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颂-第9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城头上那些黑汗人,落到宋人手里可没几天。
  几天时间,宋人就将他们驯化了?
  不太可能。
  可城头上的黑汗人对付他们辽兵,可是格外的卖力。
  那滚木、礌石、金汁,折腾的攻城的辽兵惨叫声四起,他隔着两里地都能听到。
  足可见黑汗人是真的在为大宋出力。
  他们要是放水的话,辽兵不可能那么惨。
  这个想法在萧匹敌脑海里盘旋了许久,最终被萧匹敌甩出了脑海。
  若是黑汗王玉素甫真的提早跟大宋结盟的话,他不可能在沙州和瓜州损失那么多兵力。
  那可是近二十万兵马,不是二十万牛羊。
  黑汗王玉素甫除非是疯了,不然不可能拿二十万兵马的性命给他挖坑。
  那么黑汗人帮着宋人守城,必然有其他原因。
  萧匹敌没去过黑汗王朝,不知道黑汗王朝底层百姓的奴性深入骨髓,所以不知道黑汗人在投降以后,会自动带入到奴隶的角色当中。
  他略微思量了一下,觉得可能跟近期黑汗兵中兴起的传言有关。
  传言称,寇季是黑汗人信奉的真神的神使。
  真神的神使,自然能驱使真神的信徒。
  黑汗人对真神的信仰有多狂热,萧匹敌是知道的。
  因为他在黑汗军营里看到过许多带有宗教色彩的东西。
  “阳关对大宋而言,至关重要。大宋没必要冒险,派遣黑汗兵守关。万一黑汗兵临阵反水,阳关一破,后面可就是一马平川了。
  坐镇阳关的是大宋新兴的将领狄青,他虽然喜欢以奇制胜,可他绝对不会拿大宋的疆土开玩笑。
  除非他率领着大宋精锐去了其他地方,留下了一部分人驱使着黑汗人阻挡我们的脚步。”
  在一座大宋的关城上,不见任何大宋兵马阻敌,萧匹敌难免胡思乱想。
  萧匹敌一边胡思乱想着,一边下令,“下令全军,不惜一切代价给我进攻。宋兵若是露头,立马退。宋兵若是不露头,那我们就一鼓作气杀进阳关去。
  些许黑汗兵,还不是我辽兵的对手。”
  萧匹敌下了强攻的命令以后,辽兵前赴后继的往城头上扑,哪怕是损失惨重,也往城头上爬。
  城头上的黑汗人阻挡的辽兵时间长了,难免陷入疲惫,毕竟人数差距太大。
  而推动滚木、礌石、金汁,以及操控重弩、床弩,都是一个体力活。
  辽兵趁着黑汗人攻势弱的时候,一股脑的往城头上涌。
  黑汗人疲于应敌,打退了一部分,另一部分却没有拦住。
  辽兵在攀上阳关城头上的垛口的时候,脸上露出了喜悦之情,只是喜悦之情在脸上没挂多久,就瞬间变成了惊恐。
  因为他们攀上城头以后,看到了那数量庞大的大宋禁军,披甲持刃,静悄悄的站在黑汗人身后。
  “娘哎……”
  辽兵着实是被吓到了,忍不住彪出了一句汉话。
  有人被吓的从云梯上掉下去了,还有顺着等攻城车往下滚的。
  总之,没有一个敢冲上城头去,跟大宋禁军贴身厮杀。
  不是他们没那个胆子,而是他们没有做好准备,不想上去送死。
  消息传到了萧匹敌耳中以后,萧匹敌果断下令鸣金收兵。
  辽兵退了。
  狄青立马吩咐人带黑汗人下去休息,然后吩咐地方兵登上城头打扫战场。
  地方兵登上城头以后,立马清扫起了战场,同时开始给城头上补充滚木、礌石、箭矢等物。
  城外的辽兵大营里。
  萧匹敌率领着辽兵入营以后,带着几个从将回到了中军大帐。
  坐定以后,吩咐亲兵剥了一只羊,萧匹敌一边烤羊肉,一边对从将们道:“起初看到了黑汗人在守阳关,我还以为宋兵精锐去了别处。
  没想到他们依然在阳关。
  他们既然人在阳关,却又不肯亲自动手跟我们对阵,反而借助黑汗人的手。
  他们大概是为了借此削弱我们的兵力。
  我们若是继续强攻的话,肯定讨不到好。”
  “将军,卑职听手下的将士们说,城头上的宋军数量并不多。也许他们是故布疑阵呢?”
