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旅明-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电炉被液压系统倾斜15度后,偏心底出钢口开始流出钢水注入钢包——此处有一组科技树可以点亮:高大上的炉外精炼。
所谓炉外精炼,简单说就是给钢包里注入氧气或者惰性气体,然后把上述各种脱除杂质的流程,有选择性得再做一遍,以便达到净化钢水,调整元素含量的目的……基本上比较牛逼的合金钢种,都要过这一关。
穿越众当然不需要这么做。
只要调整好工艺,从眼前这座电弧炉里出来的钢水,完全可以达到后世碳素钢的标准。低碳钢用来做钢筋钢板,高碳钢用来做工具和枪管,未来最多再加上不锈钢,这就已经足够穿越众用到死,多余的科技树没必要点。
钢包里接满四分之三沸腾的钢水后,开始沿着滑轨继续往前:一排型砂制作的模具早已准备好,就等这一刻啦。战战兢兢的明人炉工这时上前,按照培训时的操作流程,缓缓摇动钢包旁的转轮,这时钢包微微倾斜,下一刻,钢水就顺着滑槽流入这批模具中。
第141节 农场
看着眼前火红的钢水渐渐冷却成钢锭,陈景泰再一次陷入恍惚中:这里真的是17世纪吗?高质量的电炉,被反复去除杂质的钢水,先进的炉前化验,漂亮的型砂模具……这一切应该出现在21世纪才对啊!
而自己在21世纪被拆毁的那个破厂,才和这片蛮荒之地般配嘛——没有任何质量管控的冶炼过程,抬着坩埚露天往地沟里浇灌钢水的民工,热轧完因为杂质太多,不得不用焊枪修补破洞的钢板……
……
晃晃脑袋回到现实,陈景泰一边接受各路喜客们的道贺,一边开始考虑今后。眼下虽说第一批钢水成功出炉,但是钢厂需要完善的地方还很多:烟气预热炉料系统是必须的,轧钢系统也是必须的,冷热轧都要有,热轧出钢筋,冷轧出马口铁,这之后当然就是机床,机床之后冲压机……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另外的重点是:要抓紧自产包括各种炼钢添加剂,钢包,以及电极,电缆这些耗材,这才是钢厂能维持下去的当务之急。
穿越众现在相当于强行点亮了钢铁科技树中段的一个节点,然而这个节点发亮的时间是有限的,必须早日向下打通其余节点,才能避免由于耗材问题而停止生产。
随着目前穿越势力在大员的摊子越铺越大,几乎所有生产生活军事医疗这些方面都需要进口物资来支撑消耗;所以眼下窑区基地要尽可能的向制造业上游挺近,将各类基础耗材的自产率提高,否则的话,进口物资箱迟早会演变成消耗品补充箱,整个体系发展节奏会停滞下来。
……
第一炉钢锭成功出品后,当即获得论坛的大红置顶帖待遇,几乎所有的部门都有在帖子下面贺喜。
而已经膨胀成狗的陈景泰,也洋洋得意得在帖子下列出了一长串他老人家指定的进口设备:热轧线,冷轧线,各种配套熔炼设备,各种联合加工中心,各种型号的CNC车刨铣磨机床,各种……
老少爷们前一刻还在喜羊羊,下一刻就跪了。
面对吵成一锅粥的局面,最后还是大办公室综合分析情况后,出面做出解释:当前没有那么多钢用来轧制。因为今后一段时间,从杭州运来的那点生熟铁,大部分都不需要炼成钢,只需要二次精炼后的精铸铁就足够。
