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炮王-第2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渴望在海洋上建功立业,但在法国,在这里,几乎已成为遥不可及的幻想。”说完,这位海军军官递给陆军元帅一个厚厚的笔记本,并声称摄政王看完之后,一定会改变主意。

    ……

    作为海港城市的巴夫勒尔属诺曼底地区芒什省,它最辉煌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11世纪,威廉公爵和他那著名的诺曼征服。当年那支征服英伦三岛的舰队旗舰,也就是当时38岁的威廉公爵乘坐的船只“莫拉”号,就是出自巴夫勒尔附近的船坞,而且这艘旗舰的舵手,也是来自巴夫勒尔。如今在镇中的圣尼古拉斯教堂的墙壁上,可以看到表现这些事件的浮雕。

    在19世纪初,当巴夫勒尔与瑟堡划归军事管辖区时,这座昔日繁华的商业海港由于过往船只的大量减少而变得有些萧条。但今日,加泰罗尼亚联合王国先遣舰队的20多舰船以及一万多名官兵的意外造访,令冷清多年的圣托马斯大街再度热闹起来。

    那些被获准半日休假的官兵们刚一登上码头,久候多时的小镇渔民们就集体扑了过来,热情地向顾客推荐他们的龙虾,并保证巴夫勒尔的龙虾是这一带海域最棒的,骄傲的神情溢于言表。各种小商贩也闻讯赶到,用法语、英语、西班牙语兜售各种食物与纪念品……

    在侍卫队的强行突破下,德赛这才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间,挤到码头岸边,并乘坐一艘军用划艇回到自己的旗舰“国王号”上。

    “哦,这是什么?”伯麦将军接过德赛亲王扔来的一个黑色封面的记事本。

    德赛解释说:“嗯,这是一名法国海军上校20年来的作战笔记,里面有太多的专有术语,我看不太明白,你帮我确认一下。”在登上国王号之前,德赛已派人调查贝尔松上校底细。

    伯麦颇为不屑的将法国海军军官的笔记本扔到桌案上,说,“等着明天回来再看吧,而现在,殿下,请您做好准备,因为再过两小时,我们将换乘一艘三桅商船,前往怀特岛。”

    与此同时,利物浦伯爵的马车距离英国南部最重要的军事港口,朴茨茅斯,也仅有5英里不到。

    ……。

………………………………

第15章贝尔松上校的战绩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新的一周冲榜时间开始,求打赏,求推荐,求收藏,求点击,一切求…万分感谢中!

    ~~~~~~~~~~~~~~~~~~~~~~~~~~~~~~~~~~~~~~~~~~~~~~~~~~~~~~~~~~

    1811年6日6日,巴夫勒尔。

    德赛以身体不适为由,不再旗舰“国王号”上做公开露面。

    但事实上,他与伯麦等人带着小詹金逊,秘密登上一艘悬挂丹麦国旗的三桅帆船,驶出巴夫勒尔港,前往英国南部的怀特岛海域。

    两小时之后,等到这艘商船躲过法国海军的盘查,横穿至英吉利海峡的中央海域时,一面英国海军专属的白地血红的圣乔治旗,取代了之前的丹麦国旗。

    处于保密安排,德赛轻车从简,身边仅带有一名侍从军官,加塞特少尉。

    身居统帅高位后,穿越者极少孤身冒险。那是他珍爱自己的第二次生命,所以无论走到哪里,身边总有一大群侍卫形影相随,无论是在巴黎,还是曼雷萨,或是硝烟弥漫的战场。

    原本,德赛是要想乘坐自己的旗舰“国王号”抵达英国南部,然而事情有了新的变化。驻防普斯茅斯的英国本土舰队司令不顾唐宁街内阁的指令,始终拒绝任何外**舰,尤其是类似“国王号”这样的一级大型战列舰靠近英国皇家舰队把守的绝对安全水域。

