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两千年不死-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柴荣不再立皇后。
  皇帝病重,没有皇后,长子年幼……
  这就是江晓看到的未来,一个令人无比担忧的未来。
  不知道,柴荣会如何处理这个未来。
  而在皇宫之中,病榻上的柴荣也在详细思考着这个问题。
  他的时间不多了,他本以为自己正值壮年,却没想天不假年,一夜之间便卧床不起。
  这究竟是是人命?还是天命?
  都不重要了,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安排好后事。
  第一步,他下诏立已故的宣懿皇后的妹妹为皇后。
  柴荣是想一石二鸟,他的两任皇后都是符彦卿的女儿,这即可以给幼子找一个可以依靠的靠山,也可以稳住符彦卿这个势力强大的地方节度使,也可以借助符彦卿的威望震慑朝中的不轨势力。
  即将继位的是符彦卿的外孙,相信如果他死后真的出了事,符彦卿也不会坐视不理。
  第二步,重新认命宰相。
  柴荣在深思熟虑之后,终于选出了三个人组成文官的最高集团。
  清正廉洁、不爱结党的范质,忠诚有胆识、不爱结党的王溥,谦逊宽厚、不爱结党的魏仁浦。
  柴荣选的三个人各有所长,但都两个共同的优点:有德行,不爱结党。
  这些人既能保持对后周的忠心,又不会欺凌幼主,可以保证政权的平稳过渡。
  而最后一步,就是调整禁军。
  柴荣首先提拔赵匡胤顶替张永德,担任殿前司一把手,殿前都点检。
  对于赵匡胤,柴荣很放心。
  赵匡胤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他的忠心柴荣看得见。
  在滁州的时候,赵匡胤国事为大,因此间接害死了他的父亲。
  在收复江北十四州后,李璟意识到赵匡胤日后必然成为南唐心腹大患,不惜用白金三千两贿赂赵匡胤,想借此离间他和柴荣。
  然而赵匡胤却毫不犹豫地转头就把这些全都上交给了朝廷,然后一五一十地把全部过程都告诉了他。
  打仗身先士卒,舍生忘死,执行他的命令从不打折扣,万事都以公家为大,还因此间接害了老爹的命,在他遇到危险的时候,第一个赶来的也是赵匡胤……
  如此臣子,他柴荣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罢了,就将殿前司全都交给他好了。
  但除了殿前司,禁军中还有侍卫司。
  侍卫司一把手李重进乃是郭威的外甥,可以放心,但必要的牵制是不能少的。
  于是柴荣提拔韩通为侍卫司二把手,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
  韩通为人暴躁苛刻,跟谁都合不来,既不会有结党营私的可能,也可以用来牵制其他的禁军将领,制止禁军中出现某人独当一面的情况。
  就这样,柴荣走完了他的“托孤三步”。
  他相信,他煞费苦心弄出来的这互相牵制,互相影响的局面,一定会保住他柴家的血脉,后周的未来……
  一定会……
  ……