像造船的骨架,各种工业设备的底座,外壳这些费料的地方,其实大部分都用的铸铁,所以轧钢线还是要等。现在这点生铁进口量根本没必要上这些设备,钢厂下一步应该自建化铁炉,然后进口一点配套的机床和热辅助管道就够了。
那么什么时候上设备呢?这要看船厂进度。
大员的战略态度目前是收缩的,因为穿越众并没有能打出去的拳头——船队,土著船员,可以不限量使用的自造枪支弹药和火炮,这些用来进攻的必要条件,现在都不凑手。
只有组成船队,而且是外型和广船,福船差不多的中式船队,海军才划算派出领航船,带领船队闯过重重阻拦,去广州或者福州码头停靠,想办法购买大宗商品——“人口”,粮食,生熟铁,铁矿。
所以,在船厂爆出船队之前,或者说,处理好郑芝龙问题之前,大员只能被动接收外部资源,这个效率很低,但是没办法,目前只能隐忍。
……陈景泰的狮子大张口被挡回去后,吃瓜群众们险险松了口气,要是让这货得逞,那起码今年上半年,大伙就要看他一人浪,这不能忍,进口物资嘛,人人有份才是王道……
……
梁乐天和米硕两个人坐在电三轮上,一个默默抽着烟,另一个拿着斗笠在扇风,貌似很悠闲的样子。
电三轮目前一共有4辆,基建部有两辆,窑区基地一辆,还有一辆归农场部。
梁乐天和米硕就是农场部现任的大小王。
农场部目前没有农场。
自从穿越众占领大员以来,梁乐天他们这些搞农业的基本处于隐形状态。没办法,所有的土地都处于蛮荒状态,上面奔跑着野人,飘荡着飞蚊,不是拿着锄头的农夫能搞定的。
梁乐天他们号称农场部,事实上一直没有农场供他们开垦,占据大员以来,他们基本没有存在感,平时最多的工作就是吃草,咳……种草。
闲着也是闲着……从赤崁一带开始,很多荒草地被烧平后,梁乐天他们就指挥着手下的农工修整这些盐渍过的土地,然后就地撒播咸草种子。
种子是从杭州买来的——咸草是蔺草的一种,耐盐碱,弹性好,扛拉力强,颜色鲜艳,是极佳的草席草鞋用草,台湾在日据时期,北投蔺草是很出名的特产。
台南平原属于冲积平原,在17世纪,将近三分之一的沿海带土地是盐渍土,后世那种漂亮的,像一片绿毯一样的台南农场,无一不是经过大规模的土地改造后的成果。
梁乐天他们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心情去搞什么盐渍地改造。台南平原在后世的耕地面积是3200平方公里,对于穿越众这点可怜的体量来说,就像老鼠掉进米缸,梁乐天他们完全可以挑一些好地来开农场,而不是在盐渍地上费事。
所以只能随便种一点草拉倒。
后期随着赤崁新区的扩大,他们又在新区外围开试验田,种点蔬菜和一些耐盐碱作物——甜高粱,苜蓿。
这种半死不活的局面,一直持续到台南剿总摆平麻豆社为止。早已经对当前农业发展局面坐卧不安的大办公室诸公,这些天连续约见梁乐天和米硕,要求俩位前农技员抓紧行动起来,早日为政权解决粮食外购这个心腹大患。
梁米二位今天从大办公室现场勒索了一辆电三轮,然后又预定一辆德国芬特电动拖拉机后,依旧打着哈哈出门,坐上电三轮就没影了。
“还想粮食自产?”我呸,氮磷钾呢,农药呢,良种呢?
