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颂-第1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不太相信,所以没关注此物,没想到还真的研究出来了。
  陈大头点着头笑道:“是的,电报……说起来,你爹当国主的这些年也没闲着,先是弄出了铁船,随后又弄出了铁车,后来还掌控了雷电,造出了能在夜间发光的灯。
  如今又研究出了这种可以千里传信的电报。
  老皇爷说了,你爹弄出的这些东西,那些外人最少得三四百年才能学会。”
  说到此处,陈大头感叹了一下,“三四百年啊,我还不知道变成什么样子了。”
  寇庆还是不太敢相信,他疑问道:“真的是电报?”
  陈大头瞪起了眼,“我还能骗你?”
  寇庆干笑着道:“那肯定不会。就是电报那东西过于惊世骇俗。”
  陈大头一脸感慨的道:“起初我也不信。可当老皇爷弄好了你爹送来的电报,让人铺设了足足十里多长的长线以后,真的将消息从线的一端传到了另一端。
  赵皇爷看到了那东西以后,惊喜的不得了,说要在大宋各地都按上电报。
  赵皇爷说了,有了电报,大宋各地的消息,就不用耽误许久才能送进京了。
  说什么大宋对地方上的统治会加强,民间的疾苦,再也瞒不住朝廷。
  发生了什么天灾人祸,朝廷也能在第一时间知道。”
  寇庆沉声道:“真要是能达到千里传音的效果,我皇外祖说的倒也没错。”
  陈大头嘿嘿一笑,“老皇爷可不这么认为。老皇爷说,大宋就不该要好东西,要了也没用。
  十五年前,你爹弄出那个大铁船的时候,赵皇爷软磨硬泡的从老皇爷手里要走了锻造的法子,直到现在,大宋勉强才能锻造一些载人不过一千五的小船。
  十三年前,你爹弄出了带轨的铁车的时候,赵皇爷又是软磨硬泡的要走了锻造的法子。
  结果呢?大宋的官员说弄那个东西就是劳民伤财。
  硬生生的把好东西塞进了龙图阁供着。
  最后你爹在庆国铺设完了铁轨,弄好了铁车,让大宋那些官员亲眼看到了铁车的好处,他们还是犹犹豫豫的。
  你祖母最后看不下去了,就跟你姑姑二人,合伙在大宋修筑铁轨。
  修筑了一条从盛京城通往庆都的铁轨。
  每日里运货、运人,日进斗金。
  大宋那些官员看到了现钱,才看到了修筑铁轨的好处。
  他们才动手修筑铁轨,还妄想用微薄的钱财拿走你祖母和你姑姑二人修筑的那条铁轨。
  惹的你祖母和你姑姑差点没把那些人给砍了。
  赵皇爷差点没气死。
  去信让你姑父把督造部的那群蠢货全罢了。
  范老头为此也丢了官。
  五年前,你爹弄出了电灯,赵皇爷又厚着脸皮讨要,老皇爷狠狠的宰了大宋一笔,才把东西卖给他们。
  赵皇爷原以为出了大价钱,大宋的官员就会重视。
  却没想到,大宋官员一听要在全大宋铺设电线,又退缩了。
  到现在,庆国几乎全部用上了电灯。
  而大宋只有盛京城有电灯用。
  赵皇爷此次讨要电报,老皇爷用此前的三桩事,好好的羞辱了一番赵皇爷。
  赵皇爷气的差点领兵杀回去,想要把大宋朝堂上的那群酒囊饭袋全砍了。”
  寇庆感叹了一声道:“昔日跟着我祖父革新的那群人老了,不仅人老了,脑子也老了。”
  陈大头鄙夷的道:“我看他们就是一个个守财奴。昔日大宋没钱的时候,多大方?给辽国赔款,开口就是三百万贯。
  如今国库、大宋钱庄钱财满仓,反道小气了起来。”
  赵杳小声的替自己的父皇辩解了一句,“大宋不是小气,只是大宋太大了,许多地方还没有起来。盛京城虽然繁华,可许多边陲之地的百姓,勉强才学会说汉话而已。
  大宋大部分的钱财,都要留着给边陲的百姓推行教化。”
  陈大头不屑的道:“舍得花钱,才能赚钱。只进不出,只有抢劫。老皇爷这些年花在庆国上面的钱财,比大宋钱庄里的存钱还多。
  庆国国库不仅没有干煸下去,每一岁的税收反而在翻倍的上涨。
  以前庆国还有打补丁的人。
  你现在去庆国看看,谁还穿打补丁的衣服?
