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颂-第10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还了得?
  当然了,吕夷简和王曾心里最大的感触还是羡慕。
  同样是当官,别人为了捞钱,那是提心吊胆、脑袋挂在裤腰带上。
  寇季就不同,不仅把钱捞了,还不用提心吊胆。
  吕夷简和王曾神色复杂的沉默了许久。
  王曾突然盯着赵祯,可怜巴巴的道:“官家……多少给国库留一点……国库如今空的能跑耗子……”
  赵祯翻了个白眼。
  在寇季回京之前,国库确实空的能跑耗子。
  寇季回京的时候,带了大量的钱财,不仅偿还了朝廷从一字交子铺借贷的债务,还塞满了国库。
  所以国库如今不可能空的跑耗子。
  真要是空的跑耗子,那赵祯就该杀人了。
  “官家……”
  王曾见赵祯只翻白眼不说话,又呼喊了一声。
  赵祯见王曾也是一片公心,心就软了。
  “罢了罢了,寇氏在汴京城,以及华州的所有铺面,万象楼扑卖,扑卖所得充入国库。”
  王曾一愣,“万象楼不是……”
  不等王曾把话说完,赵祯就打断了王曾的话,“万象楼的招牌,好不容易竖起来,好不容易让大宋上下所有的人认可,就没必要废弛。
  朕回头会将万象楼并入到一字交子铺。”
  王曾原本想说,寇府既然已经将万象楼交给了朝廷。
  那就暂时没办法用了。
  但听完了赵祯的话以后,他缓缓闭上了嘴,只是直直的盯着赵祯。
  赵祯见此,猜倒了王曾的心思,他叹了一口气,道:“你别看着朕了,朕既然答应了将寇氏在华州和汴京城的所有铺面充入国库,那就不会食言。
  万象楼算是一字交子铺买的。
  随后朕会让一字交子铺拿出一笔足以买下万象楼的钱,充入国库。”
  说到此处,赵祯顿了一下,继续道:“寇府的田产、以及其他各地的铺面,朕随后有大用,依照此前的规矩,暂时将它们全部挂到国库里。
  但不能发卖,也不能擅动。
  一切照常运行。”
  赵祯费尽心思收了这么多地和铺面回来,就是在为以后的文制革新做准备。
  他自然不可能将田产和铺面充入到国库里去。
  真要充入到了国库里。
  下面的人一准会动歪心思。
  要知道,朝廷一般出售抄没的田产、房产、铺面,卖出去的价值倒是不低,可是承保上来的数字绝对低的吓人,充入国库内的钱财会更少。
  所以赵祯只是将田产、铺面挂靠到了国库,但不让国库掌握买卖。
  目的就是为了杜绝有人从中谋取暴利。
  王曾听到了赵祯的话,没有言语。
  国库在此次收没的曹、寇等几家家产中,真能能够赚到的只有几家在汴京城外的一些房产、别院。
  吕夷简沉吟着道:“官家,如今挂靠到国库名下的田产,已经有两百多万亩了,加上寇府的,可就三百多万亩了。
  官家要这么多田产做什么?”
  寇氏的田产不多。
  可曹氏的田产却不小。
  曹氏世居真定府,乃是大宋驰名的大户,真定府几乎成了曹氏的自立地。
  加上曹氏在其他地零零碎碎制版的田产,曹氏占据的田产的数量相当庞大。
  若不是赵祯在具体数字承保到朝堂上之前,暗中消化了一部分,又明面上赏赐了一部分给有功的将士,恐怕承保到朝廷的字数会更加庞大。
  赵祯在清楚了曹氏庞大的家业以后,就更加坚决的想要改文制。
  曹氏一门是如此。
  其他的名门望族呢?
