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旅明-第3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帅已然承诺,抢下的地盘,弟兄们人人有份!到时候你们个个都是大地主,少了千亩地十个老婆的,出门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跟着曹大帅,就是人上人!”
  “搏一搏,土鳖变老财!”
  “说你行,你就行,你一定能行!”
  ……
  动员大会最终是在全体将士激动的口号声中结束的。
  被打足了鸡血的土著们,现在个个兴奋的不得了,纷纷摩拳擦掌,就等着干完盗匪干土人了。
  接下来就是正式的实战操练了:500人以连和班排为单位,初步分组后,开始了冷兵器和热兵器的综合训练。
  在十七世纪植被茂密的广东剿匪,以及将来去南洋的密林中干土著,冷兵器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没有那么多开阔地形留给火枪手轻松打地鼠。
  所以大批的冷兵器此刻已经运到了黄埔港。另外,考虑到开拓军里面有各种像吴三爷这样的江湖人士,所以这些冷兵器的品种很杂很齐全,人们总能在其中找到趁手的家伙。
  这里面不但有刀枪剑戟,而且有冷锻盔甲等等等等,总之,十八般武器防具样样都有,皮布锁板都全了。
  当然,最厉害,最核心的武器也有预备:三零式隧发枪。


第510节 三零式隧发枪
  三零式隧发枪,名字虽然叫隧发枪,但是这种枪严格来讲应该叫做火帽枪或者火门枪,是一种用击锤和火帽配合起来击发的前装滑膛枪。
  这种枪理论上来讲,是完全可以做成后膛式的——穿越军主力现在用的二八大盖,就是一种后装式快速火帽枪。
  之所以改成前装滑膛式,原因很简单:这种枪要外销的。
  之前曹总兵在京城的时候,为了糊弄皇帝,曾经吹嘘过火帽一事,并且答应了皇帝出售军火来着。
  那么现在趁这个机会,一种用在海外二级部队身上顺带兼顾外销的滑膛枪就被设计出来了。
  既然要外销,那么前装滑膛这个前提就是一定的了。穿越众必须要将外销枪型和主力部队的代差彻底拉开,以便今后翻脸时以一当十,所以前膛是必须的。
  另外,这种枪的击发装置是从燧石改成了火帽。这样做提高了射速不说,由于火帽的存在,等于是又上了一层保险——谁敢和曹大帅作对,今后就买不到火帽了。
  就这样,确定了设计思路后,仿照历史上的火帽枪,三零式隧发枪就顺利出炉了。
  三零式隧发枪全长145公分,其中枪管长度为102公分,口径约为1。8公分,整枪重量达到了4。5公斤,也就是9斤重,枪管下方设置了三根通条管。
  拜穿越众高超的机加工能力所赐,三零式步枪不但结构精巧,而且定装子弹和枪膛的游隙很小,能量浪费率很低。在100米距离上,三零式完全可以将着甲的满清骑士打下马来。
  比起历史上前装滑膛枪的巅峰之作褐贝斯来说,三零式不但短小精悍,射速也大有提高,熟练枪手完全能达到1分钟5至6发的射击速度。
  另外,三零式在30米—50米的射程内,是可以保证精度射击的,但是想要在100米—200米距离上命中对手,那就只能玩排队枪毙了。
  这个射程是穿越众刻意调校过的。
  以穿越众现如今的加工能力,其实只要稍稍加长枪管,三零式的射击精度就会大幅增加。但是考虑到代差压制,最终的成品枪还是被控制在了50米的精度范围。
  还是那句话:不能给主力部队造成威胁。
  当然,就这个射程和威力来说,三零式无论打土人还是打鞑子,都是没问题的。英国人靠着褐贝斯打下了半个地球,没理由射速更快的三零式做不到。
