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炮王-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世中评价说:“无论从那一方面来说,特拉法尔加海战都是一个值得记忆的会战,它对于历史具有广泛的影响。它把拿破仑征服英国的梦想完全击碎了。一百年来的英法海上争霸战从此告一结束。它使英国获得了一个海洋帝国,这个帝国维持达一个世纪以上。”

    但为世人所不知的是,输得一塌糊涂的法西联合舰队在这场大海战,尚有一个特殊的亮点。这就是贝尔松上校指挥的法国二级战列舰“埃及号”营救1艘西班牙战舰的光荣事迹。

    当特拉法尔加会战开始时,贝尔松上校就已经预感了联合舰队的失败结局,尽管他和他水手们奋力作战,重创了1艘英国战舰,并迫使起退出战斗,但无法改变失败的命运。

    整个战斗临近尾声时,损失了近一半水手的“埃及号”在贝尔松舰长命令下,朝合围自己的两艘英国战舰悬挂白旗,作为投降信号。等到英国人放松警惕之后,“埃及号”悄悄抢到一个最佳的顺风位,在英国水兵们异常惊愕的表情中,扬帆而起,逃之夭夭。

    当英国舰队沉浸于一场伟大的胜利,但却丧失纳尔逊勋爵的巨大痛苦中时,“埃及号”并没有返回西班牙的加的斯军港,而是联合一艘失散编队的法国巡航舰“海岸号”,尾随在英国舰队的身后。

    当夜幕将垂时,风暴大作,“埃及号”与“海岸号”利用黑夜和暴风雨做为掩护,伺机突袭了负责押送被俘联军舰船的两艘英国战舰。一场仓促爆发的混战中,1艘西班牙战舰的水手制服了登上该舰的英国海军陆战队士兵,趁机从包围圈中成功脱逃。

    等到大批英国后卫编队的战舰纷纷赶来时,见好就收的“埃及号”与“海岸号”已在贝尔松上校的指挥下,从容的脱离战斗,消失于茫茫夜色中。

    这场局部的小胜利并未给贝尔松上校带来什么好运,由于拿破仑皇帝对特拉法尔加会战惨败的异常愤怒,导致漫天的无明业火从已被英国人俘虏的联合舰队司令官,维尔纳夫海军中将的头上,一直燃烧到后者的心腹,贝尔松上校那里。

    回到加的斯军港的贝尔松上校立刻失去了对“埃及号”战列舰的指挥权,若非那艘被成功解救的西班牙战舰的众多水手纷纷在军事法庭上作证,贝尔松上校还要遭遇一场牢狱之灾。

    1806年4月,被俘的维尔纳夫将军获释回到法国,但在当月22日于巴黎突然死亡,胸口有六处刀伤,但记录上则是写自杀,当晚即被草草埋葬。据说是拿破仑派人把他干掉的。

    至于得到军事法庭宽恕的贝尔松海军上校,他离开加的斯,被重新调任到大西洋东海岸的布勒斯特军港,担当一个不起眼的后勤部门主官,终日无所事事。

    不过此时,帝国海军部的造舰计划依然没有停歇下来。又是一个3年过去,得益于鲜血浇灌的牢固盟友,西班牙王国的“无私援助”,到了1808年春季,法国舰队已恢复到1805年的八成水平。其中,法国海军的三分之一,40多艘军舰依然驻扎在西班牙南部沿海的加的斯军港与西班牙西北角的费罗尔军港。

    然而,军舰有了,水兵也拉到了,但却缺少合格的舰队指挥官。

    于是,巴黎方面重新启用了贝尔松上校,任命他出任西班牙西北角,费罗尔分舰队的司令官。但令人费解的是,海军部大臣由于担心拿破仑皇帝的不满情绪,没有依照惯例,晋升贝尔松上校为分舰队准将的军衔。

    1808年5月,在巴荣纳的阴谋最终导致法西两国盟约破裂后,贝尔松的敏锐直觉又一次拯救了自己,拯救了驻防费罗尔军港的法国分舰队。他抛弃了陈旧的海军调教约束,果断率领20多艘军舰与运输船拔锚起航,连夜驶离昔日盟友、今日死敌的西班牙费罗尔军港,居然毫发未损的冲破英国舰队封锁,安全重返法国在英吉利海峡的军港。

