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大熊看着这些村民垦荒,莫非真像这小子说的荒地里还能种出粮食。


第十二章 收治流民
    李大熊回到家看到自己的儿子正在做饭,这小子回来之后也懂事许多,会做饭也会打理家里了。
    看着自己的儿子,李大熊长叹一口气。
    李正把炒好的饭菜放在桌子上问道:“怎么了?”
    “你有出息了。”李大熊感叹道。
    本想着问问自己的儿子,招收这么多流民,开垦荒地是为了什么。
    可看着自己儿子又想起孩子他娘。
    现在儿子会治病,读过书,也被封官很有出息了,十里八乡都夸李正呢。
    自己不过是一辈子种田的。
    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又不是杀人放火,儿子好什么都好。
    要是问了免得会讨儿子嫌。
    李大熊吃饭没这么多讲究。
    一张饼一些腌菜就可以吃得很香,可看着眼前的东西一时间愣了神。
    “这一颗颗的是啥?”
    “土豆。”李正吃着面条说道。
    见自己儿子拿起土豆剥了皮再吃,李大熊也学着儿子的模样吃了一颗。
    意外的好吃,看向另外一碗问道:“这又是什么。”
    “这是黄瓜。”
    一顿饭下来,李大熊很喜欢黄瓜的味道,一张饼夹着黄瓜就吃完了。
    吃了饭李大熊又和村民坐在村口聊着天。
    李正吃了饭接着教村民修路,水泥这个东西和太稀了不好,太稠了又浪费。
    村子里的人多了也要管管治安,李正让李义府临时组建了一个治安队,平日里也怕村民与新来落户的人起冲突。
    李正招收流民垦荒的事情,长安也流传开来。
    知道这件事的人不少,这件事被魏征也知道了。
    魏征是朝中的谏议大夫又被封为郑国公,魏征这个老头子在朝中名声不咋滴。
    一天到晚在李世民面前弹劾朝臣,得罪的人多了去了。
    可是没有一个人敢得罪魏征。
    为什么呢?因为魏征敢在太极宫当着满朝大臣的面指着李世民的鼻子骂李世民昏君。
    这种事谁敢这么干。
    只能说这个老家伙有种。
    又有些不要命。
    李世民头疼。
    朝臣对他尽可能退而远之。
    这一次魏征来到泾阳县,听说新封的泾阳令招收了不少流民。
    这些流民也是大唐子民,若是李正敢征流民做苦役,绝对要好好弹劾他,以正视听。
    看着这里的情形,魏征找到一群干了活的流民坐在一起吃着饭。
    魏征上前问道:“你们是泾阳令招募的流民?”
    见到魏征穿着的是官服,几个流民连忙行礼。
    看着他们的吃食魏征问道,“你们还能吃肉?”
    “还有汤呢。”几个流民笑呵呵说道。
    魏征中肯地点头说道:“你们明天都干活吗?一天做多久的活。”
    “这里可好了。”一个流民说道:“我们一天可以吃三顿,而且每天中午都有一顿肉。”
    另一个流民说道“泾阳令是个好人,还给我们落户了。”
    “我们一天劳作四个时辰,就开垦一些荒地,一个月还可以休息两天。”
    几个流民一边笑着说道:“还有工钱呢,泾阳令是个大好人。”
    魏征听完表情好了不少,在泾阳问了一群人,看起来李正并没有征流民做苦役。
    反而给他们安家落户,还给他们劳作给工钱。
    瞧见不远处有个小孩子正在和泥,魏征上前问道:“你这么小的年纪也来劳作?是泾阳令让你做的?”
    李正停下手中的动作盯着这个老头子。
    “问你话呢。”魏征说道:“泾阳令让你们这些孩子也干活。”
    其他人不认识魏征,李义府知道。
    见到魏征正在质问李正,急急忙忙而来,“下官见过郑国公。”
    李义府连忙作揖又介绍道:“这位就是泾阳令。”
    原来是泾阳令自己在干活,难怪看了一圈只有这个孩子在劳作。
    魏征微笑说道:“你招收了这么多苦力,还要自己干活?”
    “水泥这个东西他们用不明白,我教他们呢。”李正说道。
    魏征瞧着李正,觉得这个孩子未来可期。
    “你招收这么多的苦力还垦荒,若是种不出粮食这些流民的安置你要如何?”魏征又问道。
    李正也干脆对魏征说道:“这些人已经不是流民了,他们是泾阳人,我已经给他们落户了。”
    把手中搅和水泥的棍子递给李义府,李正对魏征再次解释道:“我已经把他们安置了,这些流民居无定所,整日提心吊胆,害怕被官府驱赶,你口口声声问我怎么安置,朝中管过这些人吗?”
    魏征盯着李正的表情,被这个小子问得有些哑口无言。
    李正洗去手中的泥又说道:“你知道吗?这些流民的要求很简单,他们只想要安家而已,甚至不要我的工钱,只要他们有一个家他们就会咬牙去养家。”
    魏征眼神闪过一丝落寞。
    朝中不是没有想过安置这些流民。
    安置流民需要太多太多的钱财与粮食。
    就像李正说的,流民没想要太多,他们只是要一个可以安居的家而已。
    李正给他们粮食吃,让他们有地方休息。
    还给他们工钱,于情于理是自己过多猜忌了。
    起码他给了这些流民一个家,而朝中呢因为粮食的问题推诿,因为土地的问题难以为继。
    李正和了一天的水泥腰酸背痛,不想再搭理魏征,去自己的小医馆睡午觉去。
    李义府对魏征赔笑道:“郑国公莫要见怪。”
    “老夫不见怪,这孩子做的是好事。”
    魏征又在泾阳县许久,回到长安写了一封奏章,让人送入了宫里。
    刚打了一个盹,醒来的李世民见到魏征的奏章,打开看了许久脸色又黑了下来。
    把奏章放在一边,这魏征又吃错什么药了无缘无故又来骂批评朕。
    朕最近明明什么都没干,这魏征是弹劾朕弹劾的上瘾了是不。
    李世民气急败坏地把奏章扔在一边。
    好不容易闲下来的一天,被魏征的弹劾给搅得没了好心情。
    朕做个皇帝容易嘛!