  除非使用者是一支毫无斗志的稀烂部队。
  横扫土棍的前提是部队有充足的军饷和训练……大明恰恰缺的就是这些。所以无论给大明什么武器,下场估计都差不多,穿越众怕的,其实是大明当了运输大队长,所以火帽这玩意还是很重要的。
  ……
  黄埔军港的大操场上,人声鼎沸,各种轰鸣声和金铁交击声一刻不停——开拓军的人正在选拔测试。
  操场被大体分为了两部分,一半场地测试热兵器,令一半冷兵器。
  大队的人正在排队打枪。
  很多加入开拓军的土著明人,其实之前都有打过鸟铳或者火绳枪的经历,所以对火枪并不陌生。
  在正规军军士的指导下,土著射手先是咬开油纸做的定装子弹壳尾部,将里面的火药全部倒进枪管,然后用通条将铅弹头顺势捅进枪管。
  这个步骤之后,举起枪,扳开枪机的鸟嘴钩,将铜火帽插进专门的凹型圆槽中,全部射击准备动作就完成了。
  比起历史上出现的火绳枪和鸟铳,甚至之后两百年内的宠儿隧发枪,三零式步枪先进的定装弹外加火帽引火方式,已经彻底甩开了前辈们,堪称先进至极。
  下一刻,射手对着30米处的靶子开火了。被鸟嘴击打的火帽顺利燃发,然后火焰顺着传火孔点燃了枪管中的黑火药,弹头于是被膨胀的燃气推出了枪管。
  到这时候,差距就出来了:大多数土著不知道枪管上准星和照门的用处,打枪全凭感觉,子弹能不能上靶,纯粹玩得是天赋。
  每个跑来测试的人都有机会开5枪。这期间,只要能用手中滑膛枪命中靶子1发子弹的,就算合格选手,可以留下来继续“深造”。
  至于射击测试被淘汰的人,那就只好去操弄冷兵器了。
  ……
  开拓军的组织结构比起正规军来,是更加自由和简单的,目前只有营连班三个组织级别,其中班的数量可多可少,随时可以增添删减,自由组合。
  吴三爷这伙人,之前分班的时候被分到了一连七班,吴三爷自然是班长了。
  七班总数目前是八个人。由于之前在台北的时候,监工们和看守士兵聊过枪械,所以七班有一半人都通过了射击测试,这里面就包括了吴三爷和玉生少爷。
  拿到资格后,吴三爷急匆匆回到训练场,找到了几个正在耍弄刀枪的小弟。
  冷兵器的场子上可就热闹多了。不时有来自三山五岳的强人高手拿着各种冷门兵器当众表演一套祖传手艺,惹起一片吃瓜群众的喝彩声。
  也有拿着木刀木剑,穿着防具互相较量的真人格斗。
  围观真人格斗的场子上就不大热闹了,气氛甚至有些压抑。在这里扎堆的,其实多是有生死搏杀经验的人士。真正的战场上,生死就是一瞬间,根本没有时间和空间去刷花枪,所以这些人大多默不作声,看着下场互搏的两位简单几下就分出了胜负,脸色都很凝重。
  事实上,在这里下场出手的,才是真正有野心的人:开拓军是支持小团伙的,高手散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到一些谈得来的人,组建自己的小团队。
  吴三爷在这儿找到了自己的几个小弟。
  然后看了一会高手互搏后,吴三爷点点头,带着小弟去了最大的一个场子。
  最大的一个场子中间,周围围满了人。
  身高1米93,穿着一件军绿色二指背心,马裤战靴,露出庞大的上臂和前胸肌肉群的卫远,此刻正摆出标准的现代格斗起手式,面对三个对于他来说极其矮小的明人侠客,不停转换着脚步,随时准备发起攻击。


第511节 教头
  明代,男子平均身高是一米67左右。在这种徒手格斗的情况下,三个普通土著面对身高1米9,宛若巨熊一般的卫远,那是相当有压力的。
  在真正的格斗对局当中,体重是占据着重要因素的,否则的话,拳击比赛就不会分级别了,直接让90斤的轻量级选手和200斤的泰森去打不就完事了?
