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颂-第1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加上交趾一切还没有彻底成为定局。
  一应送往交趾的物资,都在路上,所以他们二人得盯着。
  二人在政事堂一直忙活到了蔡齐赶到了交趾,并且跟交趾郡王做了交割,并且派人送回了公文。
  资事堂内。
  王曾再看完了蔡齐派人送回的公文以后,笑容灿烂的道:“自此以后,世上再无交趾国,只有我大宋的交趾府。
  让我意外的是,交趾郡王从头到尾都没有闹什么幺蛾子,痛痛快快的将交趾交给了我们。
  就是将交趾的所有东西搜刮干净有些过分。
  蔡齐到了交趾,看到的不是什么堆积如山的粮食,而是十数万嗷嗷待哺的百姓。
  粮食在交趾又不值钱,交趾郡王为何如此不近人情。”
  听到王曾这话,寇季心里直犯嘀咕。
  曹利用除非是疯了,不然他不可能闹妖。
  死守着交趾,什么也得不到,还得跟大宋狠狠打一场。
  胜率几乎为零。
  交出交趾,不仅得到了大宋大量的军备和物资支持,还有寇季送给他火器的许诺。
  他肯定会果断选后者。
  赵祯在王曾笑过以后,跟着笑道:“蔡爱卿再三证实过了,交趾的粮食确实一年三熟、一年四熟。”
  虽然前前后后已经证实过很多次了。
  可再次证实此事,赵祯还是很开心。
  古代的帝王,没有不喜欢粮食的。
  如果有,那一定是前所未有的昏君。
  粮食,代表着百姓们的性命。
  百姓们只要有粮食,就能活命,就不会造反。
  帝王的江山就能长治久安。
  所以但凡心存江山社稷的帝王,都喜欢粮食。
  寇季在赵祯感慨过后,忍不住道:“难道只有我一个人关注交趾郡王的动向吗?交趾郡王可是在蔡公抵达交趾之前,就攻克了邻国三城。
  我大宋的弓弩送过去以后,交趾郡王借着弓弩之威,先后又拿下了邻国五城。
  其兵锋势不可挡。
  照这种情况下去,不出一年半载,他就能在西边打出一片不输给交趾的疆土。”
  在宋人占领交趾之前,交趾,乃至交趾往西的地方,战斗起来都很斯文。
  他们千人规模的战斗,就是大战。
  上万人规模的战斗,就是足以在史书上大吹特吹的大战。
  宋人占据了交趾以后,战争的规模持续上升。
  千人规模一下的就不叫战斗。
  交趾经过了洗礼,已经感受到了什么叫大战。
  可是交趾以西的那些国邦,战斗起来依然很斯文。
  如今,曹利用这一头猛虎,带着一群武装到牙齿的猛虎,冲进了他们的领地。
  其结果不言而喻。
  指望一个举国上下仅由几千套简陋铁甲的国邦,跟曹利用率领的数万全员穿戴着铁甲的兵马抵抗,根本不可能。
  唯一能对曹利用造成伤害的,恐怕就是他们手里的象兵。
  但是象兵也仅仅能震慑曹利用而已。
  击溃曹利用不可能。
  曹利用任职过大宋枢密使,可以有效的利用手里数量庞大的床弩。
  大象又如何。
  一定数量的床弩齐射出去,大象得当场毙命。
  还有曹利用研究出的火弩流星箭。
  以及偷偷研制出的一些酷似于药发傀儡的大炮仗,足以克制象兵。
  寇季几乎可以预料到,在一年以后的某一日。
  曹利用会在交趾的西方,立起自己的王旗。
  王曾听到了寇季的话,沉吟着道:“寇相的意思是,让交趾郡王将那些城池交出来?”
