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炮王-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感谢王后陛下的馈赠,那条红宝石项链漂亮极了,莉蒂西雅爱不释手,每天将它戴在脖子上。可惜她有事不能参加今日使馆聚会,便让我向陛下转达她崇敬的谢意!”德赛左手反背,躬身低头,彬彬有礼的接过朱莉王后伸来的垂下玉手,将指尖轻轻齿及吻之。
这位具有丰满体态及动人线条的西班牙王后微微一笑,微露洁白如雪的皓齿,其言行举止未曾显露丝毫宫廷贵族的矜持与骄横,反而出言谦逊,极力拉拢与德赛的关系。
“事实上,是我和我丈夫应该感谢您,尊敬的加泰罗尼亚亲王殿下,或者是尊贵的波兰王储殿下。当您和您的军队南下途径马德里时,约瑟夫希望在王宫招待未来的元帅阁下!”
“那是我莫大的荣幸,尊敬的王后陛下!”满脸春风的德赛早就忘记了发生在马德里王宫内的诸多不快,至始至终都以贵族的传统礼仪向马赛丝绸商的女儿大献殷勤。
因为在于王后朱莉的交谈中得知,那位固执保守的约瑟夫国王已同意加泰罗尼亚**,而且动用王室储备,为德赛师团准备了大量给养;另外,在西班牙国王的游说下,国务大臣德乌尔基霍侯爵也不再反对自己孙女,莉蒂西雅小姐与德赛公爵的交往。
当然,约瑟夫与朱莉所做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让里斯本成为“波拿巴西班牙”的陪都。
已被册封为马德里宫廷夫人的雨果夫人(苏菲。雨果)陪同在西班牙王后身边,她告诉赫鲁纳公爵,自己与孩子们已准备就绪,后天将随同德赛离开巴黎,启程南下马德里。
当西班牙王后向妹妹(黛丝蕾)与妹夫(贝尔纳多特)走去时,雨果夫人独自留下下来,她压低声音,小心谨慎的代替闺友,富歇太太向德赛提出一个请求。
“尊敬的公爵阁下,如果的可以话,能否允许阿黛尔。富歇探望她在意大利的父亲?”
德赛眉头一皱,显然不喜欢有人向“毒蝎”富歇求情,哪怕打着所谓的亲情牌,他冷冷的望着雨果夫人,语气不善的说道:“夫人,奥特朗特公爵依然是帝国伊利里亚行省的长官,我可不管不到。另外,您和富歇太太的恳求对象应该是皇帝陛下!”
说完,德赛便要转身离去,却被突然发难的雨果夫人死死拽住衣角,后者苦苦向公爵哀求道:“我的朋友快要死了,她希望在临终前见到自己丈夫最后一眼!”
雨果夫人的话并非谎言,此时的富歇太太正身患重疾,已时无多日。看在阿黛尔。富歇将成为维克多。雨果妻子的情分上,原本铁石心肠的德赛心中一软,他遥指巴黎的东南角方向,说:“我知道在富歇在弗里埃堡有一处庄园,距离巴黎仅有2小时行程,富歇和富歇一家人可以在那里相聚一段时间。此事,我会向警务大臣和皇帝陛下说明。”
德赛最后警告说,“记住,富歇不能进入巴黎失去一步,否则,后果无法预料!”
