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颂-第9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不小心就会先害了自己。”
  元山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萧匹敌一边策马前行,一边打量着那残垣断壁,然后以漫不经心的口吻询问元山,“此番青塘缴获到的火器有多少?”
  元山挑了一下眉头,笑着道:“大概有三万多火枪,几百门炮……”
  萧匹敌又漫不经心地问道:“我没看到你们兵马手里有人拿火器,你们将火器囤放在了何处?”
  “阳关关城衙门,也就是安将军下榻之处!”
  元山知道萧匹敌问这话的意思,所以没有丝毫犹豫,就给出了答案。
  如今天下诸国,除了宋国以外,就没有不惦记火器的。
  火器在战场上的威能,以及在战场上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只要是领兵之人,都知道火器的厉害,也知道火器对战事的影响。
  此次黑汗、辽国、青塘攻宋,纯粹是占了人数优势,逼的宋国不得不据城而守。
  若是没有人数优势,那他们就不可能逼得宋国据城而手。
  宋国完全可以凭借着火器的威能,将他们压着打。
  不仅如此,宋国的火器一旦展开了攻势,他们除了挨打,几乎没有还手的余地。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有大宋之外的国邦,都十分重视火器。
  都想将火器拿到手,将火器的锻造方法拿到手。
  只是寇季和赵祯二人对火器管束的很紧,所以大宋之外的诸国,也只能眼馋一下。
  如今破了阳关,缴获了大批火器。
  自然要好好图谋一些。
  萧匹敌得知了火器被存放在守关将军衙门以后,下意识的催动胯下的战马,快速的往守关将军衙门跑去。
  期间。
  萧匹敌并没有对元山和克鲁伊二人生疑。
  因为他不觉得元山和克鲁伊会投靠宋国,然后帮着宋国一起对付他。
  二人是两个势力的人,角厮罗派遣他们的时候,又是随机的。
  所以两个人一起出问题的几率,几乎是没有。
  也正是因为如此,萧匹敌对二人并没有太多警惕。
  萧匹敌率领着兵马一路匆匆赶到了守关将军衙门,在进守关将军衙门之前,萧匹敌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他从入了关城,一直到守关将军衙门,貌似没有看到多少宋军尸骸。
  难道是被青塘兵给清除了?
  青塘兵办事的效率是不是有点太快了?
  怀着疑惑,萧匹敌进了守关将军衙门。
  一进衙门口,遥遥望去,就看到了一个人坐在衙门正堂的大堂上。
  由于时间已经到了傍晚,天色有些暗,所以萧匹敌看不清是谁。
  等到萧匹敌走进了以后,看请了大堂上坐着的人影以后,脸色大变。
  萧匹敌下意识的去抽腰间的长刀。
  只是元山和克鲁伊抢在他之前,擒住了他双臂,将他给按住。
  那些跟随在元山和克鲁伊身后的将士,果断拔刀抹了萧匹敌侍卫的脖子。
  萧匹敌被按倒在地上,难以置信的质问道:“怎么会?怎么会这样?”
  “哈哈哈……”
  大笑声从衙门正堂里传了出来。
  狄青面带笑意,迈步出了衙门正堂,盯着萧匹敌,道:“萧将军,别来无恙啊?”
  萧匹敌瞪着眼,大声质问,“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狄青盯着萧匹敌笑道:“安子罗逃跑的时候,应该跟你想的一样。”
  萧匹敌瞳孔一缩,艰难的别过头,看向了克鲁伊和元山。
  “你们一起背叛了青塘?!你们中间到底还有多少人背叛了青塘?”
