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成帝国-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臣知陛下有为难之事,还请陛下明示,臣一定为陛下分忧。若是臣等不慎罪过,还请陛下责罚,臣等绝无怨言。若是陛下难言,就请张常侍大人示下。”
“唉,袁卿,非他事。记得第一次与袁卿朝堂相见时,袁卿的那句话至今犹然在耳畔响起: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更闻袁卿凯旋之时,八百里加急文书言:追击胡虏一千八百多里,心中好不振奋。最后,又闻袁卿回朝之时,与羌人签订盟约,永不相侵。是以封赏袁卿,由于朕过于兴奋,以至于将军名号一直封赠袁卿。可现下……”
说到这里,刘宏又说不下去了,看来这问题确实不小,而且必定与羌人有关。
“陛下,难道与羌人有关?若是羌人胆敢再犯,臣下当使之永绝后患。可是,这似乎有些……要知道,羌人首领的儿子可在微臣府上为质……”
袁术把人家送来学习改成送子为质,以增强说服力。果然,刘宏听到这话眼睛里闪了闪,可是一闪即逝,将信将疑的样子看看袁术,有看看手中几本奏报:
“朕不怀疑袁卿忠心和办事的能力,可是洛阳令和司隶校尉的奏章应该不会有假啊?”
“恕臣斗胆,还请陛下告知事情原委,或让臣等咨询洛阳令等,臣尚步知发生何事,实在不知如何应对。”晕,总是不说什么事,打哑谜打到什么时候去啊?
“阿父说吧。朕有些为难。”额,难道这刘宏还把我当兄弟不成?难以启齿?
“袁将军,数日前,洛阳令和司隶校尉前来上奏章,言帝都城中出现羌人,故将其擒获,两位大人怀疑羌人又欲蠢蠢欲动了。可是,将军曾言羌人永不相侵的事情,所以不好决断,来请示陛下。陛下念及袁卿忠心,这才召来询话。不知袁卿能否解说?”
额,原来是这样啊?拓拔当又犯似乎不可能,可是羌人又不止他一个部落,难道……
“陛下,能否容臣申辩一言?”袁术深深施礼下拜。
“袁卿何须多礼?有何缘由,但讲无妨。只要能破得当下窘境就好。”刘宏伸手虚扶袁术道。
“启奏陛下,其实羌人并非一部,而是由数十上百个部落组成,人数也由一二千人至数万人不等,多的有十余万人。数年前,臣下征羌之时,只是其中一部而已,那个部落有数万人之多。因此,臣下平定该部落,并与该部落签订盟约。可是,若是逐一要征伐诸羌,似乎不可能,陛下亦知,帝都兵马尚不能远征塞外也。所以,臣下也只好以夷制夷,以羌制羌。”
“哦,何为以夷制夷,以羌制羌?”刘宏产生了兴趣。
“虽然羌人人数众多,可是并不团结,他们之中一些强大的部落意图统一诸羌,而别的小部落却不想臣服成为大部落的奴隶。所以一直争斗不止。于是,臣下在签订盟约后,与该部落达成协议,臣下助他攻伐羌人中最大的大部落,让最强大的部落一夜之间伤亡殆尽,这样,羌人又陷入混战的局面,没有精力与大汉对抗。只有这样,羌人才能与大汉永不相侵,而与臣下立盟的那个部落则以子为质,以示永不与大汉为敌。”
袁术侃侃而谈,这些其实也不过是朝中平衡诸位权臣各地平衡世家的平衡法则,只是被袁术灵活运用了一下而已,刘宏听得有些带劲。这确实也算一个不错的办法,大汉的兵力确实有限,但这样一来,确实步需要费多大力气就能解决许多问题。刘宏尽管昏庸,但绝对不是一个二百五,要不然也想不到那多好玩的玩意儿。不要说那些玩意儿都是张让等人的主意,要是没有刘宏的创意,张让等人是不可能有那么好的主意的。
“可是,现在的事情怎么解释呢?城中确实有羌人啊……”刘宏又回到了主题上。
见到刘宏还比较上道,袁术有些“欣慰”,这原因一查不就知道了么?
