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炮王-第3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备。

    为了让雅克中校在**无能的土耳其军队中获得一些影响战争进程的权力,德赛不仅任命他掌握当地的军情局谍报机构,还以低廉价格向伊斯坦布尔倾销了一大批军火。当然都是战争中缴获的有点过时的前装燧发枪,但对被欧洲孤立的土耳其军队来说,却是雪中送炭。

    此外,德赛甚至玩空心思,委托好友欧仁亲王,请求他的母亲,即法国前皇后约瑟芬写了一份感人肺腑的长长家书,并由使馆武官雅克中校亲自送给约瑟芬20多年素未蒙面的表姐妹,如今贵为土耳其苏丹的皇太后,娜克希迪尔?瓦立德?苏丹娜陛下。

    事情进行的相当顺利,苏丹娜陛下在接到姐妹书信的第二天,她就下诏力排众议,再度任命一位外国武官出任苏丹禁卫军的训导长。两个月后,当俄土五年战争再度爆发时,这支土耳其精锐禁卫军的一部被派往北方战场,而教官雅克中校成为土耳其军队的高级参谋。

    此时,俄**队的最高统帅已更换了第四人,骁勇善战且诡计多端的独眼龙……库图佐夫元帅最终担上摩尔达维亚方面军的总司令官。

    基于军情局的情报分析与摄政王的反复交代,雅克以教官的身份说服了作为后方援军的土耳其禁卫骑兵师的指挥官们,应该在战场之上保持相对的**性,不要为追求胜利,盲目的参与进攻,而是效仿欧洲列强的军队,成为土耳其军团的总预备队。

    7月4日,鲁什丘克战役如期爆发。

    土耳其军团在其统帅,艾哈迈德帕夏率领下冒然出击,疯狂进攻库图佐夫精心设计的阻击阵地。俄军在连续击溃了土军五次反复冲击之后,趁机全线发动反攻,就连作战勇猛,死战不退的土耳其骑兵也不能成功抵御,那些高喊“乌拉”的俄国士兵的疯狂反扑。

    很快,土耳其军队的左翼、右翼相继失守,正面战场也陷入孤立无援之中。主力崩溃之际,土耳其士兵放弃了战斗,他们丢下武器、作业工具、背包与食物等,纷纷转向10公里外的筑垒营地败逃,而在他们身后,是一波接一波的手举雪亮刺刀的俄国大兵。

    然而,这支被库图佐夫打得一败涂地的土耳其军队,却在战役结尾时,挽回了一丝脸面。作为总预备队的土耳其禁卫骑兵师,于第二道营垒附近山岗隐藏的36门火炮的猛烈掩护下,向追击己方友军的俄国前头部队开展了凌厉反击,避闪不及的俄军顿时死伤惨重……

    鉴于战斗已达到预期效果,加之笨重的俄军火炮难以及时运抵新的对敌前线,库图佐夫随即下令收兵回营,并出人意料的撤离了鲁什丘克地区。临走前,俄国人还炸毁了坚固要塞。

    是役,土军尽管遭遇到重创,损失4千多士兵,但俄国人也没讨得太多便宜。比起历史上仅有5百人的微弱代价,由于德赛与雅克意外出现,使得俄军最终的伤亡人数超过两千。这就是导致库图佐夫强烈要求圣彼得堡从涅瓦河一带调派援军,以保证后续战役的胜利。

    就在圣彼得堡宣扬鲁什丘克战役的伟大胜利时,另一面的死对头,伊斯坦布尔也在炫耀英勇的土耳其军队成功击溃了进犯神圣领土的俄军,并迫使敌人放弃并摧毁了鲁什丘克要塞。

    由于皇家禁卫军与雅克教官在此役中力挽狂澜的卓越表现,禁卫军官兵获得土耳其苏丹的土地与奴隶的双重奖励,而雅克也被授予土耳其将军,并晋升该军团的副参谋长。

    不过,雅克在写给德赛的私信中,对于土耳其军队的前途命运很不看好,他直言不讳的说:“土耳其士兵是勇敢的,这点无容置疑,可以说与俄国人不上相下,但缺乏严格军纪去约束战场上的私下行为;而土耳其的军官,大都属于有勇无谋的酒囊饭袋,居然敢克扣军饷、喝兵血;至于他们的司令官艾哈迈德帕夏,我发誓,这是我见到过的最差劲的指挥官!”

