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两千年不死-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灭南平后第四年,也就是开宝七年,赵匡胤正式下令征伐南唐。
  十月,江晓的西路水军率先出动,沿着长江向采石矶出发。
  从金陵到采石矶,总共需要跨越数百里的路程,江晓对一路上可能遇到的阻挠都进行了充分估计。
  然而之后的情况向她证明,她又一次白担心了……
  长江对面驻守的南唐军基本没人来找她的麻烦,都是很有礼貌地目送她路过,个别积极点的,甚至还主动过来送慰问品。
  打仗打到这个份上,江晓也是无语了……
  当然,这也是因为宋军经常在长江进行演习,而南唐军对宋军也一向很恭敬,每次看到对岸的宋军进行演习,都会主动送吃送喝,拍下马屁。
  这次宋军突然进攻,南唐那边还没有收到具体指示,全都按以前的老方法招待,就差给江晓亲自指路做向导了。
  就这样,江晓异常轻松地一路拔除了南唐军在长江沿岸的各个战略要地。
  二十日后,江晓率军抵达采石矶渡口,一举击溃驻守此地的两万余南唐军队。
  同时,对岸的宋军立即将按照樊若冰设计,将早已建设好的,由数千艘大型战船连接起来的浮桥整体迁移,沿江移到采石矶渡口,然后系上绳索,三日而成,不差一丝一毫。
  这是自古以来,长江上的第一座浮桥,而且还是整体迁移建造,仅仅三日便彻底完工!
  随后,等候多时的潘美立刻率军渡河,和上官晓会合,两军在金陵城外围的白露州击败前来破坏浮桥的南唐军队,斩杀近万人。
  开宝八年正月,两军在金陵城外击溃南唐军队十余万人,大获全胜。
  二月,宋军兵临金陵城下,南唐岌岌可危,李煜连忙调遣湖口水军前往支援将领。
  值得一提的是,率领湖口水军的南唐将领名叫皇甫继勋,他爹就是当年被赵匡胤在淮北战场上追着打,最后在滁州城下被一击秒杀的皇甫晖,皇甫老兄。
  身为皇甫老兄的儿子,皇甫继勋同样“很给力”,率领十万湖口水军一路东下,结果先是遇到江水干涸,大船卡在那动不了,半路被宋军袭击后又想玩火攻,结果风向忽然逆转,大火把自己给烧了。
  这么一番折腾下来,这支庞大的水军连金陵城的影子都没看到,就被自己玩残废了,在李处耘的一番猛攻下彻底崩溃,皇甫继勋也不幸战死。
  同时,曹彬和吴越组成的东路军南北对进,联合进攻金陵东面的重镇润州。
  润州守将是李煜的心腹刘澄,深得李煜宠爱。
  宋军出发之后,刘澄奉命前往润州,李煜亲自为他送行。
  离别时刻,二人眼睛发红,鼻子发酸,皆是热泪盈眶,刘澄收拾好金银细软,信誓旦旦地说,这些都是李煜曾经赏赐给他的,如今国家为难,他要散尽家财,为国尽忠!
  两心融,一心共……执手相看泪眼……
  啊,多么忠心的臣子啊……
  就是这样,忠心的刘澄抵达润州,先是干掉了一些想要抵抗的将领,然后积极和曹彬商议投降事宜,最后连哄带骗,裹挟着润州的将士一起投降了
  行了,工作结束,收工。
  至于那些金银细软?