  庆国的百姓如今不穿一身体面的衣服,都不好意思出去见人。”
  赵杳翻了个白眼。
  庆国小国寡民,自然好治理。
  他外公十几万万贯砸下去,效果自然显而易见。
  再加上庆国很早以前就将罪籍扔到了北海府去充任矿工、苦力,随后又将庆国境内的那些懒汉,强制的扔到了北荒开荒。
  不知道有多少人供养着庆国的国民,庆国的国民过的自然富足。


第0010章
  庆国如今没有农税。
  没有农税?
  谁敢想象?
  大宋别说效仿庆国取消农税了,就是少收一成,也会在大宋境内引起巨大的动荡。
  大宋国土太大了,需要发展的太多了,需要供养的国民太多,十几万万贯扔到大宋各地,仅仅只能掀起一大片又一大片的浪花而已,想要改天换地,根本不可能。
  大宋又没有庆国那么多生财之道。
  只能借着官营的一些生意和税收发展,自然比不上庆国。
  而且,大宋人口在十五年时间内,足足翻了一倍多,如今已经达到了一万万六千万之多。
  大宋的疆土并没有扩张,能分的地方,已经分的差不多了。
  如今再有什么归化族叛乱,大宋朝堂上的官员几乎没有一个请安抚的,纷纷请求派兵灭族。
  大宋朝堂上的官员之所以变得如此残忍,就是为了能够把人杀了,把地空出来好分派给百姓。
  也就是说,大宋多出了几千万百姓要养,大宋所需要的花费,也在直线上升。
  能投入到发展中的,自然不多。
  其他几家封地上的人口,在十五年时间内,也暴涨了一圈。
  唯有庆国的人口,在暴涨到了一百万以后,就止步不前。
  庆国人口数量,一直维持在一百万。
  庆国现在的田产,刚好能满足一百万人所需。
  庆国的百姓们在农闲之余,回去其他的作坊内做工,田间的收入和作坊内的收入加起来,十分丰厚。
  一些家中男丁颇多的人家,还会分派家中一两个汉子去作坊内全职。
  收入自然更加丰厚。
  毕竟,现如今庆国包揽着大宋、阳国、魏国、晋国、东天竺、西天竺、北海国所有用船。
  一些近十五年出现的新兴的东西,也由庆国包揽。
  一家独大的生意,赚的自然多,分给那些做工的百姓的钱财自然也多。
  百姓们收入自然高。
  诚如此前张忠在船上所言,如今在庆国,只要肯吃苦,就能过上好日子。
  懒汉在庆国就没有活路。
  你自己要是不变得勤快起来,庆国朝廷就会帮你便勤快。
  庆国朝廷不仅会给你官配妻子,还会在你妻子怀有身孕以后,将你扔到北荒去开荒。
  开荒所得的八成,都会被朝廷送到你妻儿老母手里。
  期限五年。
  五年以后,你若是变勤劳了,可以回到庆国跟妻儿老母一起生活。
  五年以后,你若还是懒汉,庆国就会将你的妻儿老母送到北荒,跟你一起在北荒生活。
  她们到了北荒以后,倒是不会过苦日子。
  毕竟,懒汉们到了北荒以后,都会成为大地主。
  她们到了北荒以后,日子一样会过的十分富足。
  但是,从庆国那个富贵窝,搬到了还处在最初开发阶段的北荒,一般人受不了,邻里也会戳你脊梁骨。
  当然了,也存在一些死性不改的懒汉。
  到了北荒以后,不仅懒,还败家,会很快败光了临海督府分给他们的田产。
  一旦懒汉将田产败光,临海督府就会收回他们的奴隶,然后将其落为北荒籍。
  落了北荒籍,就必须入矿山服役三年。
  一切针对于宋人的优待,也会随之取消。
  不愿意入矿山服役的,可以去敢死军,驱使野人征战,获得了战功以后,可以复籍。
  庆国就是凭借着如此手段,不断的将庆国境内过剩的百姓转移到北荒的。
  也正是因为庆国有如此政令,庆国百姓的数量才一直保持在一百万。
  总之,庆国的富庶,别人学不来,也没办法学。
  寇庆瞧着赵杳直翻白眼,苦笑不得的岔开了话题,“陈翁翁,我来此处的事情,我祖父不知道吧?”
