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两千年不死-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营帐中,霞裹着厚厚的裘衣,探出头去看了看远处正在厮杀的太原城,又赶忙缩回头,哈气暖手。
  赵光义翻了翻一起带着来的几本书,头也不抬地回道:“鼓舞士气,我身为皇帝自然要来,不过……”
  赵光义忽然抬头看着霞,又问道:“我倒是很好奇,现在这个时节北边这么冷,为什么霞你非要跟着一起来?”
  在他宣布要亲征之后,霞死活非要跟着他一起来,赵光义实在拗不过她就只好让她随着了。
  “为了保护你啊。”霞理所当然地说道:“战场上那么危险,你又是第一次上战场,要是发生了什么意外不小心挂了怎么办?
  所以呢,我只好勉为其难的也跟着你一起来这里挨冻,顺便照顾一下你的人身安全,免得你一不小心就被谁给干掉了。”
  “唉……”赵光义有些无奈地笑了笑,摇了下头,低头继续看书。
  “喂,你这什么表情?当初周世宗征南唐的时候,宣懿皇后也是跟着一起去的好不好?”
  “嗯,确实,不过霞你是不是忘了,就是因为一起去了,宣懿皇后才会在半路上染病逝世,害得世宗从此孑然一身……”
  “赵—匡—义!”霞的表情瞬间狰狞起来,上下牙齿咬得咯咯响。
  “是,我错了,对不起,下次不敢了……”赵光义连忙举起双头投降,语气真切,态度诚恳。
  “当然,我的意思是让霞你多穿点,别等之后更冷的时候生病了。”
  “之后?更冷?”霞疑惑地眨了眨眼,之后的话,天气不是应该更暖和了吗?
  “嗯,之后……”赵光义的眼底深处闪过一丝寒芒。
  “……”
  开封,崇元殿。
  “不对……”
  江晓看着手中这些不断从前线传来的最新战报,眉心紧皱。
  这次讨伐北汉,她被留在了开封,和赵普一同担任开封的留守工作。
  “怎么了?什么不对?”旁边的赵普凑过头来问道。
  “人数不对。”江晓将各州县的兵力调动情况递给赵普,面色凝重地说道:“这两个月以来,官家陆陆续续地从各州县调动了将近二十万的军队。
  如此大的数量,如果仅仅只是为了征伐一个北汉,是不是有点太小题大做了?”
  一次战役就调动了二十万的军队,这在大宋开国以来还是头一次……
  太多了,这个数量太多了,除非……
  “你的意思是……”赵普似乎想到了什么。
  “他的目标,恐怕不只是北汉!”
  ……


第四百零六章 从现在起,你叫杨业

  时间进入五月,宋军的攻击力度再次加大,甚至已经达到了整月连续进攻,不分昼夜的程度。
  可尽管如此,太原城仍然不破,在数十万人的疯狂进攻下它依然屹立不倒,让宋军颇感无力。
  到了月末的时候,赵光义在夜间来到了太原城的西南角,集中重兵猛攻,终于在快要天亮的时候,攻陷了太原城的一座外城羊马城。
  就在宋军要一鼓作气冲入内城的时候,城门却突然间大开,一群北汉士兵猛地冲了出来。
  好小子!你们还敢出来?
  杀红眼的宋军二话不说,操刀子上去就把这些敢于出城迎战的北汉士兵一个不留全部放倒,人头都拿到赵光义那请功去了。
  可就在这时,一件诡异的事发生了,太原城墙上忽然出现了很多人影,一阵手起刀落,一大堆的人头被扔了下来。
  宋军捡回来一看,全是女人和小孩的。
  呃,这个……
  事后宋军才知道,原来刚刚冲出来的那伙人其实是来投降的,只是时机和火候都没把握好,不但自己被宋军给干掉了,连妻儿也被刘继元一同砍了示众……
  还真是怪让人尴尬的……
  这件事告诉我们,投降有风险,操作需谨慎……
  当然,无论如何,太原城也差不多到极限了,历史曾不止一次地告诉过世人,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座城,是永远不会被攻破的。
  几天之后,宋军改攻太原城西北角,这一次北汉人学聪明了,一批北汉将士成功出城投降,北汉军心不稳。
  六月一日,赵光义放出了最后通牒——明天,他带大伙儿进城吃饭!
  第二天,进十万宋军集结在太原城南门,啃了四个多月的墙砖,早就让他们心里憋了一把火。
  该结束了!
  怒不可遏的宋军士兵不顾一切地冲上了太原城墙,战争升级成了屠杀,这甚至让一直希望胜利的赵光义都连忙下令军队后退,因为他害怕他的士兵冲进去后会不受控制地大肆屠城。
  也是在这一天,无可奈何地刘继元带着北汉的文武百官出城投降。
  但,这一战还没有结束,宋军还不能顺利地接收太原城。
  因为即使刘继元投降了,北汉的“刘无敌”刘继业也仍然在太原城内苦战不止,外城被攻破了,他就领着人退到内城继续打,弓箭用完了,那就接着来白刃战,反正就是要和你死磕到底。
  他的顽强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撼,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赵光义。
  面对如此勇猛忠诚的将领,赵光义命令刘继元亲笔写下诏书,一定要将此人劝降。
  这份劝降信很快就被送到了内城,刘继业手捧诏书,仰天长叹,脱下早已沾满血污的铠甲,对着宫城叩首一拜,出城投降。
  在太原城外,刘继业被送到了赵光义所在的军营里。
  指挥营帐内,赵光义端坐上位,魏王赵光……赵廷美,主帅张永德,甚至之后陆续赶来的曹彬、潘美等人全都在这。
  四十多岁的刘继业被绳子绑缚着押上前,他的神情有些憔悴萎靡,但腰板却站得异常挺直。
  “跪下!”押送他的两个士兵喝骂一声,抬腿就要踢向刘继业的膝盖。
  “住手。”赵光义出声制止,起身向刘继业走去。
  “哥……”赵廷美抬手拦住赵光义,担忧地看了刘继业一眼,“此人异常勇猛,别靠近他。”
  不止是他,营帐中的其他将领同样也担心地看着赵光义,其中意思不言而喻。
  “无妨。”
  赵光义给了众人一个安心的微笑,按下赵廷美的手,走到刘继业的身前,在他疑惑的目光中,伸手替他解下了身上的绳子。
  “我听闻,刘将军以前并不是姓刘?”赵光义语气轻松,话语中不带丝毫的颤音。
  “一介降将,官家何须如此?”刘继业没有回答,而是反问了赵光义一句。
  他没想到,眼前这个“文弱书生”竟然有胆量亲自走到他面前,替他解开绳子。
  我在太原城内和你们磕了这么多月,难道你就不怕我突然出手,将你置于死地?
  赵光义笑了笑,双手负于身后,就站在刘继业身前两步的位置。
  “刘将军乃是忠义之士,岂会做这种会被世人不耻的事?既是如此,朕又何须害怕?”
  赵光义的话语间透露着一股强大的自信,这股自信,让刘继业不禁有些震撼。
  我一个降将,而且还是和你打了这么久的降将,才是第一次见面,你就能如此放心我?
  说此时刘继业的内心没有一点触动,那是假的……
  “刘将军,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赵光义微笑着唤回了有些走神的刘继业。
  “回官家,臣以前确实不是姓刘,而是姓杨……”经此一番,刘继业的语气已经低软了很多。
  他原本姓杨,名崇贵,刘继业这个名字,是在他的小军阀父亲依附北汉,将他送到北汉皇帝手中当质子后才改的。
  准确的说,是在他的父亲叛逃后周以后改的。
  为了笼络人心,当时的北汉皇帝刘崇将他认做养孙,让他跟自己孙子们的“继”字辈排行,取名刘继业。
  后来,因为他能力过硬,在北汉的表现也无可挑剔,所以不但没有被翻自家“坑爹”的旧账,还逐渐成为了北汉几代皇帝的倚重,专门负责和宋军对打……
  “原来如此……”赵光义点了点头,接着说道:“那今天,朕就替刘将军你做个主,从现在起,你不必再用刘继业这个名字,朕恢复你原本的杨姓,至于名字……就叫杨业吧。”
  六月,太原沦陷,这个苟延残喘了二十几年的小政权终于结束了它充满运气的一生,北汉十州、四十一县、三万五千两百二十户,尽入宋朝版图。
  终于,结束了,唐末以来的乱象都结束了……
  赵光义结束了这段历史,天下已经统一……
  不,还没有!
  目光遥望北方,穿过无数山峦,最终停在了那片已经离开了几十年的土地上。
  那里,也得拿回来!
  ……


