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颂-第9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狄青拿着调令,到西平府地方兵驻扎的兵马大营里宣读了寇季的命令。
  西平府地方兵立马开拔,赶往了玉门关。
  就在西平府地方兵离开阳关的时候。
  李迪坐在车辕上,晃晃悠悠的赶到了阳关。
  阳关乃是军事重地。
  李迪没有手令等物,没办法直接进入到阳关。
  李迪吩咐人向寇季通禀了一声后。
  寇季跨着马,出现在了阳关门口。
  李迪坐在车辕上,笑眯眯的看着寇季。
  寇季瞧着李迪那苍苍白发,以及苍老的面容,心里叹了一口气,道:“看到你,我突然想到了苏武。”
  李迪略微愣了一下,咧嘴笑道:“苏武是在匈奴人的地方牧羊,老夫是在咱们自己的地方牧羊,区别可大了。”
  “一别经年,我以为你这个老家伙已经死了。”
  寇季毫不客气的开口。
  跟随在李迪身边的人听的那是一个目瞪口呆。
  他们以为李迪会发怒。
  却没料到,李迪嘿嘿一笑,“老夫也想死啊。可是没在你坟头烧一炷香,阎王他不收我。”
  说话的工夫,寇季已经跳下了马背,踱步到了李迪面前。
  距离近了,寇季才看到了李迪脸上的老人斑,许是在河西待久了,吹多了风沙,李迪脸颊上还有两团血红。
  寇季瞧着有些揪心,忍不住道:“老家伙,回汴京城享福吧。以你对大宋的功劳,你就算天天去皇宫里蹭官家的饭吃,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李迪笑着摇摇头,“老夫真要是回了汴京城,那就不是去享福的,而是遭罪的。汴京城的人,那有河西的人淳朴。
  老夫在河西待着可比在汴京城待着舒坦。”
  寇季叹了一口气,“你老了!”
  李迪盯着寇季笑道:“你小子也成熟了不少。”
  说到此处,李迪似乎想起了什么,又道:“说起来,你小子也是厉害。以前的大宋,就没有文人不能去的地方。自从你小子当上了枢密使以后,禁军所在的地方,就成了文人的禁地。
  即便是以老夫的身份,没有手令,也进不了这禁军把守的阳关。”
  寇季坦言道:“读过几本兵书,就觉得自己是兵法大家的人,绝对不能出现在禁军当中。”
  李迪点点头道:“也对,以前文臣读过几本兵书,就觉得自己文武双全,总是对兵事指手画脚的。弄的我大宋被四邻欺压。
  如今武臣在你的帮助下站起来了,能自己做主了。
  打的四夷臣服。
  即便是如今百万兵马谋我大宋,也能轻松应对。”
  顿了顿,李迪唏嘘的道:“若是放在以前,黑汗王朝和辽国百万大军东西夹击我大宋,恐怕我大宋半壁江山就没了。
  你小子是对的。
  兵事就应该交给武臣。
  文臣就应该好好牧民。
  互相干涉,下场都不太好。
  相辅相成才能走的更远。”
  说到此处,李迪盯着寇季,道:“不过,武臣一旦坐大,祸害无穷。”
  寇季瞥了李迪一眼,幽幽的道:“文臣一旦坐大,祸害百年。”
  李迪听到此话,气的直瞪眼,“胡说八道!”
