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非正常三国-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事儿关乎自身气运,否则光靠自己这点儿命数,这辈子估计都难有大发展了。
  “曹将军!”楚南看向曹性。
  “在。”曹性插手一礼。
  “这盐田的图纸已经给你了,我去一趟附近的渔庄,你代我指挥将士们挖掘盐田。”楚南决定亲自走一趟,了解情况,人手问题是必须解决的。
  “喏!”曹性插手应命。
  楚南将行军令旗解下递给曹性道:“令旗你拿着,记住,除我之外,这令旗不得给予任何人。”
  这令旗便是楚南能够统帅三军的关键,因为之前的拖延,时间已经很紧了,如果侯成这个时候跑来夺权,拿回行军令旗,然后排挤楚南,那可就什么事儿都做不成了,这道命令,防着的正是侯成。
  曹性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犹豫片刻后,双手恭敬地接过令旗:“末将军威不及侯将军,若侯将军他……”
  曹性此前乃郝萌部将,后来郝萌叛乱,曹性斩杀郝萌后,才得吕布擢升,但在军中无论威望还是地位,都是不及侯成的,若侯成过来与他抢军权,曹性自问怕是夺不过侯成。
  另外一方面,侯成是吕布心腹,楚南一个列曹,就地位来说,他也不想因为楚南得罪侯成,但一个金曹吕布却让他统帅兵马,甚至让侯成听他的,这就让曹性有些不太明白,也不敢乱得罪楚南。
  “我有神力附在这令旗之上,你只需持此令旗,军中将士皆会听你号令!”楚南解释了一句:“若三军将士听你号令,那侯成还能夺权?”
  “自然不能!”曹性看了眼手中平平无奇的令旗,插手一礼道,同时心中也松了口气,原来楚南竟然有此神通,难怪能得温侯破格提拔,同时曹性也终于明白为何统兵能力没眼看的楚南,在接了军权之后却能迅速令将士归心,感情这位列曹竟有这等统兵神通。
  若他能勤学兵法、用兵之道,未来说不得能成为温侯手下一上将。
  统军打仗上,有相关天赋之人可比没有统军天赋之人占太多便宜了,比如吕布的行军速度,放眼天下都无人可比。
  也难怪吕布如此重视此人,只是守住令旗的话,倒是没问题,假说楚南没给自己便是,念及此处,曹性答应的倒也干脆。
  “另外……”楚南看向曹性道:“为我挑选几位善战之士。”
  虽然面对的只是一群渔民,但楚南本身是个战五渣,螳螂王现在的战力也不如一个普通人,带过去也就是个充数的,这帮渔民这么不配合,虽然动手可能不大,但万一呢?还是带几个人去比较保险,要能打的,最好长得凶神恶煞一些,能唬住人的那种。
  曹性怔了怔,随即反应过来,答应道:“列曹放心,末将这便去挑选。”
  很快,楚南足足带了一队(五十人)兵马离开大营,径直往海边的渔庄去了。
  既然准备插足食盐贸易,楚南在之前自然是做过调查的,这赣榆一带不属于陈糜两家范围,海边的土地因为无法种植粮食,所以还是属于衙署管辖,往南走就是朐县,属于糜家地界,往北走就是琅琊郡,琅琊大族的地盘,只有赣榆这边,并非大族掌管。
  海边渔民也都会制作私盐,但为何这些渔民不肯接受聘请,毕竟衙署是给工钱的,不属于徭役,他们没理由拒绝才是。