  嗯,当然是为了以后在宋朝那边也能保持较高的生活水准,可以理解。
  ……


第三百九十章 毫无意义的战争

  开宝八年三月,宋军按照战前部署,顺利完成对金陵的合围,各路大军齐聚金陵城下。
  登上城墙一眼望去,视野尽头全是大宋军营、大宋旗帜、大宋士卒。
  宋军军营里,江晓遥望着远方的金陵城墙,这座南方最坚固的城池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囊中之物,就金陵城中那几万怯弱的南唐军队,最多一个月的时间,她就能把它攻下。
  只是在临行前,赵匡胤曾给她下过“不可急攻,使自归顺”的命令,她才迟迟没有发动最后的总攻,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
  赵匡胤希望能慢慢来,不要抢掠百姓,不要一味动用军事手段,务必要树立朝廷威信,让南唐百姓自动归顺。
  而对江晓而言,被李煜任命负责金陵城防备的人是朱威,如果可以的话,她其实并不太想和朋友对战。
  当然,只是并不太想,这里是战场,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她不会有丝毫犹豫,只是在那之前,她希望朱威可以劝说李煜投降。
  金陵城墙上。
  朱威一身戎装,遥望着远处满目皆是的宋军军营,他身后的南唐将士脸上或是凝重,或是担忧,或是恐惧……总之没有一个是轻松的。
  宋军南下,他虽然临危受命负责金陵城的防备,但说实话,朱威心里对这项任务没有丝毫把握。
  南唐军心已失,尤其是在赵匡胤的面前,十几年前赵匡胤便在淮南战场上所向披靡,战无不胜,这个人的名字对南唐军队来说就是噩梦。
  这次他虽然没有亲自来,但当今的宋朝名将能到场的都到了,这摆明了是要把南唐一口气吞掉。
  宋军气势如虎,而南唐军队却丢了军心,不用打都知道谁会赢。
  偏偏陛下还抱着那最后一丝幻想,想着能凭借金陵城坚固的城防耗死宋军,耗到他们自己退兵。
  朱威清楚李煜心中的侥幸心理,毕竟这也不是没有先例,几年前赵匡胤攻打太原的时候,就因为太原城的坚固,和辽国的及时援助而退兵了。
  这次李煜也想将那次的奇迹再复制一遍,派出使者联系辽国,希望能通过辽国的出兵,迫使宋军退兵。
  然而很可惜,派出去的使者在企图通过宋辽边境的时候,被宋军逮了个正着,之后又送到了金陵城下,被上官晓派人当着南唐士兵的面给一刀咔擦了。
  这一招够狠,南唐军队本来就很低的士气变得更低了,一股名为绝望的情绪,在南唐军队中逐渐弥漫开来。
  战败后会怎么样呢?
  朱威抬头望天,虽说做为主将,他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但他还是忍不住会去想一想。
  他自己的话,倒是不用太担心,听说赵匡胤是个很仁厚的君主,宋朝的军界一把手枢密使上官晓,和已经升任政界一把手的宰相赵普都是他的老朋友,即使是战败了,想必他也不会太凄惨。
  真正让他担心的是周嘉敏,这丫头从小就可怜,这几年好不容易过上了好日子,结果马上就要变成“亡国奴”了……
  当然,就算那一天到来,那两个人肯定也不会对她袖手旁观。
  这么说来,他好像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忧的了?
