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颂-第1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甘愿除去皇籍,为包拯争一个仕途……”
  寇季苦笑道:“傻丫头……”
  陈琳点着头道:“是傻了点。她若是说为官家挽留一位英才的话,官家心里还好受点。可她说帮包拯争一个仕途,官家焉能不怒?
  满朝文武的仕途是谁给的?
  赵家给的。
  官家给的。
  赵家的东西,还需要用赵家人自降身份去争?”
  寇季感叹道:“但官家终究还是允了。”
  陈琳幽幽的道:“官家就这么一个妹子,年龄又大了,好不容易觅得如意郎君,官家如何拒绝?
  大长公主一落泪,官家心就软了,强咬着牙关没有答应。
  等到大长公主眼静都哭红了以后。
  官家就只能开口应允了。”
  寇季点点头道:“官家对絮儿有多心软,对包拯就有多心硬。”
  陈琳不咸不淡的道:“这是自然。公主下嫁,本就是恩赐。再降身份,那就过了。官家若是不收拾包拯,心里那口气出不去。”
  寇季也算是了解赵祯,知道陈琳的评价很中肯。
  寇季没办法进垂拱殿去看赵祯是如何收拾包拯的,就在垂拱殿外跟陈琳闲聊了起来。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
  包拯踉踉跄跄的出了垂拱殿,身上的衣服有些乱,鼻青脸肿的。
  走到了寇季面前以后,一脸苦笑。
  寇季笑问道:“挨揍了?”
  包拯摇了摇头。
  寇季一愣,狐疑的盯着包拯脸上的淤青和红肿。
  包拯低声道:“技不如人……”
  寇季又愣了,然后哈哈大笑。
  包拯虽然没有明言,但是寇季已经知道了包拯在垂拱殿里的遭遇。
  很明显,赵祯知道无故打人不对。
  也知道在包拯身上泄私愤不对。
  所以他就选择了跟包拯决斗,一对一单挑。
  他给了包拯机会打他。
  但包拯显然不是他的对手。
  最后的结果就是赵祯痛殴了包拯一顿。
  包拯看着寇季哈哈大笑,脸色更苦了。
  寇季畅快的大笑了一番后,对包拯道:“我要是你,横竖也会给官家添一道伤口。”
  包拯十分坦诚的道:“先生在大庆殿智斗大辽勇士的佳话,至今仍在盛传。学生比不了先生,学生只会攥紧拳头往前冲,挨打是必然的。”
  寇季拍着包拯的肩头道:“这一顿打挨的值。”
  包拯郑重的道:“是比武,不是挨打。”
  包拯还是很维护赵祯的,所以着重强调是比武,而非挨打。
  毕竟,赵祯和他比武,伤了他,只能说他技不如人。
  赵祯若是殴打他,那就是一个大事件。
  文臣们一定会齐齐上书赵祯,请教什么叫做‘尊重’。
  寇季笑着道:“你说比武,那就是比武。你和官家比武过后,官家说什么了?”
  包拯迟疑了一下,道:“官家说,纺织作坊的份子以后归大长公主所有……”
  寇季点点头,问道:“然后呢?”
  包拯苦着脸道:“他让学生别惦记,更别想着那着那些钱出去接济人……若是学生动大长公主的体己钱接济人的话,接济一个,他发配一个。”
  寇季满脸笑容,“应该的,应该的……”
  眼见包拯吞吞吐吐,似乎有话要说,但又说不出口。
  寇季一脸好奇地问道:“还有呢?”