    在此状况下,德赛主动选择了妥协,没有让利物浦伯爵等人为难。

    摄政王换乘一艘英国海军的间谍船,他是以两国君主的身份在向大英帝国表达致敬。

    弱国主动向强国输诚,并不屈辱与可耻,反而是一种非常明智的外交策略。

    至少德赛如此认为,他在葡萄牙战场上已经向英国人展示了自己那“健壮的肌肉”。

    前世的他只一名是重利商人,所以面子永远比不上里子重要。尤其当德赛即将赶赴虎狼包围的华沙大公国,就更需要来自英国的支持。

    摄政王的这番退让举动,令陪同的伯麦将军对其好感程度加深不少,减轻了本土舰队司令与帝国战争大臣之间的矛盾。

    于是,这名英国海军军官异乎寻常在后甲板上陪伴在德赛身边。

    可至始至终,德赛都双唇紧闭,一言不发,双眼凝视阴雨笼罩下的英吉利海峡。此时的穿越者正神游太空,他在幻想133年后,百万盟军登陆诺曼底的壮观场景。

    不多时,伯麦感觉太过无聊,自行返回船舱,重拾德赛递给他的那本笔记,阅读着打发时间。然而20分钟后,英国人急冲冲的再度跑过来,他冲着德赛嚷嚷道:“殿下,我建议您招募将这位叫贝尔松的法国海军上校,以他的资历与能力,足以担当一名英国舰队司令。”

    “哦,”德赛转身过来,一脸惊愕的问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在贝尔松长达20多年的海军生涯中,可没能取得一场对你们英国的海战胜利。”

    伯麦的不屑神色再度浮现于脸庞,说:“那是巴黎海军部高层的战略失误,还有愚蠢舰队司令官的胡乱指挥,与他本人无关。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贝尔松上校应该就是纳尔逊勋爵生前所说的,最头疼、最难缠的一位法国海军指挥官。嗯,地中海之狐!”

    随着英国人的进一步解说,德赛知道了这位贝尔松上校曾经的光荣战绩,以及特拉法尔加海战英雄对他的无可奈何。

    贝尔松曾是一名家族没落的法国贵族子弟,在16岁时,以海军候补生的参加法国王家海军。此时法国大革…命刚刚爆发,异乎寻常的政治嗅觉,促使贝尔松主动申请到条件最艰苦的驻守西印度群岛的法国舰队中效力,从而避免了雅各宾派专…政时期的恐怖统治。

    在1793年到1794年的恐怖时期,革…命政…府彻底断送了一度辉煌的法国海军,四分之三的贵族军官死在血腥的断头台上,或是被迫流亡国外。法**舰上的纪律荒废,水兵们居然通过投票来选择他们的指挥官,导致那些嗓门最大,能力平庸的家伙们掌握了实际指挥权。

    由于远离法国本土,西印度舰队中的贝尔松没有受到革…命的影响,反而步步高升,成为一艘近海炮舰的代理舰长。在法国殖民地海军与英国海军相处最为融洽的荒诞和平时期,贝尔松躲在船舱里悄悄地阅读英国人约翰?克拉克所著的《论海军战术》一书。

    贝尔松在阅读《论海军战术》时,曾经预感英国舰队即将改变他们传统的海战战术,抛弃保守而迟缓的纵队队形,形成相互支援的**战斗的舰群,并集中舰队的大部分火力,重点攻击前卫或后卫中的小量敌舰……

    总而言之,就是出奇制胜,分割敌方队形,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

    于是,贝尔松在他的日记中发出悲哀的评述,大胆预言英国海军的这一时代变革,或许将彻底葬送习惯于实施打了就跑,爱好海上游击战术的法国舰队。

    很快,纳尔逊将军通过一系列的辉煌战绩,充分印证这位年轻法国人的预测,完全正确。

    以巴拉斯为主的督政…府时代,巴黎方面逐步意识到他们对海军的各种错误。1797年时,年仅25岁的贝尔松上尉成为最年轻的法**舰舰长,指挥一艘名叫“锚地号”的巡航舰。

    第二年,拥有28门火炮的“锚地号”巡航舰参加了拿破仑远征埃及的军事行动。这支庞大舰队中,包括旗舰“东方号”在内的13艘大型战列舰,42艘巡航舰,和其他小型舰只,另外还有130艘装运部队和给养的运输船,以及3万多陆军官兵。

