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两千年不死-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不好吗?”
  “不是的,其实我……”徐慧欲言又止,犹豫了好久,才终于开口道:“其实我自从来了开封,就一直在尽量避免和官家见面。
  妹妹你知道的,历史上亡国之君的妃子,有很多、很多都是……都是会落到敌国君主的手里,就是那个……你知道的……”
  徐慧急切又隐晦地表达了她的意思,虽然有些语无伦次,但符氏还是听懂了她想说的东西。
  “姐姐是害怕被官家……强行带到宫里去?”符氏笑着,同样隐晦地表达了她想说的话。
  “嗯!”徐慧用力地点了下头。
  虽然可能有些自恋,但她还是想说,对于自己的容貌,她还是有几分自信的,更何况她也并不是只有容貌的花瓶,她也会填诗作赋,也会唱歌跳舞,也懂琴棋书画……
  所以自孟昶投降以后,她一直都在害怕,害怕万一赵匡胤忽然对她有了兴趣……到那时,她是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官家应该不是那种人吧……”符氏想了想后说道,对于徐慧的这种担忧,她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徐慧没有再说话,心不在焉地逗弄着怀里的赵德恭。
  那个家伙,一定以为她是一个不知廉耻的人吧?
  毕竟后蜀还在的时候,她对那个人表现得就像一个花痴,那个人在心里一定是把她看做了一个都有丈夫了还想着其他男人的女人,那家伙一定就是这么认为的!
  不然,那家伙昨天怎么可能会突然这么冷漠,吓得她只是想打个招呼都不敢,那家伙肯定是以为她故意想勾搭上官家……
  对,一定就是这样。
  ……


第三百八十八章 万事俱备

  随着南汉的覆灭,征伐南唐已经被提上了日程。
  面对这个南方曾经最为强大的政权,赵匡胤没有一丝轻敌。
  想当初,刘仁赡仅凭寿州一座孤城,就挡了柴荣十七个月的时间,要不是队友实在渣得带不动,最后会鹿死谁手还真的不好说。
  而如今,刘仁赡虽然已经死了,但是南唐却又来了第二个“刘仁赡”。
  此人名叫林仁肇,原本是闽国将领,后来归顺了南唐。
  在当初的寿州之战中,还只是一名小将的林仁肇曾率领一帮杂兵连续收复了寿州外围已经被后周军占据的营寨,又曾率领千人敢死队沿淮河而上,意欲乘风烧毁后周军正在淮河上架设的浮桥,断绝后周军粮道,没想到风向忽然逆转,最终放弃。
  之后,担任殿前都指挥使的张永德率军追击,张永德擅长射箭,一向百发百中,结果这次却在林仁肇身上吃了个亏,他的箭每次都在即将命中林仁肇要害的时候被他轻易挡去,张永德震惊之余,最终收兵返回。
  总而言之,林仁肇此人作战勇猛,个人武力值爆表,南唐人称“林虎子”,是在刘仁赡死后,南唐军中硕果仅存的名将。
  而且此人还是一个忠义之士,据赵匡胤得到的消息,在南汉覆灭之后,林仁肇还曾经向李煜提议,趁着宋军这几年后蜀、北汉、南汉的到处跑,军队疲弊,淮南兵力空虚的机会,允许他率军北上,夺回之前被柴荣抢走的江北十四州。
  如果他能打下来,那么南唐还有逐鹿中原的机会,如果他打不下来,就把他当做叛臣处理,将他全家处斩,给赵匡胤一个交代。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林仁肇确实是够忠的了,可惜对宋朝采取全面退让策略的李煜最后还是拒绝了……
  此人完全就是刘仁赡的翻版,为防止出现当初寿州城的局面,林仁肇是赵匡胤必须要提前除掉的一个人。
  有些时候,杀人,并不需要自己亲自动刀。
  赵匡胤先是贿赂了林仁肇身边的人,买来了一副他的画像,等南唐使者来访的时候,又故意指着这副画像询问是谁。
  南唐使者虽然不明所以,但在如今的南唐,还真没几个人不认识林仁肇的,于是如实回答了赵匡胤。
  赵匡胤又指着画像告诉南唐使者,林仁肇想要归降宋朝,以这副画像为信物,说着还带着南唐使者来到一处空宅前说,这是他给林仁肇准备的房子。
  等南唐使者回去后,马上就把这件事的原委全部告诉了李煜,又因为林仁肇能力出众,在南唐一直有不少人嫉恨他,他们联合起来把这件子虚乌有的事情证明成了事实。
  几经煽风点火之下,李煜信以为真,竟然真的就派人去给林仁肇送了一杯毒酒。
  就这样,一代忠心名将,死得如此凄惨。
  赵匡胤仅仅是耍了一个毫无技术含量,甚至看起来有些蠢的小把戏,就把南唐最后的一根顶梁柱给玩死了。
  或许在他看来,对付李煜,真的不需要耗费太多的智慧。
  搞定林仁肇,赵匡胤还得解决一个后顾之忧——辽国。
  之前在征伐北汉的时候,他曾经和辽国交过一次手,结果完胜。
  当然,那也是占了一点辽国当时还在内乱的便宜,无法全力对付宋朝。
  如今辽国内乱已经平定,国内局势稳定,随时都可以南下和宋朝刚正面。
  如果在他征伐南唐的时候,辽国突然在他背后捅一刀,这确实够他喝一壶了,于是赵匡胤主动派出了使者,希望能和辽国保持和平的关系,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对于他的热情,刚刚平定了叛乱,实力受损的辽国也做出了积极回应,不但同样派出了使者互相商议友好,还特意派人去警告了一番北汉:时代变了,你给我安分点,不要乱搞。
  据说刘继元接到辽国这份旨意的时候都哭了出来,这真的是个实力“坑爹”啊……
  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宋朝和辽国之所以能达成共识,一是因为宋朝要准备打南唐,顾不上北方;二是因为辽国需要休养生息,还不想主动挑起战争。
  因此,两方暂时都还打不起来。
  解决了后顾之忧,赵匡胤还差一份南唐的地图,一份有南唐山川地形、城池分布、人口聚散的地图,这些东西只有在南唐的地图上才有记载。
  当然这件事还不用赵匡胤操心,就有人帮他解决了。
  在李煜生日的时候,按照礼制,赵匡胤派遣了一个使者前去祝贺,这个使者异常机灵,离开的时候本来都已经上船走了。
  却又忽然调转船头回来,连忙派人告诉李煜,朝廷准备重新绘制天下地图,史馆里就差南唐这几个州的了,希望这次能给他一份,他顺带着一起拿回去。
  李煜诚惶诚恐,马上就派人重新绘制了一份南唐的地图,并且派人连夜校对,第二天就送到了那个使者手上。
  就是这么简单,南唐十九个州的地理情况,军队布防,道路远近,百姓户口等等,全部落到了赵匡胤手里。
  得到了地图,赵匡胤还需要面对最后一个麻烦——长江天堑。
  自古以来,长江一直都是南方政权对抗北方政权的最大底气,最著名的三国时期,吴国就是凭借着这一条江,挡了魏国几十年。
  如今这条江挡在了赵匡胤的面前。
  然而老天爷似乎特别不喜欢赵匡胤烦恼,就在他思考如何才能让主力部队顺利渡过长江时,有一个人主动将方法送到了他面前。
  此人名叫樊若冰,江南人,原本是个书生,可惜考了好几次都没考中,典型的抑郁不得志。
  不过和历史上的酸腐书生不同的是,樊若冰并没有怨天尤人,埋怨朝廷无眼,而是重新找了另一条出路。
  随着大宋统一趋势的愈加明显,樊若冰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机会。
  从此,他从一介书生,变成了长江上的钓鱼翁。
  每天闲着没事就在长江渡口采石矶上钓钓鱼,暗中用绳子系在南岸,然后架着小船快速驶往北岸,借机测量长江宽度。
  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樊若冰终于得到了准确的长江宽度数值,并跑到了开封,向赵匡胤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渡江计划——用大船建造浮桥,让主力部队直接渡过去。
  赵匡胤接受了这个看起来异想天开的提议,不但赐给了樊若冰进士出身,还派人将他的亲属全都接到了开封,一起享受好日子。
  这件事告诉了世人,老天给你关上了一扇门,必定会为你打开……
  咳咳,总之一切的战前准备全部完成,万事俱备,赵匡胤只差最后一样东西。
  出征的借口。
  ……


