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颂-第9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想继承皇位,就看他能不能活得过官家。
  至于篡位,只要我寇府不倒,谁有那个胆子。
  到时候我让他怎么上去的,就怎么下来。”
  李迪听完了寇季的话,有些发愣,“所以……谁能继承皇位,就看谁能活得过官家?”
  寇季反问道:“不然呢?”
  别人不知道,寇季却清楚。
  赵祯是大宋少有的超长待机的皇帝。
  在位足足四十多年。
  眼下才过了十几年,还不到一半。
  而且史书上赵祯在位只有四十多年,还是身子骨羸弱的情况下。
  如今赵祯身子骨硬朗,四十多年恐怕挡不住。
  他要是在皇位上坐个五六十年。
  赵润即便是成了皇太子,继位的可能性估计连一成都不到。
  曹玮就算打出了破天大功,余荫也不可能护他四五十年。
  而且赵润一旦大了,顶不住外面的诱惑,酒色财气样样都沾上的话,恐怕还活不过赵祯。
  李迪大概听懂了寇季话里的意思,沉吟道:“所以……吕夷简三个人纯粹是想的太多?”
  寇季翻了个白眼道:“不然呢?他们自己的身子骨,他们自己不清楚?他们都活不过官家,还操皇位继承的心?不是想的太多,是什么?”
  李迪哈哈一笑,“老夫明白了。此事老夫不会告诉他们三个,就让他们三个干着急去吧。”
  寇季哼了一声道:“有那个心思,还不如关注关注战事。”
  李迪点头道:“说起来,官家已经率军到了保州,辽皇耶律隆绪那边应该也抵达了燕云。咱们钓的大鱼,估计也该上钩了吧?”
  寇季点头道:“差不多了。”
  李迪沉吟道:“就怕咱们钓的大鱼过于谨慎,不肯上钩。”
  寇季思量了一番,道:“等几日再看,几日之后若是青塘不动手,我就下令让种世衡兵出玉门关。”
  李迪面色凝重的道:“玉门关外如今汇聚的黑汗兵,可是超过了一百万了。你虽然将大部分兵力调遣到了玉门关,可对上了数量庞大的黑汗兵,恐怕不够看。”
  寇季笑着道:“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李迪见寇季一脸胸有成竹的模样,就点了点头,没有多说。
  二人也没有继续闲聊。
  寇季离开了自己居住的院子,赶往了阳关城头,去见狄青。
  阳关城头上,已经不见黑汗人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大宋的地方兵。
  萧匹敌在征调了西州回鹘的百姓加入到了战场以后,双方你来我往的打了足足一个多月的消耗战。
  阳关内的黑汗人被消耗的七七八八了。
  阳关外却依然有西州回鹘的百姓被运送过来。
  对萧匹敌而言,西州回鹘百姓的命,那不叫命,那是常规的战争消耗品。
  只要消耗战不停止,只要西州回鹘境内的百姓没有死绝,他可以一直从西州回鹘境内调遣人过来跟寇季打消耗战。
  寇季上了阳关城头,在城头的城门楼子里找到狄青。
  找到狄青的时候,狄青正在酣睡。
  寇季也没打扰他,一直等到了狄青睡醒。
  狄青睁开眼,看到寇季坐在自己身边,先是一愣,随后赶忙起身施礼,“兄长……”
  寇季摆手道:“没关系,你连着打了一个月仗,筋疲力尽的,多睡一会儿不碍事。”
  狄青干巴巴一笑。
  寇季吩咐狄青坐下,然后开口道:“我此次前来找你,是有重要的事情跟你说。”
  狄青闻言,立马扑到了寇季近前,“可是真定府那边有消息了?”
  寇季点头道:“官家已经率兵到了保州,咱们钓的那条大鱼恐怕也要动手了。所以咱们不能再一直防守下去了,必须动手了。”
  狄青闻言,大喜,“被人打了一个月,我肚子里憋着一肚子火,现在终于可以一口气撒出去了。”
  寇季笑着问道:“对付城外的辽兵,你有几成把握?”