此时的富歇犹如落荒野犬,惶惶不可终日,放他一马也未尝不可,失去手中权势的前警务大臣,依然在秘密警察与军情局的双重严密监管中。再则,拿破仑与萨瓦里已不对富歇留有什么怨恨,德赛顺势可为其请求,借探病为由,给予他一个陪同妻子走完最后一程的机会。
在雨果夫人的千恩万谢声中,德赛转身离开。原本,他还想等着与梅特涅见上一面,但后者始终未曾再露面,德赛认为奥地利亲王与拿破仑皇帝正在使馆密室里会晤。
但实际上,皇帝与皇后已在半小时前,返回杜伊勒里皇宫收拾行装,准备明天巡游法国北部、比利时与荷兰等地的行程(上述两地已先后沦为帝国领土)。而梅特涅被本国驻法大使,施瓦岑贝格亲王留在使馆房间里,两人在商讨对波兰以及那位波兰王储的外交策略。
欧洲众多的历史学家,将在19世纪上半世纪划分为两个重要时代:一个,是众多周知的拿破仑时代,从1799到1815年,百日王朝结束;另一个,则是依靠维也纳体系塑造而成的梅特涅时代从1815到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波及整个欧洲。
以一个外交家,而非统治君主,作为一个时代的名称,在欧洲、甚至世界都极为少见,而以“花蝴蝶”为其雅号的梅特涅亲王也担当起这顶荣誉头衔。作为19世纪历史里最重要的外交家之一,奉行保守主义的梅特涅,与法国外长塔列朗,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尔雷,共同划定了19世纪前期欧洲发展的脉络,维持了欧洲各**国长达30多年的**统治。
梅特涅于1773年出生于德意志的科布伦次,比拿破仑小4岁,比德赛大13岁。他出身于来因地区一个古老的家族。当梅特涅迎娶了自己的亲戚,哈布斯家族最淘气的公主,爱林诺小姐后,其所处显赫地位使他很早就进入外交界。
期初,梅特涅在拉什塔特会议上充任奥皇代表的秘书,此后历任奥地利驻德累斯顿和柏林朝廷的大使。1806年,他突然被任命为驻巴黎大使。在那里,他表现得彬彬有礼,八面玲珑,谈笑风生,滔滔善辩,以迷人的风度赢得了拿破仑的赞赏和尊重。
作为公认的亲法人物,梅特涅非常清楚步入暮年的奥利地那糟糕透顶的政治、军事与经济形势,经受不起雄狮拿破仑狂风骤雨般的疯狂进攻。所以,梅特涅始终站在国内保守派的立场,坚决反对查理大公的军事冒险计划,主张以和平外交替代武装反击,直到欧洲大陆形势发生根本性变化。
1809年,奥地利再度战败的事实,验证了梅特涅的远见卓识。他被奥地利皇帝又一次启用,并委任以外交大臣这一重担,全权负责与战胜国的皇帝,拿破仑达成一揽子和平协定。
梅特涅运用他的社交才能和花言巧语的本事,摸准了皇帝本人的性格,使得战败的奥地利保留了国家脸面,减轻了赔偿,还成功将路易丝公主嫁给拿破仑,令法国与奥地利成为联姻国,彻底免除了哈布斯堡家族自腓特烈大帝入侵之后的最大灾难。
当然,梅特涅也仅仅19世纪历史里最重要的外交家之一,在穿越者自己看来,塔列朗的外交造诣比其更高一筹。但很可惜,塔列朗名声狼藉,背叛了太多他曾效忠的君主,包括路易十六、巴拉斯、拿破仑、查理十世(路易十八弟弟)。另外,他年纪太大,又是个瘸子,容貌不佳,远不如对奥皇忠心耿耿,年轻英俊,风度翩翩的梅特涅亲王。
所以,德赛愿意结识梅特涅,却不太喜欢塔列朗,尽管赫鲁纳公爵很是欣赏“华丽瘸子”的外交才华与谎话技巧。所以,当这位宫廷侍从长拖着拐杖,一步一瘸的向波兰王储打起招呼时,德赛的第一念头就是避闪而开。
不过,理智战胜恶感,无论从哪方面讲,德赛必须听完阴谋者的诉说。
………………………………
第165章来自塔列朗的贺礼(。。。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阴谋者对阴谋者的阴谋,有着非同寻常的敏感,而华丽瘸子的政治嗅觉尤为明显。
去年,就在巴黎上流社会认同赫鲁纳公爵已失宠于拿破仑时,塔列朗却以为那不过是两人合演的舞台戏。因为糟糕的国内经济形势与跌宕起伏的半岛战局,令皇帝在发动下一次大规模战事前,必须休养生息3年左右时间,舔舐1799到1809以来,10年间的国家战争创伤。
