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两千年不死-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武周帝国,特别是武曌的一件大事,因为李武两家又缔结了一次伟大的联姻。
  这当然首先是女皇的心愿,但同时也是武三思和李显都非常需要的,他们需要这样的一场联姻,他们需要靠这样的联姻,来平息他们李武两家对皇位继承权的争夺,哪怕仅仅只是暂时的。
  李显的归来,无疑使武三思感到了危机和不安;同样的,被流放了十四年才得以回来的李显,对代表着朝中极强大的武姓势力的武三思,也是心怀恐惧和敬畏。
  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处在了心有余悸的位置上,他们都需要有个类似定心丸一样的东西,来缓解他们心中的紧张。
  那么,就来联姻吧,反正你有儿子,他有女儿。
  联姻就是女皇给这两个姓氏的定心丸,他们两家都心甘情愿并且急切地促成了这桩婚姻,不单单是为了顺从圣上的旨意,那也是他们求之不得的。
  于是,这对年轻人的婚礼,就被当成了朝中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大事,因为这是女皇想看到的。
  再加之,不论是武三思还是李显,都代表着两个姓氏的最重要的,也是级别最高的人物,举足轻重,并且炙手可热,这样的两个人物联姻,场面自然也得气势恢宏!
  而能将这一切安排好的,似乎也就只有那个如大内管家一般的上官婉儿了。
  由婉儿去操办这一切,无论是圣上,无论是武三思还是李显,大家都能放心。
  其实就连婉儿自己都不知道,她从什么时候起,就成了这皇宫中谁也离不开的人了,她觉得自己不曾用过很多心力,就非常自然而然地把这李武两家的众多人物握在了手中。
  这是婉儿始料不及的,她竟然被皇宫中老老小小这么多人信任着、依赖着,并且请求着,他们不论谁遇到了什么样的难题,首先想到的就一定是婉儿。
  他们总相信,无论什么样的难事,只要到了婉儿那里,就一定能迎刃而解。
  朝廷中的百官在不断地更换着,甚至东宫的太子们也在不停地进出着,而唯有婉儿不换。
  几十年来,婉儿始终坐在女皇龙椅的侧边,她始终存在于皇室成员的身边,所以,也唯有她。
  为了这场联姻,婉儿在不断出入东宫,与韦太子妃和安乐公主商讨婚礼的各种细节的时候,也注意到了这个韦氏的一些变化。
  虽然这位再度成为太子妃的韦氏依然霸道,但毕竟十四年的艰苦生活,也让她认识到了重新成为太子妃的生活有多么来之不易。
  韦妃是在回到京城之后,才漫漫看清了朝中局势,看清了他们虽然返回皇宫,显虽然被复立为太子,但这并不代表未来的继承人就真的一定是显。
  首先是女皇依然活着,她尽管已满脸皱纹,步履蹒跚,但她却并没有丝毫想要放权的意思。
  而且朝中武氏的势力,也并不像有些大臣们说的那样岌岌可危、不堪一击。
  在看清了这一切后,韦氏才对这场联姻表现得极度热情,她甚至不管她那漂亮的女儿是怎么想的,就独断专行地决定着那场婚礼的每一个细节,仿佛要结婚的人不是她的女儿,而是她自己。
  她甚至不顾失去太子妃的尊严,很多次地跑到武三思的梁王府上,去和武家的人讨论婚礼的过程,每次都弄得显和安乐公主很不高兴。
  韦妃为什么如此热衷?只有婉儿看清楚了其中的微妙,那是她在韦妃第一次见到武三思时,所放出的那种目光中看清楚的。
  那是一种疯狂的迷恋,那是一种无法掩饰的,一厢情愿的女人的激情。
  大概是韦妃耳闻了一些婉儿和武三思的关系很好,所以她很快就转变了对婉儿的那种颐指气使的态度。
  也大概是韦妃在每每觐见女皇的时候,才慢慢看清了被她视为奴婢的婉儿在女皇身边是何等重要,就连女皇都不曾将婉儿当做奴仆,甚至经常地让婉儿参与朝中大事的决议,她韦妃又怎么能轻看这个女人?