  寇季瞥着李迪道:“我胡说八道?你们文臣主政的那几十年,我大宋被四邻压着打,险些迁都。百姓们穷的叮当响,被迫落草为寇,或者频频造反。
  唯一获得好处的,只有你们文臣。
  你们养肥了辽国、养肥了西夏,甚至青塘也逐渐被你们养肥。
  若是再让你们文臣主政几十年,那西夏就会有实力跟大宋分庭抗争,青塘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西夏。
  辽、夏、青塘三方一起攻宋的话。
  大宋唯一能做的就是将北方的半壁江山拱手让人,然后一帮子人跑到南方去自爱自怜。
  重整河山,根本不可能。
  因为只要是你们文臣主政,就永远不可能起死回生。
  最终,我中原大地,只会成为别人肆意践踏的乐园。”
  李迪气的喘着粗气,刚要反驳,就听寇季继续道:“江山是刀兵拼出来的,也得用刀兵去守。文臣坐大,压抑武臣,跟自废手脚没区别。
  更关键的是,文臣不善于应对外敌,却善于欺负百姓。
  百姓们造反,一定会被文臣春风化雨,处理的干干净净。
  此前我大宋一禁三辅,全部坐镇在我大宋境内,镇压的就是百姓。
  所以哪怕我大宋立国到如今,发生了几十次造反的事情。
  我大宋江山依然屹立不倒。
  民间造反推翻朝廷的事情,被你们降到了最低。
  可是外人踏足我中原的事情,却被你们拔到了最高。”
  李迪听到此处,脸色十分难看,但他却没有开口,因为他看到了寇季还有话要说。
  寇季在李迪注视下,唏嘘的道:“民间百姓推翻了朝廷,再立新朝不可怕。可怕的是别人率领着重兵,践踏我中原大地。
  毁我宗祠,烧我祖庙。
  将我中原的百姓当成奴隶奴役。
  当成羔羊啃食。
  两脚羊,李公应该知道出自于何处。
  我们身为人臣,自然要帮皇室守住花花江山。
  我们身为炎黄子孙,更应该守住祖宗留下的这片土地。
  这肉,是祖宗们留下的,是我们的祖地,所以即便是让它烂在锅里,也不能让外人吃了。”
  李迪咬牙道:“我文臣可革新弊政!重振江山!”
  寇季失笑道:“这话,李公你自己信吗?文臣主政,获益最大的便是文臣。自己就是最大的弊政,你们能自己要了自己的命?
  你李公高义,为了大义,可以舍弃一切。
  可朝野上下能有几个人,有你李公这般大义的?
  你李公、张公,王公勉强也算一个。
  还有吗?
  你在汴京城的时候,只不过是动了一下那些皇亲国戚和文武百官的虚职,便被口诛笔伐,险些丧命。
  而我和官家,提起了刀枪,大开杀戒,几乎杀干净了皇亲国戚。
  你再看,谁能伤我性命?
  谁又敢伤我性命?
  所以,任何时候,刀枪都不能丢,更不能自废武功。”
  寇季摊开手道:“文臣比武臣更有脑子,更有手段。所以武臣该坐大一点,才能维持文武平衡。”
  李迪恶狠狠的瞪了寇季一眼,道:“几年不见,你小子嘴皮子越发利索了。老夫说不过你,不说此事了。速速带老夫入关,老夫赶了几天的路,没吃好没睡好。
  你速速将好吃的好喝的送上来。”
  寇季哈哈一笑,“李公不再反驳,可是赞同了我的想法。”
  “滚!”
  李迪破口骂道:“下次你再敢说如此诛心之语,老夫一定上奏朝廷,参奏与你。”
  寇季没有理会李迪的谩骂,反而笑着将李迪迎进了阳关。
  李迪其实有很多可以反驳寇季的话说。
  但他最终还是没有说。
  寇季那一句‘我们身为炎黄子孙,更应该守住祖宗留下的这片土地’,以及肉烂在锅里的话,对李迪触动很大。
  李迪觉得,寇季的话有道理。
  炎黄子孙,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肩负起了守土之责。
  寇季迎着李迪入了阳关,在关城内自己住的大宅里,为李迪摆了一桌酒菜,他和狄青二人坐陪。
  李迪毫不客气的甩开膀子大吃大喝了起来。
  他不仅自己吃,还吩咐那些跟随他而来的侍卫们一起吃。
  那些侍卫们可不敢跟寇季坐在一桌,他们分了一些菜以后,拿到了外面去吃。
  李迪见此,气的直骂,“狗肉上不了席面!”