  电影中那些酷帅的场面,其实都是违背物理规则的。真要让泰森全力一拳砸过去,甄子弹别说是摆POSE单掌格挡了,被打得滚葫芦一样,顺便小臂骨折才是真实结局。
  物理规则在十七世纪同样是管用的。校场上,在这几百人的围观下,三个跳出来和卫远比试的高手,很快就得到了他们应有的结局。
  特种兵出身的卫远可不是移动缓慢的傻大个。他身手敏捷抗击打能力强,而且精通后世格斗技巧,没用几个回合,就将三位大侠打翻在地。
  “不愧是跟着大帅起家的老兄弟,天赋异禀,身手高强!”
  在人群中默默观战的吴三爷,事后暗自点头。
  ……
  经过这几年的时光,穿越众虽说在深刻地改变着这个位面的历史进程,但是同样的,本位面的反作用力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穿越众。
  那么经过彼此之间在意识形态上的磨合纠缠后,现在穿越众已经慢慢摸索和认同了两种不同的对外宣传口径。
  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曹将军和他的兄弟们,就是一伙远赴海外做买卖的明人海商,现在打通西方贸易渠道赚了大钱后,富贵还乡,参政议政来了。
  而对于一部分穿越国的高层,譬如最早加入穿越大业的屏风山山贼来说,曹皇帝和他手下的一百零八将,就是实打实的天人下凡,是从天界下放人间来挂职锻炼的神人。
  这种人设的建立是必须的,毕竟一夜间就从穿越众手中出现了无数高科技的物品。一味掩盖蒙蔽的话,这个位面的后人们又不是傻子,追根溯源,这边迟早会有解释不清楚,进而影响到穿越众后代执政的合法性。
  所以还不如一开始就建立一个“天人下凡OR时空穿越”的模糊概念——毕竟穿越这种事已经发生了,那么时空转换就是真的。真到了后人们摸索清楚时空规律能自主穿越的那一天,都不知道过去多少年,谎言被戳破也无所谓了。
  所以现在的明人们,在某些人建立的宣传机器潜移默化之下,已经对穿越众的身份有了准确定位:就是类似于梁山一百零八将这样的好汉。至于谁是宋公明哥哥呢?这个……不言而喻了。
  今天,当着开拓军众多江湖人士的面,卫远又巩固了一把穿越众都是能人异士的人设。
  围观的吃瓜群众里,像吴三爷这种懂行的有不少。他们对于卫远方才的表现自然是有评价的——这种凌厉凶猛,一招见命的徒手技,那真是做不得假。这位卫将军即便是体型和常人一样,在场的各路人士中也不见得有人能单挑过他。
  表演过徒手格斗后,卫远哈哈大笑着上前拉起被他打翻的挑战者,然后又换上护具,拿起木刀,和不断上来比划的土著又操练了几场。
  到了传统的冷兵器上,卫远这边就肯定不能技压四座了,毕竟他穿越前真正有系统训练的冷兵器也只是匕首,至于耍刀,那是个人爱好,实战经验不多。
  卫将军这几场器械下来,也算是和土著互有胜负。
  不过土著们也没有因此看轻这位巨人。大家都知道,作为领军的将主,今天能亲自下场练手,这已经不错了。
  真要战场上见面,拿着器械去找这位搏命大概就是送死……人家腰间的连珠手铳可不是吃素的,方才当众表演过。
  作为开拓军临时聘请的客座教头,卫远也是不久前才来到黄埔的。他来这里的目的很简单,就是给土著士兵传授一些亚热带,以及今后去热带地区的作战技巧。毕竟穿越众大多数都是正规军出来的,素质是有,但是谈到去南洋搞小规模冲突就缺乏实战经验了。
  下场操练了几把后,卫远满身大汗,便乐呵呵地拿出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