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旅明-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山门后第一进大殿里的五通神兄弟外,五显寺现在全无半分寺庙味道,寺门口永远有着看似凌乱的一堆叫花子在堵门,普通香客早已不在此地上香。
  原本三进的大殿现在被扩建成四进,新增的后院底下挖了大型地窖,据说是用来放冬储菜。原有的围墙被加高,之前破旧的殿堂,厢房,统统得到改建。总之,五显寺的一切建筑格局,都在向着集监狱,藏兵站,收容所为一体的摩云观看齐。
  如果有人从后殿两侧的厢房前经过,会听到一阵阵惨叫声——这里现在已经全部扩展成了牢房。
  需要关押的人很多吗?很多。
  自从周通上位以来,对杭州丐帮的大清洗从没有停止过。
  一开始跳出来的,是一些不服管教的前朝老臣。这帮人的想法很正常:在帮派鼎革之际,适当扩大自己的话语权,这种行为史书上叫做藩镇扩张。
  然而新任的丐帮团头,并没有妥协:那段时间穿越众大部队还没有浮海远去。
  削蕃战争就此开始,城里城外同时打响。
  盘踞在城中破庙里的反对派,受到的待遇比较高:因为某些人不想把局面整得杀声震天,血流成河,所以,天黑之后,门外先是传来几声高喝,然后骨碌碌滚进来一个闪光震撼弹。
  城外的破庙更加肆无忌惮,光天化日之下,几条大汉杀进来就用无声手枪乱打,叫花子们顷刻尸横遍地。
  ……
  削蕃战争很快结束。
  这之后就是残酷的对峙阶段。
  一波波精悍的屏风山人马开始进驻各处分舵,周通在一个月内,连续召开鸿门宴,包括之前短暂被扶上位的那些新贵们在内,大批丐帮有职位的骨干,陆续在五显寺内被囚禁,被杀。
  只有极少数看出苗头不对的聪明人才得以存活下来——这帮人丢下基业,跑路去了苏州。那段时间,通过塘庄门前的河道,被送去钱塘江口抛尸的木船,每天都有。
  到了这个时候,丐帮原有的管理体系已经荡然无存,这之后周通再通过一系列分化调派合并等手段,将屏风寨人马均匀分散开,从根基上掌握住了这个万人大社团。
  事情就这样结束了?不,这才是开始。
  新立的帮规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之前没有过的“轮值”。
  以五显寺和分派出去的屏风寨人马为礁石,其余帮众为流水,丐帮这股污泥开始缓缓流动起来。
  而早已饥渴难耐的摩云观,这时候就变成了沉淀池。所有丐帮之前的老人,只要手脚健全,看上去不像要老死的货色,在所谓的轮值之后,都会消失在摩云观的山门里。
  就这样一轮一轮磨过去,当时间来到1628年春,熊文灿经停杭州这个时间段,已经先后有超过4000人次的叫花子和流民,被送去了大员。
  在这个过程中,整个丐帮管理体系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在困境中渡过了初期最艰难的岁月——所有在人群中散播各类关于摩云观“谣言”的人,杀,所有听过谣言的人,抓,所有嘴里吐出过摩云观这三个字的人,送走……
  想要维持一条人口输送渠道,不是那么容易的。
  大批的叫花子被送走,大批的失地农民顶上了岗位,在这个过程中,丐帮看似还是那个丐帮,然而性质却在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新一代乞丐们不会唱“莲花落”,不会趟在铺户门前敲诈勒索,不会各种需要传授才能学习到的技术,譬如妙手空空。
  新一代的乞丐们只会端个破碗,坐在那里伸出胳膊乞食,懵懂的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勒令换岗,换着换着,就换到了摩云观。


第163节 新服务
  五显寺第三层的正殿中,丐帮团头周通,此刻正高座在上,低头看着一份口供。
  周大寨主的容貌没多少变化,还是那张紫红色方脸膛,两撇浓眉,颌下留着短须。和曹川当初穿越时比起来,这位第一个和曹川搭话的明人,现在只是脸上的皱纹略深了些。
  此刻在堂下站着的,是几个身穿黑衣,手持利刃,恶狠狠的“护法队”成员,这里面大部分都是早年间屏风寨的山贼。
  “都招了吧?可有漏下的?”
