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旅明-第5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整齐的两次轰鸣间隔中,还夹杂着一种极为特殊的尖叫声。
  这种声音一开始以6秒为单位,紧接着就变成了连绵不绝的啸叫声。伴随着怪声的,是天空中划过的两条红线……意大利炮打出的通红的高爆弹丸,像连绵不绝的红色流星,轰进了重骑方阵。
  全程,不到五分钟,李自成部赖以争夺天下的重骑方阵,就在无人机和炮群的联合绞杀下,变成了历史,连跑都来不及。
  工业化的战争伟力,彻底展现在了土著面前。
  理论上,自这一刻起,真正的战斗已经结束了。科技和生产力,对传统军事力量形成了碾压。
  “冲!冲!全军冲!”
  被连续的铁幕彻底砸傻眼的顺军中军,大骇下,自李自成以降所有将领,开始疯狂命令全军冲锋。
  与此同时,位于战场东北方向的关宁军中军,全身被甲的吴三桂,额头冒着冷汗,对身旁的祖大寿喊道:“冲!再不冲来不及啦!”
  祖大寿满脸虬髯根根炸起,绝望地注视着依旧出现在天空的可怕铁幕。最终,他一咬牙,认命般的吼道:“冲!他妈的给老子冲!”
  随即,骑阵先是缓缓加速,然后提速。最终,关宁铁骑一头扎进了李自成部左翼。
  眼看着当面之敌遭受重创,北伐军主力并没有动。
  肉眼可见的,当关宁军反水后,对面的顺军大阵已经开始松动崩散。这个时候,北伐军前排火枪方阵,甚至没有射出子弹。
  紧接着,评估完战场态势的指挥部开始下令:炮火覆盖当面之敌,打两个齐射。
  黑压压砸向步兵方阵头顶的弹丸,真真只用了两轮,就砸溃了士气已经崩散的大顺军。
  这时候,韩小波终于下令:左右两翼骑兵团出动,包抄李自成部。
  中路步兵师也开始缓缓进攻。
  不过这种进攻,怎么看都像是在散步。
  毕竟敌方已经处于崩解状态,失去了成建制的抵抗能力。
  ……
  关宁军启动那一刻,位于中军的李自成一看路线,就知道完了。
  果不其然,随后的关宁军,冲进了大顺军左翼。
  “果然又被卖了啊……”
  如果说顺军对关宁军没有防备,那就是搞笑的。从混乱的明末乱世中杀出来的顺军,怎么可能对关宁军没有提防。
  可一切在炮弹组成的铁幕面前,都失去了意义。这种时候,关宁军反不反水,又有什么区别?
  只是,为什么要说“又”?难不成是被天雷震晕了头?
  恍惚间,大顺皇帝李自成,熟稔地掉转马头,做出了他半生中最熟练的动作:“撤。”
  原本入京坐了龙椅后,他以为自己的后半生,再也不需要逃跑了。
  中军这一撤,余下几万顺军就彻底成了散漫的羔羊群。这个时候,位于两翼的骑兵,只需要徐徐靠拢,等逃兵跑个几里路自己瘫倒后,就可以抓社畜了。
  至于关宁军……冲垮了李自成左翼后,关宁军及时刹住了车。今天这场仗不按人头记功,没必要下死力。
  事实上,导致关宁军三心二意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功劳……北伐军右翼骑兵出击后,阵线后方缓缓露出来的,却是准备已久的东江镇重骑兵团。
  总数已经达到四千的东江兵团,看位置和冲击路线,目标恰恰就是关宁军。
  喘着粗气摘下头盔,望着远处骂声连连,仿佛很遗憾的东江反贼,吴三桂和祖大寿互相对视一眼,额头滚滚冷汗直冒。
  他们都是知兵的。现在回想,一旦他们方才率兵冲击北伐军右翼,迎头碰上的,不正是藏起来的东江重骑吗?
  “速速去大帅面前请功!”
