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旅明-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火丁浑然没有觉察到冯峻话里的机锋,他也不是很在意这些人讨论的重点是什么,犹自在那里显露文采:“自古皇帝不差饿兵,没有趁手家伙,嗯,这个杭州也不好打。”
——眼瞅着老二为了一把“法器”,把自家弟兄的心思透了个干净,周褚二人对视一眼后,只能无言苦笑,原本那点讨价还价的小心思也淡了许多。
聊到这个程度,曹川他们已然心中有数,看来山里的弟兄们对组织并不排斥嘛,事情这下就好办啦。
感觉到剧本又可以继续下去了,曹川于是咳嗽一声,看向周通:“自我到杭州后,一改先前说辞,开始招兵买马,弟兄们大约是有些说头?”
周通闻言大惊:“断无此事,先生是神仙中人,行事自有章法,岂是我等山野人好说道的!”
第43节 合作模式
曹川呵呵一笑,摆了摆手:“都是自家兄弟,日后还要共谋大业,有些秘辛如今也不用瞒着各位了。只是个中缘由说来话长,诸位容我细说。”
端起茶碗饮一口,回忆了一下某些人给自己写的“提纲”后,曹川开始缓缓讲起故事来:“几位有所不知,当初我到这杭州落脚,原本是不想多事的。”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变得沉重起来:“孰料这号称江南大邑的杭州城里,饿殍遍地,污吏横行,看似繁华锦绣,实则腐败不堪,呵呵,我在宗门里见到的杭城画影,浑不似这般朽烂。”
曹川顿一顿后又说道:“待我晚间观气,果不出所料,这杭州一地已然是戾气盈野,杀机暗生,大明龙气似有不稳之势。唉,江南首善之地都是这般模样,想来这大明朝治下的其余府县,大约也好不到哪里去……”
“……贫道当日见此异象,也不敢耽搁,便将此事报上宗门,诸位有所不知,我辈弟子出山游历,是有一份‘观风’的职司在身的……”
“……现如今在西昆仑上清宫总理下界庶务的,是无劫元君。”曹川说到这里,双手一抱,胡乱指个方向拜了一拜,旁边两个捧哏的也及时跟上,周通三人正听得入迷,一看这架势,也急忙应景对空乱拜了一番。
……一通忙乱过后,曹讲书继续开讲:“可巧了,这无劫元君正是三千年前,在此界飞升的,说来也是汉人的老祖宗。元君闻讯后,随手起了一课,发觉这大明朝内有无道君臣,外有异族窥伺,再不及时正本清源,这汉人龙气恐要被域外邪魔夺去,三百年内不得归!”
稍稍停顿一下,等周通几个人消化完毕后,曹川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元君察觉此事后,当即颁下法旨,命我投身入劫,开新朝,革天地,与那外魔相争,保汉人龙气不坠。此外,元君又拣选一批文武,下山辅佐与我,这二位就是了。”
……好不容易按照提纲把剧本演完,曹讲书也是长出一口大气,端起茶碗狠灌两口,然后对着犹自在回味的周通说道:“因果都在这里了。”
周通一个激灵从沉思中醒过来:“哦,敢问先生何时起事?这说话就反……是不是操切了些?”