    与此同时,驻守加的斯的法国分舰队在投降西班牙人之后,遭遇了一场大屠杀。

    尽管事后,海军军事法庭再一次宣布“临阵脱逃”的贝尔松上校无罪,但他又被发配到英吉利海峡对岸的瑟堡军港,担当法国本土舰队的一支分舰队的指挥官,麾下仅有1艘四级战列舰和4艘巡航舰。

    1811年3月,巴黎方面因厌恶贝尔松上校屡次上述海军部大臣,要求改革海军军制,随即做出命令,让这名默默无闻的功勋级法国海军司令在今年年底之前,自行选择退役;否则就第三次押解贝尔松上校到海军特别军事法庭,让他接受至少两年的牢狱生活。

    ……

    在从英国人的口述中,听闻贝尔松海军上校的辉煌事迹后,德赛不禁唏嘘不已,心中暗喜道:“尼玛,这才是真正的海军人才啊,连高傲的英国海军军官都敬佩不已。”

    于是,德赛下定决心,等到返回巴夫勒尔海港,收到军情局的调查报告之后,就立刻招募这个法国海军中唯有的英雄。

    ~~~~~~~~~~~~~~~

    注,俺写到这里时痛哭流涕。

    花了一整天时间,查找了1789到1811年的法国海军史料之后,居然找不到一个像样的法国海军军官。不得已,只好自己编撰了一个英雄,贝尔松上校。

………………………………

第16章一桩政治交易(下2。。。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怀特岛,靠近英吉利海峡的北岸,与大不列颠岛相隔8公里的索伦特海峡。该岛屿整体呈菱形,其首府位于纽波特。岛上气候温和,属于不列颠群岛中阳光最为充足的地区之一,也是英国水果和蔬菜的重要产区。其面积为381平方公里,147平方英里。

    入夜时分,利物浦伯爵罗伯特?詹金逊在加泰驻伦敦公使,卡萨帕?安东尼男爵的陪同下,于朴茨茅斯军港登上一艘久候多时的英国战舰,驶向对面怀特岛的梅迪纳河的入海口。

    抵达预定海域后,内阁战争大臣借助不远处悬崖边灯塔散发的亮光,查看了怀表:距离双方会晤时间仅有1小时不到,伯爵随即下令英**舰的指挥官临时悬挂一面加泰罗尼亚联合王国国旗在本国国旗一侧,代表英国皇室与内阁对即将到访的安德鲁?德赛亲王的欢迎。

    一切准备就绪,利物浦伯爵接受了舰长的邀请,去舰长室歇息,但随行的安东尼男爵婉言谢绝,依然留在甲板上,他必须第一时间等待亲王殿下的出现。

    这位意大利移民心中对于德赛亲王自然是崇敬万分,也感激万分。若非上位者的支持,安东尼绝不可能获得驻伦敦公使,这一令人羡慕的职务,另外还加封有尊贵的男爵头衔。20多位加泰罗尼亚联合王国驻外使节中,仅有驻巴黎与驻伦敦的两位公使能够享受这一殊荣。

    然而,对于两国高层即将到来的秘密国事会晤,安东尼却显得极为焦虑与不安。

    在伦敦的日子里,安东尼明显感受到普通民众对反法战争不断失利的愤怒,在白厅与唐宁街附近,每天都有大批市民在政客们的鼓动下,举行抗议示威游…行,要求议会内阁重启伊比利亚半岛战争,派遣英国远征军打击驻留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法国入侵者。

    而这一事件的主谋推手,就是威尔斯利兄弟。在经过半年多的重新修整后,威灵顿子爵认为他的军队已恢复军心与士气,于是这位英国将军在议会下院作证时,公然宣称:“他和他的士兵做好了重返葡萄牙战场的一切准备,只要议会一声令下,就可以随时出发!”