  一路上,楚南思索着渔民们拒绝招募的原因。
  思来想去,无外乎两个原因,第一,他们有自己的营生,而且利润丰厚,看不上衙署这点招募费用,楚南定下的薪酬,是经过仔细比较的,刚好比他们自制私盐赚得多些,靠他们自制私盐,抛开赋税后,赚到的可没有这么多。
  而且海边除了渔盐之外,他想不出还有什么利润丰厚的东西能让渔民们拒绝。
  第二,就是有什么外在因素干预,让他们不敢或是不能接受招募。
  当然,除此之外也不派出对方排斥衙署的因素,不过这个可能性在楚南看来应该不大。
  “楚列曹,前方便是我们去过的一处渔庄。”楚南身边,一名将士指着前方的一处渔庄道。
  “没有胁迫吧?”楚南问了一句。
  “自然没有。”对方摇了摇头。
  楚南点头没有再问,什么原因,去了便知道了……


第四十章 祸根
  很普通的海边渔庄,刚下过雨,庄中的泥土道路泥泞不堪,很多地方都是水洼,踩进去不知深浅,两边的房屋多是木质,很难看到整洁的,哪怕是这里的里正住的也只是稍微大一些由木屋为主的院落,稍微有些格调。
  整个渔庄最完整的建筑,恐怕就是入庄时看到的用来防御野兽进攻的篱笆了。
  弯弯曲曲的泥泞小路两边,偶尔能看到渔庄的妇人们或是在晒鱼,或是在煎盐,皮肤在海风和阳光长期肆虐下,粗糙黝黑,不具任何美感,偶尔朝着这边看来的眼神中,没有好奇,有的只是一片麻木。
  街边四五岁大的稚童还光着屁股乱跑,看向一众人的目光里,充斥着好奇和畏惧,也只有这些稚童的目光里,才能看到些许麻木之外的光。
  走在泥泞的道路上,楚南发现渔庄里除了眼神麻木的妇人和稚童外,很少能看到老人和男人。
  “庄里的男人此时多半在外打渔,所以看到的多是渔庄的妇人。”跟在楚南身边的队率解释道。
  楚南点点头,男人在外操持生计,女人再加煎盐,这大概是多数渔庄的生活模式,而且这里的生活水平显然并不富足,没理由拒绝自己的招募才对。
  “之前去的另外几处渔庄也都是这般?”楚南突然问道。
  “差不多。”队率点点头。
  心中莫名的生出一股压抑,让人有些喘不上气来的压抑,乱世之中的苛税才是真的重,诸侯要养兵打仗,需要的赋税更高,百姓生活自然好不到哪去,但吕布如今收不上税来,没钱扩大军力,而底层百姓生活却并未因为没有赋税而变好,反而更差,这中间的道道,楚南很清楚,却又无力改变。
  别说他现在只是个小小的金曹,就算他坐在吕布的位置上,想要改变眼下的情况也很难。
  不过真正让楚南疑惑的是,这里并非大族掌控之地,这也是楚南选择赣榆的原因,但这里的百姓,比那些大族掌控之地的百姓活的更苦,地方小豪族应该没这个本事吧?
  “去请里正过来。”走了一圈儿,楚南叹了口气,虽然心有怜悯,但他知道自己没那个本事做救世主,还是先考虑自己吧。
  “喏!”队率答应一声,招来两人让他们去请此地里正。
  不一会儿,楚南在这庄中唯一一间还算过得去的院落里,找到一位里正,也是迄今为止,在这渔庄中唯一一位老人。
  老人满头银丝,布满褶皱的脸上,满是风吹日晒的痕迹,满是沧桑和疲惫,见到楚南,一张老脸勉强挤出几许笑容:“在下此间里正孟卓,见过将军。”
  “阿翁无需拘礼”楚南请老者坐下,看着孟卓笑道:“不知阿翁今年贵庚?”
  “老夫今岁四十有八。”孟卓有些拘谨,这不是装出来的。
  四十八?