“回禀陛下,可否容臣仔细查探,待臣查探事情经过,必将交给陛下一份满意的答卷。”袁术信誓旦旦,说得刘宏有些意动,刚要准奏,只听张让道:
“羌人谴子为质,奈何不报?奈何私自藏匿府上?”
“陛下,恕臣下斗胆问张常侍大人一句:若是质子遇害当如何应对?陛下可知,质子入朝,危险重重,像如今羌人潜入,若是混进皇宫,将质子杀害当如何?那样不就触发战争了么?难不成陛下派遣一营兵马专程守护质子不成?那这质子是在此为质还是在此享福呢?不要说不可能,试想,质子遇害,大汉必定与羌人发生战争,这样一来,羌人的其他部落有了机会,鲜卑,乌桓等也有了侵汉的机会了。”
袁术这样一解说,倒是让两人信了几分,可张让却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那要是在袁卿府上遇害呢?袁卿如何应对?”
晕死,这老东西,袁术有点气愤了,但还是强忍下来道:
“首先臣下现在已经护卫监视,而且已经藏在一个极其隐蔽之所。不过就算万一出事,陛下只要将臣下人头拿下,交与使者送往羌人,不就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么?”
这么一说,刘宏张让倒是真的不好在说什么,可偏偏张让就有那么讨厌:
“此事已是迫在眉睫,将军多少时日能查出缘由呢?”
我的天,查案子还能限制天数啊,你也真是一个奇葩了……那尽量拖拖吧:
“此去西羌,快马加鞭,三日去三日还,调查三日,九日便有奏报。”袁术侃侃而谈。
“呵呵,袁卿真是好效率,朕还在想在太庙祭祀前把事情解决就好了,袁卿竟然能这样为朕分忧,真乃忠臣也。”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虽然太庙祭祀尚有两月,但是诸事较多,还是尽早的好。天赐袁将军这样的贤臣给陛下,真是陛下之福啊……”
什么?两月?离太庙祭祀还有两月,这刘宏竟然给我留了这么长的时间,我的天,竟然被我逞能忽略掉了,该死的这一老一少,竟然合伙来诈我忽悠我,要是逼急了,老子给你来个大忽悠,保证像本山大叔那样,把你们忽悠上担架,额不,直接忽悠死掉……
袁术心中暗骂,叫苦不迭……
不过袁术还是捞回一点本钱,又向刘宏讨要便宜行事的特权,这便宜行事刘宏都成习惯了,每次袁术要办大事,都要便宜行事的特权,所以,刘宏似乎早有准备一般,直接给了袁术。
退出朝堂,袁术叫来史阿,尽快回书院一趟,安插在城中各处的银狐必定知道这些讯息了,乃至于应该连羌人什么时候来,都干了一些什么事,什么时候被洛阳令和司隶校尉抓获都知道。甚至皇甫嵩等人应该也知道这些事,只是应该不是什么大事,所以没有上报而已。但洛阳令只是职责不一样而已。想通这些,袁术倒是不急了。
回到家中,袁术首先去拜见了父母,看望了袁胤等人。随后又去看望大兄袁绍。
走到袁绍府邸,同样又看见了曹操,荀彧荀攸也在,不过此次倒是没有看到许攸那个杂碎了,四人见到袁术,都起身相迎,众人见礼毕,袁术末位坐下:
原来众人讨论的事情正是城中出现羌人的事情。至于事情的缘由,当然是因为袁术之前的那个“搪塞”之词,所以现下羌人变本加厉。不过,此时的袁绍倒是极力的为袁术这个弟弟做辩护。甚至还邀请曹操等人一起去毛遂自荐,请战征羌。而曹操似乎有更好的想法,并不支持袁绍的做法。荀彧则觉得应该加强吏治,巩固国家根本。而荀攸则觉得应该杀一儆百,让羌人看看大汉的决心和威仪。不过,这些在袁术看来,都是无稽之谈。不过,对于袁绍的点滴关心,袁术觉得要感谢一下这个大兄了。而且,若是日后成就霸业,这个大兄如果也像今日一般,袁术也不惜好好感谢这大兄。
