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6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快要疯了的李治
    李正又拿出一张图纸递给许敬宗说道:“把这个图纸交给东海的段纶,以后的海船就按照这个规格来造。”
    许敬宗接过图纸说道:“明白了,这就去安排。”
    拿了图纸的许敬宗急匆匆去办事了。
    李正抬头看着灰蒙蒙的天空,雪依旧在下。
    远处的风景已经是白雪皑皑了。
    回到家中的时候,穿着厚衣袄的小兕子正在堆着雪人。
    小脸冻的红扑扑的。
    李正走入家中便坐在路炉子旁取暖。
    李丽质今天倒没什么事情忙的,低声说道:“见过父皇了?”
    李正点头说道:“已经见过了。”
    李丽质在一旁坐下问道:“都说了一些什么?”
    外面是寒冷的雪天,家里温暖许多。
    李正说道:“也没什么,就是嘘寒问暖,还警告我不要造反。”
    李丽质笑道:“我不信父皇和你说了这些。”
    捧着一杯热茶,李正的目光看向远方,偶尔还能看到雪中几个忙碌的人影。
    又坐了好一会儿,李正站起身回到自己的书房。
    锅炉在海船上应用并不难。
    让许敬宗交给段纶的图纸也是后世锅炉海船的图纸。
    等到李治的锅炉完全造出来,还要放到海船上。
    当然了锅炉还要用在其他地方,这会让泾阳的生产力上升一大截。
    在自己的书房坐了一会儿,外面的风雪已经停了。
    只不过天空已经灰蒙蒙的,看来这场雪还要接着下。
    李正来到家门口,看向远处的铁匠铺,锅炉的汽笛声响起,响声非常嘹亮,也很急促。
    汽笛声响完之后,锅炉开始运作,锅炉口冒出浓浓黑烟。
    好一会儿之后,锅炉传出机扩声。
    锅炉抖动了几下,便又没了动静。
    大雪天,李治还忙的一头大汗,衣服都已经被锅炉的黑烟薰黑。
    似乎注意到了李正的目光,李治回头看向李正。
    干脆放下手中的活,李治走到家门口,像个孩子撒气一般坐在家门口。
    李正说道:“晋王殿下,没什么事情是一蹴而就的,往往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李治苦恼地说道:“这话你都说了多少遍了,锅炉的耐受力太差,锅炉旁的轮子带不动。”
    说完李治按出图纸递给李正说道:“你看看,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
    李正瞧着李治图纸说道:“传动装置为什么要齿轮呢?
    不如试试履带。”
    李治思量着说道:“履带?”
    又想了片刻,李治说道:“齿轮的传动需要消耗很多的动能,齿轮的摩擦力消耗的动能更多,而且齿轮更容易磨损,如果用履带的话,履带更换方便,不仅如此还能节省很多的动能,更能节省很多零件,减少不必要的故障。”
    李正点头,“晋王殿下的智慧实在是让在下佩服。”
    李治瞪眼站起身指着李正说道:“你从一开始就知道对不对?”
    李正笑道:“晋王殿下何出此言。”
    李治大声说道:“你早就知道我什么地方造的不对,你故意折磨我是不是?”
    李正说道:“晋王殿下这是研究锅炉魔怔了,这边建议晋王殿下停工几天休息休息。”
    李治一手夺过自己的图纸,又看了看李正的脸色:“如果这一次改了之后,还做不好,我不做了锅炉,谁爱做谁去做。”
    说完李治气呼呼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小兕子好奇问道:“皇兄这是怎么了?”
    李正说道:“你皇兄此刻顿悟了。”
    “顿悟?”
    小兕子看着李正,一脸疑惑。
    李正说道:“你皇兄造出来的东西会改变很多是事情,当然这个东西会率先只能在泾阳使用,那是知识力量也是那些人没办法理解的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这话从来就没错过。
    改变世界的就是知识,探索未来用的也是知识。
    李治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这一进去估计一整天都不会出来了。
    徐慧带着一篮子绿菜而来说道:“今年的大棚菜长得不错。”
    别看现在是凛冬时节,天气很寒冷,但是今年光照时间长,有了大棚保温,加上光照绿菜就能长得很好。
    晚饭时分一家人坐在桌边,围着一个大火锅吃饭。
    李治吃了两口涮羊肉,再把碗里的米饭吃个干净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看到李治吃饭又是匆忙,李丽质长叹一口气。
    好像在饭桌上多坐一会儿对李治来说都是浪费时间。
    夜晚屋外又开始下雪了。
    今晚李江山难得留在家里。
    看她抱着横刀睡在暖炉边的样子,还是第一次看到她睡觉的样子,李正瞧了许久,心说这个时候靠近她,她会不会拔刀。
    “你看着我做甚么?”
    李江山突然睁开眼说道。
    李正收回目光说道:“我在想你是不是要一床被褥。”
    刚说完,徐慧抱着一床被褥交给李江山说道:“这是公主殿下安排的。”
    李江山倒也没客气拿过被褥便盖在了她自己的身上。
    李正回到自己的房间,喝下一口热茶便睡下。
    第二天雪就停了,李正扛着锄头早早出门,眼下这是雪停的时候,也是最冷的时候。
    就连呼吸的空气都能感觉到比昨天更冷了。
    田地里已经有村民在忙碌了。
    雪在化冻的时候,也会让地面形成冻土。
    这种冻土尤其是在田地里,冻土也会危害农作物已经来年耕种。
    要在这个时候把冻土翻动出来,待到雪彻底化完之后,来年种地土地又会是肥沃的。
    李正挥动锄头铲开地上的冻土。
    李绩大早上走来说道:“今天这天儿可这冷啊。”
    李正说道:“大将军这么早出来散步了?”