  恐怕一个赛一个的厉害。
  大宋大批的田产,掌控在这些有免税权力的人手里,每一岁得流失多少税收。
  又得有多少百姓会因此被饿死。
  赵祯听到了吕夷简发问,淡然一笑,“到时候吕爱卿就知道了。”
  吕夷简见赵祯不肯坦诚相告,也没有追问。
  他只是感叹了一句,“寇季敛财有道,短短十数年,就积累了如此大的家业。我大宋恐怕没几个人能比得上他。
  他若是能成为我大宋的财相。
  那我大宋自此以后,恐怕就不用再为钱财发愁了。”
  赵祯和王曾听到了吕夷简这话,皆是一愣。
  他们一瞬间就明白了吕夷简话里的意思。
  吕夷简是在套话,也是在暗示赵祯。
  赵祯几乎是明打明的告诉了吕夷简、王曾、张知白三人,他会留下寇季。
  张知白在知道了此事以后,果断给寇季让出了位置。
  吕夷简现在说这话,就是在试探赵祯,会不会动他的位置,让寇季接替他。
  同时也在暗示赵祯,寇季非常适合为国谋财,掌握大宋财政。
  而财政,并非民政。
  只掌财政的话,可没办法出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赵祯听懂了吕夷简话里的意思,笑眯眯的道:“吕爱卿言之有理。”
  吕夷简躬身一礼,没有再多言。
  王曾看着二人,若有所思。
  就在赵祯准备让吕夷简和王曾回政事堂去办差的时候。
  陈琳匆匆进入到了资事堂。
  “官家,御史大夫等一众官员在宫外求见。”
  赵祯略微愣了一下,疑问道:“何事?”
  陈琳急忙道:“据说是因为西伊郡王府、燕山郡王府、东阳郡王府,三府派遣家丁仆人在汴京城内闹的太过分的缘故?”
  赵祯略微皱起了眉头。
  王曾沉声问道:“可是因为他们在汴京城里争抢匠人、读书人和商人的缘故?”
  陈琳点了点头。
  吕夷简阴沉着脸道:“种世衡三个人也太过分了。为了繁荣自己的封地,在汴京城里大肆搜刮匠人、读书人和商人。
  他们将匠人、读书人和商人们抢走了。
  汴京城需要匠人、读书人和商人的时候,去哪儿找?”
  王曾点头道:“不仅如此,朱能和高卫昭二人,如今堵着户部衙门,非要让户部尚书同意在他们的辖地边陲开设边市,还要让户部给他们出局免税文书。
  简直是不把朝廷礼法放在眼里。
  此事就应该奏明中枢,由中枢定夺,而不是自己去户部衙门瞎胡闹。”
  赵祯有些头疼的揉了揉眉心,“他们一没伤人,二没硬抢,虽然举止不成体统,但可没有大的纰漏,朕找不出合适的理由惩治他们。
  御史们如今找上朕,朕也无可奈何啊。”
  王曾沉声道:“官家可以下旨斥责他们。”
  赵祯挑了挑眉头,疑问道:“你觉得有用吗?他们敢赖在户部衙门,像是街头的青皮混混一般,就证明他们已经不要面皮了。
  朕别说下旨斥责他们了。
  朕就是当面啐他们一脸,他们也能唾面自干,笑脸相迎。”
  王曾不甘的道:“难道就任由他们胡闹下去?”
  吕夷简摇头道:“不能任由他们胡闹下去。不然汴京城里的匠人恐怕得被他们挖空了不可。”
  读书人当中,有气节,有抱负的不可能跟着朱能等人离开。
  没气节、没大抱负的,早就被朝廷给收了,扔到了辽地。
  所以朱能等人招揽不到读书人。
  商人们也是如此。
  大商大贾绝对不会跟着朱能他们去穷乡僻壤。
  纵然去,也只会派遣一两支商队跟过去。
  真正要担心的是那些匠人。
  因为匠人们社会地位不高。
  只要朱能等人许下重利,并且流露出足够的重视,那些匠人们一定会心动。
  赵祯盯着吕夷简和王曾道:“两位爱卿,谁去处理此事?”
