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6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上官仪还能举一反三。
    第二日,李治便把图纸交给了铁家三兄弟,将零部件的图纸全部拆开,分散到长安十多个铁匠铺中,每个铁匠铺生产的部件都不一样。
    光是看零件,铁大心中敢打包票,就连经验老到的铁匠老师父都不知道自己铸造的是什么东西。
    交给外面的都是锅炉的大件零件。
    小件的零件只能铁家三兄弟自己来,并且小零件的误差很小,稍微偏差几寸都会导致整个锅炉报废。
    为此核心的零部件,不能交给其他人去做。
    李正交给铁匠几张图纸说道:“把这个几张图纸也分散开出去。”
    铁大看着李正的图纸说道:“长安令,这个不是锅炉的零件吧。”
    李正笑道:“这些零件我另有它用。”
    铁大狐疑的看着图纸,这些图纸上的物件尺度都很大,而且看起来很厚实,更不像是平日里要用到的物件。
    李正给的图纸,铁大也不敢多问,照做就是了。
    各家铁匠铺的手艺各不相同,各个铁匠师傅手艺有多高超,长期铸铁的铁大自然有所了解。
    有了铁大的把我,铸造的过程中,对方的手艺更加了解。
    赵郡李家的李薰送了好几大车的煤炭过来。
    李丽质看着一车车的煤炭说道:“这些煤炭应该够你的锅炉用了吧。”
    煤炭的质量也还不错,李正想了半晌说道:“心中能够用一阵,将来我们的锅炉开始用之后,这些煤炭就不够用了。”
    一般来说泾阳对煤炭的需求并不是很大。
    大多数的煤炭也都是给铁匠铺用的。
    铁匠铺一年也用不来了多少斤煤炭。
    听李正的话,李丽质说道:“将来我们对煤炭的需求会多到甚么程度?”
    李正坐在一旁的石头上说道:“长期需要,而且每年不少,随着锅炉的制造我们的需求会越来越多,我需要更多的煤炭,并且要更少的价格。”
    知道李丽质担心什么,锅炉需要长期且大量的煤炭,煤炭价格说高不高,但事说低也不低。
    以后如果一直这样会泾阳岂不是一直都给李薰输血?
    这样一来泾阳挣来的钱全部用来买煤矿。
    加之现在的煤炭开采没有后世这么发达。
    煤炭开挖需要很多的人力。
    这也导致了煤炭的成本,很高。
    大多数也都是在地表的煤炭。
    地下多数的煤矿开采需要一定技术。
    没有足够的工业水准,无法开采更多的煤炭。
    这也导致了煤炭的价格即使在大唐也是居高不下。
    李正对李丽质说道:“其实也并不是完全只能靠李薰的煤炭,你知道吗?
    其实我知道很多次矿藏,讲来我们不会缺少煤炭的。”
    李丽质好奇道:“你知道哪里有煤炭矿藏?”
    李正笑着没说什么。
    这世上还有很多的丰富的矿藏没有发现。
    有些地方的矿藏就在地面,而且亮很大。
    就连倭国也是有不少的煤炭矿藏。
    先知先觉的优势。
    李正觉得自己可以有取之不竭的资源,现在的自己最不缺的就是资源。
    看李丽质还皱着眉头,李正说道:“你可以派人去和李薰谈谈能否把价格再低一些。”
    李丽质说道:“现在的煤炭是五贯钱一石,你觉得把价格压低多少比较合适。”
    李正琢磨着说道:“一贯钱一石,如果她答应可以长期找她购买,如果她不答应,那我们以后减少她那边的采购量,毕竟话语权在我们这边。”


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所苛求的力量
    泾阳图纸传到了长安的各个铁匠铺,那些奇形怪状又让人看不懂的图纸,让不少铁匠都看懵了。
    不过泾阳出价特别高,也不限定工期,这些铁匠也愿意接这个活。
    一个月的凛冬时节过去。
    关中最寒冷的寒冬时节也结束了。
    李正提着锄头正在田地里忙活着,冬日里的泥土需要多多翻动,尤其是大棚蔬菜里的泥土,这些大棚蔬菜非常的金贵。
    每年能够种出来的也不多。
    李治自从放下了锅炉的制造之后,整个人笑容也多了起来,此刻他和小兕子走在泾阳河边有说有笑的。
    孔颖达抚须走来说道:“李正,老朽有个问题一直都想不明白。”
    李正笑着说道:“孔老夫子有什么想问的直说便是。”
    孔颖达点头说道:“你建书院,传播学识,那个所谓科学在老朽看起来确实见到了平生以来从未见过的东西,只不过学了一年以来,老朽想问你,你一直追求的是什么?”
    李正依旧挥动着锄头说道:“我不是很懂您的意思。”
    孔颖达在清冷的空气中长叹一口气,“你一直想要追求的力量是什么?”
    想了一会儿,李正停下手中的动作说道:“我一直追求的力量?”
    孔颖达点头说道:“老朽发现你的所有科学相关的学识都有一个方向,在那个方向尽头的东西老朽看不真切,但那里一定有东西。”
    孔颖达读了一辈子的书,这种人学识确实是最好的。
    也是最有境界的人。
    或许到了他这个境界的人可以看到很多东西。
    李正说道:“孔颖达老夫,你看我们现在所做的是农业对吧。”
    孔颖达点头道:“农耕自然算是农业。”
    李正对他说道:“一直以来我所追求力量是工业。”
    听到这话,孔颖达思量半晌,“工业?
    和农业的区别很大吗?”