    李绩活动着筋骨说道:“孙神医说过年纪大了才要多多运动,这样对老夫有莫大的好处,总要活得久一点,这样老夫才能看着你,万一等老夫一死你就造反了,这可如何是好。”
    李正笑道:“大将军真爱说笑。”
    李绩晃动着自己的胳膊说道:“你接着刨地吧,老夫自己到处走走。”
    李正再次挥起锄头,就看到李治带着图纸急匆匆跑去铁匠铺,


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多年前的案子
    铁匠铺的炉子又开始烧起来了。
    铁家三兄弟再次忙了起来。
    图纸改过之后,李治的锅炉有很多的细节处需要重新锻造。
    看来这段时间李治还有的忙,不过距离中世纪锅炉的样子已经很接近了。
    在田地里忙活了好半天,李正这才把地里的冻土翻的差不多了。
    由于泾阳田地很多,上官仪也安排了不少劳动力去翻动田地冻土。
    见上官仪走来,李正说道:“这个县丞你做的越来越顺手了。”
    上官仪也感慨地长叹一口气说道:“很多时候做一个县丞更像是做村民的朋友,要听他们讲述各种烦恼,在朋友有困难有矛盾的时候还要想着帮他们解决。”
    李正坐在田根边说道:“要不是找不到其他人手,我还真舍不得让你做一个县丞。”
    上官仪笑道:“泾阳村子就这么大,对村子里来说县丞这个官已经很大了。”
    虽说没有朝中直接的任命,泾阳县的县丞这个官职也一直是上官仪暂任着。
    上官仪瞧着田地里劳作的村民说道:“长安令,薛仁贵和王玄策迫不得已进入卫府军中,你和当今陛下的关系想必越来越不好了吧。”
    李正感慨着说道:“你想多了,昨天我们还在山顶一起喝酒看雪。”
    上官仪放低自己的声音说道:“有时候在下挺佩服你的。”
    李正皱眉说道:“别人都看不上我,你佩服我什么?”
    上官仪说道:“俗人就要有俗人的样子,长安令是一个俗人,但相比其他人,长安令至少活得比别人要坦荡。”
    说完上官仪站起身说道:“村子东面还有一些事情要忙,隔壁村子的人说我们的田地挨着他们的,我得过去看看。”
    李正说道:“辛苦了。”
    上官仪说道:“我帮长安令做事也是心甘情愿的。”
    等上官仪离开,李正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重新站起身往家里走去。
    长安城内
    禄东赞走在朱雀大街上,看着如今长安的变化。
    正走着就撞见一个人。
    来人自称是大理寺的少卿。
    大理寺少卿戴至德向禄东赞行礼说道:“敢问可是吐蕃使者禄东赞?”
    禄东赞看着来人说道:“有什么事吗?”
    戴至德有些事情想要找你谈谈。
    对眼前这个人禄东赞心里带着警惕。
    戴至德带着禄东赞来到大理寺内,一边说道:“我伯父是大理寺卿戴胄,可惜早年前他就去世了。”
    禄东赞说道:“那还请节哀。”
    戴至德说道:“已经过去很多年了,只是我伯父当年查过一个案子,那个案子非常的离奇,一查就是很多年,直到伯父去世之后也没有查到结果,到了现在也没有结案。”
    禄东赞说道:“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吗?”
    拿出几份大理寺的卷宗戴至德说道:“有关系,当然有关系了,这个起初是我伯父在查,现在到了我手里,为了完成伯父的遗愿我说什么也要把这个案子查到底。”
    禄东赞看着他说得信誓旦旦,心中不由得觉得好笑。
    戴至德说道:“这件事和你们吐蕃也有脱不开的关系,还记得当初西突厥是甚么时候开始异军突起的吗?”
    禄东赞说道:“当然记得,他们手中有关中的兵器。”
    戴至德又说道:“虽然西突厥异军突起但也败亡的很快。”
    禄东赞点头说道:“确实是这样,西突厥太过好战。”
    戴至德又说道:“你们难道不觉得奇怪吗?
    西突厥因为一个国师导致西突厥掌握了大唐的兵器,并且实力在那个时候大增,你们吐蕃和西突厥打过仗,你们应该知道更多。”
    禄东赞对戴至德说道:“我们吐蕃帮你们大唐查案,那我们吐蕃可以得到什么好处吗?”
    正说着又有一个走入大理寺,乌哈那对禄东赞说道:“我们又见面了吐蕃使者。”
    禄东赞看了看大理寺少卿,又看了看乌哈那说道:“你们两个早就认识?”
    乌哈那说道:“在下刚来长安的时候就结识了大理寺少卿,至少就是见到你吐蕃使者了。”
    看禄东赞还是一脸的疑惑,乌哈那说道:“当初我们突厥与西突厥交战之时,就发现对方的打仗方式很奇怪,并不是一直以来用西突厥人野蛮的方式打仗,他们打仗不论是前后还是围攻,都有呼应,更像是用了关中的兵法,而且我们一度怀疑,西突厥的国师是一个中原人。”
    乌哈那说完看向禄东赞说道:“你们吐蕃觉得呢?”
    禄东赞说道:“据传闻当时西突厥的国师一直不露面,那个国师后来别烧死了,对方处理的很干净,见过那个国师的人都已经死了。”
    戴至德接着说道:“可是那个国师死了之后,兵器生意依旧在积蓄,我们查到一个叫做莫先生的人。”
    乌哈那说道:“这个西突厥的国师可能是假死,之后这个西突厥的国师换了个身份成了莫先生。”
    禄东赞说道:“这个莫先生其实是一群孩子,那几个孩子非常诡异,很少知道他们的行踪,也有人说这些孩子的父亲才是真正的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