  吕夷简和王曾面露难色。
  论身份地位,人家比他们两个都高。
  他们敢斥责人家,人家就敢怼回来。
  只要人家不明着犯法,他们连一点痛脚也抓不到,根本没办法惩治人家。
  就算勉强抓到了一些痛脚。
  只要没有达到削爵、削封的地步。
  对人家而言也是不痛不痒。
  以人家的功劳,只要不举旗反旗,或者光明正大的忤逆君父。
  赵祯也不好削爵削封。
  所以,种世衡三个人,只要不犯大错,吕夷简和王曾去找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赵祯见吕夷简和王曾面露难色,略微沉吟了一下,吩咐陈琳道:“你去一趟寇府,请四哥去敲打敲打他们三个。”
  “喏……”
  陈琳答应了一声,退出了资事堂。
  吕夷简和王曾同时送了一口气。
  虽然种世衡和朱能等人已经封王,马上就要去就藩,可以不用给他们两个脸面。
  但寇季的面子种世衡和朱能等人必须给。
  寇季以前可是他们的直属上官。
  寇季也有手段惩治他们。
  陈琳抵达寇府的时候。
  寇府上上下下正张罗着给寇天赐举办婚事。
  寇府家大业大,亲戚朋友太多了。
  寇准和寇季二人的门生故旧等等,也数不胜数。
  所以寇府要提早张罗。
  加上娶公主,比娶民间女子要繁琐。
  各种礼仪流程,多不胜数。
  就需要更早张罗。
  依照娶公主的各项礼仪,寇府最少也得一个月时间走流程。
  只不过是急从权,只有半个月时间。
  所以礼部特地删减了好些流程和礼仪。
  寇府上下,最闲的就是寇季和寇天赐两个人。
  寇府上下的事务都是向嫣在操持,又有的是家丁和丫鬟用。
  没必要让他们两父子亲自上阵去操心那些琐碎的事情。
  再说了,一个王爷,一个王世子,去干那些琐碎的事情,也太掉价了。
  所以,陈琳在被请进了寇府,到了寇季书房以后,就看到了父子二人正坐在书房里,研究一张造船图。
  寇季在讲,寇天赐在听。
  陈琳入了书房以后,躬身施礼。
  “见过韩王殿下,见过韩王世子……”
  寇季听到了陈琳的声音,停下了讲述。
  陈琳老脸一瞬间黑的像是锅底。
  他瞪着眼盯着寇季,似乎是在质问寇季,‘咱家有那么招你嫌弃吗?’
  寇季就像是没看到陈琳的眼神,他大大咧咧地问道:“今天怎么对我这么客气,上一次你进来,可是连招呼也没打。”
  陈琳瞪了寇季一眼,然后将目光落在了寇天赐身上。
  寇季见此,撇了撇嘴,“看来我是沾了儿子的光。”
  陈琳十分光棍的道:“咱家是皇家的奴婢……”
  寇季幽幽的道:“所以你对准驸马,比对我恭敬多了?”
  陈琳没有言语,但答案显而易见。
  在陈琳眼里,准驸马就是比寇季这个韩王要金贵。
  寇季懒得跟陈琳计较,直接开门见山地问道:“说说吧,你到府上来找我,所为何事?”
  陈琳直言道:“西伊郡王、东阳郡王和燕山郡王三个人闹的太过分了。官家让你去劝劝。”
  寇季略微一愣,问道:“是因为他们抢的匠人太多了?”
  陈琳答道:“除此之外,还有他们赖在户部不走的原因。”
  寇季感慨道:“这可是得罪人的事情。官家为何不派遣吕公和王公去呢。”
  陈琳也没有隐瞒,实话实说道:“吕相和王相没敢答应。”
  寇季轻笑着道:“还有吕公和王公奈何不了的人啊?”
  陈琳翻了个白眼,没有言语。
  吕夷简和王曾真要能奈何的了朱能、种世衡和高卫昭,官家还需要找寇季出山吗?
  特别是朱能和高卫昭,赖在户部衙门,就像是两个没脸皮的无赖。
  吕夷简和王曾根本治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