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两千年不死-第2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宋军撤退后的第二天,大批的辽国骑兵源源不断地赶往了幽州城外,数量最少也在十万以上!
  耶律休哥说的没错,江晓确实不想和他打,因为如果宋军再这么和辽军纠缠下去,等辽国的第二批援军赶到,吃不了兜着走的就是他们了……
  这一次北伐最终以这样的结果收场,宋朝虽然攻下了太原,却未能攻克幽州,收复燕云。
  至于枢密使上官晓,前往救驾有功,皇帝赐钱百万,但因擅自调动军队,官降三等,停职在家。
  当然,虽然这次北伐结束了,但宋辽之间的对决才刚刚开始。
  ……


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们来诈降吧

  开封,枢密使的府邸。
  被停职在家的江晓,难得悠闲地坐在后院的亭子里看书,两个穿着小黄袍的小屁孩在和隔壁已经空置的,原晋王府的围墙上翻来覆去地爬着玩。
  “他也真是的,竟然还真把姐姐你给撵回来了……”霞趴在亭子里的石桌上,表情怨念。
  “毕竟是我私自调动军队,有些样子,官家怎么说也得做给世人看看。”江晓翻着书,毫不在意地说道。
  从调动军队的那一刻开始,她就已经知道了这个结果,只是让她没想到的是,原来她这一趟还真是白去了……
  “突然感觉,你们还真是都长大了……”江晓放下书,转头看向那两个小屁孩。
  “嗯哼?”霞抬头疑惑地看着江晓。
  “第一次见你的时候,你还连十岁都没有,而匡义也才是个十五岁都没有的男孩,都是两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
  “喂,姐,你这话过分了哈。”霞很不满地表示抗议。
  “嗯,确实过分了。”江晓很认真地点了点头,“这次北伐,你们两个都出乎了我的意料……反倒是我,就像一个不肯撒手的糟老头子,总是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总是忍不住想要上来插两手……
  殊不知,你们其实都已经不怎么需要我了。”
  “停!打住!请停止你这妄自菲薄的想法!”霞抬起手,阻止了江晓的话。
  “首先,你可不是什么糟老头子,你现在看起来都要比我好看多了,不知道的恐怕都还以为我才是姐姐呢。
  其次,什么叫我们不需要你了?你以为这天下难道就没有你的份吗?你没见匡义见你来的时候多高兴?至于这停职也只不过是暂时的,很快你就能重新做回枢密使了……”
  “好好好,我知道……”赶忙打断霞的话,江晓转移话题道:“对了,霞,辽国那边来消息没有?”
  赵光义这次北伐,势必会遭受到辽国人的报复,这一点他在撤军返回的途中便已经料到,并提前做好了预备。
  先是将李继隆、孟玄喆、尹继伦、曹彬之子曹璨等将领分别安插在定州、镇州、关南这三处辽国南下的战略要地驻守。
  又将潘美、杨业调往太原和魏王赵廷美会合,防备辽国从原北汉境内南下。
  这样,宋朝和辽国的边境线上从西往东,全都安排了重兵屯守,时刻准备抵御辽国即将到来的报复。