  “回帮主,招了,前后听过吴弟乱讲的,共有七人。”
  周通听到这里一边点头,一边用手指在桌上的供词上点名:“嗯,行船的刘角儿把摩云观传说讲给吴弟,吴弟再讲给本堂人听……”
  “看来这船上的人今后也要盯紧啊!那刘角儿是什么来头?”周通说到这里,抬头问到。
  “回帮主,就是个本地船夫,寻常人家。”
  “寻常人家还敢这么嘴碎?真真是嫌命长。抓过来拉几把夹棍,问问还讲给哪个听了,事后再办个落水,家里抚恤银子给厚些。”
  “喏!”
  “吴弟如何了?”
  “腿夹废了。”
  “埋了。”
  “喏!”
  “还有,”说到这里周通继续补充:“今后船上的人只许用自己人,七堂那些听过‘胡话’的也都先拘过来,七堂的人这轮先送走。”
  “喏!”
  ……
  公事很快处理完。
  几个黑衣打手走后,周通从堂上走下来,灰袍一撩,弯腰坐在了下首的交椅上。在他的对面,坐着一个身穿青袍,矮矮胖胖,一脸笑容的和尚。
  “总是抓不干净。”周通坐下后苦笑着说到。
  “已经不错啦。”和尚一边摸着光头,一边用一种怪异的语言说道:“当初管不过来,只好按堂口往外运,现在都能追查到个人,这说明整体压力在变小,这是好事。”
  周通算是和穿越者接触最早,最多的明人,现如今他已经基本能听懂穿越者这种语法怪异,其中还夹杂着一些怪词的“昆仑话”。
  “就是出息变少了。”周通点点头说道:“近日每况愈下,各堂舵交上来的份子,一月比一月少。”
  “呵呵,这个要辩证去看。”穿越者,杭州站站长,鲁成鲁大师此刻敞着肚皮,耐心解释道:“月例少,就说明四乡流民顶了那些有手艺的老花子,这是好事,知道咱们底细的人越少越好。”
  鲁成想想后又说道:“银子永远是次要问题,维持不住的话,塘庄那边自然会有补助。嗯,现在看来,腾笼换鸟这个大战役,咱们算是打胜了,不容易啊!周帮主辛苦!”
     竒  書  蛧   W  W  ω  。 q   í  s ú  W  à   N  G  。 c  o  M 
  “呵呵。不敢不敢,多亏鲁大师提点。”
  商业互吹几句后,鲁成从怀里掏出手机,一边输密码,一边说道:“当初不是还有两个后续计划吗,咱们一起商量的,我看时机已经成熟,抓紧搞起来吧。”
  周通晓得鲁成手里有各种“消息匣子”,这些仙界宝器有的能千里传音,有的能当书简用。这时看到鲁成把匣子递过来,周通急忙双手接过,时尚周帮主开始熟练地翻页手机文件,温习起那些简体字写就的计划书来。
  ……
  三日后。
  河坊街口。
  河坊街位于吴山脚下,是清河坊的一条主干道。这条街由于地理位置好,所以历朝历代都是商业一条街,后世也不例外。
  好久未见的胡正气同志,此刻正站在河坊街口的石牌坊下面,笑嘻嘻理着两撇鼠须。
  胡正气这个一脸鼠像的矮胖子,自从当日投奔光明之后,平步青云,从一个丐帮底层小混混,华丽转身,一路混到总堂师爷这个位置。
  平日里这厮负责的,是一些内外勾连,上情下达的场面差事,而今天胡正气得到帮主面授机宜,来这河坊街,是要干一件大买卖。
  胡正气带着个名叫平老三的伴当来到牌坊下没多久,五六条本地堂口的头面人物便闻讯赶来:“胡师爷,胡爷”一通乱叫。
  自从周通掌盘丐帮后,帮里原本那些乱七八糟,大小不一的地盘,称呼全部被取缔,取而代之的,是按照里坊从新规划的各路新堂口。胡正气今天来河坊街,出面接待的自然是清河堂口的堂主和下属几个划片包干的香主。
  清河堂在丐帮内部代号是三堂,所以胡正气这边见人来了,便张口问道:“三堂的爷们都到齐没?”