  萧匹敌心里是又惊又怒,但并没有失去理智。
  角厮罗派遣人来攻打阳关,必然是随机挑选的。
  那么他挑选的人全是叛徒的几率就微乎其微。
  如今他挑选出来攻打阳关的两个人,全是叛徒,那就说明角厮罗身边的叛徒远远不止两个人。
  不然,角厮罗就算再怎么选,也不可能十分巧妙的选到两个叛徒。
  如果角厮罗身边的叛徒超过了半数的话。
  那角厮罗此次攻打大宋河西的战事,就可以宣告结束了。
  半数的叛徒一起反水,角厮罗会被直接坑死。
  不仅角厮罗得死,青塘恐怕也会落入到大宋手里,又或者是被那些叛徒们瓜分。
  狄青盯着伏在地上的萧匹敌,笑着道:“他们可不是背叛,他们是弃暗投明。因为角厮罗跟我大宋作对,注定会被消灭。
  而你辽国,下场也是一样的。”
  萧匹敌听到此话,面目狰狞的道:“你想得美,你宋国半数兵力被我牵制于此,我大辽皇帝陛下率领数十万兵马南攻,你大宋拿什么挡?
  宋国终将会沦为我大辽的牧马场。
  你们这些人,终将要成为我大辽的阶下囚。”
  狄青叹了一口气,道:“据我所知,此次我大宋派遣去对付辽皇的,是我师傅曹玮。你觉得有我师傅坐镇边陲,辽皇能南侵一步?”
  萧匹敌咬牙道:“曹玮离死不远了。”
  狄青讥讽地笑道:“辽皇难道不是一样吗?”
  萧匹敌凶狠的瞪了狄青一眼,“成王败寇,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狄青站在哪儿,没有言语,似乎在侧耳倾听着什么。
  萧匹敌一开始没在意,可是时间一长,他似乎想起了什么,脸色大变,“放过他们!他们可以投降!”
  “呼!”
  狄青呼出了一口浊气,淡然道:“晚了……”
  “嘭……”
  “噗噗噗……”
  “啊……”
  “……”
  枪声、弓弩声,惨叫声,一起响起。
  一瞬间响彻了阳关内外。
  萧匹敌盯着狄青愤怒的咆哮道:“你就算留下他们当个奴隶也好!为什么要将他们全杀了!”
  狄青淡淡的道:“我们从黑汗王玉素甫手里抓捕的俘虏超过六十万了,够用了,再多我们可养不起。”
  萧匹敌愤怒的质问道:“你大宋那么富庶,怎么可能养不起?!”
  狄青冷冷的盯着萧匹敌道:“我大宋之所以富庶,是因为我大宋百姓勤恳,我大宋百姓勤勤恳恳种出来的粮食,凭什么去养一群强盗。”
  萧匹敌气的咬碎了牙。
  数万辽兵,数万他一手培养出来的辽兵,就因为他一时失察,被人屠戮。
  心里的懊悔、自责、绝望,塞满了萧匹敌的胸膛。
  有鲜血顺着他的嘴角流出来,他是真的把牙咬碎了。
  狄青很满意萧匹敌的表情,他对身边的亲随吩咐道:“带他下去,好生看押。”
  亲随上前,从元山和克鲁伊手里接过了萧匹敌,押解着萧匹敌前往了守关将军衙门后的地牢里。
  狄青在萧匹敌被人带下去以后,元山和克鲁伊出了守关将军衙门。
  衙门外,一条通往阳关西门的街道被染的通红。
  阳关八万多守军,外加元山部五万兵马,外加克鲁伊四万兵马,一共近十七多万兵马一起对辽国数万兵马动手,又是以有心算无心,几乎就是单方面的屠戮。
  在火枪和弓弩的交叉攻击下,辽兵根本就没有反抗的余地。
  狄青在战后吩咐副将带人去打扫战场。
  他带着元山和克鲁伊到了衙门的后院。
  后院里。
  李迪和陈尧咨像是两个无事可做的闲人,相对而坐。
  狄青带着元山和克鲁伊到了以后,二人缓缓起身。
  狄青对二人抱拳一礼,“李公,陈大将军,阳关的战事已经了解。”
  元山和克鲁伊跟着狄青一起向李迪和陈尧咨施礼。
  李迪和陈尧咨还了一礼。