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所谓师出有名,国家之间的战争,和街头斗殴是不一样的,不能说我看你不爽,上去就能给你两板砖,打死就完事了。
  至少你得凑个合适的理由,向百姓表达你是正义的,不能让他们觉得,你把他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把他们的老爹、丈夫、儿子拉去送死,就是为了去满足你自己的私欲。
  这样会让百姓心里很不爽,一旦百姓心里不爽了,他们就会搞得你心里也不爽。
  所以师出有名这种东西看起来似乎最没有什么必要,但其实却是最不可缺少的一样。
  攻下南汉后的第四年,做好了一切准备的赵匡胤派出使者,第一次向李煜提出,想要邀请他一起去开封参加祭天大礼的想法。
  这是一个信号,是赵匡胤即将征伐南唐的信号,同时也是他希望李煜能主动一点的信号。
  这一点李煜自然清楚,但他却没有做出任何答复。
  两个月后,赵匡胤决定再做最后一次努力,又一次派遣使者,这一次他清清楚楚地告诉了李煜,朝廷即将出兵,希望他能主动归顺,不要做多余的抵抗。
  李煜这次本想听从,但因为手下大臣的极力劝阻,最终改变了主意,对赵匡胤说了“不”。
  这是李煜这十几年来第一次对赵匡胤说“不”,而这第一次反倒给了赵匡胤一个合适的出兵理由——倔强不朝。
  在南唐北面,长江自西向东流入大海,构成其北部边境线,在南唐的东北部,还有一条由北向南,隋朝时期开凿的京杭大运河,这两条水系互相连接,形成了一个“入”字形。
  在这个“入”字一撇一捺的连接点上,就是南唐北部重镇润州,润州往西,就是南唐首府金陵城。
  金陵在长江南岸,四周有着许多渡口,其中被宋军看中的渡江渡口采石矶,就在金陵城的西面。
  沿着长江再往西就是鄱阳湖,在这里,驻扎着南唐一支庞大的水军——湖口水军。
  继续往西,进入当初被江晓顺手牵羊的“高老庄”境内的江陵城,宋军也在这里组建了自己的水军,专门防备下游的南唐湖口水军。
  这一次,赵匡胤决定一鼓作气拿下南唐,参与的作战部队总共分为五路。
  第一路,由上官晓率领江陵水军从江陵出发,沿长江东下,保证采石矶渡口的安全,目标金陵。
  第二路,由潘美率领集结在采石矶对面的和州宋军,负责渡江作战,和上官晓率领的第一路会合,目标金陵。
  第三路,由李处耘率领一支军队,扼守长江中游,牵制南唐湖口水军。
  第四路,由曹彬率领开封水军,从大运河南下,攻击润州,从东面包围金陵。
  第五路,则是由臣服宋朝的吴越军队北上,配合曹彬军共同进攻润州。
  这是宋朝建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由经验丰富的上官晓担任主帅,长期活跃南方战场的潘美担任副帅。
  宋灭南平后第四年,也就是开宝七年,赵匡胤正式下令征伐南唐。
  十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