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炮王-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擅长言辞的温斯特上校耸耸肩,默认了两人之前的约定。

    在他们不远处的3号要塞通道内,856名皇家国王来复枪团的官兵们正在更换他们的作战服,由之前的“绿夹克”变成众人熟知的“国王的红衣军”—…即红衫军制服。这是为了在即将到来的“游戏”中蒙蔽法军。

    至于其他装备没有改变:背包、军毯和浅蓝色的木质水壶,这些都是英军的标准配置,不一般的是他们的武器:一把贝克式线膛枪。另外,武装带下的黑色牛皮大盒子是弹药盒。里面装的是用油纸包起来的整装子弹(包括一个弹丸和一次发射用的火药)。和一般的弹药不同,贝克步枪的弹丸不仅是采用加工精致的模子浇铸,而且被打磨过。

    与英国皇家第95来复枪团(英国陆军中最早的来复枪团建制单位)一样,组建已两年的第60步兵团(又称皇家国王来复枪团)同样是为战场而生存的特殊部队,是一只肮脏而没有正规作战意识的部队,是一只没有荣誉并且声名狼稽的部队。

    这些毫无节操的英国士兵在得知他们乔妆打扮为普通步兵团的目的,是为远距离“欺辱”围困埃武拉城的法国佬时,一个个如同凶猛的野兽在嗷嗷叫唤。众人纷纷攘攘的叫嚣起来,要让无知懦弱的法国步兵尝尝自己铁拳的厉害,让一切入侵者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与得意洋洋且稳操胜券的英国人不同,勒内上校(副手马尔丹少校)指挥的师属法军来复枪团,尽管组建仅有两周左右,但所有士兵都是服役3年以上的老兵(包括部分来自北阿拉贡团的士兵),战斗经验丰富,且使用英制贝克步枪至少两个月,参加过采石镇之战。

    所以,无论军官,还是士兵,对于英国来复枪团的战斗方式极为了解。在得知,他们要与英军来复枪团在埃武拉城下2公里外的平原,进行一对一的对决后,官兵们显得异常镇定,感觉和以往的战斗并无二致。事实上,所有人也在暗地里摩拳擦掌,根本不用军官来督促,大家都抓紧时间,对手中枪械进行临战前的最后一次保养,内心极度渴望战斗早点降临。

    因为10分钟前,马尔丹少校带了最高指挥官的口讯。赫鲁纳公爵告诉全体官兵:此战获胜后,未来的加泰罗尼亚亲王将授予这支精锐部队,第一面绣有紫罗兰的王家军旗;参战官兵将获得第一批紫罗兰骑士勋章(主要针对军官)或是紫罗兰铁十字勋章(士兵专属)。另外,战后的立功受勋者,将会优先考虑其军衔晋升,允许越级提拔。

    “真可惜,加塞特不能来参加战斗,那小子可是个官迷!”恩里克对着巴勃罗说。

    巴勃罗却嗤笑与同伴消息的不灵通,“勒内上校早就签署了晋升令,等到加塞特出院后,下士肩标就会换成上士军衔。而现在,你我要为自己多考虑一下。不然,那小子改天成为正式军官了,我们两个还是苦兮兮的大头兵。”

    恩里克急忙点头称是,随后他话题一转,冲着战友们大大咧咧的谈论有关“英勇的加塞特上士正躺在床上,享受漂亮女护士温柔服务”之类的香艳话题。

    众人听闻后哈哈大笑,稍许紧张的气氛被欢乐声一扫而光。

    在黄昏之前,预备参战的两支英法步兵团,已各自完成战前的全部准备工作。葡萄牙战场上,一场参战人数不多,规模不大,过程略显单调,但影响深远的战斗,即将打响。

………………………………

第61章两支来复枪团的正面对。。。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有历史学家形容英法两军在近代欧洲战场上的表现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英国人古板得像绅士,而法国人浪漫得也像绅士。”