  包拯迟疑着,没有言语。
  陈琳在一旁淡淡的道:“还能有什么,当然是派遣两个懂事的宫娥,试一试包拯能不能人道。”
  说到此处,陈琳似笑非笑的道:“官家昨夜就说了,一定得试婚,官家说包拯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没成婚,也不去烟花柳巷之地,难道是不能人道。
  所以得找宫娥试一试。
  万一真的不能人道,却又哄骗公主,那就是死罪。”
  寇季放声大笑,笑的直不起腰。
  若不是寇季知道史书上包拯有儿子,寇季估计也会生出同样的疑惑。
  包拯脸色涨得通红,低声对寇季道:“先生,您能不能给官家说说,就别试婚了。学生以性命担保,学生绝对没有任何隐疾。”
  寇季一脸认真的道:“懂……懂……你想把初夜留给絮儿……”
  包拯一瞬间羞的无地自容。
  寇季笑着对陈琳道:“撩拨一下即可,再派遣御医验一验,莫要假戏真做。包拯并不是贪欢好色之人。”
  陈琳皱眉道:“官家吩咐的事情,咱家岂敢更改。”
  寇季瞥了陈琳一眼道:“那我去找官家?”
  陈琳翻了个白眼,“罢了,咱家一会儿就禀明官家,然后再请御医去一趟包府。”
  寇季提醒道:“顺便去钦天监,让监正看一下吉时。”
  陈琳点了点头。
  寇季领着包拯出了宫。
  吩咐人将包拯送回了府。
  包拯回府以后,就被向嫣带着人给包围了。
  寇季回府以后,依照着包拯的生辰八字,写了庚帖,请杨文广送进了宫,没过多久就被退回来了。
  寇季又请范仲淹再送了一次,又被退回来了。
  然后又请应天书院的大儒戚舜宾将庚帖送进了宫。
  应天书院算是大宋重臣的培育基地。
  大宋历史上的许多名人都出自于应天书院。
  其中就包括如今主政资事院的范仲淹。
  若不是寇准半路截胡,开办了文昌学馆,恐怕文昌学馆给的一大半英才也会进入到应天书院。
  如此人物,分量自然够重。
  赵祯最终收下了庚帖,待到钦天监合了八字以后,将赵絮的庚帖交给了寇季。
  寇季拿到了庚帖以后,写了婚书送进了宫。
  然后赵祯迟迟没有动静。
  汴京城坊间流传起了大长公主赵絮为爱舍弃皇族身份的故事。
  汴京城人人赞叹,读书人更是作词作诗咏之。
  寇季知道此事以后,摇头一笑。
  传言明显是赵祯放出去的。
  赵祯的目的寇季大概也能猜到。
  赵絮没了公主的身份,那赵祯就不得不想办法给赵絮再添一道身份。
  重情重义的奇女子身份。
  有这道身份在,赵祯以后偶尔照顾一下赵絮,民间也不会有太多微词。
  当然了,更关键的是。
  包拯若是对赵絮不好,不等赵祯发难,百姓们恐怕会生吞活剥了包拯。
  如此重情重义的奇女子嫁给了包拯,包拯不好好对待,百姓们怎么可能不唾骂他?
  竹院里。
  寇季坐在躺椅上,笑眯眯的盯着坐在一旁的包拯道:“听听民间的传言,有没有头皮发麻的感觉?”
  包拯脸上带着笑意,坦然道:“我不会负她,又有何惧?”
  寇季点头笑道:“如此甚好。”
  包拯迟疑道:“何时能成婚?”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急了?”
  包拯赶忙摇头,“那倒不是,主要是絮儿被禁足在宫里,以她的性子,呆不惯。”
  寇季打趣道:“急了就是急了,何必找那么多借口。回去好好等着,等到民间有人催促你们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时候,就是官家将婚书送过来的时候。”
  包拯点点头,取出了一个小箱子送到了寇季面前。
  寇季打开看了一眼,里面有田契、屋契,以及一些散碎的金银和交子。
  寇季忍不住道:“倾其所有?”