  两个人庆幸之余,急忙催马,奔韩小波中军而去。
  且说李自成,自从抛了大军后,便率领残部往京城而去。
  真实历史上,李自成兵败一片石后,同样是掉头回了京城。然后用马车拉着他拷掠来的银冬瓜,仓惶逃回陕西。
  这一次,由于有轻骑追兵的缘故,李自成残部只好快马加鞭,一路夺命而逃。至傍晚时分,堪堪赶在马匹全数倒毙前,抵达了京城脚下。
  当其时,永定门城头上方,插满了旗帜。
  左旗曰:敕封永平县男。
  右旗曰:北伐第四师。
  中间一面斗大的“李”字将旗,迎风招展。
  永定门的城头上,此刻也站满了人。不光有春雷营的战士,京城中但凡拿得起武器的成年男子,现在已经全部聚集在了环京的城墙上。
  密不透风。
  被偷了家,还被截留了那么大一堆银冬瓜,此刻城下的残兵,颓废无比。
  望着城头上射下的怨毒目光,以及疯狂却又开心的叫骂声,唯有李闯王拿得起放得下,面无表情地继续拉马:“走。”
  可是,往哪里走?如今李自成残部只余几十骑,人困马乏,沿途已经不断有马匹倒毙,后方还有好整以暇的追兵……所谓绝境,指得就是现在了。
  借着黄昏的余光看了看四周,李自成现在也想不出太多办法,只好指了指南面的马家堡方向,催马而去。
  马家堡是一个很小的堡子。之前建虏入关时,马家堡里的人死得死,逃得逃,现如今堡子早已荒废。最终,赶在天黑前,李自成拼尽最后一丝马力,逃进了堡。
  接下来的流程,大家这些年来在逃亡中都十分熟悉了。摇井打水,烧窗起火,割死马肉炖煮,就着干粮饱食一顿,恢复体力。
  是夜,万籁俱寂,星斗漫天。除了远处时不时经过的马蹄声之外,貌似马家堡并没有追兵来查,倒是让逃亡者难得休息了一夜。
  第二日,东方鱼肚白时,恢复了体力的人马,静悄悄推开堡门,准备再次踏上逃亡的旅程。
  迎接他们的,是上万名默不作声,已然将四周围得水泄不通的骑兵。
  垓下被围,四面楚歌,不过如此了。
  对头顶一对一VIP专属无人机盯梢一无所知的李闯王,这时,是真的想要放弃了。
  于是,在这个位面,年仅三十岁的李自成,捏紧了手中刀,打算战斗到能喘气的最后一刻。
  历史上的李自成,可谓是中华五千年来,最为坚毅的一个造反者。
  他的一生,自揭竿而起那一刻,就永远处于战斗、失败、东山再起、再战斗、再失败这样的循环中。
  所谓的“只身而逃”,“大败亏输”,种种别人很难承受的失败,在李自成钢铁般的神经面前,都不算什么。
  哪怕是被官兵团团围困,他也要诈降复叛。
  哪怕是被赶出了京城,他依旧一路败亡,一路厮杀。直至在湖北九宫山下死亡那一刻,李自成依旧在和当地农民战斗。
  这是一个真正百折不挠的人。在他身上,将关中男子那份执拗坚韧的冷娃精神,诠释到了极致。
  下一刻,就在李自成准备自杀性冲锋时,他对面的骑阵却裂开了一条缝隙,从中缓缓出来一匹马。
  马上迎面而来的,是一个穿着黑纱道袍的年轻男人。
  “国师!”
  再也顾不上其他,李自成骑马出门,将微笑着的国师,迎进了堡内。
  “国师何故弃我而去?”
  “国师这一走,自成败运了啊!”
  “如今自成已是走投无路,国师可有妙计?”
  “贫道今趟而来,正是为大王指点一条明路的。”
  捻须微笑的周乙,说话间,从袖袍中掏出一封信来。
  李自成随即撕开了信封。
  “自成吾弟,见字如面。”
  “我知道你是一个百折不挠的人。”
  “你可能对新国家有误解,并不知道我们的目地是星辰大海。”
  “咱们之前还是缺乏沟通。连崇祯我都能许他行明正朔,上书不称臣。”
  “对于你这样的开拓性人材,我怎么会小肚鸡肠呢?”