曹川哈哈一笑:“元君卦象有云:龙蛇起陆,利在东南。举凡大变将起,都是有预兆的:初时天灾人祸示警,再是各路烟尘起事,这之后总要有些草头王开路,十年八年闹下来,才好问鼎。眼下嘛,我等自然是要依照元君卦象所指,蛰伏东南,嗯,这地方已经有了,屏风寨的弟兄们若是愿与曹某共事业,回头可以细谈。”
周通听到这里,心知翻牌时辰已到,想要为曹大仙人卖命搏前程,反手押上的就是屏风寨老小几百口人的性命,周通一转头,和陈褚二人对视几眼后,一时间心乱如麻,不知该何去何从。
……
周通最终只在塘庄盘桓了三天,之后就匆匆回山。回去后还有很多事要做:收缩势力,宣传动员,发卖动产不动产……等等,等等。
既然要跟着曹皇上打天下,就要回去把家当点检一番,评书里那些投奔主公的,不都是先行发卖家产,再招募乡里子弟共襄义举的嘛……
话说回来,如果一个手持大杀器,不缺银子,还有各路“天兵天将”辅佐的势力不值当弟兄们搏一铺的话,那屏风寨在山贼界的档次也未免太LOW了点,很明显周通他们不是这样的人。
当然,合股归合股,这中间有些话还是要提前说清楚的,关于这一点周通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至少在回山的时候,周大寨主认为,他是对得起山里的老少爷们的。
滞留在塘庄的几天时间里,周通和夏先泽等人进行了多轮会谈,会谈取得了令双方满意的成果:穿越者们愉快的支持了周通组建单独核算的“山寨劳务输出公司”的想法,并且默认原领导班子不变,原有权力架构不动摇。简单的说:一次基于明人认知的,江湖上标准的合股流程开始启动了。
这种合股方式,二郎神同志有一个著名的表述:听调不听宣。又称:灌江口模式。
当然,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垂垂老矣的周大寨主坐在政协办公室里,看到史料上写着:“周XX于1627年开始有限度与组织合作”的时候,会情难自禁,悔恨交加;然而,这不能怪他,在这个时代,没有人能想象的到曹川他们会带来一场怎样的变革。
穿越者们倒是对双方达成的协议很满足,这本来就符合预案——十几号人非要强行去领导一伙有稳定组织架构的“山野人氏”,这只会造成内耗,现阶段这种类似于雇佣性质的合作就很好。
至于某人就此与“老辈造反家亟早期穿越政权领导人”这个称号失之交臂,大家只能呵呵了——没有把最后一个铜板都押上去的魄力,就不要埋怨开出豹子后赚的少。
一个月后,公元1627年6月的一个下午,杭州城外,塘庄后园,十来个穿越者正在窗明几净的小楼里开小会。
在可以称得上厚道的工程款支付状态下,明人工匠没有让东家失望,经过将近两个月加班加点的施工,塘庄当初规划的四个工程都已经完工。
后园现在已经正式被称为“公司总部”,然而私底下很是有一伙人自嘲的把这里称为:“弱智人类转发中心”——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迷茫的像弱智一样的穿越者被人从密封箱里拖出来……
昔日荒芜的后花园,现在有了一些这个时代原本不可能出现的东西:四栋在后世常见的,有棱有角的二层长条小楼已经盖好,其中有两栋已经在青石累砌的墙面上安装了大幅的玻璃窗。水泥楼板是大伙自己铺的,至于另外两栋,鉴于眼下钢筋水泥太珍贵,只能先用木梁柱凑活。
第44节 丐帮
一排太阳能板斜靠在院墙根,和包括电瓶在内的组件一起负责提供电源,穿越者手里的各式小玩意,包括电脑,电灯,以及天线和车载无线电台现在都可以正常运转。
几座冷藏车箱体搭起来的活动板房担任着临时库房的作用。
窗外艳阳高照,而窗内的人们正围坐在一张八仙桌旁,聚精会神的听着某人的发言。
留着光头,一身僧袍的冯峻冯和尚这时正侃侃而谈,有点阴柔的男中音在屋中回荡:“眼下这种环境,公开收罗流民根本就不现实。即便是缙绅老爷,也就是闲着没事施几碗粥,何况咱们这些人在大明压根就没有社会地位。前脚弄点流民回来,后脚连看门大爷都知道塘庄里是一伙反贼了,明人对这一套把戏很熟悉的!”
“铛铛”,夏先泽用手指敲了敲桌面,不耐烦的打断:“说解决方案!这些谁不知道,你们人力资源部调查了小一个月,方案呢?”