    当然,这封信还在途中,尚未交到德赛手中。

    ……

    马车上,德赛在谈及普鲁士时,他对但泽副总督解释说:“我绝不相信皇帝对普鲁士人的判断,柏林方面依然怀对着法波两国的深刻仇恨,这绝不是一纸合约就是消除的事实。

    如果今天发生在但泽的外交事件,能激起霍亨索伦王朝的反抗情绪的话,我和我的军队将在第一时间内攻入东普鲁士,彻底肢解这个曾经的欧洲强国。

    当然,这只是我的幻想罢了。那位懦弱无能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还不如一个国际婊…子有骨气,他最终会接受巴黎方面的结盟条件,意在避免遭遇华沙公国的攻击!”

    德赛所说的那位国际婊…子就是普鲁士王后路易丝,为了避免霍亨索伦王朝的灭亡,她曾陪睡过俄国沙皇亚历山大,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瑞典王储贝尔纳多特,以及自己的老岳父,萨克森国王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一世。就连落势的法国权臣塔列朗,与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也同普鲁士王后在床上进行过一番坦诚相见的“友谊赛”。

    去年,德赛曾在里斯本告诉塔列朗,说自己对普鲁士的领土索求只在于西里西亚地区。那不过是他言不由衷的描述。实际上,作为好听众的瘸子亲王也不相信这位征服者的勃勃野心仅限如此。只要时机成熟,德赛依然会图谋孤悬华沙公国东北部的东普鲁士。

    听完德赛的肺腑之言,特律古也不在劝说。

    这位海军中将承认在政治见解方面,自己和老德赛都远不如面前的年轻人。否则,特律古也不会从内阁海军部长的高职,一路下贬到但泽港养老。

    ……

………………………………

第45章但泽与但泽走廊(4。。。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1811年的但泽自由市(港),并非21世纪面积数百平方公里,人口过百万的大格但斯克市(又称三联市),如今的城区面积仅有十多平方公里,人口不到5万。至于后世的国际休假胜地和文化中心……索波特,以及新建的港口城市……格丁尼亚,都还属于偏远的小渔村。

    倒是城市的古建筑群保持良好,多为哥特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风格,尤其以“圣扬”教堂、古城墙等最为著名。不过,德赛感兴趣的是此地盛产的波罗的海琥珀,欧洲八成以上的琥珀制品都出自但泽,所以琥珀的开采与加工成为该城除港口贸易之外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进入但泽总督府之后,德赛便毫不客气的鸠占鹊巢,他将靠近欧仁亲王的一排房间划作自己与侍卫队的下榻之地,还随手卷走了但泽军团在此地大肆搜刮的一批琥珀精品。至于但泽议会发来的午宴邀请,德赛借口自己旅途劳累,派人推辞掉了。

    接下来的几天,这位法国元帅兼华沙大公一直在待在总督府内“休整”。

    第二天夜里,当但泽总督欧仁亲王一回到军团官邸,就邀请德赛大公在在书房里密谈。

    坐在沙发上的欧仁用劲揉了揉额头,他抛出一个棘手的难题让面前的好兄弟赶紧解决。“安德鲁,巴黎的外交部发出照会,希望你我必须尽早结束波俄两国的冲突!”