    在伊比利斯半岛战场上,法军对待西班牙战俘,尤其是被俘的游击队员,极其残暴不仁,可对于来自英国远征军的俘虏尽显人道主义风范。法国士兵极少剥夺被俘英国…军官的战马与私人财物,还允许其保留配枪(当然弹药会被收缴),也不没收炮兵和骑兵的马匹,给俘虏提供充足的口粮,尽心尽力的抢救敌方伤兵等等;反之,英国人亦然。

    骑兵旅的德斯努埃特将军,负伤之后曾被英国远征军俘虏,一直得到与之军衔相对应的军官待遇,后被释放回法国。事实上,德斯努埃特是从英方看守营地里做私下逃亡,而负责看押的英国士兵也没开枪阻拦。在通报上级后,英国人反而找到躲在海港某处的德斯努埃特,主动提出免费安排一艘走私商船,将其连夜送到英吉利海峡对岸。

    这或许就是路易王时代以来,双方心中一直坚信的所谓“绅士战争”的理念。所以,德赛和他智囊团,不会拒绝英国绅士们的挑战书。至于双方内心深处都各自保留着的“小小伎俩”,那就看未来的历史学家如何描述胜利者与失败者了。

    但战争毕竟是战争,它不是风花雪月的舞台剧,也不是御用诗人形容为“像在参加宫廷舞会一样浪漫”,因为最终,双方的士兵们还是一个接着一个,排着队,去见了上帝。为了让今后的军事评论家直观了解接下来的“绅士之战”,有必要再对比一下参战双方某些数据:

    参战部队,交战双方旗鼓相当。其中英军48步兵团,官兵总人数858名,团长温斯特上校,副手哈丁少校(联军东线的参谋官);法军德赛师团所属来复枪团,官兵总人数829名,团长勒内上校,副手马尔丹少校(德赛师团长的军事副官)。

    官兵素质,大体属于势均力敌。方均为两年老兵,差不多4成为爱尔兰人;法军则是服役3年以上的老兵,包括三分之一的阿拉贡人(同样是老兵)。

    双方投入的援兵、骑兵与火炮数量:均无。应该说还算公平较量。

    使用枪械:英国士兵使用贝克步枪,通常一分种一发,有效射程200…300码;法军为赫鲁纳式1810步枪,1分钟3…4发,有效射程500…600码。明显是后前欺负前者!

    而战场,位于埃武拉城南3公里外,两座山丘之间的狭小平原。该平原从两座山丘向下缓慢延伸,长度约有1500米,左右宽度1200米。这里地势开阔,坡度平缓,站在两处山丘顶部,目光所及之处,一览无遗,除了生长茂盛,犹如绿色地毯般的大片草地与不知名的红黄色小野花外,仅零星分布着几根稀疏的小树苗。10年前,西班牙人围攻埃武拉时,城外3公里范围内的树林都遭遇砍伐。今年法国人来了,情况也同样如此。

    1810年7月14日,下午4点,英法两军已在两座山丘斜坡集结完毕,摆好队形。由于事先约定没有骑兵与炮兵参战,也无增援部队。所以,无一例外的,两头指挥官都放弃了左翼、右翼和后备军(预备队)。在战术选择上,不约而同的采用18世纪英法争霸战争中,经典的前阵双排横队的攻击阵形,意图在单位时间内,投放最大、最强的火力输出。

    山丘两头,当指挥官们步入各自队列阵前时,英法士兵纷纷呼起来,他们用步枪顶着军帽(双角软帽与贝雷帽),上下挥舞,向勒内上校或温斯特上校示意;军官们则面容肃然的立正原地,对着战场指挥官行注目礼。不久之后,法军乐队高奏“马赛曲”,而英国人也开始合唱“天佑吾王”。

    两位战地主官,无论是法方的勒内上校,还是英军的温斯特上校,似乎都天性喜好保持沉默,于是,调动士兵气势,鼓舞军心的工作都落在各自助手那里。

    “我们会打得英国佬叫唤妈妈的奶水!”马尔丹少校语言粗俗,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让我们送法国佬回家!”哈丁少校激昂的舞动起拳头,博得士兵们的阵阵喝彩。