  陈大头笑眯眯的道:“你觉得呢?”
  寇庆干笑着道:“我祖父应该不知道……”
  陈大头装腔作势的道:“那可说不准。”
  寇庆尴尬的道:“陈翁翁,您就别吓唬我了。”
  陈大头哈哈一笑。
  寇庆见到陈大头笑了,松了一口气,“看来我祖父真的不知道,不然陈翁翁也不会笑的这么畅快。
  陈翁翁打算如何处置我们兄弟?”
  陈大头将老枪抱在了怀里,笑着道:“既然被我撞见了,自然要依照规矩办。”
  寇庆急忙道:“陈翁翁就不能当作没看见小子,放小子一马吗?”
  陈大头笑容更灿烂了,“你爹五年前被我撞见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
  寇庆愕然的看着陈大头。
  陈大头笑道:“你别这么看着我。十五年前你爹就想逃家,被你高祖父给拦下了。你高祖父去世以后,你爹再次想逃家,被你祖父给拦下了。
  五年前,你爹写了一份国书,准备将国主之位传给你,然后逃家,却被我给撞见了。
  你爹当时可是苦苦哀求,还许下了重利给我……”
  陈大头说到此处,没有继续再说。
  寇庆脸色却变得十分凄苦。
  陈大头的话他听明白了。
  陈大头是告诉他,他爹诱之以利,都没能成功的从陈大头手里逃走,他想空口白牙的让陈大头放他一马,根本不可能。
  “陈翁翁……”
  赵杳在一旁轻声喊了一句,一脸哀求的看着陈大头。
  陈大头立马摆手道:“别,咱们可不是一家的。”
  赵杳义正言辞的道:“我现在叫寇杳!”
  陈大头一愣,愕然道:“为了跟我攀关系,你连祖宗都不要了?”
  赵杳大义凌然的道:“我母后姓寇。”
  陈大头一拍额头,感叹道:“我突然想起了老皇爷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不作就不会死’。”
  赵杳愕然的看着陈大头道:“什么意思?”
  陈大头吧嗒着嘴道:“你们两个难道就从没想过,我一个身负重任的远征大将军,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码头,又恰巧撞见你们两个吗?”
  赵杳愣了一下。
  寇庆却立马反应了过来,“有人跟着他,还通过一些隐秘的渠道给你传递了消息?”
  陈大头笑着点头道:“你小子说的不错。不过还有一点我必须提醒你,自从老皇爷离开了汴京城以后,就不怎么待见大宋的官员,私底下也不会见大宋的官员,更不会收他们的消息。
  所以,大宋有资格给我们递消息的人,只有四位。”
  寇庆惊愕的道:“不会吧?!”
  赵杳脸色一瞬间就白了。
  不等赵杳反应过来,一个苍老的手就出现在了他肩头,阴恻恻的声音也随之响起。
  “皇家嫡长子不要皇姓了,还真是天下第一奇闻。难道是咱家这个奴婢当的不合格,没教好皇家嫡长子规矩?”


第0011章
  赵杳浑身骨头瞬间就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