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炮王-第3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显然,拿破仑对德赛依然心存芥蒂,尽管皇帝已公开宣布赦免德赛的种种罪责,但拿破仑仍不愿将北路军团的指挥权交给这位新兴的波兰君主手中。那是在5月20日,与德赛达成妥协的华沙议会正式宣布波兰复国,而德赛大公也顺利升任为波兰国王。
在抵达但泽自由市时,拿破仑曾想过将波罗的海的地面部队划归到自己统帅的大军团序列,就令监视德赛,并让麦克唐纳元帅或法国海军将领去直接掌控那支波罗的海舰队。
然而,此念头一出却招致众多元帅将军的齐声反对,哪怕是与德赛向来不合的乌迪诺元帅与波尼亚托夫斯基将军都不支持皇帝的这番做法。不难想象,一旦德赛得知自己的直属部队被皇帝强行拆散,那位性格乖张的波兰国王会不会率部离开,南下克拉科夫避难算是最好的结果。最危险的举动,则是命令整个波罗的海舰队悬挂英国海军的旗帜,继而倒戈一击。
……。
当大军团指挥部的各种秘闻传到德赛耳边,他不禁心中暗地嘀咕起来,“真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怎么可能在征战俄国期间做临阵倒戈呢?
嗯,至少也要等到1813年之后,拿破仑显露败绩的开始。
至于该死的乌迪诺与波尼亚托夫斯基,他们看似好心的在为我说话,实则是在拿破仑面前给我上眼药。幸好在过几个月,没有军队的皇帝,就如同没有利爪的老虎,不值得担心。”
与行动神速的拿破仑相比,此时的德赛元帅和他的近卫师团仍慢吞吞的徘徊在但泽走廊一带。在结束疲劳的德累斯顿君主会议之后,德赛并没有当即离开返回波兰,而是留在德累斯顿,并在岳父的华丽王宫里,陪伴妻子玛丽亚公主住了一个多礼拜。
直到6月9日,也就是拿破仑抵达涅曼河河畔的前一天,德赛与姗姗来迟的近卫师团汇合,沿着拿破仑所走上的道路,向东,朝着但泽与但泽走廊一带进发。
而妻子玛丽亚,则被留在德累斯顿王宫。因为在1813年之前,萨克森王国还处在一片和平安详的气氛中,而波兰已是对俄战争的最前线,天知道会有什么危险情况发生。
沿途之上,大批后续部队还在拼命的向涅曼河集结,所有道路被士兵驱赶的马车、牛车拥挤不堪,到处都是因为长途跋涉数百公里,疲惫不堪而纷纷掉队,或是故意开小差的逃兵。
拿破仑向各国君主宣称他的征服俄国的庞大军队共有62万人,但实际人数为50万左右。而真正渡过涅曼河的官兵数字,或许还不足40万,很多人因为道路缘故未能集结到位,很多人水土不服病倒在行军途中,而更多的是心存不满的军官所进行的有组织的逃亡。尤其以意大利、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汉诺威人、莱茵人、威斯特伐利亚人为最。
这些逃兵在异国的土地上,由于不敢或是不能直接返回自己的家乡。于是,他们就地组织在一起,打劫附近的城镇、乡村与农舍,甚至还包括过往的法军军需补给车队。
从德累斯顿前往但泽走廊时,德赛元帅接连收到12起来自沿途法国宪兵的请求,继而派出他的近卫师团协助军事警察,总共围剿25支由各国逃兵组成的大大小小的叛乱队伍。
对于这些参与叛乱的逃兵,投降或被俘过后的结局,不是就地处决,就是发配服苦役。
在6月下旬,拿破仑大军越过涅曼河之前,庞大的欧洲联盟军队就开始了小规模的相互厮杀。单单德赛身边的近卫师团就在两周不到的时间,打死或枪决了近5百名叛乱逃兵。
来到但泽走廊后,德赛甚至还下令围剿一支由葡萄牙人组成的步兵团,理由是他们居然敢打劫位于维瓦斯河下游的一座黑人农庄,还屠杀了上百名隶属于波兰国王的黑人雇工。
按照穿越者的说法,这简直是“太岁头上动土,不知死活!”