  狄青正色道:“只需三万永兴军,我便能正面击溃他们。”
  寇季沉吟道:“萧匹敌跟你战了一个多月,手里的精兵可没动过。如今萧匹敌手里的精兵应该有十五万左右,你率领三万永兴军,能打得过他们?”
  狄青自信的道:“只要对方人数不过二十万,青有信心跟他一战。”
  寇季点点头道:“很好,那我留下三万永兴军,两万地方兵给你,剩下的兵马我一起带去玉门关。”
  狄青一脸愕然。
  寇季笑问道:“怎么?有问题?”
  狄青迟疑道:“兄长不打算让青出关去跟萧匹敌一战?”
  寇季笑着道:“战还是要战的,但不是现在。我们率先要拿下的是玉门关的战事。一旦玉门关的战事了解,你这边就可以对辽兵动手。”
  狄青苦着脸道:“就怕到时候辽兵去驰援玉门关,我这边可就没的打了。”
  寇季摇头笑道:“那也不见得。青塘兵马若是出手的话,最有可能跨过大雪山,兵进西凉城,断了我们的后路。
  到时候从河西府到陕西府,整个一片全部会论为战场。
  到时候有你打的。”
  狄青迟疑道:“青塘兵若是真的跨过大雪山,很有可能会分兵去攻打陕西府和川府。”
  青塘兵为何不直接去攻打陕西府和川府,寇季不说,狄青也很清楚。
  青塘一旦出兵,便是和黑汗王朝、辽国一起攻打大宋。
  大宋不是青塘一口能吃下的。
  所以青塘必须加入到黑汗和辽国的同盟当中,跟他们一起攻打大宋。
  不然仅凭青塘兵马,攻打大宋腹地的话,很有可能会崩了牙口。
  角厮罗是一个谨慎的人,也是一个喜欢偷鸡的人。
  他不可能自己去啃硬骨头。
  所以他肯定会帮着黑汗兵和辽兵击溃寇季手里的兵马,然后引黑汗兵和辽兵入大宋,让他们去啃硬骨头,自己在一旁趁机捡便宜。
  到时候黑汗兵和辽兵把大宋弄的越乱,角厮罗越容易从大宋获得大好处。
  毕竟,浑水更好摸鱼。
  所以角厮罗一旦出兵,必然兵临西凉城,拿下了西凉城以后,一路往玉门关和阳关方向打。
  然后汇同玉门关和阳关的黑汗兵和辽兵,两面夹击大宋兵马。
  待到玉门关和阳关内的大宋兵马被他们拿下以后,整个大宋西境,将没有兵马再能阻止他们三方联军的步伐,到时候他们可以长驱直入。
  但尽管角厮罗会率兵来攻打玉门关和阳关,他依然能分派出去一些兵力去侵犯陕西府和川府。
  寇季听到了狄青的担忧,笑着道:“陕西府和川府那边,我早就布下的伏兵,他们若是不去还好,去了一定会栽跟头。”
  狄青狐疑的看着寇季。
  根据狄青所知,眼下大宋所有的兵力,几乎都被调遣到了东西两大战场上,貌似已经没有其余闲复的兵马了。
  寇季笑着道:“我调遣了各关城内的守关将士。”
  狄青沉声道:“守关将士不可轻动。”
  寇季摇头笑道:“关键时候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狄青迟疑了一下,没有再多言。
  对于守关将士的战斗力,狄青还是十分放心的。
  那些将士野战或许不如禁军将士,但是守关守城的方面比禁军将士还强。
  毕竟他们守关守习惯了,知道如何应对敌人大军攻城,也知道如何用最少的兵力,抵御敌人。
  寇季看出了狄青心中还有疑惑,便继续笑道:“陈尧佐在一个月前,悄然离开了汴京城,前去大理坐镇。
  朱能于一个月前,率领着三五个随从,已经到了陕西府和川府交汇处。”
  狄青一脸惊愕,“您居然调动了朱副枢密?”