  李迪笑着道:“此次阳关的战事能这么快解决,全屏元山首领和克鲁伊头人。老夫回头会上书官家,为你们二人请功。”
  元山不卑不亢的道:“李知府缪赞了。”
  克鲁伊有些欣喜,学着元山的模样道:“李知府缪赞了。”
  李迪眉头一挑,对克鲁伊点头回应了一下,然后看着元山感叹道:“老夫觉得你像是个宋人,而且还是一个读书人。”
  此话一出。
  克鲁伊、狄青、陈尧咨齐齐看向了元山。
  元山淡然一笑,“年幼时曾经随着家中长辈,到过大宋,学习过大宋的学问,也学过一点点大宋的礼仪。”
  狄青和陈尧咨二人听到了元山的说辞,便不再关注此事。
  李迪笑着点头道:“你是在陕西府学的学问吧?语言中带着一点陕西府特有的乡音,回头若是有兴趣,可以请一个先生,帮你正音。”
  元山再次施礼,“多谢李知府。”
  李迪摇头笑道:“该老夫感谢你才是,若不是你关键时候派遣兵马到沙州帮忙,恐怕我沙州百姓会有上万人葬生在黑汗王之手。
  你活我沙州上万百姓的性命,老夫身为河西府知府,理当感谢你。”
  元山笑着道:“我驰援沙州,也是为了利益。该给的寇枢密都给过了,所以李知府不必再谢。”
  李迪摇头道:“他是他,老夫是老夫。老夫身为河西府知府,河西的主,老夫还是能做一些的。
  以后你元山部的人到河西府境内行商,老夫可以减免其一半的赋税。”
  元山一愣,果断施礼道:“多谢李知府慷慨。”
  克鲁伊听到了李迪的话,有些目光灼灼的看着李迪。
  如今西域最繁华的贸易之城,都在河西。
  西域人做生意,几乎离不开河西。
  只是黑心的李迪定下的赋税很高,凡是来河西交易的外人,入河西境内的时候,就会被李迪扒一层皮。
  李迪减免了元山部一半的赋税,几乎是将元山部的人当成了宋人对待。
  克鲁伊自然也想要。
  只是他不知道如何开口。
  因为给元山减免赋税是李迪主动提出来的,而不是元山求的。
  李迪感受到了克鲁伊的目光,对克鲁伊笑着道:“克鲁伊头人,老夫可没办法给阿克鲁伊部的人减免赋税。
  你的一应赏赐,得等官家和寇枢密裁定。
  老夫之所以敢越俎代庖的赏赐元山首领,是因为元山首领私底下帮过我河西。
  虽然寇枢密已经奖赏过他了,但是他对我河西百姓的恩情,老夫得还。”
  克鲁伊听到了李迪的话,心里叹了一口气。
  没有再强求。
  因为强求也没有用。
  河西的关税是李迪定下的,加减与否,李迪说了算。
  朝廷一般不会管此事。
  因为朝廷知道李迪不是周扒皮,不会将人按在地上拨皮抽筋、敲骨吸髓的。
  李迪定关税的时候,肯定会合理的拿捏好分寸的。
  既不会一下子将西域人压着死,也不会轻易放过他们。
  李迪也不是什么贪官污吏,他谋的财,要么贴补了河西的一些伤兵、孤儿寡母、又或者蒙学,要么就当成岁收,一起送到了汴京城。
  李迪谋的财,是大宋得了好处,是朝廷得了好处,是百姓得了好处。
  所以李迪敛财,可以说是为国敛财。
  如此利国利民的举动,朝廷支持还来不及呢,又怎么可能出手去干预。
  所以河西的关税,李迪说了算。
  李迪不开口,克鲁伊再强求也没有用。
  即使他找上了大宋皇帝陛下说理,大宋皇帝陛下也不会向着他。
  李迪和元山、克鲁伊聊完了私事。
  狄青请他们三人坐下,聊起了公事。
  狄青在他们坐下以后,郑重的道:“如今阳关的战事已经结束,阳关内外再无敌人。我们应该整顿兵马,去驰援玉门关。”
  李迪和陈尧咨二人缓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