  真是哔了狗了……
  朱威笑着摇了摇头,他不清楚这场仗究竟还有什么继续打下去的意义,败方的后路早已被安排得明明白白,这还打什么?赶紧投降回家睡觉得了。
  说到底,这都是李煜最后的倔强,他对赵匡胤一味地退让保守,无论在名分上,还是物质上、军事上,都对宋朝卑躬屈膝,唯命是从,竭尽所能地侍奉宋朝,不敢有丝毫地大意。
  根本的目的也就是想委曲求全,不想让祖业在他的手中化为乌有,他的卑躬屈膝,也只是想名义可以不要,自尊可以丢掉,只要能够继续君临一方就行了。
  南唐的未来,李煜从一开始就已经知道,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尽可能的延续南唐存在的时间。
  殊不知,这才是真正的幼稚,就像柴荣当初不断拒绝李璟的退让,必须要把江北十四州拿到手一样,赵匡胤想要的,自始至终都是整个南唐。
  “……”
  开宝八年九月,宋军围困金陵城已经长达六个月,李煜所期望的凭借金陵城的坚固,耗到宋军自己退兵的理想仍然没有变成现实。
  不但如此,金陵城外的宋军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大批的宋军士兵正在源源不断地南下。
  除了每天烧香拜佛,已经黔驴技穷的李煜,在重臣张洎、陈乔的提议下,使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派人去游说赵匡胤,请求退兵。
  派出的这两个人都不是一般人,一个是在南唐以名臣自负的徐铉,一个是道士周惟简。
  据说徐铉“博学又才辩”,有着一张好嘴,而道士周惟简更是“有远略,可以谈笑弭兵锋”。
  虽然在江晓看来,这两人去不去都一样,反正赵匡胤是不会退兵的。
  古有纵横家,凭着一张好嘴便能搅动天下大势,比如战国时期的苏秦、张仪,就堪称这一方面的顶级人才。
  当然,无论你的嘴再好,就算能把花都给说出来,如果和被说服方的利益相违背,那也不会有丝毫作用。
  就像现在,退兵对赵匡胤来说没有任何利益,南唐都已经在嘴里了,他为什么要退兵?又不是脑壳有毛病。
  但是秉着赵匡胤给她的命令,她还是派人把这两人送到了开封。
  开封皇宫,崇元殿上
  徐铉面对着坐在上方的赵匡胤,开口就说:“国主无罪,官家师出无名。”
  赵匡胤从容不迫,示意他把话说完。
  徐铉又接着说道:“国主侍奉官家,以小侍大,就像儿子侍奉父亲那样,从来没有过任何过失,为什么要遭受讨伐?”
  徐铉滔滔不绝,长达数百言,赵匡胤一直等到他说完,才开口问了一句。
  “你说父亲和儿子分为两家,可以吗?”
  徐铉顿时愣在当场,哑口无言。
  徐铉扑街,第一回合,赵匡胤完胜。
  ……


第三百九十一章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徐铉被赵匡胤堵得哑口无言,但还有周惟简在。
  在周惟简出发之前,李煜就亲自写了十几张纸,题写奏目,让他找准时机呈给赵匡胤,请求赵匡胤哀怜,说愿意病退,辞去政务养病。
  这时,周惟简趁机进呈,赵匡胤接过后只是浏览了一下,便很赖皮地来了一句。
  “你们国主所说,我一点也不清楚。”
  言外之意:南唐我是必须拿下的,和李煜是不是南唐皇帝无关,就算你主动辞去自己的皇位也不行!
  周惟简扑街,赵匡胤依旧完胜。
  两人没能完成目的,就这么回去了。
  然而这事还没完。
  开宝八年十月,又是一个月后,不死心的李煜又派了徐铉、周惟简二人前往开封,希望能劝说赵匡胤退兵,江晓同样派人将他们一路送了过去。
  这次,赵匡胤在便殿接见了他们,这一次徐铉也不再说儿子和父亲的关系了,而是开始为李煜辩解“倔强不朝”的理由。
  “国主侍奉大国十分恭顺,只是因为身体染病,所以才不能入朝谒见,并非拒绝圣上诏命,因此臣恳切请求能延缓进兵,保全江南一方的性命!”
  徐铉口若悬河,唾沫横飞,从各个角度论证了半天,一路下来不喝水,不喘气,相当有战斗力,确实不愧江南才子。
  而赵匡胤也似乎很有耐心,和徐铉你来我往讨论了半天,中心思想就一个:统一是大势所趋,朝廷对南唐已经非常容忍了,再抵抗下去没有丝毫意义。
  两人争到最后,徐铉越来越激动,嗓门也越来越大,终于彻底惹火了赵匡胤。
  为了结束这场无聊的争辩,赵匡胤手按宝剑,忽然起身,目光直直逼向徐铉,厉声喝道。
  “无须多言,南唐又有何罪?但这天下只能属于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赵匡胤的声音在殿内不断回响,这残酷的斗争,只能有一个人笑到最后,也只能留下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