    法军一侧,勒内上校已位列全团首位,他的右侧是一位手握军旗的掌旗官,左侧是充当助手兼第一传令官的马尔丹少校,身后是一群依然在吹拉弹唱,敲敲打打的军乐队。

    由于战场之间的幅度(宽度)足够大,勒内上校指挥的步兵团所有兵力已被全部投入到对敌前阵中,酷似蔚为壮观的一字长蛇阵。无论是英军,还是法军,三个步兵营都一字摆开,分左、中、右三个纵队,纵队内部士兵们手执来复枪,肩并肩的挤在起来;每个纵队间的相距20…30米,整个战线拉至350到400米左右。

    不多时,《马赛曲》演奏结束,各种喧嚣回归于平静。纵队的军官们已纷至沓来,赶去向指挥官勒内上校报告,称部队集合列队,一切准备就绪。

    “上校,可以开始了!”马尔丹回头粗略清点了一下,转身来提醒指挥官。

    作为总指挥官的勒内上校,也顺势拔出军刀,大声发布命令:“大队,跟我前进!”

    等到上校指挥官迈出第一步时,马尔丹少校紧随其后。此时,掌旗官手中的军旗已向前倾斜,跟随两位军官身后。接着,又轮到军鼓与笛子组成的军乐队,一首轻松、明快,节奏感强的《掷弹兵进行曲》继而回响在空旷的草原上。在这些人之后,全团800多名官兵同样迈着步伐整齐,如同一道道不可抵挡的人墙,集体向着战场中央行进

    “该死!法国佬居然剽窃了我们的行军曲!”哈丁少校摘下手中的望远镜,痛骂无耻的法国人,他信誓旦旦的说道:“战后,我一定会提交一份抗议书,是代表大英帝国陆军部!”

    一旁的温斯特上校皱起眉头,那是他发现法军制服颜色居然不是传统红白蓝,而是灰色和墨绿色为主色调的奇装异服(迷彩装),就连帽檐上的颜色也显得不鲜明。一旦法国人分散的趴在草地上,自己一方肯定看得不太清楚,势必影响贝克步枪的射击精度。

    “少校,你在看看法国人手中的武器,似乎和我们贝克步枪相差无几。”通过小望远镜,指挥官看到一些不太对劲的地方。最后,他可以确认一个事实,“该死的法国佬,他们派出的是一支来复枪团,士兵手中都是清一色的前装线膛枪!”

    哈丁不以为然的笑了笑,他提醒身边的指挥官说道:“那又如何,愚蠢的法国人会把来复枪当做燧发枪来使用。上校,你再仔细看看,法军士兵身上可没携带小木槌,无法压实弹药,所以,来复枪的射程绝不会超过200码。另外,他们还要祈求上帝不要炸膛。”

    沿着助手的提示,温斯特上校再度观察,果真如此,心中这才放心下来。

    “现在,我们可以出发了吗?”哈丁问道。

    “再等等,无论陆战,还是海战,法国人总是表现出一幅很着急的样子。按照交战法则,后到战场的部队,拥有先开枪的权利。当然,如果法国人还算绅士的话!”温斯特上校笑道。

    英国人自然料错了,在德赛公爵的熏陶下,他们面前的这支法军并不怎么绅士。在法军簇拥的山头背后,炮兵团已紧急架设好了25门8磅以上口径的火炮,如果使用实心弹,可以直接覆盖整个战场;另外,临时组建的2千骑兵队,同样隐蔽分散在阵地两端,保护来复枪团左右两翼。一旦战场出现不利局面,炮兵与骑兵,以及其他增援部队,随时能顶上去。

    未雨绸缪,未料胜先料败,这些都是德赛长期坚持的军事观点。

    中央纵队中,恩里克与巴勃罗肩并肩的紧紧靠在一起,听着掷弹兵曲的节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