  “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发誓,一定会安排一处‘水草丰腴,鱼跃龙翔’之地,供你施展才华。”
  “带着你那些兄弟,去打下一片江山。”
  “我和国家都给你注资。”
  “许你以藩王之礼陛见,藩国听调不听宣。”
  良久后,李自成满脸不能置信地抬起头,盯住了国师双眸。
  周乙依旧捻须微笑,缓缓点头:“是皇上的亲笔信没错。”
  一六三六年十二月二日,大顺皇帝李自成,降曹燕于京郊。


第730节 闭关锁国(大结局)
  始皇历:公元一八五七年。
  旧世历:公元一六三六年。
  时间来到十二月底。由于李自成部的消灭和北伐军的进驻,京城内外迅速恢复了正常秩序。
  坐镇京城的韩小波,紧接着,下令北伐主力向山海关一线运动。
  见此情势,即便再不愿意,以祖大寿和吴三桂为首的关宁集团,终归在意大利炮面前低下了头颅,交出了军队指挥权。
  接下来就是正常流程了。
  关宁集团在关外囤垦的所有农兵家眷,一律迁至黄河以南安置。其中被分派到新马泰地区的新移民,总数不下于50%。
  关宁集团的正规战兵,选优择汰后,全部重新参加军训,后分散编入北方陆军各部。
  关宁集团的高级将领,愿意转业的回地方当富家翁也行,去南边投资国家移民开发项目也可以。
  愿意留在军队的,回军校整训回炉,出来后重新分配指挥岗位。
  就在整编关宁集团的同时,北伐军分出来一个五千人的整编骑兵师,直捣黄龙,攻打盛京(沈阳)。
  入关后,一口气葬送掉十二万以上兵力的大清国,这时候早已成了个空壳子。骑兵师打过去时,城中已空,残存的满人退回了长白山发源地。
  见此情势,韩小波当即发报,建议陆军部任命永平侯李继春为辽东战区司令,率步骑两万长期坐镇盛京。经略辽东的同时,伺机清缴黑吉境内的满人部落。
  当这些事做完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一六三七年春天,是为天华二年。
  这一年的大燕国,已经基本上掌握了传统国境内的行政权利。对内平稳交接的同时,对外,腾出手的某势力,终于露出了獠牙。
  二年初,帝以私助土人对抗天兵为由,命海军上将穆龙城率领新组建的七海舰队兵临马尼拉。
  随后发生在马尼拉湾的炮战,西班牙十二艘武装商船全军覆没。七海舰队开始炮轰马尼拉。
  炮战历时一月有余。最终,马尼拉城挂白旗投降,大燕国之后以马尼拉为首府,设吕宋行省。
  马尼拉城投降当日,遥远寒冷的北方,朝鲜王都,迎来了一道冰冷无比的旨意。
  出自天朝上国的旨意,内容是问罪的:海内共主,圣君天华帝登基,至此三千年未有之明君上位,朝鲜蕞尔小国,竟敢只派个贡使团队来朝?
  圣旨下一段直接明示:命朝鲜国王李倧、世子李wang,次子李淏,并南北两班金瑬、李贵等当朝权贵组团,亲来大燕国都朝贡。
  如此霸道蛮横的帝国主义行径,朝鲜君臣上下即惊且怒且惧。遂于天华二年五月,再次组建大型朝贡使团,由南北两班重臣带队,入行在觐见大燕皇帝,意图解释转圜。
  朝鲜使团入京时,正好遇到大燕皇帝下诏:封携国内附的原安南都统使、莫朝第七代皇帝莫敬宽为开国公、且有封地、世袭丹书铁劵、子孙列席议会等诸般赏赐。
  诏旨同时明示:即日起新设安南行省。
  次日,看到朝鲜使团名单的天华帝,勃然大怒,“挥剑于案”:“竖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