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1820-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标志组成了人海为自家支持的足球队欢呼呐喊。
除了宋肖,现场还有很多国外的大使馆人员观看足球比赛,除了对足球的喜爱之外,对北华的繁荣稳定,他们也是表示羡慕嫉妒。
相比于欧洲大陆7年多的战争,人们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各种难民成群,食不果腹,闻名世界的欧洲大陆变成了人间地狱。
很多欧洲大陆上的人们对人类工业文明产生了反思,人类为什么不能够和平共存呢?
驻北华的各国大使和使领馆对北华的发展是十分了解的。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流,商场里人来人往的繁荣景象,让所有的人员都感觉到有些忧心忡忡。
这种情况继续下去,自己国家怎么可能再追的上北华的脚步。
很多人因此对自家政府报告了北华快速的发展和自己的忧虑。很可惜,各国都在忙于战争,哪有时间去考虑未来,度过眼前的灾难,取得战争的胜利才是最重要的,至于遏制北华的发展,那是战后才能考虑的事情,何况到时自家政府还存不存在另外再说。
得不到自家政府回信的各国大使和领事满怀心事的观看首次亚细亚足球联盟杯比赛,很快沉浸到了比赛的氛围之中。
足球运动不愧是世界第一运动,其魅力让所有的人着迷,强壮的体格,快速的奔跑速度,各种战术的运用,精彩的进球,让所有人为之欢呼。
第209章 世界大战局势明朗
随着美国和北华的参战,同盟国失败命运已注定,世界大战局势变得明朗起来。
尤其是300万美国军队雄赳赳气昂昂越过大西洋,誓要帮助英法打败德国野心狼。
北华亚细亚盟军80万部队集结在西华共和国境内,随时准备发起对奥斯曼土耳其的战斗。
伴随着潜艇部队的大量损失,德国军方高层叫停了潜艇部队的出征,实际上宣告了无限制潜艇战的破产。
1862年5月,在北华正在进行热火朝天的亚细亚第一次足球联盟杯比赛时,德国抽调东线兵力,聚集起最后的500万大军对西线战场开始了连绵不绝的进攻。
战斗从5月初一直延续到8月初,连绵200公里的战线炮火不断,为了争夺一公里的战线就要失去数万军人的生命。
三个月的战斗,德国的500万大军最后仅剩220余万,初入战场的300万美国牛仔更是损失236万人,英法军队损失34万人。
老道的英法两国把一线阵地逐步转移到了美国牛仔,美国内战已经结束十年之久,大部分美国军队都未经历真实的战斗,还未慢慢感受战场的气氛,就被德国来一个迎头撞击,被打击的满头金光。
美国陆军惨重的损失让华盛顿十分不满,对英法两个盟国有些抱怨。
英法两国为了缓解华盛顿的不满,把更多的订单交给了美国,其中就包括原本一直都交给北华的食品罐头。
得到利益的华盛顿再次征召军队,使欧洲大陆上的美国军队重新达到了150万。这次美国留下了一个心眼,美国指挥官威廉·卡文迪许直接要求美国陆军指挥权不再归英法联合指挥部管理,美国只负责其中一部分阵线。
感受到美国越发重要的两国,只能无奈的答应了这个要求,再次重整120万英法联军,与150万美国陆军共同对抗剩余的220万德国陆军。
发动三个月的连续进攻,德国国内的物资已经十分短缺,各种武器弹药和食物补给已经开始按需分配,很多士兵和工人都是忍受着饥饿在与协约国对抗。
相比于同盟国,协约国此刻的处境要好了许多,虽然也是损失惨重,被德国打击的欲仙欲死。
相比于同盟国被封闭后物资短缺的现状,没有了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威胁,殖民地的各种物资和人力资源很快补充上来,更何况有了世界第二大强国美国的各种物资援助。
德国境内已经有很多的军政高层开始有了战败的意识,面对被世界围困的现实,即使是最乐观的德国人也对胜利抱着绝望的态度。
纷纷建议德皇威廉二世再次与英法协约国谈判。
此次会谈,英法两国没有上次那样直接要求德国无条件投降,经历了三个月的战斗,英法等协议国认为一个遭受到灭亡民族的最后反扑是非常厉害的,协约国不想再损失大量的兵力。
将近8年的大战,协约国也是筋疲力尽,国内的青壮年损失的非常厉害,英国本土4000多万人口直接损失了青壮年620万人。
法国损失更为严重,因为战场是在法国境内缘故,不算经济损失,原本3800万左右的人口更是损失了1120万人,几乎三分之一的人口因为战争没了,现在国内呈现了严重的女多男少局面,这让法国高层十分头疼。再打下去,法国就要亡国了。
英法本心里是愿意和德国签订谈判条约的,又不愿意就这么白白便宜了德国,希望美国和北华能够挑起战争的主角,替代英法两国。
就这样英法与德国的战争谈判就这样拖延了下去。对于英法的想法,德国高层也是有所了解。双方默契的开始了静坐战,德国主力和奥匈帝国主力主要对美国陆军进行攻击。
因为北华亚细亚盟军还远在西华共和国,未进入欧洲大陆,鞭长莫及之下,同盟国只能先展开对美国的攻击。
将近200万盟国军队集中力量对150万美国牛仔展开攻击。
战线出现了一个十分奇怪的景象,英法两国陆军和阵线前的德国陆军双方未有任何的战斗,同盟国军队与美国陆军打的倒是十分火热。
面对美国陆军的频频求援,英法联军指挥部以各种理由拒绝。
最终经历了一周左右的战斗,再次损失76万的美国陆军撤回到第二条战线,200万盟国军队也是损失了95万人,没有实力对撤回到第二条战线的美国陆军进行攻击。
仅剩74万人的美国陆军进行了重新休整,美国指挥官威廉·卡文迪许气冲冲的走向英法联军指挥部,质问为什么对美军的求援置之不理。
