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颂-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成自然不可能把儿子送到人家家学里去。
  外城倒是有几个不错的先生,可是距离太远,每日接送都是麻烦。
  放任儿子一个人去上学的话,他们又害怕儿子被拍花子的拐走。
  眼看着儿子已经到了蒙学的年龄了,他们也着急。
  寇季请先生上门,算是帮他们解决了心头大患。
  张成相信,以寇季的身份,请来的先生绝对有学问。
  见张成点头,寇季当场让陆铭把典当行里的钥匙交给了张成。
  张成拿着钥匙,对寇季道:“寇兄弟既然要开典当行,不知道典当行的名字想好了没有?”
  寇季一愣,沉吟了许久,道:“就叫万象典当行吧,取包罗万象之意……”


第0103章 藏不住话的陈琳
  典当行的事情交给张成以后,寇季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
  只等刘美解除了刘亨禁足以后,给刘亨交代一下,典当行的事情就不需要他再费心了。
  寇季婉拒了张成请他吃酒,撑着轿子往府里赶去。
  回府的路上,寇季并没有再遇到刺杀。
  也不知道是张纶问责巡检司起了效用,还是刺客们发现了鱼游的身份,所以没有轻举妄动。
  府门口的门子,见到寇季回府,稍微有些意外。
  按理说寇季第一天到提刑司报道,不应该这么早回来的。
  不过他也没敢多问。
  迎着寇季进了府。
  在绕过影壁的时候,门子小声的提醒了寇季一句,“老爷回来了,一个人待在正堂,谁也不让进去。小少爷您还是去看看吧……”
  寇季微微愣了愣,点点头。
  到了正堂门口,寇季就看到正堂的大门敞开着,寇忠一行人待在门外,弓着腰伺候着。
  寇忠见到了寇季,施礼过后,小心翼翼的道:“老爷吩咐了,不许任何人打扰……”
  寇季皱起眉头,低声道:“祖父回来多久了?”
  寇忠低声道:“一个多时辰了。”
  寇季皱眉问道:“没说宫里的事?”
  寇忠苦笑着摇了摇头。
  “我进去看看……”
  寇季随口说了一句,迈步向正堂内走去。
  寇忠想要阻拦,被寇季瞪了一眼,就乖乖的站在了原地。
  寇季迈步进了正堂,就看到寇准一个人坐在堂中的桌前,自斟自饮。
  他半抬着头,瞧着身旁的柱子,目光有些失神。
  寇季在桌上并没有发现烫酒用的热水和小火炉。
  寇季皱眉走上前,抢过了寇准手里的酒杯,叹息道:“祖父,凉酒喝着伤身……”
  这个时代的酒,大多都是米酒之类的,酸酸甜甜的,略带一点酒味。
  此事正值春中,天气依然有些微寒。
  以寇准年近六旬的身体,不适合喝凉酒。
  寇准被抢走了酒杯,缓缓回神,他并没有怪罪寇季,而是低声道:“你遇刺了?”
  寇季点点头,“遇到了,两次,皆是道人所为。”
  说完这话,他对门外的寇忠吩咐了一声,“去找个小火炉来,再让厨房备几个菜,我要陪祖父好好聊聊。”
  寇忠在门外答应了一声,赶忙吩咐人去准备。
  寇准闻言,心中生出了一丝暖意。
  儿孙绕膝,关心他,照顾他,是他内心所期盼的。
  可惜一直求而不得。
  如今寇季表现出了对他的关心,让他心里暖洋洋的。
  他盯着寇季,叹息道:“老夫虽然身居相位,位高权重,可却没办法调动官府的力量,帮你跟道家要一个公道。
  老夫一旦开口,整个道家很可能都要倒霉。
  那些为祸百姓,刺杀朝廷命官的道人可以动,但是道家却不能动。
  动道则佛升,动佛则道升。
  佛道两家,相互制衡,才是朝廷想要的。
  老夫相信,你应该能明白这个道理。”
  寇季点点头,“明白……”
  寇准满意的点头道:“不过你放心,老夫会下发文书给各衙门,让他们尽快抓出刺杀你的凶手,肃清那些残余的刺客,保你安全。”
  寇季拱手道:“多谢祖父……”
  寇准失声笑道:“陪老夫喝两杯……”
  寇季坐在了寇准对面。
  寇忠让人端着小火炉,以及几壶新酒,几碟菜,到了正堂,放下以后又退出了正堂。
  寇季帮寇准烹酒,寇准抄起筷子,独自吃着菜。
  良久过后,酒烹热了,寇季给寇准斟上。
  眼见寇准畅饮一杯后,寇季一边斟酒,一边问道:“皇后今日在朝堂上没有为难您吧?”
