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6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敬宗笑着说道:“余下的青菜你们自己留着用吧。”
    冬季的青菜可是稀罕物,据说只有泾阳有寻常人家很难吃到,伙计脸上堆着笑意,“那这酒钱就不用给了。”
    没等许敬宗再说什么,伙计便离开了。
    许敬宗再往禄东赞的空碗中倒上温热的酒水说道:“这个时候的吐蕃应该更冷吧。”
    禄东赞低声说道:“确实很冷,布达拉宫下根本不能住人。”
    许敬宗吃下一根烫口的青菜长出一口气说道:“尝尝这个青菜,冬日里的青菜难得着呢,禄兄就算是进宫也不见得可以吃到。”
    禄东赞低声说道:“我知道李正就可以在冬天种出绿菜,现在种的更多了吧。”
    许敬宗喝下一口酒水说道:“按照长安令的说法现在的大棚蔬菜技术还很不成熟,尤其是蔬菜成长的光照方面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这些大棚蔬菜也就只能长到比菜苗好一些,能吃就不错了。”
    说完许敬宗又吃了一根青菜,“禄兄,你也吃呀。”
    见禄东赞呆坐着不说话,许敬宗说道:“你我虽然有过节,但没到不共戴天的地步,大家都已经人到中年了又不是年轻小子。”
    禄东赞缓缓抬头看着许敬宗说道:“如今李正怎么样了?”
    许敬宗低声说道:“除了让皇家也着急的子嗣问题,长安令到现在都没什么大碍,除了挣钱比以往更多了还是和以前一样。”
    说完许敬宗把酒壶放在泥炉上。
    禄东赞吃下一口青菜而后自嘲地笑了笑,“能够在严冬吃下一口青菜还真是……”
    许敬宗拿着酒碗说道:“还真是人间一件没事。”
    看了看酒肆外还在飘着的风雪,禄东赞低声说道:“我看长安城外也种了不少树木。”
    许敬宗解释道:“这是为了防止沙尘。”
    禄东赞疑惑道:“树木还能防住沙尘?”
    许敬宗点头说道:“泾阳村外有很大一片的树林,防沙尘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如今长安城外种着的树林虽然不大,多少有点用,不过书院的学子研究过想要彻底杜绝沙尘还要把树一直种到陇西以西才行。”
    禄东赞点头说道:“说来也是现在的陇西只要一起风就是一大片的沙尘。”
    行军打仗的时候当初砍伐山林,将山地和树林都给铲了用来种粮食。
    千百年来的君王一直都在这么做。
    直到良田成了荒漠。
    战乱年间谁都会竭泽而渔。
    许敬宗感慨着说道:“到底是为了活下去毁了土地,还是保住土地牺牲人命。”
    禄东赞又灌下一口酒水说道:“你这话很矛盾。”
    许敬宗苦涩地笑了笑,“你不是出生在关中,不知关中事,你要知道先秦战国的历史再看现在的环境你就能明白我的意思了。”
    禄东赞说道:“我知道有句关中话叫做孰是孰非后人自会评说。”
    多年不见禄东赞,现在看起来禄东赞比以往多了一些什么,那股颓废的感觉不见了,反而多了一些让人看不透的东西。
    好一会儿之后,禄东赞缓缓起身用吐蕃礼仪行礼说道:“多谢你的款待,我还要去驿馆不久留了。”
    许敬宗自顾自喝着酒水看着外面的雪景说道:“不送了。”
    禄东赞走到长安城前将手中的文书交给守城官兵。
    官兵确认之后这才放行。
    长安城外行人希少,不过走入长安城内街道上还是很热闹。
    人来人往特别多。
    禄东赞一路走着一边观察着人群,意外的发现这里的人已经习惯将垃圾丢入了垃圾桶,街道比以往干净很多也整洁许多。
    长安还是很繁华,但也比以往更加整洁了。
    来到驿馆门口,这里有不少人聚集了不少人,大家都穿着各种奇装异服,看起来都是各地来的使节。
    各式各样让人听不懂的话语在驿馆吵闹着,一时间很嘈杂。
    禄东赞在驿馆伙计的带路下来到自己的房间。
    吐蕃人还是有自己的房间的,其他一些不起眼小国的使者根本没有自己的房间,或者几个小地方来的使者挤在一起睡。
    “这一次朝贺的使节就有上百人,有些人住在城外了。”
    听到说话声,禄东赞回头看去是一个突厥人。
    禄东赞看着对方说道:“现在突厥每年都会来朝贺吗?”
    “我叫乌哈那,是这一次来朝贺的使者。”
    对方自我介绍道。
    禄东赞收拾着自己的行李接着说道:“阿史那回到突厥了?”
    乌哈那点头说道:“阿史那本就是我们突厥王的血脉,将来阿史那也会重新坐回王位。”
    这个乌哈那看起来很年轻,只有二十来岁的样子。
    禄东赞接着说道:“你真的相信会有这么一天吗?”
    乌哈那听得出对方话语中的意思,接着又说道:“那吐蕃的将来还会更好吗?”


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雪景
    禄东赞看着窗外雪景下的繁华说道:“都说你们突厥如今已经成了中原的养马场。”
    乌哈那说道:“虽说因为西突厥一战如今我们部族已经落寞,但我们突厥王廷的血脉还在,阿史那也是一个有雄心的人,我来长安之前他说过,有生之年他绝不放弃突厥,中原有个叫越王勾践的人,我们突厥会慢慢积蓄实力,迟早有一日让突厥重新回到当年。”
    听着乌哈那雄心壮志的话语,禄东赞摇头叹息道:“谈何容易,你没见过李正的弟子,你也不知道当初在吐蕃发生了什么。”
    乌哈那接着说道:“当然知道,当年阿史那一直留在长安被当做人质,从那时候起阿史那便学习关中,读关中的书籍,关中人确实有智慧但如今的长安就这么上下一心吗?