安德鲁。德赛目光敏锐的把握到这点,主动成为这一变局的关键因素。蓬勃兴起的地中海贸易,不断为法国带来了急需的战略性物质,让图卢兹、马赛等地工业或贸易城市重新崛起,而年轻公爵则以军事力量为后盾,不断采用怀柔手段,伺机控制整个加泰罗尼亚。
期间,曼雷萨内阁实施的工农商产业发展政策,保障性粮食与日用品供应措施,以及“无限增加就业机会”的口号,更加收服了泛加泰罗尼亚地区的人心。
回到巴黎后,德赛与富歇前期争斗中故显低调,看似软弱无力,令前任警务大臣放松了警惕,却招致一场巴黎的屠戮之夜,富歇随之黯然下台,“罐头公爵”在巴黎赢得恐怖公爵的称呼。至于之前殴打乌迪诺元帅,挑起与议会的矛盾,在塔列朗看来,无非是效仿自己明哲保身的另一类表现形式,向皇帝表明赫鲁纳公爵无意在巴黎拓展自己的政治影响力。
此次巴黎之行,德赛的种种阴谋筹划大获成功。就连拿破仑也在波兰夫人的说服下,默然,甚至同意德赛与萨克森公主的事实婚姻,继而成为华沙大公国,未来波兰的储君。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安德鲁。德赛以及他的名字,正式登上欧洲的政治舞台。
就边缘政治而言,20个加泰罗尼亚加在一起,也抵不上波兰对欧洲政治格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或是破坏力。只要有波兰一词继续存在,就一定能够牵扯欧洲所有列强,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法兰西,瑞典,以及英国。
之前,塔列朗出于自己的判断,认为向来谨慎的赫鲁纳公爵不会轻易接受这一烫手王储的封号。因为即便是拥有法国皇帝的支持,德赛也无法抗拒几乎欧洲所有强国的反对声音。谋取波兰的王位,其危险程度与坐在即将爆发的火山顶,别无二致。
但令塔列朗失策的是,德赛居然在正式的外交场合,于奥地利使馆内,通过故意羞辱奥地利大使首席秘书的方式,高调出场,宣布自己成为波兰王国,而非华沙大公的王储。
为此,塔列朗专程一名侍者复述了当时的场景。大感惊讶的他随后刻意观察德赛的一举一动,等到德赛继续挑拨普鲁士大使,殷勤结交瑞典准王储贝尔纳多特,以及丹麦大使时,塔列朗明白了,这位“波兰王储”哪里是在找茬,分明是在逐一试探,检验各国使节,包括奥利地、普鲁士、瑞典、丹麦等国大使对他波兰王储身份的反应程度。
……
普鲁士和俄罗斯绝对是德赛波兰的生死大敌,毫无妥协的可能;瑞典、丹麦则是波兰王储想要争取的准盟友。当然,无论何时法国绝对是波兰最重要的盟友;英国与奥地利对波兰的态度就有些捉摸不定,需细致权衡,使其保持中立立场。
俄罗斯太大、太强、太顽强,实力弱小的波兰无法撼动这一庞然大物,必须远而敬之,等待时机到来。穿越者知道这一时机,就在1812年6月,那场欧洲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远征。
普鲁士已严重衰退了3年,尽管该国君臣上下力图“变法维新”,但始终未曾摆脱拿破仑的恐怖阴影,柏林仍旧臣服于巴黎。德赛想尽一切办法,借助法国与波兰的力量,死死打压普鲁士的生存空间,最低限度是将其领土扩展的目光,暂时不要投放到东方。
瑞典与丹麦,各自顾及各自的利益,在局势明朗之前,不会高调支持波兰,只会保持中立立场,他们与普鲁士同样存在领土矛盾,尤其是丹麦始终保持对普鲁士警惕。
英国人不乐意看到野蛮俄国人对欧洲文明的侵犯(直到21世纪,英国人极少承认俄国属于欧洲之列),但他们更加痛恨拿破仑。两者利弊权衡,英国人自然支持俄罗斯,反对法国支持下的波兰。除非波兰能摆脱拿破仑的控制,并成功取代俄国在历史上地位。
尽管奥地利被迫承认了华沙大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