………………………………
第一百四十六章 给袁绍的主意
从袁绍府邸出来,袁术直接又去拜见皇甫嵩等三位将军,三人自然又都聚在皇甫嵩家中。见到三人,袁术恭谦有礼地拜见三人,并就城中羌人的事情询问三人。
三人的看法略有不同:
卢植建议将抓来的羌人实施教化,然后放回。言大汉的宽容和威仪,以此震慑羌人之心,同时又不与羌人正面为敌,毕竟国库是不充盈的。从这一点看得出这个从一个儒学大师成长起来的将军,这样的建议显得有些迂腐了一点。
朱隽的想法则是直接陈兵边境,以备不虞。当然也要从年轻一辈中挑选将军和能征惯战的勇士。像袁术这样的最好。当然袁绍曹操好像也不错,近几年来,鲜有几次在外征伐贼寇,表现不错。袁术听了撇撇嘴,这也算好主意啊。老子才不想跟曹操一道呢。那家伙阴着呢……
皇甫嵩的想法则有些模棱两可,能够不发生战争最好。国库空虚是关键,其次皇城兵马也是久不操练,而且,军中混功名的纨绔子弟极多,能不能上战场还两说呢。但是要是能有法震慑诸羌那就更好了,比如,若是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展示一番,这样倒是可以震慑一下羌人之心。只是,就目前的大汉而言,这军事实力是一个什么景象,怕是平民百姓都能想得到啊。
三人谁也说服不了谁,各自表达各自的主张可看法,虽说大同小异,但就是统一不起来。袁术一时没有好的主意,但是在皇甫嵩的话语中听出一些端倪,心底闪过一丝灵光,但一闪即逝,只说回头好好想想,然后告辞出门。
综合了个方面的想法,袁术觉得应该跟贾诩程昱他们一起商议一番,毕竟,人多力量大,多一个人就多一份智慧,集思广益,能够收到好的效果。
连夜,袁术赶往书院,同时也叫程昱赶过来,这样节省时间。(南召在洛阳和宛城之间)
三人坐到一起,袁术嘘寒问暖,然后袁术问起洛阳羌人的事情,贾诩告知:
此次来到洛阳的羌人确实不是拓拔部落的羌人,来到帝都却是以卖马为幌子,不过,确实是到过不少地方,但是似乎并没有什么规律和章法,就像是不认识路,走错了地方一般,可是,没等银狐查出更多细节,就在路过皇甫将军府邸时,被皇甫嵩的虎卫发现,一把擒住,送到了洛阳令的府邸。至于司隶校尉则是另一个地方,看到了羌人,却没能追的上,让人家跑了。所以,由此看来,确实卖马也有可能,但做细作也不是不可能啊。
随后,袁术将刘宏找自己的事情经过都说出来,也同时把自己的想法和顾虑说出来,请他们一同参考。两人思索了一会,程昱先说道:
“要震慑诸羌,那就只有展示自己的实力,而大汉的实力在哪里呢?羌人侵汉,不过是有强大的骑兵而已,若是大汉也有十万精骑,何惧胡虏哉?可现在,别说十万精骑,就是五营中那几千骑兵也是久不操练,怕是亦难上沙场……”
这是目前的事实,就算程昱不说,袁术何尝有不知呢?袁术是来解决问题的,不是来听说教的。办法啊,办法在哪里啊?想到这里,袁术想起皇甫嵩说到的展示军事实力,震慑胡虏的问题,羌人凭什么可以俯视大汉呢?不就是有强大的骑兵么?而大汉呢?地处中原,步卒可以天下无敌,攻城拔寨所向披靡,可是,一遇到骑兵,不就弱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