    说的还是收治流民的问题。
    李世民回想起来问身边的小太监,“最近长安的周边的流民怎么样了。”
    小太监躬身说道:“回陛下,长安周边的流民都被泾阳令收治了。”


第十三章 哪里顺路
    “他收治这些流民要做什么?”李世民疑惑问道。
    流民虽说居无定所,但是把流民聚集在一起问题就不一样了,几万就是一个军队。
    小太监低声回答说道:“这件事也挺有意思的,坊间都说这个李正把荒地当作良田,让那些流民去垦荒了。”
    魏征也亲眼目睹了奏章说的不假。
    让这个小子入朝为官不干,他却垦荒种田,不过是个傻小子而已,李世民想到这里心里又放心了不少。
    对现在的大唐来说粮食是一个大问题。
    大唐有多少可以耕种的土地,关中一年有多少粮食。
    李世民心中清楚,这些粮食可以养活多少人。
    粮食是一个大唐国运的根基,大唐的安定也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加上前些年的动乱,天下好不容易太平下来,又几次遇到旱灾水患,蝗灾。
    人口一直提升不上来。
    朝中甚至提倡让寡妇再嫁。
    竭尽全力提高人口,竭尽全力提高粮食产量。
    有了人口才有更多的兵来巩固边疆,有了粮食大唐可以面对更多的灾害以及边疆的威胁。
    土地,人口,粮食。
    哪一个不是如今自己头疼的问题。
    李正这个傻孩子的出发点是好的,至少他在开垦荒地,哪怕是多几亩地能够种起来都是一件好事。
    泾阳县。
    这里是一片热火朝天,李丽质再次来到泾阳县。
    李丽质来到泾阳河边找到了李正,“你原来在这里。”
    听到说话声,李正回头看去说道:“公主殿下又偷偷出宫了?看来出宫这种事对公主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了。”
    轻车熟路?李丽质听着这话,都说李正这人是个傻子,可自己怎么看他都不像是个傻子。
    “我才没有偷偷出宫,母后去感业寺给父皇和百姓祈福,我顺路过来的。”李丽质抬着下巴说道。
    “哦,顺路?”李正提着鱼竿说道:“感业寺在长安以北,我在长安以南,哪里顺路了?”
    “……”
    李丽质拿出十文钱给李正,“给你!”
    见李正接过钱,这家伙竟然还一枚枚地观察着,像是在确认真假,检查一番他才小心翼翼放入他的怀中。
    “你以为我会给你假钱?在你心里本公主就这么不值得相信吗?”
    “防人之心不可无,”李正悠哉地看着鱼线,等待着鱼儿上钩。
    从这里一眼看去可以看到一大片地已经被翻过土,有很多人正在种东西。
    看着这一幕李丽质说道:“李正,你这泾阳县还是县吗?”
    “为什么不是县了?”
    李丽质清了清嗓子,认真说道:“我听我父皇说过,现在大唐有人口一共三百六十万户,每个县有五百户到一千户不等,上万户的都是郡,就不再是县。”
    见李正沉默,李丽质像是炫耀般抬着下巴,仿佛在期待着李正的夸奖,怎么样我连这个都知道,我厉害吧?
    沉默了好一会儿,李正依旧没有说话。
    李丽质跺脚说道:“你到底有没有再听我说话。”
    李正面无表情提着鱼竿:“没有。”
    果然没有……
    李丽质咬牙切齿,这个家伙竟然敢无视本公主。
    “公主还有什么事情吗?”李正侧目问道。
    “你在赶我走吗?”李丽质红着脸,很生气。
    “公主殿下随意。”李正不想理会李丽质这个小丫头。
    “你很喜欢粮食吗?”李丽质问道。
    “喜欢啊,粮食这东西谁不喜欢,家里有粮心里不慌,可粮食也来之不易啊。”李正叹息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粮食都是百姓们用汗水种出来的。”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丽质重复着念了几遍。
    “好诗。”李丽质坐在李正身边,“还有吗?”
    “公主殿下凭什么认为诗词这种东西想有就有。”李正说道。
    “没有了吗?”李丽质神情落寞。
    李正低声说道:“刚刚那首诗在下就卖给公主殿下,一共一贯钱。”
    “诗词还能买得吗?”李丽质感觉自己的世界观似乎在崩塌。
    “对,只要公主殿下付了钱,这诗词就是公主殿下的,在下就当没有念过这首诗。”李正说道:“若是公主殿下可以多付一些说不定在下茅塞顿开,可以多念几首。”
    李丽质非常豪迈地拿出一块巴掌大的银饼,“值几首?”
    “额……”李正有些措不及防地看着这块银饼,知道公主不会缺钱,没想到这丫头一出手就是这么大一块银饼。
    迅速把银饼收入怀中,李正说道:“公主殿下听好了。”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李丽质连忙让侍卫拿来了笔墨,把诗词记录下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