    尽管安东尼公使平日里维系着同威尔士三兄弟不错的私交,但在内心,他还是鄙夷傲慢的英国佬,无非是得知摄政王北上波兰的消息时,这才敢大放厥词。

    依据两国签署的《诺克溪密约》,王国…军队与英军不再相互视为敌人,可一旦威灵顿主导的多国联军在半岛战争中,严重损害或是危及到加泰罗尼亚联合王国的固有利益时,任何和平协议都将被无情的现实撕毁,两**事上的冲突,甚至是全面战争必将重新爆发。

    等到局势恶化之时,安东尼或许将丧失王国驻伦敦公使这一重要职务,至于德赛亲王与萨伊首相曾经暗示授予他一个外交大臣的内阁要职,也将变得遥不可及。那是在所有人眼里,不能确保曼雷萨与伦敦始终维系和平、友好关系的失败外交官,自然不堪大任。

    好在事情尚有转机,德赛亲王似乎在英国结交了不少牢固的盟友,其中以战争及殖民地大臣兼议会多数派领袖,罗伯特?詹金逊伯爵就是倾向于加泰罗尼亚方面极为坚定的一位内阁高官,当然,还包括现任英国首相,斯宾塞?珀西瓦尔勋爵。正是由于他们的坚持,才使得白厅议会通过了一项决定,英国…军队不得主动将加泰罗尼亚联合王国及军队视为敌人。

    今年初,安东尼在返回曼雷萨述职,并接受男爵封号时,德赛亲王曾单独召集他来王宫问话,期间交代安东尼务必同利物浦伯爵搞好关系,还告知了有关小詹金逊的相关内幕。

    整个述职过程中,安东尼敏感的觉察到,摄政王所涉及的各个英国政要之中,似乎有意识的忽视或漏掉了内阁首相,那位斯宾塞?珀西瓦尔勋爵。

    安东尼没有将心中的疑惑向摄政王求证,而是尽快的回到伦敦,继续履行全权公使的职责。很快,他这才明白了摄政王那一套闪烁其词之后隐藏的深意。

    踏入1810年尾时,由于英国远征军的失利,加之风寒影响,国王乔治三世的精神状况再次出现毛病,而且情况日益恶化,珀西瓦尔首相正逐渐失去国王的强有力支持。与此同时,而英国首相那一贯强硬的政治做派,开始令英国王室的继承人,威尔士亲王极度反感。

    当英国议会决定邀请威尔士亲王在乔治三世病危期间,担当国家摄政王之际,珀西瓦尔马上在英国国会下院提出了一道《摄政法》。该法案尽管明确了王位第一顺位继承人,威尔士亲王有权代理英国国王的职务,但他的摄政权力将会大大地受到限制。

    但这绝不是威尔士亲王所期望的那样。

    鉴于大宪章与君主立宪已存在数百年,威尔士亲王从不奢望自己效仿德赛摄政王一般,实际掌握整个王**、政、财大权,但至少要保证他继承父亲,乔治三世的全部合法权益。比如说让政…府为王室埋单,或是提拔几个亲信大臣,等等。

    所以,在威尔士亲王知道《摄政法》被抛出后,感到异常愤怒与羞辱,他计划联同反对派(辉格党人)阻止议案通过。反而在首相珀西瓦尔的强硬立场之下,《摄政法》依然在议会下院赢得多数票的支持,并最终获得通过,成为约束威尔士亲王权力的一道无形枷锁。

    至此,首相珀西瓦尔与新当上摄政王的威尔士亲王的关系,显得极为僵硬。在以后的多个议会法案中,威尔士亲王拒绝接受或延缓批准内阁政…府的提议,他还故意在某些官方场合,尤其是议会下院的公开辩论中,表达倾向反对党人的意见。

    强硬的珀西瓦尔同样不甘示弱,当摄政王提出要求内阁政…府增加他与皇室的生活费,用作偿还他的一大笔债务时,议会内阁在首相的指示下,拟定了一个令威尔士亲王头疼不已,但又不得不接受的《皇室花费清单》,该清单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政…府资助皇室的每一样事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