  一个从将沉吟着说。
  萧匹敌思量了一下,点了点头,“也有可能……毕竟对现在的宋国而言,黑汗王朝的兵马,才是他们需要面对的大敌。
  只要他们击溃了黑汗王朝的兵马,反过手来对付我们,就轻而易举。”
  从将问道:“若是真如将军所言,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萧匹敌沉吟道:“两手准备,派个人去西州回鹘,让留守在西州回鹘的阿野古,从我们占据的西州回鹘的领地内,征发男丁,然后派遣两万人马,将那些男丁押解过来。
  宋兵真要是打算跟我们打消耗战的话,那么我们就用西州回鹘的人跟他们耗下去。
  此外,整顿兵马,明日再次强攻阳关,探一下阳关内的虚实。
  若是宋兵真的跟我们故布疑阵的话,那我们就破了阳关,引黑汗兵入阳关,在宋国境内大肆攻城掠地。”
  “若不是呢?”
  有从将发问。
  萧匹敌低声笑着道:“若不是,那我们就跟宋兵耗下去。”
  从将皱眉道:“可是耗的时间越长,对此处的战事就越不利。毕竟宋人背后便是宋国,他们的援兵可以源源不断的涌过来。”
  萧匹敌闻言,哈哈大笑。
  从将一脸疑惑。
  萧匹敌笑过以后,摇头道:“那你就错了。此处的战事利于不利,对我们而言,都无关紧要。因为我们的战场不在宋国的西面,而在宋国的东北面。
  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引黑汗王朝的兵马入宋,借此吸引宋国大部分兵力到此处,为我大辽攻打宋国奠定基础。
  所以此处的战局是胜是败,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在陛下领兵南下之前,牵制住宋国的兵力。
  黑汗王玉素甫过早的领兵入宋,打乱了陛下顶下的东西夹击宋国的谋略。
  黑汗王玉素甫过早的被灭,陛下那边要攻打宋国的话,恐怕要面对更庞大的宋国兵马。
  所以,我们现在真正要做的,就是拖住宋军,一直拖下去,拖的时间越长越好。
  宋国往西境投入的兵力越多越好。
  最好能拖到青塘出手。
  青塘一旦出手,我们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从将闻言,一脸恍然,“在黑汗王玉素甫王帐里待久了,受他的影响,卑职险些忘了我们到此处的初衷。”
  又有从将笑道:“我们既然不怕跟宋兵拖时间,那干脆就耗着得了。”
  萧匹敌摇头道:“那也不行……如果阳关可以攻破的话,我们还是要破了阳关。破了阳关以后,我们就能长驱直入,踏破西凉城,进入到大宋的永兴军路等地。
  到时候我们化整为零,在大宋境内肆意的流窜,肆意的烧杀抢掠,能逼迫大宋派遣更多的兵马赶到西面。
  此举对陛下攻打大宋更有利。
  当然了,更重要的是,我们耗得起,黑汗王玉素甫可耗不起。
  他此前虽然在锁阳城缴获了一些宋兵的粮草,可是数量并不多。
  数十万兵马勒紧了裤腰带吃,三天就吃的干干净净。”
  “黑汗王玉素甫不是派人去西州回鹘征粮了吗?西州回鹘的粮食运送到了玉门关以后,勉强能支撑黑汗兵吃一些日子。”
  有从将道。
  萧匹敌闻言,叹了一口气,道:“黑汗王玉素甫在攻破了高昌以后,便把大批的金银财宝和牛羊马匹送回了黑汗王朝。
  所以他在西州回鹘内征粮的话,征不到多少粮食。
  除非他派人回黑汗王朝内取粮。
  而且黑汗王玉素甫不是一个喜欢啃硬骨头的人。
  他要是啃不下玉门关,八成就要起别的心思。