  包拯笑着点点头。
  寇季撇着嘴道:“你可真穷……”
  田契是包拯父母留下的家产,屋契是朝廷赐予的,在包拯没有罢官之前,都归他。
  只有那些散碎的金银和交子,才是包拯自己的东西。
  寇季算了算,不多,还不到包拯一个月的俸禄。
  包拯一脸坦然的道:“我就只有这些……”
  寇季盯着包拯道:“以后蒙学的贫寒学子可以适当的资助一些,但不能过多。那些吃不起饭的,就别怜悯。
  你也是聪明人,你应该知道,在如今的大宋,有手有脚的都吃得起饭。
  吃不起饭的就是赌鬼。
  穷人早就被迁移到边陲去了。”
  包拯点头笑道:“学生自然知道。学生还没有慷慨到怜悯那些不该怜悯的人。说起来学生要钱也没用。等絮儿入了府,吃穿用度自有她供,她的钱我又动不了。”
  寇季笑骂道:“你还真是不害臊?”
  包拯笑着道:“没什么害臊的,多救一个人,多一个读书人,学生就心安一分,脸皮什么的哪里比得上人命和人的前程。”
  寇季不屑的道:“刚入京那会儿,还在我府上自爱自怜,说什么不能给人家幸福,现在倒是絮儿絮儿的叫亲热。”
  包拯脸色有点尴尬。
  寇季瞪了包拯一眼,“你的聘礼虽然薄了一些,但心意官家能感受到。滚回去准备吧。”
  包拯点点头,离开了寇府。
  寇季拿着包拯的家当入了宫。
  赵祯对包拯寒酸的聘礼十分无语,但他也清楚这是包拯能拿出的所有。
  议事堂内。
  赵祯随手把玩着包拯送的聘礼,又好气又好笑的道:“朕就没见过比他还穷的官儿。”
  寇季笑着道:“臣见过,张知白比包拯还穷。”
  赵祯翻了个白眼,“张知白接济贫寒的读书人,接济的也是乡亲。虽说无财无功可得,却能得名。
  他呢?
  什么地方的贫寒读书人都接济,还不留名。
  如此臣子,朕倒是喜欢,甚至每日赐他几道宫里的菜,朕都不会觉得麻烦。
  可是做妹婿,朕总觉得心里堵得慌。”
  寇季笑眯眯的道:“那这聘礼,臣拿回去,免得他穷死。”
  赵祯果断拒绝道:“就让他穷死好了,反正絮儿有朕给的体己钱,饿不到。”
  寇季好笑的道:“官家还能看上这点微不足道的钱财?”
  赵祯哼哼着道:“他的宅子可值不少钱。”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那可是官邸,他又不能发卖。”
  “陈琳,将东西拿去给杜太妃过目。杜太妃要是留下了,那就让那个姓包的穷死吧。”
  赵祯将包拯的聘礼交给了陈琳,然后对寇季道:“四哥,太妃的主,朕可不能做,那可是太妃的亲闺女。
  所以太妃要是收下了聘礼,那朕也不能拿回来。”
  寇季摇头笑道:“官家此举就有些恶趣味了。”
  赵祯笑眯眯的道:“官邸的房契没了,朕倒是想看看他回头怎么跟朕交代。”
  寇季苦笑着摇摇头。
  寇季看得出,赵祯对包拯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如此臣子,该爱,恨是因为如此妹婿,该恨。
  他一时半会也找不到收拾包拯的机会,所以只能恶趣味的给包拯添一点麻烦。
  陈琳拿着包拯的聘礼离开以后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又拿着聘礼回到了议事堂。
  赵祯见盒子似乎没有动过,疑问道:“太妃没收?”
  陈琳苦笑着道:“不仅没收,还给添满了。”
  “打开!”
  “喏……”
  陈琳打开了盒子,盒子里面被塞的满满的。
  有一叠交子,数额都不小。
  还有一些价值连城的小东西,比如一颗圆溜溜的走盘珠。
  赵祯盯着那盒子,就觉得妹子嫁亏了,亏到姥姥家了。
  杜太妃终究是长辈,不仅没收聘礼,还添了十倍的回去,赵祯就不好再动。
  寇季看出了赵祯的窘迫,笑着道:“早知道娶公主能发家,臣刚入汴京城那会儿,就应该娶个公主。
  然后就能躺在府里混吃等死。”
  赵祯瞥了寇季一眼,没好气的道:“你是存心在气朕。”
  赵祯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