“要知道,我们美国是过来帮助你们两国取得胜利的,我们可以摆摆手直接回到新大陆过我们的小日子,贵国呢?我看最可能就是匍匐在德皇的皮鞭之下吧。”说完不管英法两国指挥官的态度,直接向门外走去,打定主意不再冲在第一线了,要小心英法两国的小算盘,有时候盟友比敌人更可怕。
英法两国指挥官面面相觑,感觉到自己的做法实在是有些过分了,换成他们只会比美国指挥官威廉·卡文迪许更为气愤。
两人也是没有办法,他们只是在执行高层的命令。作为军人,对于政治上的尔虞我诈非常厌恶,更何况这次摆明了就是在和德国达成默契,对美国陆军进行设坑。
美国方面也不是傻瓜,很快察觉到了英法两国与德国之间的沟通,明确感受到了旧大陆对美国的浓浓敌意。除了对前线美国指挥官威廉·卡文迪许下令,让其不仅小心同盟国,对英法协约国更加要小心对付,不要再次往前冲,进入英法两国设置的大坑。
就在欧洲大战开展的如火如荼之时,在阿拉伯半岛,亚细亚盟军即将开展新的攻击。
第210章 沙漠风暴行动
1862年8月10日,聚集在西华共和国的80万亚细亚盟军开始展开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攻击。
80万亚细亚盟军摆脱了用脚力行军的模式,全部坐在钢铁战车之上,滚滚钢铁洪流,伴随着飞鹰1型战斗机,卷起铺天盖地的黄沙。
阻挡在这钢铁洪流之前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当地驻军被快速的清除干净,很快抵达了阿勒颇,阿勒颇后面就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核心国土小亚细亚半岛。
哈特…艾·沙里夫带领几乎所有的能够调动的部队共计120万大军集结在了阿勒颇附近。
与德国部队不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因为经济落后,部队装备的重武器很少,没有最新式的武器坦克,仅有数十架双翼飞机。这种装备的部队仅能够与沙俄陆军相抗衡一二。
8年的欧洲大战,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一直都是与沙俄部队在在高加索山脉附近缠斗,彼此之间都是半斤八两。唯一的作用好像就是牵扯住了沙俄50万部队。
另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保障北华对同盟国物资资源通道的畅通。
现在伴随着北华对同盟国的宣战,物资通道已经被关闭,沙俄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实力再与奥斯曼土耳其战斗,近二年的时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陆军倒是变得清闲下来。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前通过贸易通道赚到了很多钱,大部分资金都流入了高层人员的口袋里,对部队的装备没有太过于重视。
苦果终于出现了。
面对80万高度重火力的亚细亚盟军,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就像上次攻打西华共和国一样,再次遭遇惨败。
120万大军在飞鹰1型战斗机和大量火炮、重机枪的关照之下很快被击溃,除了20多万被击毙之外,剩余的军队四散而逃。
经历1个月的战斗,80万左右的亚细亚盟军击溃了小亚细亚半岛上的所有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军队,攻占了伊斯坦布尔,控制住了博斯普鲁斯海峡这个联通黑海和地中海的海峡。
按照宋肖的命令,80万部队,除了留下50万驻扎在伊斯坦布尔不再前进进入欧洲之外,10万部队赶赴高加索山脉,控制住高加索地区,尤其是巴库这个产油区。
10万部队南下控制西奈半岛,这个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最后10万部队南下阿拉伯半岛清扫半岛上的所有土著武装。
亚细亚盟军2个月的时间,以秋风扫落叶形势清扫了阿拉伯半岛和小亚细亚半岛上的所有势力,让欧洲各国尤其是英法两国惊呼北华终于来了。
对于北华涉足欧洲事务,英法两国心里很是复杂,既希望北华能够与同盟国成两败俱伤之势,又对北华涉足欧洲事务有些敏感和反对。
英法对同属白人势力的美国进入涉足欧洲都很敏感,何况是黄种人的北华。
这也是宋肖命令部队驻扎伊斯坦布尔,不再前进一步的原因,前面就是欧洲。
宋肖和北华军政高层商量之后,决定由西华共和国兼并阿拉伯半岛地区,成立伊拉克、叙利亚、约旦、土耳其共和国。
西华共和国兼并阿拉伯半岛后成为了一个面积达到334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作为回报,西华共和国国防和外交由亚细亚联盟代为掌管。
不同于伊拉克、叙利亚、约旦和土耳其共和国,阿拉伯半岛上的民族还处于部族统治时期,在亚细亚盟军的帮助下,所有的阿拉伯民族全部被迁移到新成立的伊拉克、叙利亚和约旦地区。
新成立的伊拉克、叙利亚、约旦和土耳其共和国加入亚细亚同盟,国防和外交由亚细亚同盟负责,货币统一为华元。
原时空以色列地区、巴勒斯坦地区、埃及西奈半岛地区、黎巴嫩、塞浦路斯合并为地中海省,并入北华,面积9。85万平方公里,省会西京(原贝鲁特)。
这个时代不可能再有犹太人重返中东的情况出现了。
宋肖和北华高层对地中海省非常重视,尤其是地中海东部的塞浦路斯岛,不仅要求亚细亚盟军把地中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