  如此,她才终于觉出了婉儿在当今的朝堂上,乃至在皇室中是如何地一言九鼎。
  而女皇每每做出的决定,其实都是通过婉儿的大脑所做出的。
  婉儿才是女皇身后的,那个真正的无冕女皇!
  而她刚刚返回的时候,竟然还敢对这个如此举足轻重的女人如此轻慢?她这不是自己往火坑里跳吗?
  她一个刚回来的太子妃又算什么?几乎握着整个天下实权的婉儿不是想把她怎样就怎样吗?更何况,她甚至听说就连她这个太子妃,都是通过婉儿的努力才得来的……
  她简直傻到家了,以为人家口口声声自称奴婢,她就真把人家当做奴婢了。
  韦妃当即就醒悟了过来,迅速转变了对婉儿不恭的态度,她甚至在婉儿的面前有些谦卑和自惭形秽。
  因为当她开始正眼看待婉儿的时候,她才终于注意到了婉儿身上的雍容气度,和那在多年朝堂争斗中所训练出来的政治家风范,那使她诚惶诚恐。
  她也知道,在圣上,在武三思,甚至在她的男人显的心目中,她其实算不上什么,而婉儿,才是真正至高无上的。
  所以她开始惧怕和巴结婉儿,甚至经常性地送一些丝绸和饰物给婉儿,希望通过这些东西来博取婉儿的欢心。
  对于韦妃的转变,婉儿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屑一顾。
  这是她这几十年来,所真正学会的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
  她要和未来所有可能会获取权力的人做朋友,她需要所有可能保护她的人保护她,她需要在所有掌权的人那里为自己讨得一条活路……甚至于,操控住那些所有的掌权者。
  【我觉得倒是可以把那武三思和韦妃撮合一下】
  再一次离开东宫,江晓出声说道。
  “你的理由是?”婉儿问道。
  【那韦妃好像对武三思有意思,是相当有意思的那种意思,李显不是一向都听从这个韦妃的吗?我们或许可以通过武三思来实现对韦妃的控制,再通过韦妃实现对李显的双重控制】
  “有这个必要吗?”
  【韦妃和你都同样具有对李显的控制能力,你必须防备着,在未来李显登上皇位,韦妃获得权力之后,她可能会和你争夺对李显的控制,毕竟到那个时候,你就不再是她的朋友了……】
  【所以,这也是必要的,通过武三思来防范于未然,武曌通过了这么多年的努力,才终于得以走上皇位,这其中的风险你是亲眼见过的,千万不能大意】
  “我明白了。”
  ……


第二百五十九章 那年轻的生命

  终于,李武之间的又一次联姻使得女皇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她很庆幸在她还活着的时候,就能看到李武两个家族之间几乎家家都是亲戚,户户都有交汇的血脉,女皇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在这个问题上高枕无忧了。
  于是,她便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宠爱她的张氏兄弟。
  或许是女皇越来越衰老的缘故,慢慢地她依赖张氏兄弟已经到了一种无以复加的程度,她不上朝、不理政,夜以继日地和那两个阴柔的年轻男人在一起。
  这样长此以往,难免会招来满朝文武的非议,甚至就连女皇自己的后代子孙们,也都对老祖母这种变态的昏聩和银乱议论纷纷。
  这种非议的浪潮无疑给女皇所宠爱的张氏兄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于是他们就开始不停地在他们行将就木的女主人面前哭诉,要求女皇严惩那些竟敢对女皇的私生活说三道四的不法之徒。
  武曌尽管已经奄奄待毙,但她的思维还是清晰的,对于那行对她私生活的攻击,她见过也听过太多了。
  从她十四岁进宫开始,这样的声音就从未停止过,说她和上皇李世民、和先皇李治、和薛怀义、和沈南璎,现在又是这一对张氏兄弟,她有被伤害过一根毫毛吗?