  所以我们可以耗着,也可以打。
  关键要看我们的需要。”
  从将们纷纷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萧匹敌笑着道:“我们耗也不能干耗着,还是要派遣兵马攻打阳关的。既然是跟盟友一起作战,多少要做出一个样子给盟友看。
  黑汗王玉素甫啃不下玉门关,见我们在此处厮杀,也不好意思轻易退兵。
  到时候我再去跟他说一说,将我们从西州回鹘缴获的牛羊和粮食分给他一半,他一定会继续打下去。
  最好能打急眼,从黑汗王朝再调遣一部分兵马前来支援。”
  从将听完了萧匹敌的话,纷纷称赞萧匹敌睿智。
  萧匹敌摇头笑道:“说实话,若是黑汗王玉素甫从一开始,就听我劝诫,兵分三路,攻打宋国的话,战事也不会打成这样子。
  我也不会背地里算计他。
  如今战事打成了这个样子,为了陛下能够顺利的出兵,为了能引出青塘,我只能在背后算计他了。”
  从将听完此话,纷纷点头。
  人都死自私的。
  萧匹敌等人一众辽将也不意外。
  他们更在意辽国的利益。
  他们若是能顺利的牵制住宋国的大军,为辽皇耶律隆绪攻打宋国争取有利的条件的话。
  那他们就是辽国的大功臣。
  辽皇耶律隆绪在宋国攻下的城池越多,他们的功劳越大。
  他们若是不能顺利的牵制宋国大军,使得辽皇耶律隆绪南攻宋国失利的话。
  那宋国一旦回过劲,反攻辽国,辽国很有可能会失去很多。
  他们很有可能会成为辽国的罪人。
  所以他们违背道义,算计盟国,心里一点耻辱感也没有。
  只要辽国能因此占便宜,他们就算亲手将盟国所有的人送上断头台,他们也不会有半点耻辱感。
  重情重义重信,那是各部挑选出的那些铁憨憨们最在乎的。
  他们这些已经身居于辽国朝堂之上,甚至在朝堂之上坐上了高位的人,根本不在乎那些东西。
  辽人汉化,固然能更好的消化辽国的宋人,能更好的吸纳和利用宋国叛逃出去的人才。
  但同样的,辽人汉化以后,在那些叛逃出去的宋人影响下,变得更重利,更重名。
  整个辽国上层,越来越像是宋国以前的那帮子文武大臣。
  若不是契丹八族中,仍旧有一些人坚守着契丹人该有的野性,该有的生存方式。
  恐怕整个辽国上层,早就被彻底汉化了。
  外来的东西,总是有很多适应自己的,有很多不适应自己的。
  能够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国邦,并不多。
  选择一股脑将所有外来文化吞进肚子的,可是会拉肚子的。
  就在萧匹敌和手下的从将商量着算计黑汗王玉素甫的时候,狄青正带着人给黑汗人封官。
  也不算是官,因为没有正式的名分,甚至没有脱离俘虏身份。
  狄青就是从白天作战的那些黑汗人中间,挑出了一些作战勇猛的,提拔他们当俘虏中的小头目。
  最大的头目可以管理百人,最小的头目可以管理十人。
  但是没有超过百人的。
  二百五十人以上的头目,几乎都是由狄青精挑细选出的宋人担任。
  狄青可不光会借着黑汗人治黑汗人,还懂得给里面掺沙子。
  这一招是他在大理安民的时候,跟着那些黑心的地方官学的。
  狄青安排妥当了黑汗人,心情却不太好,回到了住所以后,直奔寇季所在的院子。
  见到了寇季,也不说话,就一个人沉默的坐在一边。
  寇季见狄青情绪不对,疑问道:“发生了何事?”
  狄青犹豫了许久,沉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