  寇准端着酒杯的手一顿,瞥向寇季,却没有说话。
  寇季一愣,盯着寇准。
  寇准叹息一声,“说起来你有可能不信,今日皇后出现在资事堂,不仅没有为难老夫,反而事事依着老夫。满朝文武,以老夫为首;内庭三宰,老夫居上;老夫说出的话,满朝文武,无一不遵从。”
  寇季闻言,眉头一展,紧接着又皱了起来。
  他低声沉吟道:“不应该啊……”
  犹豫再三,寇季又道:“皇后可不是那么轻易服软的人……”
  寇准瞥了寇季一眼,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你都能看出来,老夫如何看不出来。皇后之所以事事依着老夫,处处让着老夫,打的什么算盘,老夫心知肚明。”
  “什么算盘?”
  寇季追问。
  寇准叹息一声,道:“老夫只能告诉你,皇后对付老夫,用的是阳谋。光明正大,没有一丝隐藏和掩饰。偏偏,老夫明知是阳谋,也不得不往里面钻。”
  寇季苦笑,“祖父不打算明言,是准备让我自己猜?”
  寇准笑了,“等你看穿了皇后的阳谋,老夫就破例一次,帮你抬一抬官爵。”
  寇季刚要张嘴。
  寇准笑着又道:“老夫看得出来,你想帮老夫。可你现在的官爵,太低,帮不到老夫。老夫之前还担心你会成为第二个丁谓,现在老夫不担心了。”
  寇季一愣,问道:“为何?”
  “为何?”
  寇准嘿嘿笑道:“因为老夫听李迪说,皇后找了个由头,把曹旭驱逐出了东宫,而太子却并没有因此荒废了武艺。”
  寇季闻言,心虚的道:“这跟我……没什么关系吧……”
  寇准瞥着寇季,似笑非笑的道:“你以为陈琳真的会守口如瓶?”
  寇季当即瞪起了眼睛,一脸担忧。
  寇准似乎看出了寇季的心思,他笑眯眯的道:“放心,陈琳只告诉了官家,是官家告诉老夫的。官家让老夫告诉你,这件事他不会告诉别人的。
  他还说,你对太子有情有义,他心里很宽慰。
  你这个学生,他没收错。
  就是有点多嘴,以后记得收敛一点。
  他听说你要做些什么,就特地让老夫传口谕给你,让你放心大胆的去做。
  他说,很想在有生之年,看看他这个唯一的学生,能有怎样的成就。”
  寇季闻言,面无表情,沉默不语。
  可他心里,早已羞愧难当,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第0104章 寇府内的三个文盲
  寇季猜到了陈琳会把他的话告诉赵恒。
  他也有借陈琳之口,提醒赵恒的意思。
  只是没料到赵恒那个大嘴巴,居然把这话说给了寇准听。
  寇准顿了顿,又道:“说起来,你那几句话,官家看似不在意,可背地里却上了心。今日老夫离宫的时候,官家招了八王爷入宫,背地里必然有一番嘱咐。
  至于官家会嘱咐八王爷什么,老夫就猜不到了。
  老夫能肯定的是,官家嘱咐八王爷的事情,必定跟皇后有关。”
  寇季听到这话,心里好受了不少。
  他说出这番话,除了保护赵祯以外,还有借着陈琳之口提醒赵恒的意思,就是想借此给刘娥找点麻烦。
  如今看来,他成功了。
  至于赵恒会不会把这话告诉刘娥,寇季就不怎么担心了。
  赵恒要是真把这番话告诉了刘娥,刘娥也拿他无可奈何,最多是对他多了几分提防。
  毕竟,寇准不倒,刘娥拿他也没办法。
  寇季干笑道:“我也没说什么……”
  寇准瞪起眼,低声喝斥道:“你还想说什么。你知不知道,背地里有多少文官不希望太子习武?老夫如果没有经里澶州之战,没有看到辽人的跋扈,老夫也不希望太子习武。
  你一句话,挑起了太子的尚武之心。
  这要是传出去,你就是文官们的公敌。”
  寇季幽幽道:“我祖父可是文官之首,他们要对付我,也得过我祖父这一关……”
  “呸!”