  “就咱们这几个,都齐了,师爷。”
  “好,总堂派下的差事都晓得了吧?”
  “晓得晓得!”
  “嗯,我这就挨家去商谈,你们且把地扁蛇备好,有那不开眼的,看我消息行事!”
  “胡爷放心,都备办好了!”
  “嗯,哪个是帐房?且虽我来。”胡正气一边说,一边抬脚往河坊街走去,身后伴当和一个清河堂的帐房急忙跟上。
  三人往前没走几步,便是河坊街街口。
  长街上此刻人流如织,各种食摊,货郎,糖担儿,算命摊子,剃头摊,杂耍沿街铺开,吆喝买卖声此起彼伏,喧哗热闹。
  胡正气一行则径直绕过熙熙攘攘的路人,直奔河坊街口最气派的一家馆子:得月楼。
  “得月楼”原创于嘉靖年间,是苏州府的名楼。而杭州清河街这家,则是山寨版——不要以为古人品德高,也不要以为古人思想单纯,看过《笑林广记》的都知道。
  胡正气带着两个伴当踏进了得月楼的大门。现在是巳时中,也就是早上10点左右,这个时间段,还不是上客的时候,所以装修精致,气派豪华的酒楼里还不见客人。
  伙计迎面就殷勤招呼了上来。
  胡师爷本色不改,面对一个跑堂的依旧是满脸堆笑,一边嘴里道着“生意兴隆”,一边凭窗就坐,点了盘酥油泡螺后,就要伙计把掌柜的喊来。
  得月楼的掌柜姓段,是城中大户段家的旁支。这段氏一门发源于万历年间,家族出过一任刑部尚书,一任云贵布政使,现如今家门不堕,仅外放的知府就有两个,举人秀才一堆,正是这杭州城里一等一的缙绅大户。
  而胡师爷今天第一个找上门的,就是段家山寨出来的这间得月楼。
  见段掌柜过来,胡师爷赶紧起身。三十五六岁,正当盛年的段掌柜平日里三教九流那是打交道惯了的,自然知道这位是什么人,客气两句后,四人就坐。
  “不知胡爷今日光临小店,有何指教啊?”段掌柜虽说一身绫罗,满手戒子,富贵逼人,不过掌柜当久了,心里怎么想不知道,语气倒是很随和。
  “嗯,胡某此来,是有件好事要报于掌柜知道。”胡正气将嘴里的泡螺咽下后,喝一口茶,然后笑眯眯说道:“我家团头日前感念铺户生计艰难,故此下令:从今往后,再不许游丐上门乞食讨钱,打扰贵客酒兴。”
  “哦?这可是好事一桩,贵帮主有心了!”段掌柜听到这里,笑眯眯说到。
  “嗯,只是有一桩:这等花子每日里拘在破庙,多少总要费几口吃食,还要安排人看管。我家团头的意思嘛,各家掌柜今后按月赏几个银钱下来,此事就算妥当了。”
  “呵呵……”段掌柜一张略略有些清瘦的脸上,这时露出了一个“我就知道是这样”的讽刺型笑容:“不知此等好事,每月需银几何啊?”
  “不多不多。”胡正气满脸堆笑,一双小眼眯成细缝,他仿佛没看到段掌柜那浓浓讽刺的表情,缓缓伸出一根手指:“似得月楼这等杭州城里一等一的大买卖,每月只需二十两银子便好。”
  ……
  段掌柜听到这里,再也忍耐不住,张口开始哈哈大笑起来;而一旁的胡正气仿佛生意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