  寇季摇头道:“我大宋现在这个状况,不适合继续扩张。逼迫他交出新得之地,对我大宋有害无益。
  现在要做的是,尽快将邕州的永宁军调遣入交趾,在交趾边陲设防。
  然后再交趾边陲开设边市,疏通道路,帮交趾郡王消化战利品。
  他现在正在极速扩张自己的疆土,根本不可能闲下来休养生息。
  我大宋刚好可以借机跟他做交易,我们可以将很多货物压到一个极低的价格。”
  王曾闻言,陷入到了沉思。
  赵祯叹了一口气,“交趾郡王此次向我大宋索要了不少物资。我大宋在集中了这些物资以后,民间都已经露出了匮乏之态。
  哪还有什么余力跟交趾郡王做交易。”
  寇季笑着道:“交趾郡王此前索要的只是一些战场上所需的物资。像是百姓们需要的一些物资,他索要的并不多。
  随着他快速的扩张。
  手底下的百姓数量必然暴增。
  所需要的东西自然多了。”
  赵祯和王曾一愣。
  王曾沉吟着道:“若真是如此的话,倒是可以让蔡齐尽快的开设边市。”
  如今大宋开设的边市数量可不少。
  由于边市大多开设在大宋境内,所以收取的商税并不小。
  大宋借着边市赚取了许多钱财。
  大宋君臣都见识到了边市的好处,所以对开设边市都很积极。
  就是户部在这方面相对有些拖后腿。
  不过在寇季整治了一番后,也变乖了。
  赵祯在王曾话音落地以后,开口道:“朕会派人去给蔡爱卿传旨,也会尽快吩咐枢密院下令,让永宁军调遣入交趾。
  交趾的后续,但是不用操心了。
  现在我们要操心的是,秋收……”
  秋收是一个喜悦的日子。
  但赵祯的语气中却充满了担忧。
  原因无他。
  去岁年终和今岁年初抵达辽地的那些地方兵,早早就被分配到了地方。
  在经过了长久的劳作以后,已经看到了粮食在向他们招手。
  已经有人迫不及待的写信给家里,让家里人迁移到辽地去了。
  等到秋收以后,此事就会形成浪潮。
  到时候数百万人会向辽地涌去。
  此事不仅对辽地是一个考验,对朝廷也是一个考验。
  更重要的是,寇季和赵祯借着募兵迁移百姓的目的,也会被所有人察觉。
  地方上的豪门大户若是不借机闹妖,那就出怪事了。
  王曾和寇季在听到了赵祯的话以后,跟着拉下了脸。
  寇季沉声道:“此事我们已经做出了部署,各地的关口已经打通。百姓们可以畅通无阻的前往辽地。
  辽地的屋舍,也搭建的差不多了。
  一些地方没有办法搭建屋舍,也挖了窑洞。
  再加上辽地如今大部分城池内的屋舍都是空的,安置百姓应该不是问题。
  各地方兵也打过招呼了,他们会盯着百姓们迁移。
  有人趁机闹事的话,他们会当场拿下。”
  赵祯郑重的道:“朕不是担心这个……”
  寇季闭上了嘴没有言语。
  他也清楚,最关键的不是这个。
  最关键的是那些豪门大户不放人。
  他们跟地方官府多有联系,家里很多人都充任着衙门里的小官小吏。
  他们可以借着各种各样的理由,扣下百姓。
  比如双方签订的短工、佃户契约没有到期,不能离开。
  又比如听到了风声,骗百姓签订一份新的契约,强留下百姓。
  又或者以欠债人的身份,强留下百姓,让他们换完了债再走。
  甚至可以动用大义的名分,压迫着百姓留下来。
  比如,某豪门大户是某氏族的族长。
  他不点头,谁敢离开。
  有人离开,他就能动族规。
  在乡野之间,动族规杀人的比比皆是。
  族里的人认可,没人会告官。
  民不举,官不究。
  此事纵然到了明清两朝依然盛行。
  甚至到了相对开化一点的民国,也是如此。
  族里动用私刑,说沉塘就沉塘,谁也没有脾气。
  族长杀人立威。
  瞬间能将族里所有人镇压下去。
  到时候谁都走不了。
  不仅走不了,说不定还会被威逼利诱着将远在辽地的子嗣叫回来。
  所以,大规模的迁移百姓,困难重重。
  “此事还需要从长计议……”
  王曾忍不住开口。
  寇季思量着道:“辽地的将士们传信,必然会通过官驿,我们可以扣留他们的信件,先选一地试试。
  看看会出现什么困难,有什么方法解决。”
  赵祯点点头道:“那就先试试再看。”
  商量完了此事。
  寇季和王曾离开了资事堂。
  二人回到了政事堂以后,一直在考虑如何迁移百姓。
  但考虑到最后,也没有考虑出一个妥善的法子。
  “难道要用强,或者用骗?”