但泽走廊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属德赛国王一人所有,哪怕是万能的上帝也无法剥夺。更别说那些体格健壮,任劳任怨的优良劳动力。如今,每个精壮黑人的估价都在1千法郎以上。失去了上述1百名黑人雇工,已经令德赛陛下在一天之内损失了10多万法郎。
所以,但凡参与打劫或屠杀的葡萄牙人,无论士兵,还是军官,合计303人,在经过军事法庭的简单而快速的审判后,被集体枪决。余下的近三分二,该步兵团的被俘人等则在解除所有武装过后,被黑人自卫军看押于但泽走廊的各个庄园,分别接受3到5年的长期苦役。
两天后,这支葡萄牙步兵团的最高指挥官,奥热罗元帅照例发来一份抗议书,但德赛压根看也不看,就直接命令侍卫挥舞马鞭将11军团的传令副官打跑,最后变得不了了之。
经过德累斯顿到但泽走廊的一连串血腥之旅,再加之对葡萄牙步兵团的残酷镇压,使得众人给年轻法国元帅兼波兰国王起来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号:“野蛮元帅”。
当这份美誉传到远征俄国的后续军队中时,没有人再敢在但泽走廊一带犯事,祸害黑人聚集的劳动农庄,唯有一声不吭,老老实实的通过波兰国王的私人领地。
……
………………………………
第81章越过涅曼河(中)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德赛元帅在但泽走廊一带“胡作非为”的肆意举止,很快就被心怀不满的同僚们传到拿破仑耳边。对此,皇帝反而大松了一口气,这至少说明德赛已找到了发泄心中怒火的有效途径,而不是将种种委屈与愤懑情绪隐藏起来,暗地图谋对拿破仑不利的阴谋事件。
出征俄国时,对待德赛使用问题上的处理不公,拿破仑承认是他的私心作祟,想着竭力抑制德赛的发展势头,不愿意让“好运的德赛”在俄国战场上获得唾手可得的又一项殊荣。
然而,拿破仑又不能放任德赛继续留在但泽或是南下克拉科夫,因为皇帝的波兰将军,波尼亚托夫斯基曾在皇帝逗留但泽期间,代表华沙议会向拿破仑提出一个劝言:认为势力日益膨胀的德赛陛下目前已不适宜待在华沙公国,嗯,现在应该可以正式叫做波兰王国。
截止今年4月,德赛在波兰就已拥有了波罗的海军团、西里西亚军团与维瓦斯军团等3个军团,10多万士兵的强大实力;另外德赛还从加泰罗尼亚调遣了一支仅效忠他本人的海军舰队,已从南、北、西三个方向对波兰会议造成围攻之势。
与此同时,效忠华沙议会的武装力量,大部分将进入俄国土地进行作战。此消彼长之下,德赛很有可能在拿破仑出征俄国期间,以武力手段强行打破波兰政治南北分治的事实。
所以,拿破仑才命令德赛和他的波罗的海军团接受麦克唐纳元帅(塔兰托公爵)的指挥,因为这位苏格兰人后裔直接统帅的第10军团,是绝不会接受德赛的政治欺骗与金钱诱惑。那是第10军团完全是由普鲁士人组成,军官与士兵中间很多都来自之前的但泽与西里西亚地区,这些普鲁士人同侵吞他们家园的波兰国王存在着刻骨铭心的仇恨。
在写给塔兰托公爵的密文中,拿破仑要求麦克唐纳务必“照顾”看管好年轻的波兰国王,将波罗的海军团引领圣彼得堡的方向,不允许德赛在战争开始后,私自返回波兰。至于北路偏师的最终任务,攻占圣彼得堡反而不再刻意强调。信心十足的拿破仑认为他会在立陶宛或白俄罗斯彻底击败沙皇亚历山大的主力部队,迫使俄国人在1个月之后重新签署求和条约。
相对于皇帝整合与动员的50万欧洲联军,沙皇可动用的兵力没有这样吓人。