    为避免纳尔逊率领的英国地中海舰队在海面上对法国远征军的围追堵截,贝尔松舰长与其他3艘法国舰船一道,奉命脱离整个编队的主航道。他们从西西里岛游弋至希腊海域,故意引诱纳尔逊舰队的尾随追击,为拿破仑率领的主力舰船赢得登陆亚历山大港的有利时机。

    当任务最终完成时,4艘担当诱饵的法国舰船仅剩下“锚地号”巡航舰顺利抵达亚历山大港。借助成功的掩护任务后,贝尔松上尉晋升为海军少校。

    很不走运的是,由于布律埃海军中将的愚蠢指挥,法国远征舰队与尼罗河海战中,完败于纳尔逊的舰队。20多艘法国主力军舰中,旗舰东方号爆炸后沉没……最后,仅有2艘冲破英国海军的包围圈。其中一艘,就是贝尔松少校指挥的“锚地号”,另一艘是法国舰队后卫司令官维尔纳夫海军少将的旗舰,“纪尧姆太尔号”。

    和法国舰队相比,英国虽没有损失一艘军舰,但损失最大的是一艘二级战列舰“雷鸣号”,改舰舰长阵亡,军舰也几乎被打成没有桅杆的船壳。

    事后,英国人在统计战果时发现,一艘毫不起眼的法国巡防舰“锚地号”通过看似自杀性质的反冲锋方式,配合法国战列舰“纪尧姆太尔号”,主动挑战迎面而来的英舰“雷鸣号”

    在第三轮精准的侧舷齐射中,贝尔松舰长指挥的“锚地号”就将敌舰舰长通纳德上校打成重伤,加之另一艘“纪尧姆太尔号”的猛烈扫射,导致“雷鸣号”指挥系统一片混乱。若非另一艘英国战列舰“逆风号”及时赶来支援,那艘英**舰就将遭遇不测。

    尽管法国远征军的海面舰艇编队在尼罗河口之战中,几乎全军覆灭,但对贝尔松少校而言却是因祸得福。一来,是贝尔松得到后卫司令官维尔纳夫海军少将的赏识,被其收为心腹,继而成为法国海军的一颗冉冉之星;二来,英国人同样注意到贝尔松,因为纳尔逊将军给了这个法国年轻的海军军官起了一个很是响亮的绰号……地中海之狐!

    数年后,从埃及潜回法国的拿破仑?波拿巴将军通过一场军事政变,当了共和国的第一执政、终生执政,1804年12月又成功“当选”为法兰西帝国皇帝。

    为报复英国海军曾经施加于埃及远征军的屈辱,拿破仑重建了一艘庞大的法国海军。1804年,维尔纳夫海军中将继任土伦舰队的最高指挥官,与此同时,贝尔松也晋升到海军上校,担当二级战列舰“埃及号”的舰长。

    似乎好运一旦找到贝尔松后,他与法国海军都要深受一场深重灾难。

    1805年,英国舰队与法西联合舰队在特拉法尔加海域,爆发了一场影响历史进程的大海战。一贯表现为刚愎自用,天生性情懒惰,又“身患纳尔逊恐怖综合症”的维尔纳夫海军中将,拒不采纳包括贝尔松上校在内,法西两国舰长们的正确建议,他为了向拿破仑证明自己,匆忙间派出联合舰队与英国人做海上决战,继而造成了法国海军史上最大的惨败。

    整个特拉法尔加会战,英军共死449人,伤1214人。法军死3373人,伤1155人。西班牙军共死1022人,伤1383人。总计联合舰队被俘三四千人之间。伤、毙、俘加在一起,共有1。4万人。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的33艘战列舰中,有12艘被俘,7艘完全丧失战斗力,1艘正在起火燃烧,9艘逃往加的斯,4艘逃向直布罗陀……

    后世中评价说:“无论从那一方面来说,特拉法尔加海战都是一个值得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