  李迪吃饱喝足以后,就摆出了一副要谈大事的架势。
  寇季深深的瞥了一眼李迪吃过以后的酒菜,摆了摆手让人将残羹剩饭撤了下去。
  李迪看似甩开了膀子大吃大喝了一场,只是没吃多少。
  不及寇季的四分之一,不及狄青十分之一。
  寇季从李迪饭量上可以轻易的判断出,李迪是真的老了,吃不动了。
  寇季依稀记得,初见李迪的时候,李迪精神头十足,一个打他三个都没问题。
  现在,李迪恐怕扳手腕都扳不过他。
  寇季在残羹剩饭撤下去以后,对李迪笑道:“李公此次前来阳关,所谓何事?”
  李迪感叹道:“你要养虎为患,种世衡心里没底,所以请老夫过来问问。”
  寇季笑着道:“是因为我吩咐他给黑汗兵留一些粮食的事情?”
  李迪点点头,看向寇季,狐疑地问道:“你小子到底是怎么想的?”
  寇季反问道:“李公猜不到吗?”
  李迪迟疑道:“猜倒是能猜到,你小子是想养着黑汗兵,一直养到辽国兵马南下的时候,借着引青塘出手。
  可你就不怕玩脱了?
  黑汗兵数量可不少,即便是要养,也得将他们的数量削弱到一定程度才行。
  不然,一旦青塘兵发难。
  两面应敌。
  河西的这些兵马未必抵挡得住。”
  寇季笑着道:“邕州的禁军已经在赶往河西的路上了。”
  李迪一愣,皱眉道:“算上邕州的禁军,也不过十五万禁军,能挡得住黑汗王朝几十万大军,还有青塘几十万大军?”
  寇季继续笑道:“不仅邕州的禁军,还有开封府、川府、嘉宁府等各地的地方兵马。随后都会赶到河西战场。”
  李迪沉吟道:“兵力若是足够,黑汗王朝的兵马倒是好对付。可青塘的兵马,就不那么好对付了。
  官家和你应该都在青塘安排了人,所以你肯定清楚青塘兵马的实力和数量。
  没个二十万禁军,未必能够抵挡得住青塘的兵马。”
  寇季笑了笑,坦言道:“今晨,元山部来了人。告诉我青塘王角厮罗邀请元山,一起共谋我大宋。”
  李迪一瞬间眼睛瞪的大大的。
  “角厮罗疯了?找元山部来对付我大宋?”
  寇季笑道:“他可没疯,他只是觉得,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元山部会背叛我大宋,跟他合兵,共击我大宋。”
  李迪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别人不了解元山部,但他却了解。
  他在沙州坐镇了近十年了,跟元山部的人打交道也有十年了。
  他深知元山部对大宋有忠诚。
  角厮罗找了一条大宋的忠犬来共击大宋,咋想的?
  觉得自己的人格魅力大,还是觉得忠犬不会在关键时候反咬一口?
  利益驱使?
  元山部的人在乎利益吗?
  元山部每年都会献上一大笔钱财给大宋。
  他们要真在乎利益,他们干嘛将钱财献给大宋?
  还有,共击大宋,夺取大宋的疆土?
  他们是疯了,跑来招惹大宋这个强敌?
  如今黑汗王朝的大部分兵马都在河西、西州回鹘也没留下多少强兵。
  元山部真要是想抢地盘,打西州回鹘和黑汗王朝不香吗?
  一万铁骑趁着西州回鹘和黑汗王朝空虚的时候冲进去,西州回鹘和黑汗王朝的疆土,还不是任他们收割?
  在占据了西州回鹘或者黑汗王朝的疆土以后,反过来还能帮着大宋一起剿灭黑汗王朝的兵马,卖大宋一个好,还能从大宋获得更多的支持。
  从利益上讲,元山部去攻打西州回鹘或者黑汗王朝的疆土,远比攻打大宋要划算。
  元山部首领元山又不是什么蠢人,他难道不会权衡利弊?
  李迪想到此处,忍不住嘀咕道:“元山部去攻打西州回鹘和黑汗王朝的疆土,都比攻打我大宋要占便宜。
  元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