  寇季回到了竹院以后,躺在竹院的躺椅上细思。
  一个白白净净的胖娃娃,迈着小步子,噔噔噔的从他面前晃了过去。
  没一会儿抓着一个毛毛虫到了寇季身边,扑腾一下往寇季脚下一坐,抓着毛毛虫就往嘴里塞。
  寇季见此,叹了一口气,将小家伙抱了起来,拍掉了小家伙手里的毛毛虫,顺势将一颗霜糖塞进了小家伙嘴里。
  小家伙含着霜糖,冲着寇季咯咯直笑。
  口水顺着他的嘴角流下,滴落在了寇季手上,黏糊糊的。
  寇季再次叹了一口气。
  “你说你一个字都不认识的小屁孩,跑到我这里来学学问,你能学个啥?”
  小家伙只是冲着寇季傻笑,根本不说话。
  自从寇季收了王安石和曾巩入门以后,麻烦就上门了。
  到竹院里求拜师的人络绎不绝。
  有慕名而来的,也有向嫣主动引荐的。
  若不是竹院的门槛足够高,恐怕前来拜师的人会更多。
  毕竟,寇季门下除了新入门的三个弟子外,剩下的那些,没有一个平庸的。
  混的最差的都是一州知州。
  如今汴京城里盛传,入了寇季门下,以后出仕,混的最差,那都是知州。
  然后是人是鬼全来了。
  毕竟,有些正牌的进士,有可能一辈子也混不到知州的位置上。
  比如王安石那个爹。
  混了这么多年,还是个县官。
  所以,入了寇季门下,最差都能混一个知州,其效果可想而知。
  一些人是真的奔着学问来的。
  可更多的是为了仕途。
  寇季当着向嫣的面放出话了,向嫣又把话放出去了,所以没办法直接拒绝。
  所以寇季将自己那两个弟子拽出来,跟那些前来拜师的学子斗了一场。
  毫无疑问,两个妖孽级的家伙,单方面屠杀了他们。
  寇季顺理成章的将他们拒之门外。
  但是有些人,却没办法拒绝。
  比如趴在寇季怀里的这个小家伙。
  他娘抱着他到了竹院,也不说拜师。
  就说让孩子跟他世伯亲近亲近。
  一亲近,就待着不走了。
  他娘虽然没说,但是其心不言而喻。
  别的孩子,寇季还能让人送回去。
  可这孩子没办法送。
  人家在竹院里赖着那是应该的。
  谁叫寇季当时嘴欠,非要认他爹做弟弟。
  没错,这小家伙就是狄青的儿子狄咏。
  送他过来的就是曹二姐。
  狄咏是狄青的次子。
  注定了要自己混前程。
  他爹的爵位,跟他没有太多关系。
  因为在这个嫡长子继承家业的时代。
  他爹的爵位无论有多高,都是他哥的。
  寇季顺手将狄咏端起来,放在怀里,叹着气道:“你娘也是瞎操心,你爹若是封了王。你就能随便在封地上混一个职位,舒舒服服的过一辈子。”
  狄咏似乎对寇季教唆他混日子有些不满,双腿一扑腾。
  寇季差点没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