    这天下毕竟是李唐的江山,李正也不能一直高枕无忧。”
    听这话,禄东赞皱眉说道:“你们突厥要对付李正?”
    乌哈那说道:“假以时日突厥的血仇一定要让李正,让李唐付出代价。”
    话语声不大,禄东赞倒是听的一清二楚。
    这话让禄东赞心里也有了一些慰藉,至少感觉吐蕃这边不是在孤军奋战。
    乌哈那低声说道:“吐蕃和突厥如今落得一样的境地,若是将来有机会,希望吐蕃和突厥可以一起联手。”
    眼下的形势,确实不少。
    禄东赞心中很明白,现在的松赞干布的斗志几乎被消磨殆尽,面对大唐吐蕃上下都有一种无力感。
    眼前的这个乌哈那是不是再说大话也不得而知。
    更不要说将来向大唐要回代价。
    也不敢对将来许诺太多。
    禄东赞低声说道:“希望将来会有你说的那一天吧。”
    乌哈那对禄东赞稍稍一礼就离开了。
    随着各国使节的到来,整个驿馆忙作一团。
    几个伙计在人群中穿行,一时间的忙得不可交。
    禄东赞对这个驿馆一直有种感觉,在这里就像是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各自盯着对方一举一动。
    泾阳
    李正站在山上说道:“这风怪冷的。”
    李世民喝着酒水在山上俯瞰着整个泾阳村子,“一个男子这点寒冷都扛不住吗?
    在雪中看着人间烟火,不是一件美事吗?”
    李正呼出一口气在冷空气中化成一团雾,哆嗦着收紧自己的衣衫,“这意境确实挺高的,但咱们能不能实在一点。”
    李君羡从火炉上取下温好的酒水,给李世民的杯中倒上酒水。
    李世民举着酒杯说道:“喝酒取暖。”
    李正指了指坐在另一个火炉边上的许敬宗说道:“陛下你是知道我的,我这人不喜欢喝酒,我有茶水也能取暖。”
    李世民笑了笑,“知道你小子滴酒不沾。”
    雪化无声地从天际落下,整个泾阳都安宁了许多。
    风雪一时间越来越大,李世民身上裹着厚重的貂皮,“听说朕的稚奴造了一个大炉子?”
    李正稍稍点头,“确实是这样的。”
    李世民又说道:“而且那炉子还是坏的。”
    看着李正的神情,李世民忧心说道:“你说朕的儿子成天在你的书院都学了一些什么,连个炉子都造不好?”
    李正解释道:“其实那个炉子所需要的技术水平还是挺高的,还有很多技术难题需要解决,好东西往往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李世民低声说道:“那个炉子能用来做甚么用。”
    在风雪中打了一个冷摆子,李正低声说道:“我也不知道能用来做什么,就算是那个炉子能够造出来,真正能用还要需要满足很多条件,看似一个小小的锅炉,其实是一个大工程。”
    说完见李世民一幅心领神会的样子。
    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听懂了。
    李正来到火炉边拿起一个烤土豆。
    滚烫粉糯的土豆入口,在喝下一口茶水,李正这才感觉到自己的浑身上下温热的一些。
    李世民看着眼前的雪景说道:“你李正的诗文冠绝天下,此刻你难道就不想作诗一首吗?”
    李正看着雪景念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李世民思量着说道:“大雪漫天,可山下是人间温暖,你这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不是有些不太应景。”
    李正说道:“在下已经江郎才尽了,陛下你就听听吧。”
    李世民站起身说道:“行了,朕也回宫了。”
    “陛下慢走。”
    李正捧着茶杯倒也没行礼。
    李世民倒也没多说什么,转身要往山下走去。
    许敬宗行礼说道:“陛下,慢走。”
    等李世民离开在之后,李正这才走下山。
    许敬宗跟在李正身后说道:“长安令,柱哥送来的消息,各国使者都已经到了长安,准备新年向陛下朝贺。”
    李正说道:“我知道了。”
    许敬宗接着说道:“突厥的使者和禄东赞也碰头了,两人在屋内聊了好一会儿。”
    说完许敬宗拿出一份卷宗说道:“突厥使者和禄东赞的对方都记录在上面。”
    李正接过卷宗一路走着一边看着。
    许敬宗说道:“看起来突厥和吐蕃似乎要联合起来。”
    李正看完手中的卷宗,递还给许敬宗,“继续让人盯着。”
    许敬宗笑着点头。
    驿馆有自己人的眼线,当然也有李世民的眼线,这点破事说不定李世民的人也知道了。
    看似驿馆都是一些伙计,其实从上到下,包括厨子和扫地的都是宫里的眼线。
    这其中许敬宗也安排了几个人在驿馆中打探消息。
    青海以北的土地现在就在自己手中,如果吐蕃有兵变或者起兵进攻大唐,那一片是一个很好的缓冲地带,又或者说以如今默呕的实力可以号召西域很多人,甚至都没等吐蕃打过来,吐蕃就已经兵败在默呕手里。
    莫先生的名声在西域已经吐蕃以西的名声都很响亮。
    有多少小国为了得到莫先生的支持,只要有了大唐的尖兵利器,足够那些小国发动一场战争。
    默呕长久经营以来,一直卖的也都是货真价实的东西,东西也确实都是好用的东西。
    就算是有人冒充莫先生,也被默呕的孩子们解决的差不多了,以至于现在很少有人敢冒充。
    敢冒充西域最大的兵器贩子,后果也是很严重的。


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快要疯了的李治
    李正又拿出一张图纸递给许敬宗说道:“把这个图纸交给东海的段纶,以后的海船就按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