  而辽国也完全没有让宋朝失望,之前的北伐之战结束后仅仅不过两个月,辽国就在幽州集结大军南下,经过易州,向宋辽边境的满城进发,意图先攻占满城,然后再南下攻占重镇镇州。
  这一次,辽国集结了超过十万大军,耶律休哥、耶律斜轸、耶律奚底随同参战,然而他们并不是主帅。
  这次的辽军主帅其实就是韩德让……他爹,燕王韩匡嗣。
  韩匡嗣,自耶律贤登基以来,就深得陛下恩宠,集三千宠爱……好吧,其实就是因为耶律贤的身体一直都不是很好。
  而韩匡嗣呢,又正好比较擅长医术,这一来二去的,两个大男人就这么混熟了,而且还是熟透了的那种,以至于耶律贤甚至让韩匡嗣这位大夫,来负责这次南下报复宋朝的军事行动。
  宋军方面,因为早就做好了准备,所以辽国才刚刚出兵不久,宋朝就已经得到了消息。
  负责驻守镇州的孟玄喆首先率军北上,狂奔两百多里,抢先到达徐河,列阵布防。
  徐河在定州的北方,但孟玄喆跑得比较快,在他之后,驻守定州的李继隆和曹璨随后赶到,三人一会合,差不多也有七八万人,足够和辽国人来刚一次正面了。
  至于驻守关南的尹继伦,一看这三人都到场了,寻思着从他们手里不太好抢功劳,于是就领着手下人马,转了个弯,兜了个圈子,秘密绕到了辽军的侧后方,和徐河的主力部队形成了对辽军的夹击形势。
  从幽州到满城,也就三百多里的距离,正常速度辽军一两天也就能走过了,但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辽国人一直走了二十多天,才终于抵达了满城北面的徐河。
  战斗即将开始,双方早已列好了阵,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一个宋军使者忽然从对面跑了过来。
  事情,是这样的。
  “这一仗得打得漂亮一点。”面瘫李继隆忽然开口说道。
  “确实,之前那一仗打得实在有点憋屈,得鼓舞一下士气。”孟玄喆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你们俩到底想说什么?”曹璨在一旁皱着眉头看着这二人。
  “要不诈降吧?”李继隆继续提议。
  “诈降?对面能信吗?”孟玄喆表示怀疑。
  “我听说那韩匡嗣就是个蠢人,除了和耶律贤关系好一点,连战场都没上过,战场上这样的人最好骗。”李继隆坚持自己的看法。
  “可是诈降的话,传出去始终是有些不太好。”曹璨有些不太认同。
  “不怕,只要之后我们能把辽国人打得惨一点,没人会在意这些的。”李继隆奉行实用主义。
  “好吧,就这么来吧。”孟玄喆被成功说服。
  就这样,负责诈降的使者过去了,第一次走上战场的韩匡嗣大喜过望,心里那一个高兴啊,就差手舞足蹈了。
  对此,耶律休哥表示严重怀疑,他前些天才被宋军在身上砍了几刀,伤口都还没完全好呢,对面那帮子人是什么样的他最清楚,怎么可能会投降?
  然而,韩匡嗣已经听不进去他的话,赶忙赶忙地就派人去准备受降了。
  就在这时,宋军忽然发动强攻,攻势极为迅猛,辽军猝不及防,当场溃败,被宋军推着一路向北逃命。
  在逃亡途中,韩匡嗣又遇到了早已在后面埋伏好的尹继伦所部,一通爆锤之下,韩匡嗣将旗帜战鼓全部扔掉,才终于勉强摆脱了尹继伦的追击。
  这一站,宋军大获全胜,一直追到了北边的遂城,斩首一万多级,俘虏三万多人,缴获马匹、牛羊、兵器、车账无数。
  呼,舒服!
