今天书院还有别的事情要忙,我就不久留了。”
    等李泰离开,许敬宗这才走上前小声说道:“长安令,称心的消息送来了。”
    李正接过许敬宗递来的书信,打开看着上面的内容,这封信基本上就是报平安了。


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信息的重要性
    称心已经成功到了倭国,而且已经成了倭国太子的老师。
    信上说了倭国的王身体很不好,久病缠身多年。
    如果不出意外倭国王去世之后,倭国太子会很顺利地成为倭国的新王。
    信上还说了倭国确实有银矿,光有银矿无法利用,耕地不多粮食也紧缺。
    倭国太子已经准备再次进攻高句丽了。
    看完手中的信,李正把信点燃用来给烧烤架子引火,准备烤肉。
    许敬宗小声说道:“长安令,称心的事情还算是顺利。”
    李正让火堆中放着炭说道:“高句丽那边的事情如何了?”
    许敬宗回话道:“按照我们最近搜集的消息,高句丽的新王已经顺利登基了,而且平壤城也已经在重建了,不过还是有不少的倭国人在高句丽沿海作乱。”
    看着李正把羊肉放在烤架上,许敬宗又说道:“长安令,你说这个倭国的太子会不会出兵攻打高句丽。”
    把羊肉在铁架上放好,李正说道:“倭国土地狭小,而且自然灾害多,居住在这个一个多灾又多害的地方,他们的粮食也少,居住在这一个地方,而你又知道海的对面有一片沃土,你会怎么想?”
    许敬宗思量着说道:“我会想着离开。”
    李正又说道:“再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倭国的王呢?”
    许敬宗犹豫了一番,想了好一会儿说道:“恐怕我也会想着发动战争,夺取海的另外一边的沃土。”
    翻烤着铁架上的羊肉,李正说道:“或许很多年之后,倭国会有一批接着一批人有这样的想法,人可以杀光,但思想是一直都在的。”
    许敬宗说道:“这么说来倭国人狼子野心,怕是包藏祸心。”
    李正点头说道:“人们对于想要的事物的渴望一直都是无止境的,他们永远不会满足栖身一隅之地。”
    许敬宗点头说道:“只要他们尝到了甜头他们就不会停下来,有些东西一旦打开了,就再也关不上了。”
    李正夹起一片烤羊肉放在嘴里细细品尝着。
    许敬宗又问道:“如此倭国要如何对付?”
    说完许敬宗想了一会儿又补充道:“在下的意思是长久之计。”
    李正往烤羊肉上撒了一些盐说道:“人与人之间地认知水平是有差距的,当远古时期茹毛饮血的年代,谁掌握了铁器谁就掌握了战争,谁掌握了武器的制作谁就掌握了一场战争的胜负,有了一块马蹄铁,你就有了一支骑兵,有了一把刀你就拥有了生杀的权力。”
    许敬宗低声说道:“长安令说话还真是高深啊。”
    李正说道:“其实也简单,控制倭国的发展,让他们的文明原地踏步,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加快中原的发展,从前有个人在乱世的时候选择了屯粮,而另外一个人选择了屯枪,到了后来他成了屯枪者的粮仓。”
    许敬宗倒吸一口凉气,“原来是这样,在下有些明白了。”
    许敬宗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有些话不用多说一点就通。
    安静了一会儿,许敬宗像是在思考,好一会儿之后说道:“长安令,俗话说得好斩草要除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有些事不做绝对自己永远是个隐患。”
    李正吃着羊肉说道:“你去忙你的吧,策反的事情有着落了吗?”
    许敬宗连忙说道:“已经物色了几个人,正在查他们的底细,这就去忙了。”
    说完许敬宗急匆匆地离开了。
    斩草要除根,这还真的是许敬宗说得出来的话。
    在对待外人,许敬宗手段会做得更绝。
    李世民的人一直盯着自己的一举一动,对李世民来说这种办事的眼线要多少有多少。
    光是杀或者抓,不能解决根本。
    只会让李世民变本加厉。
    想要搞定这个麻烦,也就只有策反李世民手中的人,策反李世民地眼线,甚至策反李世民眼线中的核心人物。
    信息不论在什么时候都很重要。
    在商战,在战争,在外交上,信息的快慢和真实性一直都很重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