  楚南有些愕然的看着老者那满脸褶皱的脸,这样貌……说是八十四他都信。
  孟卓显然不太擅长言辞,楚南客套了几句,答的都相当拘谨,回答之后便不说话了,楚南起了几个头,都持续不过两句。
  “阿翁啊,在下之前派人前来想招募乡民制盐,这并非徭役,而是聘用,工钱也不低,我见庄中民众生活也并不富裕,接受招募,只是制盐,并无危险,也可改善他们生计,却不知为何不愿?”楚南决定单刀直入,直接步入正题,看着孟卓道:“当然,若是觉的工钱不够,也可商议。”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将第一批盐给制出来,证明自己价值才行,否则自己的仕途就断在这儿了。
  现在渐渐摸透气运用法,楚南很清楚自己想要在这个时代生存并活出个人样来,必须步入仕途或者自建势力,自建势力的想法有些远,没有任何积累的自己自建势力就是个笑话,他可以强化一批手下,但前提是有足够的气运在身才行。
  目前来说,入仕才是赚取气运的最快途径。
  “唉~”孟卓叹了口气:“非是不愿,实不能尔。”
  “哦?”楚南看向孟卓,心中却是笃定,对方的回答与自己此前猜想差不多:“不妨说来听听,或许在下可以解决。”
  “将军可曾听闻过海寇?”孟卓一脸苦相的说道。
  “海寇?”楚南诧异的看向孟卓,这个年代的航海术,应该还没有达到能够形成海寇的地步吧。
  不过也不能说绝对,若是有御水之力的人在其中,倒是有可能无视技术的问题,但有这种能力之人,哪家诸侯都是愿意接受的吧?当官再怎么不济,也比当个海寇强吧?
  “山贼草寇倒是常闻,这海寇却是第一次听说。”楚南看着孟卓道。
  “大概十多年前吧,就是黄巾贼正猖獗的那会儿,我们这里因为地处偏远,黄巾贼没来,本以为是躲过了一劫,谁知道虽没遭了黄巾贼,却多了一股海寇……”孟卓眼中闪过一抹追忆之色:“在下当时正值壮年,那时候海寇闹的正猖獗,出海打渔的渔船,几乎没一条能回来的。”
  这跟现在不出工有什么关系?
  看着孟卓,楚南突然问道:“这些海寇如今还在?”
  “在,不过倒是不会再来进攻渔船了。”孟卓点点头。
  一旁的队率在楚南耳边低声道:“楚列曹,当年陶使君还在时,曾命人清缴海寇,但却无功而返,自那之后,海寇似乎也不再攻杀渔民,州里也就没再管了。”
  “你们不愿接受征募,跟此事有关?”楚南问道。
  “嗯,我等这些渔民,没有耕地,就指着打渔制盐过日子,若常年不能出海,就算海寇不杀我等,我等也会饿死,幸得此时,县中出现一位大德之士,便是他出面,解决了此事。”说到这里,孟卓一脸的敬畏。
  “大德?”楚南愕然,他也是徐州本地人,这徐州名士他大多能数上来的,赣榆有名士的话,必定会有士族,那他也不会选择赣榆,现阶段楚南对士人的态度就是不招惹,赣榆有名士的话,他不可能不知道……


第四十一章 大德
  大德其实只是民间称呼,按照官方说法,那就是德行高洁之士,按照楚南来看,其实就是愿意牺牲自己,成全他人之人,不说全部吧,但大多数能被民间敬佩并称之为大德之人,那都是名士。
  如果赣榆真有这样一号人物,不可能毫无名望。
  不是他心里阴暗,就把人往坏处想,而是世道就是这样,没有家族做背景依托,就算你真的做出了这样的事情,也没人会为你宣传。
  别的地方不知道也就罢了,在徐州,像楚南这类人都不知道你,那你混的就太差了,楚南这号人物,地位或许不高,但消息却一定灵通,更何况他一开始是想来赣榆讨生活的,若真有这么一号人物,他怎会不注意。
  而且,最关键的是……
  “这与在下招募渔民有何干系?”楚南很不解,他们说的是一回事吗?跑题啦大叔~
  “唉,大德虽然心善,然却也不是剿灭了那海寇。”孟卓叹息一声道:“这位大德孤身去与海寇谈判,定下了规矩,海寇不来攻击这一带百姓,但百姓每月所出需有一半奉上去,而且人家也不收钱,只收盐或者粮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