两个人出商馆的门,一边坐着电三轮兜风,一边举起中指骂几句不懂事的朝堂诸公。说话就跑到码头,吆喝人把三轮抬上小艇,然后渡过台江,从赤崁出发,一路兜风到窑区基地,电三轮毫不停留得从新港溪新修的临时木桥上驶过,直奔对岸。
……是的,农场部前些日子新选的农场,就在新港溪对岸,和窑区隔溪相望。
第142节 种点什么好
农场的选址条件其实很简单:沿海的盐渍地不要,接近中央山脉的土地同样不要:表层土下面不是坚岩就是铄石。所以,平原中间勉强算得上肥沃的微酸性冲积土地带,就是首选。
再考虑到至关重要的电力供应,地址自然呼之欲出:窑区对岸,往上游一点的地方。
新农场的位置离窑区很近,只要扯一根动力线过来,就能解决灌溉提水和给设备充电的问题,当然,想灌溉还有一个前提,就是修好水利。
梁乐天一开始只给农场规划了200亩的地块,就是担心水利问题。农场的土地位置在窑区上游一点,新港溪分出来的一条支流从外围流过,正好用来灌溉,还不用担心窑区的工业污水。
不过台南的大小溪河每年都有3个月的狂暴期,夏季洪水期和冬季涓流期的水量是天壤之别,所以梁乐天不敢掉以轻心,拨给他的300勇士,有200号人现如今都在整修这条支流——清掏,深挖,沿途修储水站,各种分流渠灌……
农场周边现在已经看不到什么植被,秉承着穿越众一贯作风,由麻豆社服劳役的土人动手,新港溪对岸已经开始大规模的扩展“腐地”运动。
农场剩下的100号人手,这些天已经把200亩地基本清理出来:树林被砍伐后送去对岸,地里所有的树根石块都被挖出来,其余的低矮植被统统伐平,暴晒几天后一把火烧成灰,然后撒进土里当肥料。
梁乐天他们坐着电三轮来农场的时候,这里正在进行第一次平整后的漫灌,水泵正在往新修的沟渠里不断提水。新开荒的土地现在根本不考虑产量问题,尤其是现在没有肥料和农药的情况下,现在的首要任务是除草。
第一遍漫灌后,用不了几天,地里被焚烧时热量催化的草种就会冒头,到那个时候,大办公室答应梁乐天他们的电力拖拉机估计能到货,正好赶上犁地,将新草灭杀在地里。
然后继续漫灌,继续犁地……这种朴实无华,蛮横,但是有效,不需要农药的工作还会视情况再重复一两次,直到被诱杀的野草数量降低到可以忍受为止。
下一步就是播种。
台湾气候终年温暖,台北是湿暖,台南是干暖。即便处于小冰河时代,台南最冷的冬季气候也没有低于过15℃;所以常见的粮食现在都可以播种。
当然,穿越众在可以预见的很长时期内,是不会种植水稻的。
水稻是一种需要高投入,才能高产出的东东。在良种,肥料,农药三宝齐备的情况下,亩产千斤不是梦;如果搞齐良种田配套设施,再从后世德鲁伊那里进口点超级杂交种,亩产1500斤也是有可能的。
当然,杂交种口感不好,不过这不重要——看到油腻的肥肉会眉花眼笑的赤崁人民,不会在乎水稻的口感。
咳,以上都是做梦。
良种,化肥,农药这三宝目前穿越众一样都没有,所以水稻这种高富帅也就帅不起来啦,就像离开豪车美女和爸爸的富二代,如果要强行种植,亩产能达到三四百斤,梁乐天估计就要烧高香。
所以,老老实实先种点大豆探路才是王道。
大豆属于自带流量的小花——天然固氮,所以在眼下一穷二白的梁乐天眼中,大豆就是最好的开路先锋。
先种一季大豆,这个肯定要疯狂人工锄草N多次,然后在摸清楚当地的土肥气候这些条件后,农场再上马土豆,红薯,玉米三种爆人口专用大杀器,配合各种海产副食品,这才是穿越政权解决粮食自给的正确路线。
至于水稻……只要杭州还是漕运总站,少数供大员老爷们吃的稻米还是不在话下的,不是有太仓白粮吗,皇帝都爱吃,大员这儿也蹲着一位呢,每天闲逛,骄奢淫逸,望之不似人君。
当然,不种水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疟疾。
……
这里要重点讲述一番疟疾的凶残。
疟疾起源于非洲,是随蚊子传播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俗称打摆子,热病,寒热症,在17世纪,疟疾是绝症。
天花,鼠疫和疟疾是同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