“方案已经有了,有两个,一个短期,一个长期。”
冯峻在笔记本键盘上敲了几下,然后开始解说:“首先是短期方案,走下三路,这个流程短,见效快,不过要杀一些人,可能还要视情况放几把火。”
“哈?”听他这么一说,很多人倒是来了兴趣:“说说,这个下三路是怎么个走法?”
冯峻轻轻一笑,嘴里蹦出两个字:“丐帮”。
接下来他开始详细解释:“大明朝的丐帮业务范围是很广的:城市垃圾清理,尸体火化,街头晒马,刑事背锅犯批发……总之,这是一个集合了民政,黑帮,市政管理功能的综合性犯罪集团,而我们下一步的计划,就要着落在丐帮身上。”
冯峻讲到这里,听众已经明白过来:“你是说控制丐帮来收集流民?”
“没错!”冯峻点点头:“首先,丐帮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无业者联盟——杭州城里正牌的乞丐不会少于三千人,除去少数金字塔顶的管理层之外,其余帮众都是由城乡无业者,失地农民,以及季节性流民组成,这就相当于一个水库,替官府蓄洪,丐帮原本就有吸纳流民的职能。”
“其次,”冯峻继续说道:“一个流民从进入杭州范围开始,一直到饿死在路边,最后被抬去火化,这一系列程序都离不开丐帮。而这一套光明正大的程序,正是我们目前最需要的。”
说到这里,冯峻嘿嘿一笑:“茫茫多的流民,乞丐,路倒,中间少了那么些,谁知道?知道又能怎样?”
看到在座诸人一副沉思的样子,冯峻继续道:“这个短期方案我们论证过,小心一点的话,至少能保证一年内的地下流民输送。前期调研我们也做的很扎实,包括初步试探徽商刘耀祖的配合态度,当然,结果不大好,不过这不重要,一旦这个计划通过,公司的资源调动起来,刘耀祖那里总有办法。”
冯峻顿了顿,然后微笑着扫视诸人:“所以,咱们现在是不是该讨论一下,如何火拼洪七公的问题了?”
“先不忙讨论!”夏先泽伸出食指摇了摇:“短期方案大家已经听到了,等会就商量,你先说说那个长期方案是怎么回事。”
“长期方案很复杂,步骤很多。”冯峻为难的挠了挠光头:“我这里光计划书就六千字,这样吧,大家先自己看,看完咱们再说。”
说完,冯峻掏出一个U盘扔到桌上。
看到大伙轮流在用U盘下文件,冯峻想了想又补充道:“我简单概括一下吧:这是一个步骤极其复杂的计划,还需要有运气成份在内才能完成。优点嘛,就是占用‘进口物资’不多。最终目的很简单,就是打造出一位由穿越者扮演的,能吟诗作画的正牌缙绅出来!”
“一个正牌缙绅能给我们的事业带来多少方便,就不用我多说了吧?搞点流民算什么。”冯峻说到这里,得意洋洋:“这个计划连名字我们都想好了,就叫‘李逵行动!’”。
众人“……”。
两日后的下午时分,流福坊,刘宅,刘耀祖刘大老爷正在自家凉亭中消暑。
流福坊在清波门内,与西子湖一墙之隔,北临府县衙署扎堆的“三衙前”,南枕玉皇山,正是官绅人家汇居之地,“上城区”的精华所在。而充斥着浓郁徽派风格的刘家大宅,就坐落在流福坊的西北角。
刘耀祖今年四十有三,中年发福,身材有些微胖,脸上留着三绺长须,平眉正眼,很有一番雍容气度。
夏日炎炎,穿着素色湖丝薄袍,半躺在凉椅上的刘老爷,此刻正盯着花池里的几尾锦鲤发呆。惯常和善的脸上这时一丝表情都没有,手中的青花茶盅捧了半天都没有喝一口,身后打扇的婢女知道老爷心情不妙,这时连大气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