第四百零七章 来,赌命

  收复北汉,赵光义并没有休息太久,在命令魏王赵廷美留守太原之后,他立即率领大军,做出了一个出乎天下所有人意料的决定——北伐燕云!
  “胡闹!”开封崇元殿内,一份战报被狠狠摔到了地上,江晓闭上眼睛,深吸口气,平复内心的怒气。
  “官家怎么会这么想?”赵普走上前捡起这份战报,眉心紧锁。
  说真的,虽然一早他们心里就有了这种猜测,但当赵光义真正下令要北伐燕云的时候,赵普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他果然是一开始就这么决定好了……”江晓坐下身,抬头按了按眉心,“攻下北汉后,若形势大好,那就趁热打铁,一鼓作气拿下燕云……”
  是的,现在的形势确实是一片大好:北汉已经攻下,燕云北地几乎都是汉人,辽人寥寥无几,宋军北上,必会云集响应,况且李继隆先前仅用三千人便野外击溃六万辽军……
  而且现在出兵,正好可以打辽国人一个措手不及,这确实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只是,你难道就没看到,那些奋战了四个多月的士兵脸上的疲惫吗?他们真的还想再打下去吗?
  一支人困马乏的军队,还没休息多久,现在又要求他们跨越巍巍太行山,去和辽国人刚正面,胜算实在太小……
  可事到如今,她没有办法阻止这一切,因为现在的赵光义恐怕听不进她说的话。
  而且,他们也并不是没有胜算。
  江晓的目光透过指缝,重新落到了那份战报上面。
  既然要打,那就要快,趁辽国人彻底反应过来之前拿下幽州,这是他们唯一的胜算。
  否则……
  “……”
  太行山险峻,全山无路可走,只有八条由天然河流切割而成的峡谷可以让人翻越,这就是所谓的“太行八陉”。
  这八条峡谷中,最短的也有百里多长,中间更是有无数的险峰危崖。
  而在现在,宋军数十万远征军将要带着粮草轴重翻越它,向北方强大的辽国人发起挑战。
  赵光义以身作则,跟着士兵们一起爬山,就这样,宋军以疲弊之师,用了十天的时间,终于翻过了太行山,抵达河北定州,就此进入辽国境内。
  战争开始,赵光义先是派了一个使者前往定州北边的易州,他要看看,自己的推测究竟对不对。
  结果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使者抵达易州城外,仅仅是报明了自己的身份,并告诉他们宋朝的皇帝御驾亲征,就在几十里之外,易州城就不战而降了。
  而且,这不是易州刺史一个人的决定,当使者进城安抚城中军民的时候,易州城内没有任何一个人反抗。
  形势一片大好。
  之后,赵光义亲率大军进入易州,在他进城之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