    李正接着说道:“我说的是工业和农业本质上是相互联系的,就算是有了工业也离不开农业,这是一种相承相接的东西。”
    孔颖达摇了摇头,“老朽似乎有些明白了,但还是有些迷茫。”
    无奈地笑了笑,李正说道:“老夫子你看我们的工坊,你觉得我们的工坊怎么样?”
    孔颖达皱眉说道:“很挣钱?”
    李正像他解释道:“现在看起来是很挣钱,但如今人力和产能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在这个瓶颈下我们的产能想要在提升很难,如果我在外面多建设几个这样的作坊,只不过是用庞大的人力去堆砌产能,这样就想用石头做得斧子去砍树一样,效率终究还是没有变化,所以说我们现在泾阳的产能已经到了一种停滞阶段。”
    抚须好一会儿,孔颖达深吸一口气,“你比老朽想的远,仔细想想你的话,眼下的泾阳确实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李正又说道:“所以我需要力量,这个力量就是工业,想要做好工业数理化一样都不能少。”
    孔颖达点头说道:“所以工业是数理化融会贯通之后的才能得到的力量,而这个力量光靠你一个人的力量是是无法达到的,老朽说的可对?”
    李正笑了笑没有否认。
    孔颖达又说道:“都说这个世界上有些法门可悟不可修,但你却借为他人所学,达到你所要的力量,如果有书院学子一起来学,那么工业的力量看起来很遥远,但却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接近,建设书院,你用书院中的学子借力打力,从此达到不断的靠近你所要的工业力量。”
    说完这些,孔颖达释然地笑了笑,“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老朽现在终于明白了。”
    听着孔颖达的小声,李正越听越觉得渗人,这个老家伙像是一种看破世间真相一般,。
    他孔颖达要证道成仙了不成?
    李正瞧着他的模样一时间有些无言以对。
    孔颖达拍了拍李正的肩膀说道:“孩子啊,老朽老了,真想要多活几年,看看以后的事情因为你们成了什么样了。”
    说完他又笑呵呵的走向书院。
    听着孔颖达的话总觉得什么他像是在说遗言。
    李正放下手中的锄头,连忙跑向孙思邈的医馆。
    孙思邈正在收拾着草药,看到李正急匆匆而来好奇道:“你怎么来了?”
    李正看着孙思邈问道:“孔颖达老夫子的身体怎么样了?”
    孙思邈把草药放下,直起身子说道:“孔颖达年岁已经很高了,像他这样的人甚么时候离开人世都不奇怪。”
    李正有些无力站着,“已经到了那种地步了。”
    知道李正在担心什么,孙思邈说道:“倒也没有到那种地步,还能活一些岁月吧,人有生老病死,都是一样的,我们也要经历,你也千万不要顾虑太多了。”
    李正在医馆边坐下,说心里话李正并不喜欢这个落后的年代。
    但这个年代总有这么几个让自己敬佩的长辈。
    在医馆门口坐了好一会儿,李正这才起身离开。
    铁大的铁匠铺炉子早早就开始烧了。
    村民们也开始了一天忙碌的生活,为了来年开春的时候的耕种,纷纷跑到田地里,赶在播种的季节可以种上一些粮食。
    普通人都是淳朴的,他们都没有这么多的心浮气躁。
    锅炉是跨入工业时代的一个标志。
    如今只是刚刚开始摸到一些门道。
    眼下势在必行。
    李丽质带着武媚收拾着家中的账本,看到李正心情失落的回来,问道:“怎么了?
    有心事?”
    李正在院子里坐下说道:“刚和孔颖达老夫子聊了一会儿,我听他说话不对劲,就去见了孙神医,孙神医说人有生老病死,谁也离不开。”
    李丽质温柔地笑着说道:“就算是你有再大的本领,你也不可能改变这种现状。”
    李正琢磨着说道:“你说孔颖达老夫子多少岁了。”
    思量了半晌,李丽质说道:“年近七十了吧,不过孔颖达在村子里的日子一直都挺好的,孔颖达的孙女也说过,她爷爷很喜欢这里的日子,没有这么多烦恼,也没有这么多的负担。”


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山海关工事
    李正看着村子的天空说道:“说起这种话总是很沉重,谁都要经历这些。”
    接过武媚送来的账目,李丽质说道:“我们又从李薰那边买了五十石煤矿,她倒是同意的很快,愿意给我们更低的价格。”
    李正说道:“她会从中权衡利弊,如果她不肯压低价格,以后的采购量会更少。”
    李丽质说道:“即便是减少利润,她还是想要保住关中的经营,这个女人看得很明白。”
    瞅着李丽质的神情,李正说道:“我怎么感觉你和她有一种棋逢对手的感觉。”
    李丽质有些傲娇的抬着下巴说道:“有吗?我不觉得她会是我对手。”
    李正中肯的点头,“嗯,你很有自信。”
    俏目瞪了一眼李正,李丽质说道:“那还不是你给的,泾阳有这么大的经营规模,用你的话来说,我们有最好的基础和招牌,这几年经营下来只要我们泾阳走出去的生意,那都是抢着要的。”
    泾阳的生意经过了几年的沉淀,现如今确实是最好的。
    而且还有保障。
    泾阳的经营到了一定规模之后,对别人来说也是一种依靠。
    只要生意不出差错,谁都愿意挣钱。
    长安
    李世民看到一份奏章,山海关需要重新修建了。
    手里拿着一盏油灯,李世民看着挂在墙上的山海关地图,目光找了山海关的位置。
    李世民低声说道:“山海关是怎么回事。”
    王鼎回话道:“山海关东临东海,海风大,而且海水侵蚀严重,几年前东征高句丽的就有发现,只是如今更严重,急待修缮。”
    如今朝中也不缺钱,李世民点头说道:“朕找房玄龄他们商议,让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