  夕阳下,宋军看着不断北逃的辽军,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挥一挥衣袖,不留下一丝轴重。
  这一战,本就是耶律贤为了报复宋朝而南下的,结果却被宋军反手打了一巴掌,脸实在是丢得有点大。
  气不过的他在经过几个月的休整后,再一次发兵南下,剑指雁门关。
  ……


第四百一十四章 杨无敌

  不甘心在满城被宋军怼了一顿的耶律贤,在经过几个月的休整之后,再次发兵南下,还是十万大军,这次他将目标选在了雁门关。
  雁门山,宋朝与辽国的西部边界,雁门山上有两大关口——西陉关和东陉关,守住这两个关口就能将辽国的军队阻挡在雁门之外。
  这次辽军选择的南下路线就是西陉关,也就是常说的雁门关。
  雁门关两侧全是高山,只有中间的一条通道,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典型。
  古往今来,雁门关一直是中原王朝抗击北方异族的重要战场。
  战国时期的赵国在这里设置雁门郡,修筑长城,大将李牧在此长期驻守,抵御匈奴,曾诱敌深入,大破匈奴十余万骑。
  秦始皇时期,蒙恬率兵三十万从雁门出塞,北击匈奴,一举收复了河套地区。
  汉高祖时期,匈奴曾从此南下,直扑晋阳,刘邦亲率三十万抵达平城,抗击匈奴,当然,那次他差点回不来……
  汉武时代,江晓也不止一次地从这里出去,和匈奴人在草原上刚正面。
  一直到后晋时期,石敬瑭为了获得辽国的支持,割让燕云十六州,从此,雁门关就正式成为了胡汉对峙的前沿阵地。
  早在辽国人南下之前,赵光义就已经在这里做好了准备,不仅把大将潘美派了过来,就连对边境军事事务轻车熟路,对辽国军情了如指掌的杨业也跟着一起过来了。
  杨业,北汉覆灭后才归顺宋朝,至今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被赵光义授以如此大任,他是真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了。
  没得说的,那就做吧。
  上任不到一个月,杨业带领士卒,在宋辽边境上大举修建山寨,进一步巩固边疆防御。
  然而就在这时,辽国人领着号称十万大军,从这里下来了。
  辽国人选了雁门关,杨业很兴奋,不仅是因为他终于有机会可以回报赵光义对他的器重,还是因为,这是一招险棋。
  所谓天险,就是易守难攻,而一般的天险之后,也意味着一马平川,雁门关也是如此。
  辽国人选了这,自然有避实就虚,避开满城那个他们的伤心地的意思,但同样也是想拉着宋朝人赌一把。
  要是干下雁门关,我一马平川,直接干到你老家开封;要是干不下,那就没啥好说的了,就凭雁门关这地势,到时候辽国人还不知道能回去多少呢……
  这就是挑战,谁也别想再玩上次的把戏,潘美和杨业一个是宋朝大将,一个曾在北汉威望极高,和满城的李继隆那些年轻后辈不同,诈降什么的,有损名望,这两人绝对不会这么玩。
  唯一的办法,就是刚正面!
  当然,这也未必……
  那一天,杨业用亲身行动,教会了这些草原上的汉子一个道理——打仗,真的没必要正面刚。
  事情,是这样的。
  那一天,辽国十万大军抵达雁门关下,正巧来这边巡边的潘美提前收到消息,立刻率领所带的一万多人在雁门关下严阵以待。
  而在这之前,杨业率领麾下数百骑兵西井陉,从小路迂回到了雁门关北口,伺机攻敌。
  这一幕莫名的有点熟悉,之前满城的时候,尹继伦似乎就是这么玩的,李继隆等人在正面推,他自己跑到后面捅,当时差一点就能把韩匡嗣给抓回来请功了。
  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辽国军队还是没有察觉。
  战斗开始,就在他们摩拳擦掌准备把潘美按在地上怼的时候,杨业再一次展现出了他强大到可怕的武力值,他亲自率军,仅用数百骑兵就向辽军的后军发起了冲锋。
  这一刀很致命,因为雁门关的地形就是一条直线,辽军后军猝不及防,在杨业的猛攻下直接崩溃,溃败的军队被一路推着往前走,雪崩似的将辽军彻底冲乱。
  前面的潘美抓住机会,全军突击,配合杨业对混乱的辽军来了个南北夹击,就这么一下,辽军就彻底废了。
  两大主帅萧咄李、李重诲全部被俘,马匹轴重缴获无数。
  这又是一场大胜,从此,除了“刘无敌”这个称号,杨业在辽国人还那边多了一个称号——杨无敌。
  当然,前一个是宋朝人叫的,后一个是辽国人叫的。
  一时间,杨业威震塞北。
  就这样,耶律贤的第二次南下报复又泡汤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