  寇季笑着道:“朱能悄无声息的离开大理,又没有太多人关注。只要新军还在大理镇着,大理境内的人就不敢作乱。
  陈尧佐虽然不通兵事,但是在民政上还是有一手的。
  有他前去坐镇,应该能压住大理境内的那些部族头人。
  所以即便是朱能离开了大理,我们也不用担心大理会乱。”
  狄青长出了一口气,道:“有朱副枢密坐镇陕西府和川府,那我就放心了。”
  寇季点头笑道:“那阳关就交给你了。我要带着兵马前去玉门关,争取一次击溃黑汗兵。
  一旦玉门关那边击溃了黑汗兵,你在此处立马发动对辽兵的攻势。”
  狄青郑重的点头。
  寇季继续道:“稍后会有不少百姓撤到阳关附近,李迪会看着安置,你不用管。”
  狄青再次点头。
  寇季又叮嘱了狄青一些事情,便离开了城头。
  回到了城内,寇季又找上了李迪,叮嘱了李迪一些事情后,给狄青留下了三万永兴军,两万地方兵,他带着其余的兵马,瞧瞧的赶往了玉门关。
  虽说寇季对李迪说,要等青塘几日再动手。
  可跟黑汗兵在玉门关决战的战略是早就定下的,并不会因为青塘还没有出手,就放弃。
  该打的仗还是要打,具体只是时间问题。
  就在寇季率领着兵马赶往玉门关时候。
  青塘城内。
  角厮罗正在招待元山部的元山。
  角厮罗早在收到了辽皇耶律隆绪兵出上京城的消息以后,就动了动手的心思。
  但他没有急着派遣兵马入侵大宋,而是派遣了人赶往了元山部,请元山带兵前来回合。
  元山也心大,在得到了角厮罗邀请以后,想也没有多想,带着一万铁骑,五万轻骑,浩浩荡荡的进入到了青塘。
  一路上在安子罗的引领下,抵达了青塘城。
  到了青塘城以后,便被角厮罗热情的迎进了王宫。
  进了王宫以后,角厮罗准备了酒宴,请元山吃喝,顺便商谈一下进攻大宋的事宜。
  席间,角厮罗请元山饮了一杯酒以后,笑着道:“元山将军此次率领兵马似乎有点少啊?”
  元山占据了半个黄头回纥,疆土比青塘小了不止一星半点,但是比以前的甘州回鹘和沙州回鹘却要大一些。
  近些年借着往大宋贩卖牛羊和战利品,捞了不少钱,再加上元山部控制着西域最大的产盐地,也捞了不少钱。
  别看元山部给大宋献上了钱财很多,事实上也不过是他们收入的九分之一罢了。
  所以元山部很有钱。
  又跟大宋交好,可以用钱财从大宋购买到许多粮食。
  所以元山部也有许多粮食。
  在西域,有粮食就等于有人。
  近些年,被大宋、青塘、黑汗王朝欺压的走投无路的小部族、以及一些四处流窜的部族,几乎都投了元山部。
  此前,角厮罗清理青塘境内的那些吐蕃大族的时候,一些跟角厮罗闹掰了的吐蕃大族,就投了元山部。
  元山部如今的人口已经破了百万,控弦之士足有二十万之多。
  像极了以前没统一的青塘。
  元山部有控弦之士二十万之多,元山却只带了六万兵马前来跟角厮罗会盟,角厮罗自然要好好问一问。
  元山听到了角厮罗的问话,大大咧咧的道:“我也想像是青塘王一样,一下子拉起五十万控线之士,可我元山部没那么多勇士。
  此次跟青塘王一起攻打宋国,我原想着带他十五万兵马。
  可临出门的时候,部里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我只能留下一部分兵马,率领另外一部分兵马前来跟青塘王汇兵。”
  青塘王好奇地问道:“发生了何事?”
  元山有些无奈的道:“吃坏了东西,闹肚子了。”
  青塘王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