    照会一词,显然是香巴尼外长在针对惹是生非的华沙大公。德赛明白,巴黎外交部今天照会是“希望”,或许明天就会换成“要求”,后天就该轮到“务必”。

    基于德赛对拿破仑的了解,他相信皇帝显然不愿意过早卷入到与俄国的军事冲突中。尽管整个欧洲与俄国都已经确信,这场欧洲近代战争史最大规模的入侵行动迟到是要爆发的。

    事实上,德赛内心还真有拉拢法国提前对俄开展的意图。诚然,法兰西帝国与他的欧洲盟友们尚未做好战争准备,可孤立无援的俄国人也同样如此,而且情况更为糟糕。

    只要法军在涅瓦河与波罗的海与俄国人开战,或是发生一场严重的军事冲突,便会极大鼓舞土耳其军队的作战信心,也不至于让伊斯坦布尔提前与俄国缔结和约。

    而且,波斯王国也在密切的观望中,等待俄国两线作战时,再适时的插上一脚。

    此外,成为摄政王储的贝尔纳多特尚未完全控制瑞典议会与瑞典军队,尤其是仇视俄国的瑞典海军。凭借加泰罗尼亚、法国、瑞典、波兰的四国海军的实力,在英国海军忙于调往北美,镇压美国人的海盗行径时,就足以清剿掉残缺不整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

    不过,拿破仑固执的拒绝了德赛从哥本哈根秘密发来的建议,或许在自负的皇帝看来,自己的战略无人能及,一切准备工作都必须做到尽善尽美。

    “……皇帝这是在贻误战机,他难道不知道对俄国的征服,绝不是一两次重大战役就能解决问题的,需要做长期的实力消耗。另外,俄罗斯幅员辽阔,拥有他国无可比拟的战略纵深,加之境内糟糕道路与严酷寒冬,足以葬送征服者的一切希望?”

    尽管德赛知道拿破仑的决心无人能够改变,但他还是在欧仁面前抱怨声声。

    欧仁也表现的颇为无奈,包括战争大臣达武元帅在内的一批高级指挥官也向皇帝提出过类似建议:要么不打,要么开放手脚打,利用欧洲的整体实力慢慢消磨俄国人的锐气。

    “多说无益,巴黎方面给了我们20天的时间,让你的联合舰队赶紧先释放被扣押的俄国商船!”

    “不可能,除非我看到俄国人首先从涅曼河撤军!”

    “那皇帝与巴黎那边?”

    “让他们耐心等着吧,最近莱茵河联邦各国不是都在折腾征兵引发的动乱吗,我相信那一带的信号机会被敌对份子们加以破坏。”德赛阴阴一笑。

    “安德鲁,你这是在玩火!”欧仁亲王劝告说。

    “放心,我的朋友,只要我在华沙公国与加泰罗尼亚的地位无可动摇,皇帝不会深究太多,至少在征服俄国之前。”

    ……

    与欧仁的谈话,最终与两人的沉默而告终。尽管德赛仍旧表现一幅信心十足的摸样,但在拿破仑不再支持的状况下,他已不可能固执己见,着手准备与俄国人的和解。

    不过,前提条件是圣彼得堡派人来华沙进行谈判。否则,德赛宁可接受来自巴黎的责罚,也会咬紧牙关,坚持到底。此举,是他向全波兰人民表达坚持抗击国家敌人的顽强意愿,绝不能毫无成果的半途而废,沦为华沙议会贵族议员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

    好在一周之后,军情局驻圣彼得堡的秘密情报站送来密电,称沙皇亚历山大和俄**方决定首先妥协,并将派遣国务首席秘书长(又称国务大臣)米哈伊尔?斯彼兰斯基担当密使,出访华沙大公国。

    “国务大臣,沙皇的心腹?”德赛感觉有些纳闷了。按照政治惯例,这类密使通常属于外交炮灰的角色,怎么会派遣一个内阁重臣过来谈判。

    很快,德马雷送来的第二份密件解答了华沙大公的疑惑。

    原来那位俄国国务大臣,米哈伊尔?斯彼兰斯基由于长期鼓动沙皇进行俄国的社会政体改革,遭遇保守派的联合抵制,沦为被沙皇亚历山大与内阁政…府遗弃的倒霉蛋。

    德赛笑了笑,随手拾起斯彼兰斯基写给亚历山大的整改方案浏览,却看了整整一天一夜,始终无法放手。

    在这份国家政治改革草案中,斯彼兰斯基阐述了立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