  寇准啐了一口,随后被寇季的俏皮话逗笑了。
  他指着寇季,一边笑着,一边摇头。
  笑过以后,寇准语重心长的道:“从今往后,朝廷上应该能平静一段时间。你要趁着这段时间,好好做事,立一些功劳。
  有功劳傍身,你才能在朝堂上站住脚。”
  “多谢祖父教诲……”
  寇季拱手谢过以后,又陪着寇准聊了一些朝堂上的事情。
  日上中天的时候,寇准有些乏了,就摆摆手让寇季滚蛋。
  临走的时候,寇准幽幽的叮嘱了寇季一句,“老夫也不知道自己能撑多久,所以你一定要争气。”
  寇季总觉得寇准这句话有深意,可他却猜不透。
  他拱了拱手,退出了正堂。
  出了正堂,招来了寇忠,吩咐寇忠帮二宝三人物色一个有学问的先生。
  寇忠满口答应了。
  这些小事,不需要寇季亲自出面。
  寇忠完全可以办的妥帖。
  寇季回到四君园的时候,二宝正在抱着包袱发呆。
  瞧着二宝一个人孤零零的在四君园,寇季也有些失神。
  二宝见到了寇季,激动的迎了上来,跑了一半,顿住了脚,低声道:“少爷……”
  “怪我今日去提刑司衙门,没叫你?”
  寇季好笑的问。
  二宝重重的点头。
  寇季吧嗒着嘴道:“叫了你又能如何?你又帮不上我。”
  二宝神色黯然的低下头。
  寇季说道:“我找人帮你请了个先生,先生会教你、陆铭、宝儿,三个人读书。”
  顿了顿,寇季拍着二宝肩头,语重心长的道:“你想帮我,就得去学习。等你学有所成的时候,才能真正帮到我。”
  二宝抬起头,直直了看了寇季一会儿,又底下了头。
  寇季知道自己的话说重了,但是他却不得不这么做。
  二宝虽为他的书童,可从没读过书。
  寇季前身在华州的时候,从不读书,族里虽然有族学,可他母亲早亡,父亲又四处去游学,他完全处于放羊的状态,平日里以偷鸡摸狗为乐,根本不学习。
  二宝整日里跟着他瞎混,自然也没有学习。
  以前在华州的时候,还没什么。
  可如今到了汴京,到了寇府。
  没文化就成了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偌大的寇府内,不识字的人,居然只有三个人。
  两个宫里赐下的嬷嬷,一个二宝。
  有人或许会觉得这很夸张,可这确是事实。
  古人识字率不高,但汴京城里识字的人却不少。
  一些有心功名的人,大多都盘桓在汴京城里。
  考不上进士,他们就会另辟蹊径。
  家中富贵的,在汴京城里安家立业,等待机会。
  家中贫寒的,就会在汴京城里找一个差事做。
  权贵豪门,毫无疑问成了他们最好的去处。
  但凡能得到主家提点一二,说不定就能飞黄腾达。
  《水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