第三百三十二章 托孤三步的致命缺陷

  显德六年六月二十日,柴荣在回京后的第二十天病逝,年仅三十九岁的他带着自己还未完成的雄才大略,就这样离开了他的帝国。
  在生命最后的二十天里,柴荣想到后周未来“主少国疑”的局面,绞尽脑汁地安排了他的“托孤三步”,希望能借此保住后周的未来。
  六月二十一日,年仅七岁的梁王柴宗训在一众托孤大臣的带领下,于开封继位。
  与此同时,赵匡胤的府邸里,江晓、赵普和赵匡义三人围坐在一起,轮流着看完了朝廷最新的官职名单。
  “世宗皇帝的这‘托孤三步’倒真是煞费苦心。”江晓将名单递给赵普,微微笑了笑。
  “主少国疑,世宗不可能猜不到后周的未来。”赵普飞速浏览完后,又将它递给了赵匡义。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皇帝的托孤我也见过了不少,但像世宗这样精妙的托孤安排,我倒还是第一次见,只可惜……”江晓站起身,给三人分别倒了一杯茶。
  “世宗忽略了人心。”
  柴荣的安排极为精妙,理论上完全可以保证后周的未来……
  然而无论是再真实可信的理论,只要是牵扯到人,那就随时都会有被推翻的可能性。
  而柴荣,恰恰是忽略了这一点。
  “何以见得?”赵匡义放下名单,抬头问道。
  “很简单,柴荣托孤中最致命的一点错误,就是文武不互制。”江晓回道。
  “他重新认命的那三位宰相,对禁军没有丝毫实际的制约能力,一旦有武将造反,这三位甚至不会有丝毫的反抗能力。
  其二,禁军和地方节度使之间的势力也极不平衡,柴荣想借助地方节度使的力量来震慑中央禁军,可这些节度使们个个都是人老成精。
  符彦卿固然可以掌控其中的几个,但更多的都不会受制于他,更不要说是朝廷,就像当年郭威攻破开封那样,一旦发生作乱,他们不跟着一起落井下石就算好的了,还指望他们来帮着平反?
  另外,禁军中的实力也很不平衡,当初你哥奉命整顿禁军,也从侍卫司中挑了一批优秀的人补充到殿前司里,如今殿前司的实力早已超过了侍卫司。
  其三,柴荣这托孤三步是要三方势力互相制约,才有真正生效的可能性,一旦其中任意两方势力有合作的可能,最后一方势力的影响都将忽略不计,可谁能保证这三方势力就会真的相互制约?
  不说其他人,就是你哥也和宰相王溥关系甚好,况且前几个月,杜老夫人不是帮你弟弟匡美和符彦卿的三女儿定亲了吗……”
  说到这,江晓忽然愣了一下,看着赵匡义,皱了皱眉心。
  “我没记错的话,好像好几年前你就和我妹妹霞定亲了吧?你俩怎么还不成亲?”
  “啊哈哈!这种事不急、不急……”赵匡义有些尴尬地敷衍了过去。
  他总不能说是因为霞觉得自己还年轻,所以还不想成亲这种话吧?
  赵匡义不想说,江晓也没再纠结这两人之间的事,继续说道。
  “总之,世宗的托孤安排中有着太多容易被人忽略的缺陷,而且每一个都是足以将后周彻底颠覆的……当然,这倒是个好机会……”
  江晓的最后一句话说出,房内瞬间安静。
  “你是想……”
  赵普有些不确定地看着江晓,并没有把话说完,赵匡义也是皱着眉心,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江晓看着二人,缓缓开口:“世宗雄才大略,我一直相信他或许真的能成为那个终结乱世的明主,而他也确实有这样的才能,可是……他现在已经死了。
  而新皇帝,只有七岁,在和平时代,若主少,最多也就是大权旁落,外戚参政或是宦官干政,可如今是乱世,会发生什么我想你们很清楚。”
  江晓没再说,而是静静地看着二人。
  乱世之中,皇帝年幼,难保不会有人觊觎皇位,到那时必然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从唐末至今,中原已经历经五代,前面四代一代比一代渣,好不容易到后周这一代终于出现了点要终结乱世的苗头,可柴荣却又忽然病逝了。
  若再让那些无德无能的人篡位成功,天知道这个乱世还要持续多久!
  天下从来都不缺少野心家,这种情况在未来是一定会发生的,既然无法阻止,那为何不让一个合适的人登上那个位置,继续柴荣未竟的事业?
  可什么样的人才是合适?
  江晓想起了很多年前的那个小寺庙,那位老方丈说,这就是赵匡胤的天命,他是注定要来终结乱世的。
  而这几年,赵匡胤也确实展现出了他的才能,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回到家里手不释卷,注重情义,心有孝道,不爱奢华,不贪不腐……
  至少,现在的赵匡胤就是这样的,江晓找不出比他更合适那个位置的人。
  江晓记得以前杜老夫人和她讲过一件赵匡胤青年时候的事,那时候的赵匡胤很皮,完全就是一副“街头小霸王”的模样,很多人都说他以后长大了成不了什么气候。
  然而就是这样的他,在和贺氏成亲以后,便忽然端正了态度,不再整天鬼混,开始认真读书、工作努力,仿佛一夜之间就变了个人似的。
  这是江晓很欣赏赵匡胤的一点,赵匡胤知道自己成家了,是男人了,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了,或许这也是他在那之后为了减轻家里负担而离家出走,闯荡天下的原因。
  这样的人,哪怕是走上皇位,也会在最大的程度上约束自己: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他同样是一个有雄心的人,只不过之前他将自己的雄心都放到了柴荣身上。
  可现在,他应该拿回来了。
  “我赞成。”沉默许久,赵普忽然出声道。
  当初他就是因为欣赏赵匡胤,所以才来到了他身边,他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我也赞成。”赵匡义随即也点头道,这种事他同样没有拒绝的理由。
  “不过,这件事还是得让我哥同意才行。”
  “放心,他一定会同意的。”
  ……


第三百三十三章 打打闹闹中的改朝换代

  梁王柴宗训继位。
  新皇帝登基以后,赵匡胤又获得了两个新的头衔——检校太尉和归德军节度使,这个节度使的治所就在宋州。
  人被欲望所驱动,只要是人就会有欲望,有些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欲望,而有些人却是被欲望操控。
  赵匡胤也是凡人。
  柴荣的忽然离去,让整个帝国都陷入了短暂的震撼之中,等一切都已成为过去,等尘埃落下之后,人们才终于从这震撼中苏醒。
  赵匡胤也醒了,他愕然发现,原来在不知不觉间,他已经站在了这舞台的正中央,他成为了那个最为万众瞩目的存在。
  上天也在这时候,在他面前打开了两条路。
  一条路很难,但另一条路更难。
  他恍然间又想起了很多年前的那个小寺庙。
  我可以做一个小校吗?
  下签。
  可以成为军将吗?
  下签。
  那可以成为刺史吗?
  下签。
  这也不成,那也不成,难不成要我做天子吗?!
  上上签!
  这段记忆,他差点就忘了。
  但是现在……他又想起来了!
  阳光明媚的午后,赵匡胤一家人正在家里吃着午饭。
  圆圆的大桌上,是已显老态、神情和蔼的杜老夫人,脸色苍白、面带微笑的贺氏,正在桌下斗去斗来的赵匡义和霞,时不时打闹一下的赵匡美和他的新婚妻子符氏,一直在给江晓飞眼色的赵琳、脸色淡然的江晓、面无表情的赵普还有一个小屁孩,这个小屁孩是赵匡胤的儿子,两年前由贺氏所生,名为赵德昭。
  赵匡胤环视一周,看着众人,忽然放下了碗筷。
  “娘,我想说一件事。”
  杜老夫人闻言看了过来,其他人也放下了碗筷。
  “匡胤,什么事啊?”杜老夫人笑着问道。
  “我……”赵匡胤欲言又止,咂巴了下嘴,尽量用平淡和随意的语气说道:“我想做皇帝。”
  屋里瞬间就安静了下来,江晓、赵普和赵匡义同时一愣,都看向了有点小紧张的赵匡胤,他们有些惊讶,而其他人就是震惊了。
  “匡、匡胤,你刚刚和娘说什么?”杜老夫人的耳朵好像有些不好使。
  “娘,我说,儿子想做皇帝。”反正话已经说出来了,赵匡胤很是淡定地又重复了一遍。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