由于奥斯特里茨战役失败的羞辱,沙皇亚历山大或多或少需要重新组织壮大他的军队,设立了遍布全俄境内的36个新兵招募及训练中心。
当然,俄国的骑兵特别是强大的哥萨克骑兵是可以称雄全欧洲的。
不过在1807年之后,沙皇更加注重炮兵建设,尤其是18磅榴弹炮及12磅火炮。
然而,俄**队的总人数仅有40万左右,其中的21万为主力军团,但后备军仅有4万五千人。防御法军入侵的俄国主力部队中的14万人,是由出身于苏格兰世家的一名拉脱维亚人巴克莱?德?托利将军指挥的,他们大部分集结于涅曼河与布格河之间的缺口;数十公里外,普拉托夫将军也率领8千名哥萨克骑兵集结于格罗德诺地区,积极备战迎敌。
另外,还有15万士兵的队伍分散于各要塞,而要塞之间相距甚远。目前,俄国最精锐的摩尔达维亚军团在库图佐夫元帅的率领下,仍于比萨拉比亚与奥斯曼土耳其且战且和。由于穿越者从中的使坏,使得原定1812年5月,俄国在同土耳其签订的《布加勒斯特和平条约》,不得不向后延迟了近一个月,导致涅曼河和立陶宛一带兵力严重不足。
所以,拿破仑在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其主力军团阵容的人数就两倍于俄国。俄军的一个主要的弱点就在于各自为政、互不联系、缺乏训练、指挥官不谙军事,其彼此之间的互相猜疑和缺乏忠诚则加剧了这一劣势。
作为苏格兰后裔的巴克莱将军受到他的两位高级下属,高傲的汉诺威将军本尼格森,以及孤僻的俄国亲王巴格拉吉昂将军的轻视,而本尼格森与巴格拉吉昂的关系又显得水火不容。至于统领令人生畏的哥萨克骑兵团的普拉托夫将军,也与三位同僚表现的格格不入,他从不参加军事会议,当然也不会听任司令官巴克莱将军的部署调遣,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
如果硬要说上述四人有何共同之处的话,无论是巴克莱、本尼格森、巴格拉吉昂,还是普拉托夫,前线指挥官们都竭力反对普鲁士将军富尔负责拟定的《1812年俄国作战方案》。至于理由,自然是众人看不起在法军铁蹄之下,屡战屡败的普鲁士人……
鉴于俄国前线指挥官之间的严重不和,相互间缺乏配合的糟糕状况,拿破仑在抵达涅曼河的第二天,就向身边的达武元帅指示说:“在渡过涅曼河后,我们的行动必须快捷而凶狠,全部目标是集中40万军队的庞大兵力尽早攻俄国乱成一团的指挥中枢……巴克莱的主力军团!”
达武眉头一紧,直言反驳说:“陛下,您应该考虑哥萨克骑兵,他们的自由作战方式,将袭扰与破坏我军的后勤补给,就如同我们曾在伊比利斯半岛犯下的错误!”
涅曼河的东西两侧,到处都是浓密的森林、无数支流交错的河流、无边无际的沼泽洼地,包括从普里皮亚特河流域沼泽到华沙以东,绵延近3百公里长的广阔地区。法军间谍探知的俄国地貌显示,这里几乎没有道路可言。大军团的快速部署与作战难以实现,却非常适合哥萨克骑兵隐藏与丛林与沼泽,伺机侵袭面漆那经过的法军小股部队,或是后勤辎重车辆。
以睿智而著称的达武元帅,尽管曾在巴黎竭力反对过拿破仑出兵俄国的计划,可一旦任务下达之后,达武依然任劳任怨,尽心尽力的协助皇帝做好每一项军务。
在正面战场,达武自信勇猛的法国…军队从不怕俄国人的任何挑衅,可如果是对方指挥官故意避而不战,利用东欧平原的宽阔地域与极强的战略纵深,节节抵抗之后,再向后做大踏步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