  她不还是按部就班地,一步一个脚印地登基了?不过就是几个嗡嗡叫的苍蝇,掀不起什么大浪。
  所以女皇对此淡然一笑,特别是朝廷上对女皇私生活质疑的那些男性大臣们,她更是宽宏大量,她认为这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任他们说就是了,反正她坚信他们不敢对这两个漂亮的男孩怎么样。
  对大臣们,女皇可以容忍,但对自己的子孙,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多少年来,女皇最容不得的就是那些仰她鼻息,却又背叛她的亲人了,她对他们从不手软,也毫不留情,不管他们是她的兄弟姐妹,还是她的亲生儿子。
  她对她亲人的容忍从来都是有限度的,她从不会姑息她们,这是她的家庭的原则,多少年来她一直在信守着这一点。
  因为她知道,来自内部的反抗力量能有多可怕,历史中有太多的王朝覆灭,都是源自于那些内部的势力。
  所以,武曌把她所有的亲人,都当做是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敌人。
  而不幸的是,这次被张氏兄弟所告发的,恰恰就是女皇的亲儿子李显的那些孩子们。
  在后宫里窃窃私语他们老祖母的,就是被女皇两年前封为郡王的皇太孙李重润、永泰公主蕙仙和她的丈夫魏王武延基。
  全是圣上的亲人,无论是李姓还是武姓。
  那个刚刚十八岁的李重润是太子妃韦氏所生,是李显的长子,也是未来李显的法定继承人。
  重润清秀俊美,生性善良,以孝爱被世人称道,而他那个十七岁的同父异母的妹妹蕙仙公主,则是年轻美丽,风姿绰约,她刚刚才下嫁给了曾经是武姓继承人的,已故的武承嗣的长子武延基,并且刚刚怀有身孕。
  就是这样三个年轻而纯真的少年人,将要为他们的少不更事,或者说轻举妄动而付出惨痛的代价。
  他们可能是实在无法忍受祖母和张氏兄弟之间那荒唐的关系,也可能是认为祖母的行为是在给皇室蒙羞,更或者,他们只是稍稍议论了张氏兄弟几句。
  但总之,那些话就是被张氏兄弟们听到了,并且还被这两个人使尽浑身解数,添油加醋的,让那个迷。乱中的女皇痛彻心扉,怒火万丈。
  更何况那些孩子议论的,是武曌的痛处。
  于是女皇立马下定了决心,她首先是止住了她翅膀下张氏兄弟那装腔作势的哭泣,然后即刻派人把李显传到了她的寝宫。
  这是她的家事,她当然不必到朝廷中去问罪,她只需要把那个能替她掌管宫中诏命的婉儿叫来就行了。
  于是,就在女皇的寝殿中,女皇当着张氏兄弟的面,向李显和婉儿冷漠而又平静地描述了,那三个孩子的罪行。
  然后,女皇就更加冷酷无情地看向显,问道:“那么,朕是谁呢?朕可以这样被你的儿女们随意羞辱吗?那朕成了什么!”
  显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儿臣罪该万死!请圣上开恩!”
  李显知道,他们一家又一次要大祸临头了。
  “他们不是你的儿女吗?”
  “是的,他们不孝……”
  “他们不孝又是谁的过错?”
  “是儿臣之过,请圣上千万息怒,儿臣心甘情愿听圣上处置!”
  “你是太子,朕不想处置你,但是他们太无法无天了,朕不能原谅他们,你明白朕的意思吗?”武曌冷冷地说道。
  “儿臣知道,只是……”
  “只是什么?你知道欺君是什么罪吗?”
  “圣上……”李显低声哭泣着,他怎么会不懂女皇的意思?只是那是他的儿女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